中國傳統節日就是離不開"吃" 把節日的含義"吃"透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中國有個傳統,沒過正月十五,過年這事兒就不算完。看花燈、逛廟會、猜燈謎,祈佑求緣……人們在元宵節全民歡慶,這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國民間有「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習俗。今天是元宵節,家家戶戶當然少不了買上一兩斤元宵,祈福團圓。

    在中國,貌似任何傳統節日都離不開吃,中秋節要吃月餅,端午節要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春節更是一頓一頓的餃子,加上吃不完的酒肉,看似與吃最無關聯的清明節,全家人祭掃回來,也要找個館子撮上一頓。

    除了大的節日以外,臘八要熬粥、臘月二十三要吃糖瓜、二月二吃燜子……「吃」無疑是中國節日文化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很多人心中甚至已經深深打上了中國烙印。

    現在很多人出去旅遊只有兩個目的,一是飽覽風光,二是吃遍美食。可以說吃就是一種本能,人類好吃其實也無可厚非,人來到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飯和睡覺,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面對撲面而來的香氣,你的味蕾怎能不隨之翻動?更何況,中國人又生在一個美食文化高度發達的國度。而我們天津人更是很講究吃,而且特別會吃。一到晚上6點,稍微有些特色的館子都得排隊,返一兩堂的飯館可不在少數。天津小吃也是全國聞名,可以與四川、廣東小吃一較高低。

    面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東方人一樣把吃作為洋節上的一道風景。聖誕節、情人節、萬聖節……哪家西餐廳不是人滿為患?為什麼東方人愛上西方的節日呢?曾經的一項調查給出一個基本答案。調查顯示,在中國人所過的洋節當中,排名前幾位的依次為:聖誕節、母親節、情人節、父親節,而選擇理由都是節日的「人情味」十足。有57.1%的男性認為「中國傳統節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質水平上,而洋節更注重精神的交流」。六成的女性則認為,「洋節輕鬆自在,中國傳統節日過得累」。

    為什麼過得累呢?因為停留在形式上的吃喝佔了很大比重。一邊串門,一邊接待親戚。沒過幾天,還是這撥兒人,繼續吃飯喝酒。現如今,雖然我們不用再為能分吃一口月餅而望穿秋水,也不必去在意一家人團聚時飯桌上要有什麼山珍海味,又或是為了看踩高蹺、舞獅子、划龍舟、走旱船、敲大鼓,而花大半天擠在人堆裡看熱鬧,但既然大家都奔著一個家字和一個情字而來,就不該把親情只停留在年節的吃喝上。

    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是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而且,中國傳統中的家庭概念還是廣義的大家庭。因此,很多節日都有家庭和睦、尊老敬祖的寓意,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精神。這種精神之形成是多種因素潛移默化的結果,並不只靠聖賢的提倡和學校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的禮俗。而節日期間的「吃」便是節日禮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已經成了這個節日的符號和象徵。

    可以想像,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頓飯,親的熱的,各種感情都融化在香噴噴之中。只是我們還需要明白它的文化精髓,一句「幹了」的背後,最需要的是把親情留住、把節日的含義「吃」透。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杜平)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節日元旦要吃什麼?
    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元旦要吃什麼? 在中國,元旦節一般都會吃餃子和年糕,吃餃子,寓意為「交子」,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
  • 盤點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吃的幾種傳統食品,在民間俗稱「九月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眾所周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是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所要記住的事情。那中國的文化那麼多,在飲食方面,如今的中國美食那可以說是種類繁多,而且可以算是美味佳餚了。
  • 中國的傳統節日依舊少不了吃;而孩子的節日,必然少不了手抄報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和吃有關;孩子的節日必然少不了手抄報。自從記事起,就記住了中國好幾個傳統節日,尤其是春節。但凡過節,就有好吃的,就會放假,還可能有紅包。或者,也可以理解成,大部分的節日,都是孩子的假日。
  • 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
    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時間:2020-12-11 23: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 1、是端午節。 2、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闢邪的節日。
  •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順序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節日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也是極為豐富多彩的,那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順序是怎樣的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中國傳統節日習俗1、春節: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全魚、糖果等為主,習俗有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逛花市等。2、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習俗有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3、清明節:習俗有掃墓、踏青、打馬球、插柳等。
  • 國外節日的狂歡,國內節日的悽涼,教育孩子珍視傳統節日很重要
    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數人過聖誕,並沒有意識到節日的含義,不止於此,中國的傳統節日之所以節日味道越來越淡,節日的真正含義缺失也是重要原因。在西方世界,聖誕節相當於我們的春節,但現在人們過春節,都不禁感嘆年味越來越淡了。而對於聖誕、平安夜,雖然身處其中,但食其味不知其「名」的情況也佔多數。
  • 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吃月餅是什麼節日
    導語:幾乎一提到八月十五,我們都會想到月餅,一提到月餅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又圓又甜!都知道八月十五要吃月餅,可是很少人知道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慢慢的很多人都說成了吃月餅節,那麼吃月餅是什麼節日呢?接下來小編將告訴你們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上次我們說了十二生肖,今天來聊聊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按照「陰曆」來記錄,「陰曆」也稱為「農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傳統節日有什麼
    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形式豐富,內容多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吧。
  • 五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嗎?還有哪些國家過這個節日
    中國的歷史悠久,我們的祖先為我們傳下來許多寶貴的值得傳承的文化,其中傳統節日是最常提起的,深受人們的喜愛,像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對於這些傳統節日,其實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放不放假?放假有沒有工資?高速免不免費?
  • 《傳統的節日》教案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設計是試講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試講離不開一篇好的教學設計,然而,在實際備考過程中,許多考生對教學設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學設計到底應該包括哪些環節。因此,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傳統的節日》這一框題的教學設計,希望對考生有所啟發,有所收穫。
  •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五大美食讓你感受節日魅力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雖然現在的主題是孝老敬老,但是從古至今傳下來的傳統美食也有不少,所以在這天別忘記品嘗美食,更好的感受重陽節的氛圍。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期,原意為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 在我們八大傳統節日上,我們應該分別吃哪些傳統小吃了?
    我們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名族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名族的歷史文化長期沉澱和凝聚的過程。我們的這些節日的文化,和在節日的時候所食用的傳統小吃,在古代主要是原始的信仰有關。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我們24節氣的準確劃分後。
  • 中國傳統節日淡化的原因
    我認為中國傳統節日之所以淡化、西方節日之所以日益流行的原因在於:第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過傳統節日的物質需求已逐漸減少。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生活發展了。在文化的交流過程中有一條原則,就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它往往是文化的輸出地區;經濟落後的地區,它往往是文化輸入的區域。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一年之中中國有多少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分別是農曆幾月幾日?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 中國傳統節日——元旦!
    中國傳統節日——元旦!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但大多數還是一樣的,元旦是我國—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幹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吃年糕
  • 中國節日都是形式多樣的,人們對傳統節日的看法是怎樣的!(二)
    在中國,節日都是形式多樣的,而且也是中國民族的歷史部分的一部分哦,而對於傳統節日的形成,也是一個國家在歷史文化上長期而凝聚的過程,而現代的年輕人在看待傳統的節日,都會往往有著怎樣的態度的呢,一起來看看人們對傳統節日的看法是怎樣的吧。
  •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編輯同義詞 正月十五一般指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裡,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了。
  • 萬聖節外國人都在吃什麼?感覺國人過了一個假的節日
    感覺國人過了一個假的節日馬上一年一度的萬聖節要到了,大街小巷的有可以感受過節一樣的氣氛了,其實萬聖節是西方的節日,並不是屬於我們的,但是近幾年,隨著世界文化的交融與貫通,這萬聖節也是漸漸的傳到了我們的身邊,不知道節日的含義,我們就是跟著文化的潮流湊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