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安
提起中國的富豪,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起的不外乎是馬雲、馬化騰、鍾睒睒和李嘉誠等人。再不濟就是黃崢、張一鳴等新代富豪。但其實我國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富豪,他們要麼很低調,要麼是那種隱形富豪,而且這些富豪的財富和成就並不一定比上面這幾位企業家低。其中有一個人堪稱這類富豪的代表,即葉簡明。
葉簡明,華信集團創始人,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實業家。但不管是提起這個名字,還是這個企業,人們基本上都毫不知情。因為無論是葉簡明還是華信集團,都不太有名。但事實上,葉簡明是我國能源產業的大佬,而華信集團也是世界500強企業。
葉簡明此人,於1977年出生,今年也就才43歲,在商界也算得上是年輕有為的代表。他在2002年,也就是25歲那年創立了中國華信能源公司,之後很快就帶領公司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總之,葉簡明的前半生可以說是前途似錦,輝煌至極。
而事實上,葉簡明早在25歲之前就開始創業,不過那個時候他選擇的是房地產行業。很好理解,那時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正迅速發展,有能力的人都想進去分一杯羹,而葉簡明也確實在這一行業混得風生水起,甚至還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只是他不想一直「混」,他想幹一番大事業。
於是2002年就抽身離去,創辦了華信能源。如今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在那個年代,這個決定無疑是大膽且激進的。創辦華信能源,進軍能源市場,主營石油業務,這一切都顯得那麼獨特。因為當時的能源市場上根本就沒有私企,都是國企、央企。
葉簡明的選擇,就像一個隨時會引爆的炸彈一樣,隨時都有可能失敗。因為一旦稍微出一點問題,華信能源都有可能被「炸」的渣都不剩。但誰都沒有想到,葉簡明就這麼好好地將華信能源做了下來,而且還做得那麼成功,還連續4年時間進入世界500強榜單。
但成功卻沒有延續,十幾年時間的發展,並沒有讓華信能源輝煌依舊。今年,華信集團向外宣布負債1307億元,因而選擇破產重組。但以前那麼大的困難都沒能「擊敗」葉簡明,如今怎麼會突然負債千億,甚至還走到了破產的地步呢?
當初,葉簡明行事大膽,毫無顧忌,他知道石油行業和房地產行業一樣,都是資本密集型產業,於是就將石油業務和金融業務進行聯合,以此建立起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毫無疑問,他成功了。在2017年,華信能源藉此節節高升,營收2990億元。而葉簡明,也因此成為千億富翁,身價超過了1000億。
之後,他不斷地去收購、併購一些大型國際石油公司的股份,不斷地擴張。最終,成功收購了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51%的股份,甚至還通過與石油資源大國籤署合作協議,從而與國內能源公司開展了業務,以此賺取差價和服務費。
更大的成功就在眼前,葉簡明的野心也終於「摟」不住了,但野心是需要與能力和資本「齊頭並進」的。2017年,是葉簡明和華信能源的巔峰,可就在葉簡明志得意滿的以91億美元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14.16%股份時,華信能源迎來了經濟危機。
無他,91億美元的資金實在是太龐大了,華信能源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資金,於是壓力和債務也就來了。債務危機之下,葉簡明只能停止擴張,可華信能源的問題還是愈發嚴重。後來,公司的最大債權人中國國家發展銀行對其債務進行了長達兩年的調查。
到了今年3月底,法院終於宣告華信能源等四家公司進入破產清算。沒辦法,淨負債總額高達1307億元,集團根本就沒能力償還。之後,華信集團賣掉了旗下100多處的寫字樓和酒店,甚至還將上海明天廣場的246套房產和海外資產拿出來進行拍賣。
不得不說,世事實在無常,當初的華信集團可是在全世界擁有1萬多個油站和油庫,還曾獲得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和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十大領軍企業的殊榮。可是現在呢,輝煌殆盡,餘留的就只有一堆怎麼都還不盡的債務。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擴張規模太大,超過自身能力,資金鍊必然會出現問題。最後掌權人往往會失去正確的決策能力,將自己也給賠進去。葉簡明的失敗,說白了就是野心太大,太過盲目,如果能夠穩健發展,說不定還能繼續輝煌。你說呢?
你最敬佩的企業家是誰?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網尚財富原創出品,任何渠道,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