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啥意思?老祖宗智慧高

2020-12-14 趣聞大歷史

俗語: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啥意思?老祖宗智慧高

我們國家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能很多東西離我們的生活都比較遠,一般人甚至不能理解其中的寓意,但也有一些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就好比我們小時候語文課本上學的二十四節氣歌,現在很多人都已經不知道二十四節氣是什麼東西了,但是作為先輩們智慧的結晶,它不應該被我們遺忘。

現在農村很多地區依舊流傳著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俗語,正巧今天就是「驚蟄」,那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句和「驚蟄」有關的俗語,它就是: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山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簡單介紹一下「驚蟄」,它對於我們而言象徵著新的生機,古人們認為動物在冬天大多數都會藏於地下,就像蛇還有熊等等,都會冬眠,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蟄」,當春天的第一聲雷響起來的時候,這些動物都會被驚醒,因此就有了「驚蟄」一說。驚蟄是每年的公曆3月6號左右,從這一天開始,天氣就會逐漸暖和起來,還會有春雷。

再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在驚蟄這一天要是下雨並且還有雷聲的話,那麼今年的麥子收成就會特別好,在麥場中能堆得和小土堆一樣。因為大家都覺得要是在驚蟄這一天下雨的話,來年的雨水就會很充沛,不用擔心乾旱了。而且在農村一直流傳著「春雨貴如油」的說法,可見春天的雨對於農民伯伯而言也是極其珍貴。

農作物的生長通常都與要足夠的水分,而3月份正是冬小麥蓄籽的時間,這個時候要是水分充足,那麼今年的小麥一定會顆粒飽滿。也會有一個很好的收成,所以在驚蟄這一天打雷下雨對於農民伯伯來說是一件大喜事。

在古時候人們都是靠天吃飯,對於天災基本上是無法抗衡,所以只能祈求有一個好的天氣,然後來年有一個好收成,這樣才能養活自己這一大家子人。可是咱們現在不一樣了,各種各樣的大棚蔬菜,還有高科技的播種與收割方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天氣帶來的影響。

可能有很多人會說現在我們隨時隨地可以看天氣預報,可以不用再通過這些原始的方式來判斷天氣了。但是小編認為了解一下二十四節氣還是很有必要的,雖然這句俗語有局限性,但是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一些有關於「驚蟄」的特色,可以說這是一年中又一個新的起點。

不知道屏幕前面的你等來春雷了嗎?有沒有遇到春雨呢?或者還知道什麼和「驚蟄」有關的習俗或者是俗語,可以和大家一起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5日迎驚蟄,俗語「驚蟄不下雨,今年要餓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驚蟄節氣就要到了,那大家可有聽過俗語「驚蟄不下雨,今年要餓死」這樣一句老俗語呢?它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在驚蟄節氣下雨才好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它前面是雨水,後面則是春分節氣。當太陽運行到黃經345°時就迎來了驚蟄。
  • 俗語「雨打雨水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老祖宗預測雨量,準嗎?
    提要:俗語「雨打雨水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老祖宗預測雨量,準嗎?明天2月19日就到雨水節氣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也是反映降水現象的一個節點,其字面意思就是標誌著降雨季節的開始,當地雨水量會逐漸增多。
  • 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啥意思?牢記老祖宗的忠告
    談及歷史文化,我們華夏兒女感到自豪,我們的老祖宗留下了多少燦爛的文明。四大發明我們就不說了,聞名於世,萬裡長城,秦始皇兵馬俑等等,這些都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他們用血淚成就了輝煌。除了這些物質文化之外,還有精神文化,但是說起傳統文化,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封建思想文化,不錯,確實有些封建迷信的存在,這都是時代的局限性造成的。
  • 俗語:貓兒狗兒,頂一口兒,啥意思?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俗語:貓兒狗兒,頂一口兒,啥意思?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在農村,不少人家都會飼養一些動物。同時由於農村自然環境比較好,生態系統相對完整,不少城裡已經見不到的動物在農村還能看到。平時通過觀察動物總結一些生活經驗,或者將動物的某種習性用以比喻某種人性,創造了許多快至人口的俗語。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條跟動物有關的俗語——貓兒狗兒,頂一口兒。這句話乍看上去看不出是什麼意思,什麼叫貓兒狗兒,頂一口兒呢?
  • 俗語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啥意思?老祖宗智慧讓人佩服
    俗語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啥意思?老祖宗智慧讓人佩服清明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節日,在這個節日中也有非常多的習俗。清明同樣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們也都知道,節氣是老祖宗們觀察天氣總結出來的一種東西。而有一句俗語也正好說到了節氣,而且也還就是說的天氣問題。「清明斷雪,穀雨斷霜」。俗語中提到的清明和穀雨都是二十四節氣中春季的節氣,而且還是最後兩個節氣。在這兩個節氣之後,也即將迎來炎熱而激情的夏天,天氣也會在這時發生改變,我們也將徹底遠離寒冷的冬季。
  • 農村俗語:「八月起雷,遍地是賊」,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俗語:「八月起雷,遍地是賊」,是啥意思?俗語,象徵著農村的文化,不管是新創造的,還是歷史流傳下來的,只要一聽,便能夠覺得眼前一亮。
  • 俗語:床頭金盡,壯士無顏,啥意思?老祖宗的人生智慧
    俗語:床頭金盡,壯士無顏,啥意思?老祖宗的人生智慧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說這句話的通常是什麼人呢?沒有了錢,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也能讓人能看清楚很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老祖宗們就常遇到這種問題,並總結出了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是:床頭金盡,壯士無顏。如果能用的錢已經全部用完,就算是壯士也沒有臉面出去見人。有的朋友可能覺得這麼說是誇張的說法,但是不得不說有時候這個世界的現實便是如此。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日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
  • 古人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啥意思?老俗語中深藏大智慧
    在我國有很多的民間俗語流傳下來的,雖然這些俗語有些十分的粗鄙,但是講述的道理卻是非常的簡單。這些話不一定是真理,但都是人們長年累月在眾多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很有借鑑意義。《智囊全集》這本書是古代俗語的突出代表,其中收錄了很多古代的智慧故事,更是很多名人的必讀之書。古人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啥意思?老俗語中深藏大智慧。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可信嗎?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可能時不時的都會聽到老人們講到一些俗語,這些語言是在咱們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所總結出來的語言,經過數千年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流傳至今。
  • 俗語「好女一身膘,好男一身毛」,啥意思?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俗語文化,在浮躁的社會背景下,逐漸的走向了消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往往不屑於關注一些土裡土氣的俗語。倘若你在人群中,突然蹦出來一句俗語,那麼周圍的人可能會表示出一種不理解的眼光。其實,平心而論老祖宗的識人智慧往往蘊含著大智慧,所以保護俗語文化成為了時下的當務之急。
  • 農村俗語「東閃空,西閃風,南閃火,北閃雨」啥意思有道理嗎?
    特別是農村俗語,作為傳統文化的分支,如今人們對它的情感已經漸行漸遠,但對村裡老人來說,俗語的魅力卻讓他們著迷,因為對農村老人來說,俗語是不可缺少的財富,它是人們在長久的生活經驗中所總結出了語句,俗語能反映當地的習俗,更能讓人們從俗語中學習到書本上未記載的知識,今天筆者就收集整理了幾則俗語分享給大家!
  • 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有著各種各樣的俗語。什麼是俗語呢?就是我們的老祖宗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總結出來的,甚至也有很多的俗語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那有這麼一句老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叫做「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
  • 俗語:「床上蘿蔔,床下姜」,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俗語:「床上蘿蔔,床下姜」,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大家都知道,俗語的形成完全得益於龐大的群眾基礎。在數千年的歲月長河中,由於古人文化水平有限,而俗語又比較通俗易懂,具有口語化等特點,因此很容易被人們廣泛流傳與銘記。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農村俗語:4大緊,4大松,4大嫩,4大蔫,指的是啥?老祖宗智慧高
    農村俗語:4大緊,4大松,4大嫩,4大蔫,指的是啥?老祖宗智慧高!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對於歷史的傳承,除了那些文物、陶瓷等等,在我們民間最常見的就是俗語了,這些俗語是老祖宗的經驗所得、智慧結晶,並且在一定程度特定時期下,也是有道理存在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俗語「4大緊,4大松,4大嫩,4大蔫」,短短的一句話其實有16個物件,這些都分別指的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所謂的「4大緊」就是:開新鎖、穿新鞋、溼透的麻繩以及螺絲帽!為何這麼說呢?
  • 老祖宗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啥意思?古人的生活經驗
    老祖宗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啥意思?古人的生活經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情冷暖,世間百態,還沒有走進生活之前,我們總覺得自己似乎已經長大了,很討厭別人覺得我們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當我們真正的走出象牙塔見到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這一切都不是這麼的美好但是又不是那麼的糟糕。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老祖宗婚姻中的智慧,中年人值得一看
    老祖宗都喜歡從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總結道理,以前發生的事情都總結為簡單好記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來自老祖宗經驗智慧,所以也成為了很多後輩為人處事的生活準則,其中就有「半路夫妻硬如鐵」,這個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半路夫妻硬如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家對於婚姻的態度也越來越開放,一些人因為婚姻中的矛盾甚至是家庭影響而發生離異,到了中年也會選擇合適的結婚,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半路夫妻,或者叫「二婚」古人對於二婚的忠告「半路夫妻硬如鐵」,如果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就是說二婚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