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啥意思?古人的生活經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情冷暖,世間百態,還沒有走進生活之前,我們總覺得自己似乎已經長大了,很討厭別人覺得我們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當我們真正的走出象牙塔見到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這一切都不是這麼的美好但是又不是那麼的糟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終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不同的階段結識不同的人,這是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
五十歲是一個人生的關口,對於古人來說活到五十歲已經算是高齡了,畢竟當時生活條件差,醫療技術更是讓現在很常見的疾病成為了絕症。故而若是人這一輩子能活到五十歲就不要那麼不知足了。
可是對於咱們現代人來說,五十歲似乎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可能做成了自己的事業,也可能一無所有。路還是要走的,因為人生才剛剛過了一半。畢竟只要你擁有好的生活習慣,身體不舒服及時就醫,活過百歲可能並不算多太遙遠,言盡於此,咱們來看一看到達五十歲時,「親」哪三人會如同玩火自焚呢?
一、貪財之人
貪財之人是壞人嗎?這要分立場而定。要問這世間有沒有不貪財之人,有,但是你絕對沒有在身邊見過,或許你會在新聞上見過,而他們毫無意外都被社會歌頌為英雄。英雄不是誰都能當的,所以在這世間不貪財之人是幾乎沒有的。大家都是在名利場上混的人,誰敢說自己視金錢如糞土?醒醒吧,真正覺得錢不算是個玩意兒的人,那都是不缺錢的人。
我們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起碼在這個社會上,沒有錢是無法立足的。不要覺得社會無情,社會的維持和運轉本就要靠一個個人付出自己的勞動力和知識。
沒有誰願意心甘情願地付出一切,那麼這就l需要錢財來保持動力。可當年齡到了五十歲這個關口後,看過了這世間太多的苟且,我們需要「洗心革面」,過些安穩的日子。因此,還在盲目追逐財富的人,已不再是和是同道中人了。
二、薄情寡義之人
唐高蟾 在《長門怨》詩言:「煙翠薄情攀不得,星茫浮豔採無因」,此處薄情是指男女情愛。薄情人最為可怕也最是可憐,他們不懂得感恩,也沒有情感,為人刻薄,即使你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也僅僅只是你的一腔熱血罷了。
他們或許曾經感激過你,但人心之複雜就在此處。經商做買賣的都知道什麼叫做「鬥米恩,升米仇」,意思是你每次願意給他一鬥米,他會很感激你,可哪一天你只給了他一升米,他就會仇視你,對於過去的恩情選擇性的忘得一乾二淨。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相信不管你是什麼年齡段的都不願意接近的,這也是這種人的可憐之處了。
人到五十歲,精力比較有限,此時你將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了這類人身上,最終可能會空歡喜一場,惹來無盡的嘆息,得不償失。或許你會覺得你根本不會理這種人,可是當他是你的親人呢?當你不得不管時,不妨看看這句俗語,有時候「拋開面子」的拒絕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三、勢利之人
這類人不多,尤其是我們國家。說什麼「見風使舵」、「牆頭草」,在儒家文化薰陶了數千年的今天,不要覺得除「我」之外皆是小人,大家沒誰有時間跟你耍心眼。當你事業成功時,如果你待人不周,也沒什麼人願意跟在你身邊,大多數人的自尊意識是非常強的,當然「舔狗」也是有的。
舉個反方向的例子,我們都覺得要討好領導,那我們就是勢利之人了?當領導從高處跌落,你會去踩一腳嗎?顯然也不會,可能也就是不再來往了。「勢利」說到底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50歲到底不再年輕,對於這些擅於互相利用之人還是敬而遠之為妙。
最後,老祖宗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古人的生活經驗就介紹這裡,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到您呢?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溫端政主編《漢語工具書大系:中國俗語大辭典(新1版)》、溫端政主編《俗語100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