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命硬,剋死自己丈夫和公公,不配分房子!」婆婆說完這番話,兒媳...

2020-12-18 騰訊網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難題,而家住浙江杭州蕭山的張女士卻很幸運,前後和兩任婆婆都處得十分融洽。可是沒想到,因為一場徵遷,「後」婆婆和她翻了臉……

人生一波三折的兒媳,悉心照料孤身「後」婆婆

2005年,張女士嫁到了同在蕭山的李家,丈夫李某與公公一起勤勤懇懇辦廠,次年,張女士就生了一個女兒。

可是好景不長,當張女士還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時,張女士的婆婆就因病去世了。為了能讓公公儘快從悲傷中走出來,張女士和丈夫張羅著為公公重新找一個老伴兒。

鄰村的陸阿姨早年喪夫,育有三個兒子,張女士覺得和自家情況差不多,便把陸阿姨介紹給了公公,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又步入了正軌。

然而丈夫和公公在一次外出談生意的途中遭遇車禍,兩人在同一天去世了。這個家的重擔一下子落到了張女士的肩上,她一邊要照顧尚未成年的孩子和身體每況愈下的「後」婆婆,一邊還要盯著廠子裡的生意。

好不容易熬到女兒長大,張女士也攢夠了錢在城區買房搬離了老家,把老房子留給了「後」婆婆單獨居住。張女士不僅每個月時不時回來看望她,還支付了全部生活費。這樣和諧的關係一直持續到今年街道徵遷,「後」婆婆陸阿姨一下子對張女士翻了臉,警告張女士拆遷賠償款跟她沒關係,讓她不要打主意。

張女士頓時覺得心灰意冷,自己十多年對婆婆的盡孝卻換來婆婆對自己的防備,「老家說到底是我老公的家,陸阿姨自己還有三個兒子,不能就這樣給了外人」。於是張女士找到了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

第一次調解:「後」婆婆揚言兒媳命硬,一朝徵遷情分盡散

了解事情的原委後,調解員把張女士叫到老家的房子來,雙方一起先聊一聊。為壯聲勢,陸阿姨把自己的大兒子也叫了過來。

「這麼多年來,我自認為對陸阿姨盡心盡力,她不用擔心沒錢花,也不用擔心家裡的事情。」張女士先開了口,「家裡兩個頂梁柱沒了,廠子和家務都是我在操持,可是一說到拆遷款,陸阿姨就這麼著急和我劃清界限。」

「你命這麼硬,剋死了自己的丈夫和公公,我想他們也不願意把錢分給你一點。」沒想到張女士的「後」婆婆卻語出驚人,一下子激化了雙方的矛盾。

「十多年來是誰起早貪黑在照顧你,是誰供你吃穿用度,你的三個兒子管過你幾回,你怎麼能用這種話說我。」張女士哭訴道。

「你現在都搬城裡去,現在房子是我媽在住,她是李家名正言順的媳婦,該她得的錢你一分也別想動。」陸阿姨的大兒子跳出來幫腔。

「既然這樣,我也無話可說,以後陸阿姨就讓她三個兒子負責吧,我一概不過問了。之前『錯付』的贍養費也請如數還給我。」張女士心灰意冷,撂下話就走了,第一次調解不歡而散。

第二次調解:另闢蹊徑尋突破口

經過上一次接觸,調解員知道陸阿姨的做法已經讓婆媳緣盡,要想讓雙方和好如初已是不可能,因此,解決矛盾的關鍵就在於張女士要求返還的贍養費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拆遷款。

幾個月後,調解員電話聯繫張女士、陸阿姨以及陸阿姨的兒子來調委會再次協商解決問題。

「孩子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張女士和婆婆不是直系母女關係,從法律上來說,沒有明文規定兒媳有贍養公婆的義務。」這回調解員直接給陸阿姨講法理,「贍養是在血緣和撫養關係的基礎上成立的一種回報式的義務。贍養的含義基本上符合我們通常說的孝順,在我國法律中,沒有公婆對兒媳的撫養義務,也無兒媳對公婆的贍養義務。與之相反,陸阿姨的三個親生兒子並不能因為母親改嫁就不承擔相應的贍養義務。」

對此陸阿姨沒有提出異議。

「調解員,我回去也想了很久,陸阿姨現在生活條件也不是很好,這些年我做生意賺了些錢,生活還算寬裕,我想公公也希望陸阿姨可以安享晚年,之前的贍養費我可以不再追究。」聽了調解員的一番法律解析,張女士下了決心,「但是她說的話讓我難以釋懷,以後就讓她自己的兒子照顧她吧,我就不插手了。」

陸阿姨聽到兒媳要斷絕關係並不再贍養自己,禁不住掉下了眼淚。「我心裡也知道兒媳這些年把我照顧得很好,基本沒讓兒子們操過什麼心,但我是一個做母親的,總有私心要為孩子們爭取點什麼。之前是我鬼迷心竅,說了那些不著邊的話,我賠不是。」

對於陸阿姨的兒子,調解員則強調,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是法定義務,不論老人再婚與否,子女都要盡贍養義務。面對大度的張女士,三個兒子對自己先前的不管不顧行為羞愧難當,表示以後一定盡心照顧母親。

當天,雙方就在調解協議書上簽了字。陸阿姨最終拿出5萬元作為對兒媳的補償,之後陸阿姨的一切生活均由三個兒子負責。兩人也根據相關政策,平均分配到了拆遷款項。

律師說法:

法治社會,「後」婆婆用「克夫」作藉口讓喪偶兒媳分不到家產?荒唐!這個事件面上看是「後」婆婆沿用陋習對喪偶兒媳無端指責,實則是「後」婆婆想要多分遺產,涉及以下法律問題:

張女士有沒有贍養「後」婆婆的義務?

一方面,我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因此,從法律規定上看,張女士對「後」婆婆沒有法定贍養義務,故其有權要求「後」婆婆返還為其支出的費用。另一方面,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法律對此也有認可,我國《繼承法》第12條就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嶽父、嶽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張女士的丈夫和公公同一天去世,會不會產生繼承份額的不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如果張女士的丈夫和公公在同一天死亡、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的,則推定長輩即張女士的公公先死亡;如果能確定死亡時間,則按時間順序確定。這樣就會產生繼承順序的不同。因此,假設張女士的丈夫死亡時間在先,則「後」婆婆分得遺產的份額就比張女士公公去世在先要多。

張女士和「後」婆婆誰有權利分得老家房子的拆遷補償?

如果張女士的丈夫或公公留有遺囑,則按遺囑繼承;沒有遺囑,則張女士作為其丈夫的配偶,「後」婆婆作為張女士公公的配偶,均可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分得老家房子的拆遷補償。

本文作者:《高爽說法》律師幫忙團成員

江蘇億誠律師事務所 馬紅君律師

新聞來源:浙江法制報、杭州交通918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不配分房子!」……「後」婆婆啊,你是鬼迷心竅還是利令智昏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只是浮於表象的和諧,因為一場徵遷,「後」婆婆和她翻了臉……事件聚焦人生一波三折的兒媳 悉心照料孤身「後」婆婆 2005年,張女士嫁到了同在蕭山的李家,丈夫李某與公公一起勤勤懇懇辦廠,生活上也對張女士照顧有加。
  • 丈夫患有「無精症」 婆婆放話讓公公給兒媳捐精
    丈夫患有「無精症」 婆婆放話讓公公給兒媳捐精 時間: 2015-12-16 17:50  來源: 搜狐   編輯: 丈夫是獨生子,眼看二胎也開放了,很多同齡人已經忙著生二胎,但是他們家一個孩子也沒有,愁煞夫妻倆了。 摘要: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話說王小姐已經結婚了5年,一直懷孕不上。丈夫是獨生子,眼看二胎也開放了,很多同齡人已經忙著生二胎,但是他們家一個孩子也沒有,愁煞夫妻倆了。
  • 婆婆與兒媳共侍丈夫 兒媳與公公亂倫婆婆為爭奪「侍寢權」叫來警察
    原標題:婆婆與兒媳共侍丈夫 劉某與黃某被王某的娘家人捉姦在床     因與老公沒有夫妻生活,她提出離婚,婆婆、公公為了家庭和睦,竟與她達成了共侍一夫的荒唐協議,於是她與婆婆兩人隔天一輪跟公公共寢。而最近,婆媳倆又因為爭奪「侍寢權」發生矛盾,一家人為此還叫來了警察。
  • 兒媳剖腹生下二胎,結果婆婆不管,丈夫更是口出惡言:鬼讓你生的
    首先是婆婆撂擔子不幹了,滿月酒辦完之後就回了老家不再來了。接著丈夫更是對她發出這樣的指責:鬼叫你生的孩子啊。夫妻發生爭執,最後公公還是拋出這麼一句狠話我兒子不好,你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如今夫妻倆一同來到了調解現場,調解一開場文女士就表達了自己的訴求,她想要來評評理,自己生了個二胎卻被丈夫公公責罵,她想不通。
  • 丈夫意外身亡,公婆大罵兒媳是蘇妲己:算命的說她要剋死七個男人
    導讀2018年5月,在江蘇省沭陽縣的華衝法庭調解室,一對公婆和兒媳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公公婆婆名叫許從高和宋加榮,兒媳婦名叫孟小宇,從雙方爭吵的言辭來看,公公婆婆不承認兒媳懷裡抱著的孩子是自己的孫子。兒媳婦則拿出了一堆證據,試圖來說明孩子的身份。
  • 公公婆婆全癱瘓 喪夫兒媳撐起天
    丈夫出事後,一家5口人,照顧兩位老人和兩個孩子的重擔一下落在了金桂花一個人身上,那年,她32歲,這位堅強的蒙古族女人,一方面要安慰公公婆婆、女兒兒子,一方面自己要承受巨大的喪夫之痛。看到女兒這種困境,金桂花的娘家父親因著急過度,不久也不幸去世。有好心人勸她再嫁個人,或者入贅一個上門女婿,她說:「上有老,下有小,哪個不揪著我的心呀,我哪有心思啊,為了老人,為了孩子,咬著牙過吧。」
  • 作為兒媳,過年,你給公公婆婆買衣服嗎?
    作為兒媳的我們,過年,要不要給公公婆婆買衣服?你和閨蜜,和同事,甚至跟媽媽,討論這個問題嗎?答案是肯定的。作為結婚馬上十年的「老人」。我總結下這麼多年,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朋友們的親身經歷。我剛嫁給我老公的時候,我公公婆婆住鄉下老家,家裡的衣櫃是以前很古老的那種,因為他們白天要去地裡幹活,晚上回家大概9點左右就睡覺去了,基本上是不收拾家的。剛結婚的時候,我婆婆跟我講,以後我們是一家人,這就是你的家。好的!很開心。老公跟我講了公公婆婆年輕時候有多苦,多累。我也是感同身受的,畢竟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
  • 婆婆分家,將房子分給女兒,笑稱:不幫兒媳,晚年她還是要照顧我
    男人帶四個漂亮的女人回家和他的母親一起吃了一次飯,這時候,蘇芩問男子母親:「你猜,哪個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你的兒媳?」 男子母親說:「穿藍衣服的那個。」男人很驚訝,連忙問母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這時老太太說:「因為這四個女人裡邊,我最討厭她。」
  • 公公住院,婆婆叫兒媳留下守夜,公公直接罵她不要臉
    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婆婆看不慣兒媳的例子存在的,大部分情況都是婆婆覺得兒媳配不上自己家,或者是覺得自己兒子優秀,值得更好的女人,往往這種情況,都是因為婆婆自我感覺太良好了。這種婆婆就是典型的拎不清,張倩就遇見過這樣的事情,咱們現在家就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 兒媳婦和公公婆婆爭吵不斷,提出離婚,你認同這做法嗎?
    這時候就有很多人想問:如果兒媳婦和公公婆婆爭吵不斷,提出離婚,值不值得?一般情況下,兒媳婦和公公婆婆相處不來,有很多解決辦法。如果年輕人打算發展的城市不與公公婆婆居住的城市一樣,那麼即使兒媳婦和公公婆婆相處不來,也只是過年過節回家見幾面相處一下,忍讓一下就過了。
  • 古代一隻老鼠惹的禍:兒媳鞋子出現在公公屋裡,婆婆生疑兒媳自盡
    可是有的時候,東西卻會莫名其妙地「飛」到其他人的身上,這個時候即便是清白,也有口難言,在清朝話本集《無聲戲》裡面,就有這麼一個故事,公公發現兒媳的東西出現在了隔壁男人的家裡,但是兩個人最後卻真的是清白的,同時還有一個知府,兒媳的鞋子出現在自己房裡,兒媳被逼自盡,最後也證明兒媳是清白的,這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兒媳給婆婆買的禮物,無意看到婆婆在親戚群吐槽:自己買去
    小耳朵我之前聽過一個故事,故事主人翁叫雲朵姐,如果以女演員楊冪為參照物打10分,雲朵姐至少8分,和很多姑娘一樣雲朵姐看重愛情,並不在乎對方有沒有錢。雲朵姐賺錢能力也很強,婚前全款買了一套房子,一輛價值30萬的車,對老公沒要求。
  • 「我有房子,有退休金,老了也不用你!」婆婆住院卻說兒媳不孝順
    如果一段婚姻滿分是10分的話,那麼你的另一半最多佔7分,他的父母最起碼佔3分,作為女孩子來說,我們嫁人其實是嫁給一個家庭,不是只和老公一個人生活,如果公婆不好相處,那麼這段婚姻也將充滿著坎坷。前幾天表妹給我打電話的時候,訴說了自己結婚以來的艱難歲月,還說感覺自己的婚姻有點堅持不下去了,問題的關鍵出在她婆婆身上。
  • 明朝婆媳爭風案,公公和兒媳間一個"親暱"動作,引發的二屍命案
    因兒子被人請去外地教書,家中只有公公詹尚賢、婆婆、兒媳趙氏、孫子四人。自己的金簪子也交給孫子隨意玩耍。逗了一會兒孫子,詹尚賢因他事離開。兒媳見孩子還在拿著金簪子玩耍,怕小孩子毛手毛腳弄壞了簪子。順手從兒子手裡拿了過來插在了自己頭上。正是兒媳這一動作,導致了她和婆婆的死亡。
  • 「兒媳,你憑什麼不伺候我」女人把10年前婆婆說的一句話奉還回去
    兩家條件都不好,結婚後也沒有地方住,婆婆和公公那時候還沒退休,他們有房子,但是不讓林霞和丈夫住,說他們結婚後就應該自己單獨過,而且婆婆說自己還要上班很忙,住在一起不方便。林霞的老公嘴笨不會說也說不過公婆,結婚第二天他們兩口子就被趕出了家門,拿著一床被子幾件換洗的衣服在街上找房子,後來租了一個單間的房子住了下來。
  • 公公去世留下30萬,婆婆平分給兒女,兒媳拒絕:女兒不該分家產
    公婆做了半輩子生意,當然知道錢的重要性,他們拒絕了兒媳的好意。這件事令嫂子懷恨在心,認為一定是小姑子從中挑唆,公婆才不願意相信她。之後林佳再回娘家,嫂子總是冷言冷語,林佳受不了挖苦,她發現哥哥被嫂子管得服服帖帖,每當嫂子胡攪蠻纏,哥哥總是縮在一旁不敢吭聲。擔心父母夾在中間難做人,林佳只好輕易不再登娘家的大門。和公婆同住,嫂子從不掏一分錢生活費,心安理得啃老。
  • 民間故事:陰差公公
    如今就算是砸鍋賣鐵,李寡婦也無力再給兒子另娶一房了,想到夫家的香火到自己這裡斷掉了,李寡婦只能大哭,感嘆蒼天無眼,好人沒好報!就在兒媳入殮的前夜,一家人守在她的靈前悲痛地哭泣。躺在床上的兒媳婦忽然直愣愣地坐了起來,說道:「你們不要再哭了,我為你家生兒子!」說完又緩緩地躺了下來。李寡婦以為兒媳又活了,喜不自勝,急忙要去請郎中。
  • 公公帶著比丈夫大三歲的女人回家,叮囑丈夫,這是我給你找的後媽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讀者來信:木子李:公公年輕的時候,也是做生意的人,雖然做的都是小本生意,但是,也供丈夫和大姑姐讀完了大學。目前的狀況是:大姑姐在我們這邊的省會城市工作,嫁了個本地男;我和丈夫在我們這邊的地級市上班,結婚的時候,公婆給我們全款買了房子;我們孩子6歲的時候,婆婆病逝;公公現在認識了一個比丈夫只大3歲的女人,執意和對方「婚姻重組」,前幾天還帶著對方來我們家,並直言不諱地對丈夫說,這是我給你找的後媽。要知道,對方和我大姑姐同歲。
  • 兒媳被婆婆要求洗自己髒襪子,兒媳扔到垃圾桶裡冷笑:做夢都別想
    被婆婆侮辱的兒媳該醒醒了,自己不是因為為了當奴隸而嫁到婆家的,而是當做晚輩來顧家的,這一點很重要,有些兒媳很弱勢,覺得對婆婆好,婆婆就會對自己好。首先要擺正順序,是婆婆先對自己好,自己才肯為婆婆好,如果倒過來,只能事自尋煩惱,而且容易讓自己處在一個外人的位置,要想融入婆家,首先要做到的,必須是強勢,才不會被小看。
  • 長舌婦教唆婆婆定規矩給兒媳,兒媳怒懟:「閉嘴吧」|百家故事
    雖然那時候還沒有和公公婆婆一起住,我和丈夫的關係特別融洽,公婆對我其實特別好,婆婆更是將我當作親生女兒一樣來看待他,從來都不會弄一些什麼婆媳勾心鬥角之類的,我跟婆婆的相處一直都是特別友好,所以我沒怎麼體會過婆媳不和的那些事情。因為我和丈夫工作都特別忙,婆婆有時候會自己過來給我們的房子打掃,並做好飯菜,但她從來也不會留下,都是偷偷地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