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拿地攻略:哪些地可作為休閒農業用地?

2020-12-14 土地資源網

  鄉村旅遊與文化綜合體的開發模式及運營方向近年來,休閒農業迅速崛起,對農業增值增效、農民創業增收、農村繁榮穩定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而要發揮農業休閒、觀光、旅遊等功能,必須建設配套的商業和服務設施,勢必要涉及土地問題。我國實行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和建設用地管理政策,它們之間會不會產生矛盾?

  哪些地可作為休閒農業用地?

  1.農民自有住宅、閒置宅基地

  慣性思維:在休閒農業園區中常常存在一些村落,開發者的慣性思維常常是將這些破舊的房子拆掉重建,而不是根據現有的基礎進行改造和裝修。殊不知這不僅破壞了鄉村田野的原始風味,而且也在無形中增加了開發者進行酒店住宿土地審批的難度和建設成本。

  正確做法:農業部等部門《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中明確規定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閒置宅基地整理結餘的建設用地可用於休閒農業,因此在進行休閒農業開發建設中要充分利用農民自有住宅、閒置宅基地。

  2.農村集體建設用地

  是什麼:指鄉(鎮)村建設用地,鄉(鎮)村建設用地是指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個人投資或集資,進行各項非農業建設所使用的土地。

  主要包括:

  鄉(鎮)村公益事業用地

  公共設施用地

  農村居民住宅用地

  3.四荒地

  主要包括:

  依法歸我國農民集體使用的「四荒地」

  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四荒地」

  具體指: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利用的土地,屬於現行經濟環境中未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土地。

  使用期限:「四荒」使用權承包、租賃或拍賣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0年。

  國家政策: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以及《農業部等11部門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中鼓勵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發展休閒農業,對中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利用「四荒地」發展休閒農業,其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傾斜。

  4.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

  指什麼:指休閒農業項目建設確有必要佔用耕地時先行在異地墾地,數量和質量驗收合格後,再用作建設用地。

  轉換方式,具體政策通過制定相應的法規來規範。如:

  數量上——異地墾地與當地佔地面積之比,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為3倍、4倍、5倍。

  質量上——保證新墾地總產量大於所佔地原產量

  異地可以是本鄉鎮、本區縣,經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批准也可跨省區實施。這應該是既保證18億畝耕地只增不減,又保證必要的建設用地供應。當然還有許多具體政策要進一步研究,比如墾地與生態保護的問題、操作中的管理監督問題等。

  5.其他方式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3號)提出,對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連片面積達到一定規模的高標準農田、生態公益林等,允許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開展觀光和休閒度假旅遊、加工流通等經營活動。

  休閒農業用地有哪些限制?

  1. 不得佔用基本農田

  基本農田俗稱「吃飯田」、「保命田」,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對於基本農田有「五不準」:

  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和搞林糧間作以及超標準建設農田林網;

  不準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名,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建設用於畜禽養殖的建築物等嚴重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

  不準違法佔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和城市綠化隔離帶建設;

  不準以退耕還林為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基本農田納入退耕範圍;

  不準非農建設項目佔用基本農田(法律規定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除外)。

  因此在進行休閒農業開發中必須弄清楚其是否佔有基本農田。

  2. 不得超越土地利用規劃

  各地區國土資源部門都會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劃會規定土地用途,明確土地使用條件,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須嚴格按照規劃確定的用途和條件使用土地;此外還會確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對年度內新增建設用地量,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等做出具體安排。

  該怎麼做:休閒農業開發必須要明確當地土地規劃中其園區所佔土地的用途,符合規劃使用條件的要積極爭取土地建設使用指標,以滿足休閒農業園區對建設用地的要求。

  3. 嚴禁隨意擴大設施農用地範圍

  以農業為依託的休閒觀光等用地須按建設用地進行管理。以農業為依託的休閒觀光度假場所、各類莊園、酒莊、農家樂,以及各類農業園區中涉及建設永久性餐飲、住宿、會議、大型停車場、工廠化農產品加工、展銷等用地,必須依法依規按建設用地進行管理,而非按農用地管理。

  進行建設用地進行管理就必然涉及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農業設施興建之前為耕地的,非農建設單位還應依法履行耕地佔補平衡義務。這在無形中既增加了休閒農業開發建設成本,而且也使得農業休閒開發變得更為複雜,甚至會使部分休閒農業夭折。

  如何規避這些限制?

  有些人在休閒農業開發中,可能會使用以下六種方式來規避休閒農業用地限制:

  用設施農用地的名義直接進行餐飲住宿的建設;

  以建設臨時生產用房名義進行修建;

  修建水泥柱,將建築物騰空,以滿足不破壞耕作層的要求;

  修建木屋或鋼架房,即使查處也能低成本拆除;

  以建設溫室大棚的方式建餐廳;

  用可移動的貨櫃和房車進行餐飲住宿活動。

  但是,以上方式為規避政策的監管,打了「擦邊球」,碰觸了土地使用政策的紅線,從根上將不僅無法規避休閒農業用地的限制,還隱藏著很大不確定性和風險。還請大家注意!

  最合法安全的方法就是通過立項審批,申請建設用地,這當然也是最困難的方法,拿地費用也相對很高。

  可能會步入哪些誤區?

  1.無址可選也要選

  有時候,土地並不像普通商品,有充分的選擇空間。在選址的過程中,土地往往獨此一家,讓你別無其他選擇。例如,家鄉有限的土地資源,而作為開發者,又急切的想去做,以至於無址可選的時候也要去選。這種選址方式最終效果不理想,可想而知。

  2.有地就先拿下再說

  休閒農業作為一個舶來詞,許多人對此並沒有深刻的見解。許多人拿地心切,在沒有做好充分的休閒農業規劃前,就匆匆決定,先拿下再說,到手之後再去為它量身定做合適的衣服。至於效果如何,恐怕只能聽天由命了,做好了是一塊肥肉,做不好只會成為燙手的山芋。

  3.跟著感覺走

  做休閒農業項目不能跟著感覺走,而是要有一雙犀利的慧眼,慧眼是要對所選之地的價值有準確的認識,了解土地如何開發與利用,還要對未來的發展有遠見,尤其是目標客戶及將來市場情況的判斷,還要有項目與市場的對接手段。唯有具備這些,才不至於陷入誤區。如果僅僅憑藉以往經驗,跟著感覺走,恐怕將成為後來人的反面教材。

  還有哪些其他方法拿地?

  說了這麼多,又是限制,又是誤區,還有什麼別的土地能拿到麼?

  關閉礦區的地面遺留的原有建設用地,可直接轉為旅遊設施建設用地;礦區已經佔有的尾礦池、棄石堆場或其它棄用地可在恢復生態的同時,按一定比例(如10-20%)轉為旅遊設施用地,其餘為工礦遺址景觀用地;

  生態涵養區村落搬遷出的宅基地、新農村建設農戶上樓遺留的宅基地,可因地制宜轉為旅遊設施建設用地。

  在大面積的森林(超過10公頃)綠地作為生態旅遊資源時,允許有3-5%用地轉為旅遊設施用地。

  其它荒地(非林地、非耕地、無其它生態價值的荒地),經相關部門確認,原則上允許作為旅遊設施用地。

  休閒農業用地有什麼新方式

  1.採用土地銀行的方式

  在完成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地區,可採用「土地銀行」的方式,實現農村集體土地指標的自由流轉、質押和融資。這對於農戶獲取啟動資金自營個體旅遊項目和專業企業規模化獲取土地用於開發大型旅遊項目而言都具有現實意義。

  2.建立以土地股份為基礎的合作社

  有條件的農村集體可以建立合作社,農戶以承包的土地入股,進行股份合作。這樣可以使土地集中經營、高效經營、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經營。這種方式,管理制度嚴格,管理方法科學,對加強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領域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能力,保障發展成果切實惠及本地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3.使用農村閒置宅基地及廢棄園地

  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令大量農民進城買房,農村房屋閒置,田地疏於管理。實際上,在新農村集中居住後,閒置下來的村莊農舍、廢棄林園等恰好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良好發展空間。

  對這些農村集體土地進行指標整理和農林復墾,並根據旅遊產業經營需求合理配置建設用地指標,有助於提高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招商效率與質量。

  4.土地置換、租賃、入股聯營等

  對經濟效益不理想的集體用地,可採取土地置換、租賃、入股聯營等方式,統籌盤活這些存量集體土地。一方面可以解決旅遊開發過程中,需要遷移部分農戶的住宅、承包地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土地使用價值,集約化發展,便於個人或企業經營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農業旅綜合體_2020年農業旅綜合體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瀏覽數:4209 歲月流轉, 人們前行的腳步, 從悠然的田園, 到繁忙的都市。 然而某個瞬間, 想起多年前某個赤腳踩過的田埂, 你是否會記起, 曾經嚮往的生活。
  • 田園綜合體的內涵與實踐 - 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三)田園綜合體的特徵1、功能複合性。現代農業是田園綜合體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在此基礎上向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從單一產品到綜合休閒度假產品開發升級,從傳統住宅到田園體驗度假、養老養生等為一體的休閒綜合地產的土地開發模式升級。
  • 這些田園綜合體項目案例哪裡值得借鑑?
    田園綜合體是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如今許多都市人民閒暇之餘的世外桃花源,已成為城市大眾的「新寵」。而田園綜合體作為一個新類別的產品,還有著更高的商業價值,不僅能積極的促進產業間的融合,還能有效的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更好地帶動新農村發展。
  • 山亭要建10億元田園綜合體,能吃著葡萄乘熱氣球
    &nbsp&nbsp&nbsp&nbsp作為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村及全省首批美麗村居村莊建設試點,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在2019年2月已經開工建設了北莊鎮洪門田園綜合體項目。據了解,項目建設周期將達4年,一期工程將在2020年建成投產。
  • 跟省長一起學知識:寫進一號文件的「田園綜合體」四川怎麼建?
    建設中要注意哪些問題?8月23日,在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主持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呂火明講解了國內外農村田園綜合體發展與實踐案例。不過,呂火明說,目前,田園綜合體發展僅僅處於初級階段,基本上圍繞著主要農產品的觀賞、品嘗、休閒、購買等,仍須從各種農業、農村資源,包括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進行充分挖掘。
  • 鄉村振興最新土地政策與拿地要點!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原副主任喬潤令指出,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是未來用地的新領域,是絕大多數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用地的最新領域。宅基地新政策及其後續融資政策的完善,將為城市資本的下鄉開闢道路,也為文旅產業土地利用提供了新的空間。
  • 靈石縣召開天聚鑫源煤業有限公司礦田農業田園綜合體「五地一產...
    本報訊 10月13日,靈石縣召開天聚鑫源煤業有限公司礦田農業田園綜合體「五地一產」項目匯報會。縣委書記韓軍,副縣長張寶忠、孫俊傑,靈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縣委辦主任李文亮,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企業、設計單位負責人參加。
  • 江西進賢縣致力於將佐家寨田園綜合體打造成為南昌休閒旅遊後花園
    南昌市農業農村局秦榮洲告訴記者,目前,南昌市進賢縣進一步加大旅遊產業建設力度,大力開發佐家寨田園綜合體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鄉村休閒遊等旅遊產品,為打造南昌休閒旅遊後花園打下堅實的基礎。佐家寨田園綜合體距南昌市區1小時車程,距昌北國際機場僅40分鐘路程,交通便利位置優越。
  • 美麗中國,鄉村「革命」再升級,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在各類國家政策相繼出臺的大背景下,農業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這些話題最近相當火熱,藉此機會,依個人愚見撰寫此文,歡迎拍磚。一、田園詩夢近年來,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受到熱烈追捧,已經成為人們回歸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體驗農村生活的主要休閒娛樂方式之一,同時休閒農業正逐漸向產業化邁進,毋庸置疑的成為美麗休閒鄉村的主要助劑,成為業界「新寵」。
  • 梅溪湖田園綜合體正在招商!原計劃建設兒童公園!
    答覆要點如下: 經調查,長沙兒童公園項目因國土問題暫停,為了依法依規的建設好本項目,目前已根據實際用地情況將項目調整為梅溪湖田園綜合體,該項目的招商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 2020年版中國田園綜合體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田園綜合體是指在城鄉一體格局下的新型農業園區,集生態農業、休閒旅遊和田園社區為一體,在保障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礎上,實現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的有機結合,是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在田園綜合體中,一二三產業互融互動,通過各個產業的相互滲透融合,把休閒娛樂、養生度假、文化藝術、農業技術、農副產品、農耕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使傳統的功能單一的農業及加工食用的農產品成為現代休閒產品的載體,發揮產業價值的乘數效應。
  • 鄉村旅遊:田園綜合體的4種模式,100個盈利點!
    「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的亮點,正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種重要發展模式。田園綜合體是什麼?其實就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有觀點認為打造田園綜合體,鄉村旅遊必須作為先導產業重點發展。
  • 面對農村有人問,現在投資鄉村旅遊,創建田園綜合體還有前途嗎?
    田園綜合體是以農業、農村用地為載體,融合「生產、生活、生態」功能,集農業全產業鏈目標的整合、農業科技體系的支撐、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優化、多種類型農業園區的結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型複合載體,是一種新型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是「六次產業」創新理念的一種新體現。一、理論是科學的。
  • 田園生活系列二:田園綜合體——鄉村生活新模式
    01 什麼是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這個在青海人聽起來還很陌生的詞,其實早在八年前就在外省開始了實踐落實。田園綜合體的概念來源於一篇論文。
  • 田園綜合體「鄉村意境」如何打造?
    在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中應進行自然資源的適宜性、開發程度及生態承載量分析評價, 將其作為設計的基礎和依據, 尊重場地鄉村地脈形態, 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對場地的山水資源進行整合利用, 打造具有連續性、整體性的生態系統, 塑造良好的地域性生態景觀格局。
  • 普寧這個約2800畝的田園綜合體備案通過!
    今天,小房君從相關網站了解到,總投資23億的普寧市高埔青梅小鎮田園綜合體正式備案通過,具體內容如下:據小房君了解,普寧市高埔青梅小鎮田園綜合體位於普寧市高埔鎮坪上村,總投資232739.62萬元,由普寧市田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
  • 莊園經濟:休閒農業下一個發展大趨勢!
    莊園綜合體是一種以農業為基礎,以旅遊為核心,融合農業生產、觀光休閒、科學教育、養生度假、商務會議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滿足都市人回歸自然、回歸田園需求,強調遊客體驗的升級版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它同時是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閒度假旅遊場所。
  • 打造田園綜合體 奏響幸福新樂章
    東方田園綜合體項目是2018年在建的省重點項目之一,位於西秀區轎子山鎮大硐口村、大進村、龍興村及石錦村四村銜接處,佔地24平方公裡,總投資30億元,由貴州高山行景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體七位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
  • 貴州安順轎子山:「田園綜合體」帶領村民擺脫貧困
    景區業態豐富,囊括觀光農業、體驗農業,以及各類休閒聚集區、餐飲、酒店。同時,「世界花都·東方田園」田園綜合體風景區也將成為中國首個24小時不閉園景區。「世界花都·東方田園」田園綜合體風景區項目於2017年9月啟動,2018年9月18日第一期項目正式開園接待遊客。今年23歲的當地苗族姑娘、現在在景區擔任解說員的楊梅這樣說:「一年以前這裡還是荒坡荒田荒地,誰也沒想到今天能變得這樣漂亮!」
  • 鄭州航空港區將建都市田園綜合體
    未來,鄭州航空港區將再添一個遊玩好去處——「綠色機場」田園綜合體,項目總投資2億元,集農業生產、示範、體驗、展示、觀光於一體,與周邊旅遊資源形成互補,進一步優化區域生態環境,助力航空港區打造綠色機場、文化港區和鄭州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