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縣亞東見證西藏外貿速度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拉薩7月1日電(記者張京品)「我們一大早起來,馱著奶渣過來,和老客戶交易後下午就能回到家裡。」35歲的不丹商人伍堅和40歲的巴桑騎著馬來到帕裡邊防派出所,交了2000努爾特魯姆押金(尼泊爾貨幣),等著老客戶前來接洽。

  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亞東縣的帕裡鎮與不丹王國接壤,兩國邊民貿易往來熱絡。亞東縣副縣長格桑德吉告訴記者,去年帕裡邊貿總額達到2533.92萬元人民幣,整個亞東的邊貿總額則達到9784.89萬元人民幣。

  亞東,藏語叫「卓木」,意思是「急流的深谷」,與不丹和印度接壤,長期以來是中國通往南亞的重要貿易通道。

  在海拔4545米的中印邊境線乃堆拉山口,記者看到一輛輛來自中國、印度的車輛井然有序地辦理手續,穿過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陸路貿易大通道。

  37歲的多傑常年往返於印度昌古邊貿市場和亞東縣仁青崗邊貿市場,從事日用品批發生意。

  「去年賺了20多萬,期盼著更多的好政策。」多傑說,他非常關注中國和印度的關係,聽說前段時間李克強總理到印度訪問,兩國將推動邊境貿易,讓他更充滿了信心。

  多傑說的是中國和印度5月20日發表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雙方同意考慮加強通過乃堆拉山口的邊境貿易,促進跨邊境的貿易、人員往來和互聯互通。

  在距離乃堆拉山口東北方向約16公裡處的仁青崗邊貿市場,記者看到,市場外的小廣場停滿了掛著中國和印度牌照的車輛。

  來自浙江杭州的林有峰是仁青崗邊貿市場的「老前輩」了,自2006年仁青崗邊貿市場開放就一直在這裡做藏式手工藝品的批發生意。「印度有不少人信仰藏傳佛教,西藏的佛事用品很受印度客商歡迎。」林有峰對這裡的情況如數家珍,他說仁青崗邊貿市場目前有28間室內商鋪,還有5個室外商鋪,其中印度商戶6家。

  「五十,不行,謝謝」,來自印度的客商Karuna Cupta對著客人不時蹦出幾個漢語單詞,還時不時藉助計算器,輸入價格,和中國客人討價還價。去年,她和丈夫來到仁青崗邊貿市場,生意的紅火超出想像,10多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出乎意料。

  「中國的衣服、瓷器很受印度百姓的歡迎,中國很多商人批發印度的餅乾、銅器、白糖。」Karuna Cupta說,她已經認識了不少中國朋友。

  格桑德吉告訴記者,2006年以來,仁青崗邊貿市場的交易品種越來越豐富,交易額從最初的149.12萬元人民幣增加到2012年的7041.99萬元人民幣。進出口貨物從原來的活畜、小家電、首飾、糖果、香水等十多個品種增加到床上用品、服裝、卡墊、生絲、銅器、糖果、大米、中草藥等幾十種商品。

  格桑德吉說,邊境貿易已成為當地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去年,下司馬鎮的桑傑、帕裡鎮的巴桑,收入超過40萬元人民幣,一般的邊民也有五六萬元人民幣。

  亞東的邊境貿易見證了西藏對外貿易的發展速度。拉薩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西藏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30億美元大關,達34.24億美元,同比增長152.02%,高出全國平均增長水平近146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第一,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

  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何剛說,西藏交通網絡逐漸完善,特色產業和民族手工業快速發展,周邊國家局勢趨向穩定,促使對外貿易正成為拉動西藏經濟增長「新引擎」。

  目前,青藏鐵路延伸線拉日鐵路進展順利,西藏不斷加快我國南亞陸路貿易大通道建設,爭取成為我國通往印度洋、南亞的通商要道和「橋頭堡」。(完)

(責任編輯:韓茜)

相關焦點

  • 亞東:邊境線上的「西藏江南」
    相信不少人都去過西藏,然而到西藏的人未必都到過這個西藏最美縣城之一的亞東縣。  風光正好,亞東美景「獨一家」  位於邊境線上的日喀則市亞東縣,海拔與林芝差不多,因此造就了這裡山高林密、路遠山長的蒼茫風光。
  • 「新時代·邊疆行—西藏篇」 西藏亞東養魚人貢布:規模化養殖亞東...
    央廣網日喀則9月13日消息(記者普布次仁)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西南部的亞東縣境內,帕裡瑪曲河歡快的淌過上亞東鄉。川流不息的河流中孕育了在我國境內只生存在上亞東鄉至下亞東鄉一種珍稀動物亞東鮭魚。養魚池內的亞東鮭魚(央廣記者普布次仁 攝)野生的亞東鮭魚屬西藏自治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由於該魚種生存區域面積小,數量極少,即將到瀕臨滅絕的境地。為更好保護與開發利用亞東鮭魚資源及生態資源良性循環,亞東縣發展鮭魚產業並每年向亞東鮭魚棲息流域進行增殖放流,2020年投放魚苗3萬尾。
  • 西藏亞東滿懷信心期待來年邊貿
    新華網拉薩10月21日電(記者全曉書 周而捷 姜帆)儘管位於乃堆拉山口的中印邊貿市場已根據兩國協議於9月底關閉,楊雪平一家還是在半個月前不辭辛苦地從西藏阿里搬到了亞東,準備來年在這裡操持修車生意。  因為中印重開中斷了44年的邊界貿易,亞東在半年內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轉變成為各路商家的必爭之地。
  • 西藏自治區外貿將分流至亞東邊貿通道
    原標題:西藏自治區外貿將分流至亞東邊貿通道   據日喀則海關關長拉巴次仁介紹,目前樟木及吉隆的邊民不能直接進行互市貿易,但可以通過與亞東當地居民合作來完成交易。吉隆鎮目前已成立的8家邊境小額貿易企業完全可以在亞東邊貿通道展開貿易活動。
  • 西藏亞東曲美雄谷見證百餘年前抗英歷史
    西藏亞東曲美雄谷見證百餘年前抗英歷史 2014-10-03 10:46: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拉薩10月3日電 題:西藏亞東曲美雄谷見證百餘年前抗英歷史
  • 西藏亞東:邊境產業興 邊民喜脫貧
    海拔4360米的日喀則市亞東縣帕裡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場之一。當地農牧民草上掘金、水中尋寶,積極發展鮭魚、犛牛、藏雞等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亞東鮭魚養殖基地魚池裡的鮭魚。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今年49歲的達瓦過去靠養牛和打零工為生,年收入約1萬元。今年初,他用家裡的6頭犛牛做股本,入股帕裡犛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 在亞東河畔 感受最濃鬱的民族風情
    西藏日喀則亞東縣地處西藏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的一個邊境縣,山清水秀,氣候溫和,水源充沛,物產豐富,素有「西藏小江南」之美譽。半農半牧,農作物主要有冬小麥、春小麥、青稞、豌豆、馬鈴薯等。畜牧業主要有犛牛、犏牛、黃牛、綿羊、山羊、馬、驢、騾、豬等。主要經濟林有蘋果、李子等。
  • 西藏亞東地區邊界歷史演變與地緣戰略分析
    公元 729 年,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統一西藏後,將全藏分成 5 個茹(大行政區)和 61 個桂東岱(小行政區)。按照五茹的轄地記載及研究,亞東的部分地區屬於「五茹」中「茹拉」管轄。自 8 世紀後半葉,亞東在數百年內一直是吐蕃「桂」氏家族的封地。1247 年蒙藏「涼州會盟」後,西藏相繼歸附蒙古汗國以及元朝,亞東作為西藏轄地隨之也成為中國的基層行政區域。
  • 青山綠水鮭魚肥——亞東鮭魚裡的脫貧故事
    12月10日電(記者張熠檸)「太新鮮了,好像還帶著亞東河水的清新味道。」來自山東的趙女士在西藏亞東縣對面前的鮭魚刺身讚不絕口。 這種長有花色斑點的叫亞東鮭魚,當地人稱作「花點魚」。「亞東鮭魚是本地特有魚種,在野外環境中以水生昆蟲為食,喜遊動,所以肉嫩味鮮。它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必須是無汙染的山間活水,水中不能多含沙土。這可能是亞東縣的青山綠水可以孕育它的原因。」上海海洋大學高級工程師殷建國解釋道。
  • 亞東藏族歌舞讓人大飽眼福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亞東是歡樂的天堂。這裡的藏族同胞用優美動人的歌聲,唱響心中的幸福;用激越狂歡的舞蹈,舞出歡樂的節拍。日前筆者來到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亞東縣,在一個廣場上,彩旗飄舞,藏樂歡騰,只見藏族同胞穿著嶄新的藏服,喜慶地聚集在一起。
  • 西藏亞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菜籃子」
    西藏亞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農副業生產基地飼養的鴨子(2020年5月13日攝)。新華社發(張雨強 攝)為持續推進暖心惠警工作,不斷豐富民警「菜籃子」。近日,西藏亞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利用現有農副業生產資源,應用科學種養殖技術,在原有規模和基礎上,對陽光溫室大棚、圈舍、魚塘等現有資源進行升級改造,滿足了全站民警飲食需求。西藏亞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農副業生產基地溫室大棚(2020年5月13日攝)。
  • 西藏亞東邊檢站緊急救助印度邊民
    人民網日喀則11月11日電(夏提合 蘭徵 丁釭斌)11月5日上午,一輛滿載貨物的印度邊民車輛由西藏亞東縣仁青崗邊貿市場準備返回印度的途中,車輛右前輪發生爆胎事故,致使車輛整體向道路右側山溝傾斜,隨時有滾落山下的危險。
  • 「三區」科技下鄉赴山南 科學服務西藏邊境縣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思想和西藏自治區黨委吳英傑書記提出的「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充分發揮好援藏優勢,加大現代科學技術展示力度,讓全區各族少年兒童近距離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知識
  • 第22集 西藏亞東之行,探秘茶馬古道
    乃堆拉山口是西藏亞東縣下亞東鄉與印度錫金的交界地,距離拉薩460公裡,距離印度沿海城市加爾各答550公裡,是中印之間條件較好的陸路貿易通道。公元七世紀吐蕃王朝曾兩次派人到印度帶回糧食、菜籽和日用品,20世紀初亞東是中印兩國之間最大的商埠,交易額最高時達上億銀元,佔當時中印邊境貿易總額的80%。
  • 西藏——拉薩,日喀則,珠峰大本營,亞東
    定日 -- 亞東 裡程458公裡,入住東騰酒店。 亞東 海拔3000米。從 定日 到 亞東 的路上,基本都是土石路,三百公裡的搓板路,顛的人五臟六腑都移了位一樣,邊防檢查站的人說,是從去年開始修路的,預計兩年以後就能修好了!來到藏南放羊的牧民開始多起來,不像 川藏北線 那邊大多都是養的犛牛!
  • 西藏亞東邊檢站歡送退伍老兵返鄉
    丁釭斌 攝 西藏亞東邊檢站歡送退伍老兵現場。8月31日,西藏公安邊防總隊亞東邊檢站舉行老兵歡送儀式,歡送老兵光榮退伍。        正午13時30分,全體官兵整齊列隊,熱烈歡送退伍老兵告別第二故鄉踏上人生新的徵程。在送別現場,李文彬站長代表站黨委勉勵退伍老兵們要退伍不褪色,倍加珍惜軍人榮譽,倍加珍惜戰友情誼,文明返鄉、安全返鄉,將優良作風留給部隊,把文明形象灑向社會。
  • 走近中印邊境,古時「絲綢之路」西藏亞東口岸乃堆拉!
    走近中印邊境,古時「絲綢之路」西藏亞東口岸乃堆拉!在中國西藏狹長的邊境線上,有許多有著絕美風情的小城,他們以最美的姿態佇立在中國的領土上。乃堆拉山口是西藏亞東縣下亞東鄉與錫金交界的一個地方,堆拉山口距離中國西藏亞東縣約52公裡。
  • 西藏亞東:草上掘金水中尋寶 產業興起促脫貧
    新華社拉薩7月28日電 題:西藏亞東:草上掘金水中尋寶 產業興起促脫貧新華社記者趙久龍、黃浩銘、張汝鋒海拔4360米的日喀則市亞東縣帕裡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場之一。當地農牧民草上掘金、水中尋寶,積極發展鮭魚、犛牛、藏雞等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今年49歲的達瓦過去靠養牛和打零工為生,年收入約1萬元。
  • 人間仙境 邊陲亞東——凝重高原情 再行西藏路(十一)
    它的名字,叫做亞東。它實在太小,小到翻開中國地圖,如果稍不留神就容易忽略它的存在。而它的景,卻是那麼遼闊。作為西藏一個沒有開放的口岸,這裡幾乎沒有遊人的足跡。我們一行與珠穆朗瑪峰同眠一宿後,次日按計劃向三國交界的邊陲重鎮——亞東進發,經過十個多小時的車程,傍晚到達亞東。
  • 西藏亞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農副業再獲豐收
    圖為亞東邊檢站「警營菜園」喜獲豐收的蔬菜。 王東東 攝中新網拉薩7月30日電 (王東東 胡利媛 貢桑拉姆)30日,記者從西藏亞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以下簡稱:亞東邊檢站)獲悉,日前,該站民警精心培育的「警營菜園」蔬果碩果纍纍,亞東土豆、黃瓜、番瓜等農作物再獲豐收。圖為亞東邊檢站引進的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