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教育實踐,分享教育思想。持續更新,請加關注!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每一個兒童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家庭教育是他的第一教育場所,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場所,父母是對他影響最深刻的第一任老師。一個人如果沒有獲得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多半很難在他身上正常實現,從這個層面上說,一個好的家庭整體提升教育勝過「老師」。
「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李嘉誠的家庭教育詮釋了這句話的現代版本。
李嘉誠曾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李嘉誠的家庭教育也許因為豐富的物質基礎,可以提供普通家庭無法企及的優質教育資源和更廣闊的實踐空間,但所有成功教育所遵循的原則是通行的,富貴人家如果不重視道德、文化與實踐,那再大的富貴也很有可能「富不過三代」。
從李嘉誠對孩子的教育實踐,我們不妨從下面的是三個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
曾經,孩子們經常悶悶不樂地向李嘉誠發問:「為什麼別的同學都有私家車專程接送,而您卻不讓家裡的司機接送我們呢?」
每次聽到兄弟倆的質疑,李嘉誠都會笑著解釋:「在電車、巴士上,你們能見到不同職業、不同階層的人,能夠看到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那才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社會;而坐在私家車裡,你什麼都看不到,什麼也不會懂得。」
李嘉誠的財富不是用來讓其提高其家庭教育中所謂「我那麼努力掙錢,就是為了讓你享受好的教育」類型的父母的愛,在這方面李嘉誠用實踐告訴我們,提高孩子對生活中最細微的理解和認識,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接受這種來著最自然的愛的培養,讓孩子知道什麼:現在享有的人生,只是生活的一種狀態,最平凡的事情裡也會有巨大的快樂!
爸媽對孩子的愛都深入大海,這種對孩子愛的質量上卻千差萬別,本質上的不同導致孩子對家庭教育的認知的不同,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從而造就了孩子家庭教育的匱缺。
不要指望在孩子身上教育投入短期生效
要明白的是家庭教育是一種長線投資,是一種性格塑造的長期教育和實踐養成。
這不僅僅說明教育上需要投入金錢,也說明家庭教育的作用與影響是長期的深遠的,因此,對於家庭教育也需要長期的規劃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短線操作。想想我們現在努力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深怕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這就不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的教育觀。很多家長太焦慮了,盲目跟風報班,也容易輕信各種看起來頭頭是道的教育理念的宣傳。你想想,孩子會不會在三十幾歲時需要這個培訓帶來的能力,你就能理智些報班了。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家庭教育也不例外。
李嘉誠曾說過:對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應該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們成人後,也應該是三分之二教他們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才是教他們如何做生意。
做人的性格教育就是這種長期的教育,
寫在最後,古語說得好:「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帶來新的思考,也希望您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