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發現這麼一個說法,「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
是啊!人窮的時候,與人落座任你滿心抱負,志氣滔天,口若懸河,在別人的眼裡那不過是吹牛而已。
古時名將韓信在年少之時就展示出了極大的抱負與雄心。可在村民的眼中韓信不過是個腳底不實,異想天開的人。
當你窮的時候,你所說的一切都不會有人關注與傾聽,入眾不過是出醜而已,又何須去做呢?

一個人沒錢沒權沒勢,說話自然就輕了。無論去勸說別人也好,去找別人辦事也好總會被人看輕。不僅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同,反倒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老祖宗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可是很多的時候,人也漸漸發現你越是不入眾,越是言輕,越被人看不起,到最後影響自身發展,越是窮。這就形成了一種循環。越窮越難以入眾,越難以入眾越窮。

在新的發展時期,大家都在講究創新與變革。老的一套還能用嗎?認真反思一下,「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這句話對嗎?
一個人窮的時候莫入眾,莫勸人,活得壓抑又沒有尊嚴,在這個追求個性化的新時代行得通嗎?
下篇繼續談一談這個話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