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年級以後,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無論是從書寫上,還是從認讀上,都大大提高了。可以說,二年級語文,老師教起來輕鬆,孩子們學起來,也是比較輕鬆的。
不過呢,還有少部分二年級同學,在語文學習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字、詞、句、段、篇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足,導致整體語文水平低,考試成績呢,總是游離在六、七十分。
這類同學,如何提高語文成績呢?
需要改進的第一點:就是多積累。
語文學習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積累了!字詞要積累,篇章也要積累。如何做好積累?沒有捷徑,只要能做好一點,那就是多讀多記。比如,平時閱讀當中,一定要學會有意識地積累詞彙,好詞好句的積累,能提高孩子們遣詞造句的能力,說出來的話,也漂亮中聽。
來看上圖中這位二年級同學的答題,他在拼音音節和拼寫詞語上,都有錯誤,這充分說明,他平時讀的少,拼音基礎差一點,另外呢,對於詞語的積累,也不夠,就連熊貓這麼簡單的詞語,都能寫錯。
學好二年級語文,需要改進的第二點:就是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語文學習,需要長期進行,無法在短期內迅速提高,由於語文學科的特殊性,首先要求在最基礎的字詞上,一定要紮實。字詞學習,包括音節、查字典、組詞造句,這些,必須每天強化記憶,漸漸形成自己的語文基本功。尤其是小學二年級,識字是重點,小學生,更要在字詞上多下功夫,讓自己能夠熟練記憶、認讀、理解大量的字詞,如果小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好,那麼,他語文的基本功,會很紮實。
我們看上圖這孩子的書寫,以及造句,就能發現,他的語言能力,學習習慣,都需要進一步加強!
第三點:多誦讀課文,多閱讀課外書。
這種誦讀和閱讀,一個是培養語感,一個是提升語言修養,缺一不可。看上圖這位二年級同學的答題,顯然,他對於課文的誦讀,不經常進行,課文內容都不熟悉。另外,他的課外閱讀,也有所缺失,積累不夠。
語文學習,光憑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作用不大。更重要的,就是平時自己多讀,多讀,多讀!
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儘量讓他多讀,家長呢,當然也可以進行一些選擇,挑一些優質的課外讀物,但總之,目的是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願意閱讀,熱愛閱讀,能從閱讀當中,得到樂趣。
第四點:作文能力要提高。
看上圖,這位小同學,作文15分,才拿了5分,丟分原因,在哪兒呢?
這份試卷中,作文是看圖來寫,這種類型很常見。要寫好這類小作文,必須先仔細觀察圖畫,理解圖意,然後,確定寫作的順序和主題,圖中,保護青蛙,是主題。小同學在寫的時候,就要圍繞著這個主題,想清楚圖上畫的是誰?他做了什麼?結果怎樣?這位小同學,之所以僅僅拿了5分,是因為,只簡單陳述了事件過程,用詞造句都很簡單,沒有更多的形容和渲染,內容乾巴巴的,因此,沒有得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