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的微商面膜生意:除了頂部的那些人,根本沒人能賺到錢

2020-12-15 大河報網

劃重點:


1、75元一盒的面膜,投入1000元就能成為最底層的城縣級代理,以22.2元的價格拿貨,利潤率達50%,市代理的利潤率則達到96%。


2、張庭旗下的TST能做到這麼大,絕不只是因為有明星站臺這麼簡單,其極具誘惑力的加盟機制或許才是幕後功臣。


3、微商面膜幾乎全靠代工廠生產,成本有的只需幾毛錢。加上包裝、營銷等成本,一片面膜的成本,不過區區幾塊錢。


4、「阿里女高管」王晗號稱組建獨立實驗室研發出的「本草花樣年華小仙膜」,其實是由其它廠家代工的。售價109元5片,而出廠價不足3元。


最近,微商界又鬧出大動靜:「阿里離職女高管」自稱放棄百萬年薪,創立微商品牌賣面膜;張庭夫婦創立的「TST庭秘密」,被曝出一年納稅21億元,給員工發10個月工資作年終獎;鄧紫棋代言微商品牌「真珠美學」,粉絲怒撕經紀公司只知掙錢不顧口碑……


曾幾何時,「十個微商,八個賣面膜」。如今在美容護膚領域小有名氣的微商品牌大多從賣面膜起家。微商面膜這門生意,究竟有何魔力?


頭號體驗家深入一線,為你起底微商面膜生意背後的秘密!


能賣的東西那麼多,為何面膜成了微商們趨之若鶩的爆款?這主要是因為面膜具有單價低、使用量大、進入門檻低等優勢。更重要的是,面膜生意利潤空間極大!


頭號體驗家以想要成為代理為由,聯繫上了幾位微商從業人員。


據為一款名為「春素小皙」的面膜作城市代理的微商A描述,他們的主要盈利方式是賺差價。這款面膜對外零售價75元一盒,折扣價99元3盒。如一次性投入1000元成為最底層的城縣級代理,就能以22.2元的價格拿貨,賺取每盒近11元的價差。算下來,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高達50%。


再往上,投入5000元成為市代,利潤率就能達到96%!


微商A提供的「春素小皙」批發商價目表



微商A與頭號體驗家的聊天記錄


根據A提供的信息整理出的「春素小皙」代理模式


微商B,為另一款微商面膜品牌「小羋」作代理。從B發來的價目表可以看出,該品牌代理價格體系與「春素小皙」如出一轍——


微商B提供的「小羋」批發商價目表


這並不是單純的巧合。頭號體驗家通過查詢備案信息發現,這兩款微商面膜竟然是由同一家企業代工生產的,難怪兩者看上去就像雙胞胎姐妹花。



而這個「廣州市鑫晞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僅代工生產了上述兩款微商面膜,還為「明蘭本草」等一批微商產品代工。


其實,像「春素小皙」和「小羋」這種囤貨賺差價的玩法,在微商界已經out了。更高級的玩法,是像張庭夫婦創辦的TST那樣:0門檻、0囤貨、賺提成、組團隊!



張庭夫婦創辦的「TST庭秘密」,最早就是靠爆款面膜起家,如今已經發展出一套龐大的產品體系,一躍成為年繳稅額21億的化妝品巨頭。


頭號體驗家與一位自稱「TST百萬業績公司董事長」的微商長聊之後發現,TST能做到這麼大,絕不只是因為有明星站臺這麼簡單,其極具誘惑力的加盟機制或許才是幕後功臣。


「TST百萬業績公司董事長」與頭號體驗家的聊天記錄


做代理都能拿到這麼高的利潤,那如果是微商面膜品牌的創始人呢?


在阿里巴巴上,我們很容易就能搜索到一批生產面膜的代工廠,這些面膜的生產成本有的只需幾毛錢。加上包裝、營銷等成本,一篇面膜的成本,不過區區幾塊錢!


活躍在阿里巴巴上的面膜代工廠


在「阿里女高管」王晗火了以後,有媒體調查到,其號稱組建獨立實驗室研發出的「本草花樣年華小仙膜」,其實是由其它廠家代工的。王晗的面膜售價109元5片,而出廠價不足3元。



面對如此誘人的利潤空間,難怪明星也好,「阿里女高管」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都爭著搶著進入這條賽道,試圖趕上微商面膜經濟的「風口」。


那麼,從0開始創辦一個新的面膜品牌,到底需要付出怎樣的成本呢?


如今,圍繞微商面膜生意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有大批廠家以極低的價格代工生產面膜,僅廣州就有3000餘家代工廠。


還有很多廠家向微商提供「一條龍服務」,除了代工生產外,還包含商標註冊、包裝設計、輔料選擇、市場營銷方案、代辦資質等。


頭號體驗家研究了阿里巴巴上的一批代工廠。眾多代工廠不僅有現成的產品方案,而且大多實現了「按需定製」:想要什麼樣的面膜,只要你提出需求,廠家就能為你定製配方和原料,根本不需要你「組建實驗室」、「精心研發」。


某代工廠在阿里巴巴上的推廣信息


至於外包裝,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一個「私人訂製」,炮製出一款「獨一無二」的面膜。


代工廠店鋪客服與頭號體驗家的聊天記錄


除了這些以外,廠家還能為客戶提供產品定位、品牌規劃、文案策劃、營銷策略等一對一指導服務。


某代工廠在阿里巴巴上的推廣信息


更厲害的是,廠家還「貼心」地提供商標註冊、技術支持、衛檢代辦服務,甚至連企業三證、質檢資質都能「搞定」,簡直是為微商開了一路的「綠燈」。


某工廠在阿里巴巴上的推廣信息


這些工廠大多數要求面膜起訂量1萬片以上。有的廠家雖然在頁面上標註幾千片就能起訂,但實際諮詢的時候卻又是另一套說法。


代工廠客服與頭號體驗家的聊天記錄


價格方面,定製1萬件面膜(帶包裝),單片面膜價格低的僅1元左右,高的也不過三四元。工期方面,面膜生產連同包裝,周期在1個月左右。


兩家代工廠客服與頭號體驗家的聊天記錄


也就是說,最快1個月,最低1萬元,一個全新的面膜品牌就誕生了。


如此低的門檻,如此簡單的程序,大部分人都能不費吹灰之力,從零創建一個全新的面膜品牌。



低門檻的微商面膜產業,產品品質有保障嗎?答案昭然若揭。


事實上,關於微商面膜品牌系「三無」產品、添加違禁成分、涉嫌虛假營銷的報導早已不勝枚舉,還有大量消費者發微博投訴微商面膜「爛臉、毀容」。



隨著監管的加強,一部分微商品牌已「上岸」,步入正規化、公司化經營軌道,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依然有一些微商面膜遊走在監管之外,繼續製造著一個又一個「爛臉」悲劇。


已經「轉正」的品牌,就一定安全、規範嗎?也不見得。


TST大力宣傳的「活酵母」,據傳有美白、補水、保溼、抗皺、平衡油脂5大功效,能「改善任何膚質」。


且不論外界對於「活酵母」這一成分是否對皮膚安全還存在巨大爭議,光是看TST代理們的宣傳文案,就存在一個無法被忽視的大bug——


所謂「活酵母」(一種真菌)本身不就是一種添加物嗎,怎麼轉頭又號稱「0添加」?這確定不是自相矛盾?



更何況,消費者對於TST產品的投訴案例並不少。

微博用戶投訴TST產品導致「爛臉」


另一位微商創業者:「阿里女高管」王晗,創業時間尚短,面膜銷量也有限,暫時還沒有被曝出消費者投訴案例。不過,卻被質疑「虛假宣傳」。


王晗宣稱,其研發的面膜核心成分是「寡肽-1」,該成分可以「提升自身肌膚修護力,祛痘淡印、修護易敏、平衡水油,幫助肌膚恢復健康狀態」。


但是,根據權威醫學媒體《中國醫藥報》在2017年10月30日發表的《細胞生長因子——化妝品版「皇帝的新衣」》,寡肽-1是化妝品版「皇帝的新衣」,在國際權威的化學物質查詢網站上根本查詢不到。並且,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原料供應商能提供寡肽-1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產地信息。商家關於寡肽-1的功效描述,大多不靠譜。



總的來說,有一連串劣跡在前,微商面膜品牌要贏得大多數人的信任,還有不短的路要走。第一步就是要自我規範,老老實實做出好產品。


最後,我們想要探討的是——代理微商面膜品牌,真的能幫普通人走上發家致富之路嗎?


頭號體驗家對幾位曾經熱情洋溢投身微商賣面膜的朋友進行了非正式採訪。這番採訪並不嚴謹,但至少能夠證明:並不是每一位努力在朋友圈賣面膜並扮演「人贏」角色的小姐姐,都真的發財了。



雖然微商面膜利潤高,門檻低,但商業的規律以及整個市場對微商面膜的態度,決定了依靠做微商賣面膜暴富的,只有自帶流量和信任資源的明星,處於金字塔頂尖的一部分老闆,以及一小部分高水平代理。


至於超強社交資產、超凡商業頭腦、超級銷售手腕三樣都不佔的普通人,還是不要指望靠在朋友圈賣面膜而發家致富了。


想發財?還是先老老實實把手頭的磚搬完吧!

來源:頭號體驗家(ID:woshitiyanxiaodaren)

轉自:騰訊科技(ID:qqtech)

相關焦點

  • 2014年最火的是什麼,朋友圈裡的微商賣面膜!
    在2014年年初,微信朋友圈裡售賣的產品還比較多元化,有賣服飾的、賣包包的、賣奶粉的等等,但到了2014年年中,80%的微商都轉而銷售面膜,甚至每10條朋友圈就有3條是面膜。那麼,面膜為何能火爆微商呢?1、需求大。2003年,一個叫美即的品牌橫空出世,把面膜這個護膚概念深入到眾多愛美女士的心裡。此後的10年,面膜行業每年均保持30%左右的瘋狂增長率。
  • 註冊資本一年內從50萬翻到1億 微商思埠集團面膜生意是怎樣「做大...
    她說,去年4月通過一次微商課程結識思埠集團董事長吳召國後,經過幾個月努力月收入就過萬,現在一個月能賣近千盒面膜。「態度決定一切,如果你們跟著我的思維一起活動就能學到更多,就能更快地賺錢。」小安這樣鼓舞她的追隨者。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加入微商的人初衷都很簡單,只是為了空閒時間賺點零花錢,並且這類生意不需要籤訂合同或者辦理手續,只需要找總代理報上名字、參加培訓。
  • 揭秘朋友圈「微商代理」:有下家的永遠不會虧
    在書中他說自己一開始做產品,就把視線定位在中國三到六線的城市,因為這些城市的老百姓對品牌沒有概念,可以通過人傳人的方式,「讓老百姓自己來賣我的產品」。  當時吳還沒組建公司,他只是在琢磨麵膜,因為面膜技術含量低,又是女性的「剛需」。他找到了生產廠家,借用一個叫歐蒂芙的品牌,做了一款叫「歐蒂芙奇蹟」的面膜,並將這款他自稱品牌略山寨的面膜推到朋友圈。
  • 年底了,做什麼生意能賺到錢呢?這幾個項目可以考慮!
    有很多人想在過年這段時間裡掙點錢,可是卻不知道做點什麼好,那麼我現在就跟大家講一講年底做什麼賺錢。賣年貨年貨顧名思義就是過年用的東西,有吃的、玩的,用的等等。他靠這個生意現在也是有房有車了。你說賺不賺錢?肯定賺錢了,是吧?幹這個生意也沒什麼難度啊,前提是要辦一個許可證就可以。像我們這個小縣城一年賺個幾萬十幾萬都是沒問題的。所以這個生意也可以考慮一下的!
  • 一片面膜背後的暗戰:殺價、封神、微商出道
    毋庸置疑,在當下複雜多元的競爭大背景下,面膜品牌的用戶爭奪戰,除了被價格束縛手腳以外,尚充滿著未知的諸多挑戰。更多品牌選擇成為「微商」8年前就靠賣面膜起家的李志中,在公司第3代產品研發出來後豁然發現,社交媒體佔據的渠道話語權愈發重要。在面部護膚品行業裡,湧現出的線上對手越來越多,一個比一個猛。
  • 顏品生活王赫:五年微商老兵鬧革命 | 中國微商100人
    他說,那是幹微商幾年沒日沒夜熬出來的。時間不過四個月,他給人的感覺是「脫胎換骨」,不單精神面貌,還有話語體系,已經不再是印象中的那個王赫。他一直在強調,個人沒想從這個項目賺錢,只希望帶著更多人賺到錢。王赫說沒想從顏品生活賺錢,他有說這句話的足夠底氣。作為最早一批的微商人,王赫算得上名利雙收,美麗誓顏在微商行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巔峰時期代理人數超過了10萬,王赫本人已經完成了財富積累,完全可以過著「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舒適生活。
  • 做微商的小蓮:當初投入的10萬元,只換回了一堆「三無產品」
    廣告過後,便是一波一波微商成功的案例:98後小女生做微商代理面膜輕鬆月入萬元;某公務員業餘時間賣化妝品收入是工資的10倍;80後帥哥逆襲微商推銷胸罩三個月賺回一輛寶馬;60歲老太趕時髦代理鞋墊一年買了一幢樓。
  • 微信賣面膜影響人際 過半受訪者不買"微商"化妝品
    劉冰說,她之後辭職做微商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軟體公司工作非常忙,又沒有給她理想的待遇;二是剛開始做微商的時候生意很好,兼顧不了兩頭。   調查中,67.0%的受訪者確認自己朋友圈裡有為面膜等護膚品發圖吆喝的人。   當下,霸佔朋友圈關注度、強制推送產品廣告的營銷行為受到批評和抵制。調查中,51.1%的受訪者直言朋友圈裡賣面膜影響朋友關係。
  • 有一種微商,你根本不會想屏蔽
    盤點微信裡興起的個人生意,微商是一個濃墨重彩的話題。據艾瑞諮詢報告顯示,2019年微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1萬億。而近幾年隨著社交電商的興起,平臺負責貨源和供應鏈,賣家只需要負責把貨賣出去,朋友圈賣貨成了低門檻、上手快的新就業形態,做微商則成了一種在職場人中漸漸流行的副業選擇。
  • 真正能賺到錢的人,是那些不會只想著賺到錢的人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很多商界大佬能賺到第一桶金?可能有人會覺得是他們遇到了好時機,有人會覺得是他們本來就家底不薄,但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其實很多人能夠發家致富,反而並不是因為他們只想著賺錢,而是在賺錢之外,他們認為做這樣的事情是可以為這個社會提供一點便利,為他人提供一些幫助的。
  • 連環套:賣家和買家都是同一人,仙居警方打掉一「面膜微商」詐騙團夥
    零風險,低門檻準入,全程導師貼心服務,沒客源公司替你推廣,貨物賣不出公司包退……你只需花198元購買一盒面膜成為終身免費代理,每賣出一盒即可賺80元,夠不夠誘人?仙居的小婷(化名)就掉進了一群「戲精」團夥設置的連環套中,結果被騙21000餘元。
  • 現在做微商,真能賺到錢嗎?還是在消耗你的朋友圈呢?
    現在很多人在做微商,你說微商現在能賺到錢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條件要看你的朋友圈。不錯,雖然微商的發展使已有三年五年了,從電商開始,微商的足跡也漸漸地在朋友圈中擴散、擴大。所以現在做微商也不斷地轉型了,首先你的商品質量必須有保證,重要的一個不斷地吸收朋友,擴大朋友圈。商品的同城化、融合化、網紅化及深入化是現在微商的發展趨勢。想系統地學習微商或想做發展項目歡迎關注留言,小編會提供一套讓你系統學習微商的資料。同時也有好的項目,適合全職或兼職的寶媽們的,或有充裕時間的你來發展另一事業。
  • 從「喜提」到「而泣」:微商事業是否捍衛住了寶媽們的尊嚴?
    「出去賺錢沒人照顧娃,專心照顧娃又被他們家人看不起。」孩子兩歲時,在找兼職頻頻碰壁,做小生意娘家又不支持的情況下,她終於看到了一線曙光。「校友裡有一個同學介紹我做微商,說是可以一邊創業賺錢一邊顧家。」平時只在網店上買過一些零零碎碎的茜怡,完全對微商蒙圈。
  • 「朋友圈做生意的人要不要屏蔽?」「千萬不要」
    這年頭,誰的朋友圈裡沒有幾個做生意的朋友。做微商的、做代購的、賣保險的、賣房子的。你刷朋友圈的時候,總能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看到朋友圈做生意的,很多人非常排斥,紛紛選擇刪除或者屏蔽。而有些人的文案,卻能讓你細細品讀,不看到最後一句話,你根本不知道這是營銷文案。但你已經被他種草了,此刻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買買買。
  • 初中女生做微商3年賺了4萬:已實現「零花錢自由」
    初一代理少女護膚品一個月最多賺5000昨天,站在記者對面的小季,看上去很文靜,一頭短髮,個子瘦小,穿著樸素,和普通學生沒什麼區別,但是交流起來卻能感受到她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人。她做微商是從上初中前的那個暑假開始的。
  • 「微」機四伏:寶媽補貼家用做微商被判刑
    微商,英文名稱為We business,全民創業的意思。微商讓很多人足不出戶賺到錢,也讓很多人足不出戶賠了錢。網絡上、朋友圈遍布微商的宣傳信息,面膜、化妝品、衣服、減肥用品這些產品都是微商爆品。但是在微商爆裂式發展的背後,我們忽略了有些學生、寶媽甚至機關工作人員因做微商被判刑入獄。山東有一位媽媽張某,因為需要照顧孩子無法上班,為了補貼家用,經人介紹,做了XX產品代理。加入代理後,張某被其上家拉入一個微信群中,微信群裡的群主會每天上傳宣傳圖片供代理下載宣傳使用。張某按照上家指示下載並上傳朋友圈後,很快有了顧客,並完成了第一單銷售。
  • 微商危機 變相傳銷與無序發展
    記者了解到,不少微商從業者都表示自己的銷售業績在進入2015年第二季度後呈現急劇下滑。一位思埠的微商從業人員對記者說,生意已經越發不好做了,銷售直線下降。「微商進入2015年下半年,的確在擠泡沫在消腫,進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時刻。」
  • 古人講「賺熟人錢,吃生人飯」,是何意?教人經商做生意的門道
    做生意有很大的學問,靠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遠遠不夠,做生意過程中的經驗非常重要。老話都說「無奸不商」,商人做生意首先要看利益。如果這件事情,對自己來說沒有任何盈利,那麼就沒有必要投入太多的心血。經商人的圈子中流行一句俗語:「賺熟人錢,吃生人飯」。
  • 張庭微商生意火爆,與明道一同宣傳新產品,皮膚狀態遭吐槽!
    張庭和老公林瑞陽的微商生意十分火爆,前段時間還有傳言說兩人斥巨資買了黃浦江旁的一棟樓,真心是做微商生意賺了不少錢啊!張庭明顯花了濃妝,塗上了大紅色的口紅,而這種妝容並沒能緩解她的老態。明道的氣色比張庭好一些,但是笑起來臉上褶子比較多,十分顯老。
  • 135家工廠關閉後,我在村裡做起了微商,一年小賺200萬
    在村裡做微商,一年小賺200萬!進入寒冬,天氣越來越冷了。加上雙十二大促在即,又到了微商、代購們泛濫於皮都桑坡村的時候。「每天晚上幾乎都能出個千把雙鞋,碰到大促,破萬也不是稀罕事。」當地的村民小李自豪的說。事實上,在桑坡村6000多人當中,小李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本地商家。另外,隨著這幾年電商的發展,除了做供應商,小李跟著部分村民,還做起了微商生意。可能他自己都沒想到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在此之前,跟很多同齡人一樣,他只不過是村裡皮毛加工廠裡的一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