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個人所得稅退稅方法!個稅計算方法這幾條一定要知道!

2020-12-16 騰訊網

每期都有精彩內容!請置頂加星哦!動動手指速速關注啦!

最近很多人關注個人所得稅退稅的事情,網上說的很火,給大家解讀一下。因為本人也不是稅務專業,很多問題是請教的其他網友,所以本篇並不是原創,但本篇寫的非常詳細(4000多字),也非常好理解,如果大家想了解清楚,請一定認真讀完,細細品味!

下面開始表演~!

你要去做退稅的這個事兒,首先你要知道我們國家在之前沒有多久是進行了一次個人所得稅的改革的,其中包括起徵點提高到5000(讓很多人沒有了交稅的「權利」),還有就是有了6個專項扣除(就是繼續加高你的起徵點的意思),以及這次關注的退稅的事情,這個事情官方的叫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

然後直接說下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是什麼意思(說的直白了一點,專業稅務的朋友輕噴)。

就是我們的這個5000的起徵點是進行累計計算的,比如我們1月有5000的起徵點額度,然後你的工資是1w,那麼你就要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1月多出來的這5000的繳稅(一般是公司進行代扣代繳)。然後2月你又有了5000的額度,但是你工作沒有了,或者你工資低於5000,這樣你這個月的額度就沒有用完可以用到之前1月裡面去。1月的時候收入1w 起徵點5000,1月應繳部分是5000,2月收入0,起徵點累計到1w,1-2月總應繳部分是0,然後就會出現1月繳了稅,2月又需要退你稅的問題,一個月一個月的退稅務嫌棄太麻煩(個人瞎猜,僅供娛樂),稅務就規定了一年統一進行彙算清繳一次,就是把你去年的稅都拉起來算個總的看下你是多繳了還是少繳了,實行多退少補的政策。(這裡要吐槽下,彙算清繳出問題的大概率是因為人事沒有做好事情,因為之前人事就統一改了薪資表的了,每個月會幫你們進行計算一次,儘量把多退少補這個事情在每個月做好,當然如果你有人事不知道的收入另說了。)

再然後說下彙算清繳怎麼弄。

打開個人所得稅app(沒有的去下載註冊一個,帳號是你自己的身份證)裡面進去就看到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了,點進去看下自己是要補繳還是可以退。

這裡注意規定裡有這麼一條: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居民個人取得的綜合所得,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要彙算清繳補稅的,或者年度彙算清繳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居民個人可免於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時存在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稅款的情形除外。

意思就是沒有到12w年收入的不用去管他就好了。

如果你發現你超了12w可以退就按照他的步驟退就好了,如果是超過12w要補的時候注意了,先不要去補,先去看下你的6項抵扣項有沒有可以填的,如果有的話先去填了以後重新計算,這時候你就會發現你要補的稅就會變少了。

然後6項具體的是下面這6項: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在規定期間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自負醫藥費用超過1.5萬元部分,可在每年6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5、住房租金:納稅人本人及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沒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發生的租金支出,可根據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這個好像是一線以下800 一線1000 超一線1200 )

6、贍養老人: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標準定額扣除。(多個子女平分或者協商分這2000)

申請操作步驟:

有人要補繳,有人要退稅,如果是退稅就真是大毛,很香!

問題匯總:

一、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1、平時多預繳了個稅,需要申請退稅的人。(納稅人申請退稅)

2、少預繳了個稅,應當補稅的納稅人。(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於應納稅額)

3、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餘額超過6萬元;

簡單說多退少補要申報。如果年收入高於12萬,不管是否需要多退少補,都得申報。

二、哪些人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1、納稅人年度彙算需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

2、納稅人年度彙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3、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者不申請年度彙算退稅的。

三、哪些省市已經開通年度彙算?提示「疫情防控期間,該功能暫緩開通」

目前雲南、青海、山西、廣西、貴州、大連、內蒙、遼寧、吉林、江蘇、安徽、江西、廣東、海南、陝西、甘肅、新疆、深圳、上海等19省市開放了手機App、網頁等遠程辦稅功能。後續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情況變化,其他地區還會陸續分批開放。

四、怎麼計算需要退稅還是需要補稅?

計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計算結果大於0,稅務局會給我們退稅,計算結果小於0,我們需要補稅給稅務局。

綜合所得收入額=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

五、需要補稅的可以當不知情不補嗎?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不補稅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俗話說,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如果個人不去繳納個人所得稅,那麼,後果是比較不利的,因為稅務系統會把你拉入黑名單的。被稅務系統拉入黑名單,個人的徵信係數也受連帶影響,以後去銀行貸款,辦理跟信用有關的業務時處處受限。

六、為什麼大家都是退稅,而我需要補稅。

1、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僱並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複扣除了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

2、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各項綜合所得收入加總後,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於預扣預繳率等等。

七、退稅多久到帳

以主管稅務機關審核進度為準。按照目前的規定,彙算清繳退稅的時間為從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到帳,特殊情況可延長三十個工作日。

八、需要補稅的怎麼繳稅,期限是多久?

如果需要繳稅則跳轉到申報成功-繳稅頁面。點擊【立即繳稅】可繳稅。

注意:可以申報後馬上繳稅,也可以在彙算期結束前(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繳款。

另外說下更詳細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個稅納入管理的收入,分了好幾大類,只說與老哥們關係密切的,就是綜合所得。

綜合所得包括:工資、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後兩項接觸不到,只說工資和勞務報酬。

工資很好理解,重點說下勞務報酬,就是老哥各項薅毛收入。

這時稅法引入了一個非常難理解的名詞,叫收入額,它不是收入,而是收入經過一些計算以後的數字。

比如說勞務報酬,它在預繳階段,就是1-12月期間,稅率還是比較高的,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收入額=收入-800;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收入額=收入*(1-20%)。比如我取得了10000塊的勞務報酬,這10000叫收入,收入額就是10000*(1-20%)=8000,稅率是20%,那麼預繳的時候,就應該交8000*20%=1600。如果給你發勞務報酬的單位比較正規,就會代扣你1600的個稅。當然,如果付款單位不正規,沒代扣,按照稅法規定,你就得自行申報。這也就是一些老哥說,我取得了什麼什麼收入,個稅APP裡沒看到啊。沒人給你代扣,自然國家就不知道你有這個收入。

有了收入,我們再說扣除,收入-扣除就是你交稅的基數,基數再乘以稅率,就是你應交的稅款。

扣除也分為幾大類:

一、基本生活費用。一年是6萬,折合一個月5000,就是老哥們經常會說的,一個月超過5000才會交稅。預繳的時候可以按月累計,現在是彙算階段,直接按6萬計算就行。

二、專項扣除。主要是社保、公積金之類的。

三、專項附加扣除。上面說得很詳細,就不重複了,反正就是六類,符合哪個扣哪個,有房貸、有子女、有老人等等的可以扣。

好了,下面可以嘗試去算一下應交的稅款了。

我們假設一個老哥,每月工資發7000,同時業餘薅毛,找了個掛機項目,比如就說那個什麼基調的吧,每月還有2000的掛機收入。每月還房貸1000,交社保500,除此以外沒有其他扣除項目,我們來算下預繳的時候的稅款和彙算清繳時的稅款。

先說預繳。

再說基調,公司正規,每月給你的2000掛機費,都會代扣個稅,按上面的計算規則,2000-800=1200,1200*20%=240塊,每個月它會扣你240塊,一年扣你2880。

好了,一年下來,公司扣了你180的稅,基調扣了你2880的稅,你一年總預繳就是180+2880=3060。

現在到了彙算階段了,到底我一年交的稅是多了還是少了,能不能從國家手裡薅出毛來,馬上見分曉。

彙算階段。

工資和勞務報酬的收入要合計計算,扣除項目也要合併計算。

舉例,每個月工資7000,外加每個月有額外收入2000(比如每個月掛機擼羊毛2000)

先說收入的合併,工資每月7000,一年就是7000*12=84000;每個月掛機2000,一年就是2000*12=24000,但收入額可不是24000,勞務報酬收入額的計算,預繳和匯繳時是不一樣的,匯繳時,不論金額大小,統一按收入*80%,所以勞務報酬的收入額就是24000*0.8=19200。加上工資的收入,全年總計收入額84000+19200=103200。

到這你其實可以停手了,因為按94號公告,我一年收入不夠120000,不用申報了啊。沒錯,你可以不做匯繳了,即使需要補稅也不用再申報了,國家省事。但是咱們先算下到底應該交多少,萬一多繳了呢?

再記一下,收入額是103200,我們來算扣除。

基本生活費,一年6萬;

社保一個月500,一年6000;

房貸一個月1000,一年12000。

好了,沒有其他的了,扣除項目總計60000+6000+12000=78000。

計稅的基數就是:103200-78000=25200,查稅率表,3%,那我們實際應該交稅:25200*3%=756。

我們預繳了多少呢?3060,多繳了:3060-756=2304。

好了,放心去彙算清繳吧,國家會退你2304,成功薅毛!進個人所得稅APP裡,點匯繳,自動計算,綁定一張自己名字的銀行卡,點退稅,然後等審核過以後收錢就行了。

如果內容有偏差或者解讀的不對的地方也希望大家指正。也希望大家能有收穫,薅到大毛!

同時感謝:socrazym、smailstone、溟泫提供的內容!

最後,兄弟姐妹們,不要讚賞,只求點一波右下角「在看」!

相關焦點

  •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如果個人工資達到了繳納的標準,超過的部分就必須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繳納個人所得稅,那麼個人所得稅應該怎樣計算呢,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金額應該是超出個稅起徵點的部分,比如個人工資為6000元,個稅起徵點為3500元,那麼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金額就是6000-3500=2500元。很多單位都給個人繳納了五險一金,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金額還應該減去五險一金的繳納金額,比如個人五險一金共繳納550元,仍然以步驟一為例,那麼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實際金額為6000-3500-550=1950元。
  • 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近日,很多人陸陸續續在朋友圈曬出了個人所得稅APP退稅成功的截圖,紛紛感謝祖國母親的惠民政策,那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是什麼?能退多少?哪些人可以退?一、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是怎樣的?2、下載個人所得稅APP,註冊帳號,登陸帳號。個人所得稅APP非常智能,註冊好之後,在個人中心完善個人信息,並添加銀行卡,這張銀行卡就是稅款將要退回的地方。3、查詢2019年度的納稅明細。可以在首頁的「收入納稅明細查詢」一欄中查詢,裡面有你2019年度和每個月的的收入金額和已申報稅額。
  • 2020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新個稅計算方法例子
    2020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個稅起徵點5000元)  我國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5000元,那麼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怎樣的呢?請看下文了解。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徵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 個稅app怎麼退稅?2020個稅退稅怎麼操作「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
    「個人所得稅」APP辦理年度彙算啦,你們都去申請退稅了嗎?這是自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全面實施以來,個人納稅者首次參與到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年度彙算當中。個稅app怎麼退稅?如何進行彙算?有哪些方便的途徑:手把手教你用第一步下載「個人所得稅」App首先在應用商店下載「個人所得稅」App。直接搜索「個人所得稅」或「個稅」均可找到。下載安裝後在「個人中心」註冊並登錄,注意儘量填寫完整個人信息,包括銀行卡信息、租房、房貸等。
  • 個人所得稅退稅來了,為什麼會有退稅?繳納的個稅怎麼退?
    最近,個人所得稅可以退稅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很驚訝,為什麼國家會選擇這個時候給大家退稅呢?自己究竟有沒有個人所得稅可以退呢?個人所得稅退稅是既定的計劃2018年國家進行了個人所得稅改革,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年度綜合計稅制度,改變了過去按月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方式。而且國家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費收入、稿酬收入和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合併作為居民綜合收入,以此為基礎全年綜合計算個人所得稅。
  • 說新詞|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有變化?帶你了解個稅計算那些事兒
    最近,一則當年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可以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消息,十分引人矚目。那麼誰能享受到這一福利,這份福利又有多大呢?12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公告中,對政策惠及的對象有明確界定。有兩點是必備的,一是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二是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
  • 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是什麼意思 2021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
    2021年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工作已經開始,對於所有納稅人來說,都需要做好相關的確認填報工作。有些用戶還不清楚個人所得稅要怎麼預扣預繳?2021年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是什麼呢?對此還有疑問的朋友,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吧。
  • 2021個人所得稅退稅時間是什麼時候?還可以退嗎?
    在2020年4月份的時候很多繳納個稅的人都享受到了退稅紅利,有的人甚至退了一千多,數額還是比較高的。近日,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那2021個人所得稅退稅還可以退嗎?退稅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 如何申請個稅退稅?個稅多退少補是什麼意思
    其實早在3月31日,也就是昨天,國家稅務總局網站就發布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辦稅指引》。這則指引回答了大家關注的7個問題,比如誰具備退稅資格、如何申報退稅,等等。  這是自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以來,個人納稅者第一次參與到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清算匯繳當中。比起之前個人所得的法定範疇,此次新修訂的個稅法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合併為「個人綜合所得」,以「年」為一個周期計算應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適用新的稅率表。
  • 國稅總局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稅預扣預繳方法
    原標題:個稅預扣繳明年起有新變化個稅預扣繳有了新變化。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對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納稅人簡化個稅預扣預繳方式,避免「先預繳、再退稅」的麻煩,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2020年個人所得稅起徵點5000&稅率計算公式 個稅稅率表2020年新版
    最新個稅起徵點在5000元起,現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已經出來了,個稅新政策一是起徵點上調為5000元,很多人將不需要再繳納個稅了,另外擴大了低級稅率級距,增加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具體的個稅計算方法是什麼呢?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是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 個稅預扣預繳方法簡化 惠及部分年收入低於6萬元納稅人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優化了稅款預扣預繳方法,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前,個稅納稅人對實行一年的累計預扣法已經基本熟悉。這種方法使大部分僅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預繳稅款與全年應納稅款一致,次年就不用彙算清繳。
  • 2020年7月1日起全國個稅扣繳方法調整(附政策全文)
    2020年7月1日起全國個稅扣繳方法調整(附政策全文)  內容:過去應屆畢業生等新入職人員往往會先多預扣個稅次年再退稅,今後大學生們當月就可以直接少扣一些個稅。國家稅務總局出臺新規,當年新入職人員個人所得稅在預扣預繳階段的稅收負擔開始減輕。
  • 這部分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有大變化!明年開始執行
    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現就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個稅不是讓單位代繳了嗎?同在一家公司 為什麼有人退稅有人補繳?
    北京市納稅人開通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網頁端等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遠程辦稅渠道。隨著個稅App的開通,「曬退稅」成了一股熱潮,不少納稅人在朋友圈裡曬出了退稅獲得的「意外驚喜」。有人「意外」收穫了一杯咖啡錢,有人卻需要補繳千餘元稅款,這是為啥?楊崢的遭遇並不是個案,不少納稅人在APP上註冊填報時,卻遭遇了「被收入」和「被就業」的問題。
  • 【權威發布】這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有優化!2021年1...
    一、為什麼要出臺《公告》?從新稅制實施首年情況看,這一預扣預繳制度安排發揮了積極有效作用,相當部分納稅人預繳階段即充分享受改革紅利並且不用辦理彙算清繳。但也發現,有部分固定從一處取薪且年收入低於6萬元的納稅人,雖然全年算帳不用繳稅,但因其各月間收入波動較大或者前高后低等原因,年中無法判斷全年所得情況而某一個或幾個月份被預扣預繳了稅款,年度終了後仍需申請退稅。
  • 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 哪些情況可以免徵個稅?
    在二手房交易過程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費,個人所得稅就是其中之一。顧名思義,個人所得稅,是指稅務部門向賣方徵收交易所產生的差價獲得的收入。那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呢?由於二手房買賣交易金額較大,因此個人所得稅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是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個人所得稅也是可以免徵的。
  • 2020年新個人所得稅精講·勞務報酬所得的個稅處理
    前面已經說過,在稅法中收入和所得是兩個概念,勞務報酬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為所得,就是說,5000元的收入,在納入個稅計算時的所得為4000元。按照現行規定,單位在支付勞務報酬時,應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 2019年度個稅彙算6月30日截止 抓緊辦理或有機會領取退稅紅包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王樊/文    完整填報附加扣除或能領取退稅紅包    通俗地講,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就是,居民個人將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合併後,按年計算全年最終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再減除納稅年度已預繳的稅款後,計算應退或者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並進行稅款結算的行為
  • 為什麼你的退稅是0?換個操作能多退幾千塊
    「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實際上是國家給了納稅人一次機會,核實並調整上一年度由單位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做到「查遺補漏,年度彙算,多退少補」。另外,也先別高興得太早,如果彙算下來,發現單位之前預扣預繳的個稅不足,也不排除納稅人補繳所欠稅款的情況,所以,在彙算完成前,是退稅還是要補繳更多的稅款是不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