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2020-12-11 哎呀669

近日,很多人陸陸續續在朋友圈曬出了個人所得稅APP退稅成功的截圖,紛紛感謝祖國母親的惠民政策,那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是什麼?能退多少?哪些人可以退?

一、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是怎樣的?

1、首要條件就是2019年度你已經納過稅,且應納稅額已經預收預繳的稅款金額。

2、下載個人所得稅APP,註冊帳號,登陸帳號。個人所得稅APP非常智能,註冊好之後,在個人中心完善個人信息,並添加銀行卡,這張銀行卡就是稅款將要退回的地方。

3、查詢2019年度的納稅明細。可以在首頁的「收入納稅明細查詢」一欄中查詢,裡面有你2019年度和每個月的的收入金額和已申報稅額。

4、在辦稅界面-稅費申報-綜合所得彙算申報處進行申報。默認的是簡易申報,系統已經自動計算出退稅金額。如果需要調整申報數額,可以切換到「標準申報」進行辦理。確認提交後就可以申請退稅啦。

5、等待。在服務界面-申報信息查詢中,點擊申報查詢可以查看退稅的進度。

需要注意的是,為方便納稅人獲取退稅,納稅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且已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稅務機關在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提供便捷退稅功能,納稅人可以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通過簡易申報表辦理年度彙算退稅。

二、怎麼計算需要退稅還是需要補稅?

計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計算結果大於0,稅務局會給我們退稅,計算結果小於0,我們需要補稅給稅務局。

綜合所得收入額=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

三、哪些情況可申請退稅?

1、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例如某納稅人1月領取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假設沒有專項附加扣除,預繳個稅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資4000元,無須預繳個稅。全年看,因納稅人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無須繳稅,因此其預繳的90元稅款可以申請退還。

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市民。例如某納稅人每月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按規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預繳環節未填報,使得計算個稅時未減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全年預繳個稅1080元。其在年度彙算時填報了相關信息後可補充扣除24000元,扣除後全年應納個稅360元,按規定其可以申請退稅720元。

3、市民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導致最終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相關項目扣除不充分。例如某納稅人於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退休後領取基本養老金。假設沒有專項附加扣除,1至8月預繳個稅720元;後4個月基本養老金按規定免徵個稅。全年看,該納稅人僅扣除了4萬元減除費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萬元減除費用。年度彙算足額扣除後,該納稅人可申請退稅600元。

4、沒有任職受僱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彙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市民。

5、市民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如某納稅人每月固定一處取得勞務報酬1萬元,適用20%預扣率後預繳個稅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算帳顯示,其全年勞務報酬12萬元,減除6萬元費用(不考慮其他扣除)後,適用3%的綜合所得稅率,全年應納稅款僅有1080元。因此,其可申請18120元退稅。

6、市民預繳稅款時,未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徵個人所得稅優惠等情況。

7、市民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等情況。

四、需要補稅的可以當不知情不補嗎?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不補稅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俗話說,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如果個人不去繳納個人所得稅,那麼,後果是比較不利的,因為稅務系統會把你拉入黑名單的。被稅務系統拉入黑名單,個人的徵信係數也受連帶影響,以後去銀行貸款,辦理跟信用有關的業務時處處受限。

五、為什麼大家都是退稅,而我需要補稅?

1、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僱並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複扣除了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

2、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各項綜合所得收入加總後,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於預扣預繳率等等。

六、退稅多久到帳?

以主管稅務機關審核進度為準。按照目前的規定,彙算清繳退稅的時間為從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到帳,特殊情況可延長三十個工作日。

七、需要補稅的怎麼繳稅,期限是多久?

如果需要繳稅則跳轉到申報成功-繳稅頁面。點擊【立即繳稅】可繳稅。

注意:可以申報後馬上繳稅,也可以在彙算期結束前(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繳款。

另外說下更詳細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個稅納入管理的收入,分了好幾大類,只說與老哥們關係密切的,就是綜合所得。

綜合所得包括:工資、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後兩項接觸不到,只說工資和勞務報酬。

八、哪些地區的可退稅?

個人所得稅3月31日,黑龍江、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南、重慶、四川、西藏、寧夏、寧波、廈門、青島等14個省市手機APP、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等遠程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功能開通,這些地區的納稅人可以通過上述渠道便捷辦理年度彙算。

相關焦點

  • 2021個人所得稅退稅時間是什麼時候?還可以退嗎?
    在2020年4月份的時候很多繳納個稅的人都享受到了退稅紅利,有的人甚至退了一千多,數額還是比較高的。近日,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那2021個人所得稅退稅還可以退嗎?退稅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 個稅app怎麼退稅?2020個稅退稅怎麼操作「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
    「個人所得稅」APP辦理年度彙算啦,你們都去申請退稅了嗎?這是自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全面實施以來,個人納稅者首次參與到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年度彙算當中。個稅app怎麼退稅?如何進行彙算?有哪些方便的途徑:手把手教你用第一步下載「個人所得稅」App首先在應用商店下載「個人所得稅」App。直接搜索「個人所得稅」或「個稅」均可找到。下載安裝後在「個人中心」註冊並登錄,注意儘量填寫完整個人信息,包括銀行卡信息、租房、房貸等。
  • 火熱的個人所得稅退稅方法!個稅計算方法這幾條一定要知道!
    每期都有精彩內容!請置頂加星哦!動動手指速速關注啦! 最近很多人關注個人所得稅退稅的事情,網上說的很火,給大家解讀一下。因為本人也不是稅務專業,很多問題是請教的其他網友,所以本篇並不是原創,但本篇寫的非常詳細(4000多字),也非常好理解,如果大家想了解清楚,請一定認真讀完,細細品味!
  • 個人所得稅退稅來了,為什麼會有退稅?繳納的個稅怎麼退?
    個人所得稅退稅是既定的計劃2018年國家進行了個人所得稅改革,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年度綜合計稅制度,改變了過去按月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方式。而且國家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費收入、稿酬收入和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合併作為居民綜合收入,以此為基礎全年綜合計算個人所得稅。
  • 防控新冠肺炎稅費優惠政策,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答: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申請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不受《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和《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部分先進位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4號)關於留抵退稅條件的限制。
  • 2020年國家稅務總局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政策解讀
    2020年國家稅務總局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政策解讀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保」「六穩」精神和要求,進一步減輕畢業學生等年度中間首次入職人員以及實習學生預扣預繳階段的稅收負擔,國家稅務總局制發了《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 個人所得稅退稅0元是什麼意思 個人所得稅應退0元咋回事情況
    個人所得稅app可以進行2019年的彙算清繳了,有些人需要補稅,而有些人需要繳稅。但是有人卻顯示退稅0元,這是怎麼回事呢?看看文中的介紹。  個人所得稅退稅0元是怎麼回事情況  退稅額為0的話,可能是計稅方式不對,當界面跳轉到0的時候,返回上一步,選擇工資薪金可以修改一下計稅方式,然後重新計算一下。
  • 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全解讀!
    2、財政部、稅務總局近日發布《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執行。具體內容請查閱《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3號》。
  • 年收入多少能辦理退稅 少於6萬或超過12萬能申報退稅嗎
    對於最近的退稅大家都非常的關心,那麼大家都肯定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退稅的資格,那麼我們給你帶來年收入多少能辦理退稅介紹,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詳細的信息,從而了解到更多退稅相關的玩法內容。  不用辦理年度彙算的情況  如果您是居民個人,且2019年度取得綜合所得時您的扣繳義務人已依法預扣預繳了個人所得稅,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不辦理年度彙算:  1.2019年度取得的綜合所得年收入合計不超過12萬元的;  2.2019年度應補繳稅額不超過400元的;  3.2019年已預繳個人所得稅與年度應納個人所得稅一致的
  • 2020年最新天津稅收優惠政策
    2020年最新天津稅收優惠政策2020最新天津稅收優惠政策,企業稅務籌劃_園區稅收獎勵高達90%,天津稅收優惠返稅政策,寶坻政府園區招商引資辦。享受以下稅收獎勵返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給予返還地方留成部分的獎勵扶持,天津稅收優惠政策返稅,園區註冊公司享受稅收優惠財政扶持政策返稅,稅收窪地。
  • 2020年自由職業者和自媒體,你退稅了嗎?看看新個稅減負多少?
    2019年,我們國家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實施了一個重大改變,原先的工資薪金單項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改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及工資薪金所得四項,合併為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統一申報個人所得稅。
  • 實習生必看|2019年的個稅你退稅了嗎?
    其實從2019年起,納稅人就可以通過國家稅務總局的「個人所得稅」APP申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了喲。啥?實習的稅可以減免?是的 ,沒有錯,你沒聽錯。只要好好工作,在大好經濟形勢下,月收入就能超過800,超過的部分就會扣除20%個人所得稅,為國家的建設出一份力,心疼不?然而,在年度彙算的時候,這一部分稅費是可以退還的。那麼,這一部分稅怎麼退呢?不要著急,請聽我慢慢道來。
  • 個人所得稅政策有變!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從新稅制實施首年情況看,這一預扣預繳制度安排發揮了積極有效作用,相當部分納稅人預繳階段即充分享受改革紅利並且不用辦理彙算清繳。但也發現,有部分固定從一處取薪且年收入低於6萬元的納稅人,雖然全年算帳不用繳稅,但因其各月間收入波動較大或者前高后低等原因,年中無法判斷全年所得情況而某一個或幾個月份被預扣預繳了稅款,年度終了後仍需申請退稅。
  • 個稅年度彙算80問,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A:答:如果您是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2019 年 1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已預繳的個人所得稅,與這四項所得全年加總後計算的個人所得稅存在差異,您就需要關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 就在這個月,研究生被扣的20%的稅,在家可以申請退稅了
    那麼,研究生什麼時候可以退稅呢?根據權威新聞報導,就在今年3月份,研究生便可以申請退稅了。但是,坐在家裡的很多同學遲遲沒有等來研究生退稅的具體政策。面對疫情,很多政策沒有及時出來也是有情可原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通過蛛絲馬跡來獲得關於退稅政策的最新動態。一、退稅時間什麼時候可以退稅?截止到什麼時候?
  • 個稅彙算80問,你想知道的都有(建議收藏)
    答:如果您是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2019 年 1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已預繳的個人所得稅,與這四項所得全年加總後計算的個人所得稅存在差異,您就需要關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 為什麼你的退稅是0?換個操作能多退幾千塊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已經在全國範圍展開。筆者身邊的一些朋友,已經通過彙算清繳,實現了退稅。荷包裡「憑空」多出了一筆錢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根據相關稅收文件,自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政策過渡期內,年終獎可以選擇「單獨計稅」或「併入綜合所得計稅」兩種計稅方法。關於兩個方法的計稅細節在實操中並不重要,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筆者的文章《關於年終獎交稅,你需要知道的幾點常識》。
  • 如何申請個稅退稅?個稅多退少補是什麼意思
    這筆退稅金額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部分退稅數額比較多的甚至領到了上萬元退款。  這是自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全面實施以來,個人納稅者首次參與到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年度彙算當中。一些飽嘗新鮮感的網友說:我們迎來了個稅稅改的第一次「分紅」。
  • 有人退稅近4000元!個人所得稅能退?這樣操作!
    從4月1日起,全國各地已經全面開放彙算清繳辦理渠道,包括「個人所得稅」手機APP端和網頁WEB端辦理通道。年收入不超過12萬可免個稅彙算清繳。今天早上,有人成功退稅,也有人遇到系統開小差,還有人要求補繳稅款。
  • 收入不夠12萬,或者退休人員,可以不做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嗎?
    關心你的錢袋子!閱城為您解釋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問題。你想不想用五分鐘時間了解一下自己2019年的收入有多少錢哦?想不想用五分鐘時間得到幾百元,幾千元呢?有人覺得太麻煩了,我不想!那你就可以點擊頁面右上方的關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