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遠低於最低標準 麥當勞肯德基在華違規用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8日 23:20 來源:
來源:法制網
麥當勞肯德基被指在華違規用工
編者按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及「最低工資標準」:合理調整和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落實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加強企業工資分配調控和指導,建立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機制,今年各地要對最低工資制度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執行情況,普遍進行一次檢查。
在廣東,每年至少有200萬非全日制職工在為各行各業服務。2007年1月1日起,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發布並正式實施了廣東首個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這一強制性的最低工資標準執行情況如何?年初本報派出多名記者和實習生,深入眾多國際知名企業調查。
令人遺憾的是,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在大量使用非全制日職工的同時,在工資待遇、超時使用員工、不給員工購買工傷保險、單方回收合同等方面涉嫌嚴重違法違規。
政府規定兼職工每小時最低工資7.5元
麥當勞違規少發3.5元
「政府規定兼職工每小時有7.5元工資,麥當勞卻明顯違規,每小時只發4元工資,這樣太不公平了!」在廣州某麥當勞餐廳兼職的大學生小陳最近向本報投訴。
為了充分調查事實真相,1月中旬始,本報派出5名記者和實習生,對廣東省特別是廣州市數十家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餐廳使用非全日制員工的情況展開調查。
本報記者和實習生先後成功「臥底」進入了天河石牌天河購物中心麥當勞分店、環市中路麥當勞寶山分店、海珠區肯德基賽博餐廳及崗頂必勝客等多家國際知名快餐店,成為餐廳的計時服務員、兼職服務員。
經調查發現,記者、實習生在與所有兼職工付出超強的工作強度的同時,得到的工資卻明顯低於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以廣東省規定的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來核算,洋快餐企業則違規給勞工少發放每人每小時少則1.7元,多則3.5元的工資,而本應為兼職工購買的工傷保險也成了空白。這些餐廳在與「臥底」記者及實習生籤訂的合同、協議中,違規規定長達一個月的試用期,並拒絕將協議文本交給員工。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在中國開設的餐廳共達3000餘家,聘用的中國勞工達20萬人,其中大多是非全日制工人(鐘點工)。業內人士估計,該三家快餐企業所聘用的勞工中,大約有80%約160000人是非全日制工。記者粗略計算,如果非全日制工每人每小時少發1元錢,按每人每天工作5小時,每月工作21天計算,一年下來,這三家餐廳企業每年至少少發中國勞工約2億元之巨,如果以每小時少發2元錢計,則為4億餘元,而這比三家企業全年向中國交的稅還多。
「每時每刻都不能停下來,連走路都要奔跑著」
兼職工:我被麥當勞赤裸裸剝削
「麥當勞的工資與廣東省規定的每小時7元5角的最低工資標準相差甚遠,為何他們明顯違法卻沒人管呀!」今年元旦剛過,廣州某大學大二女生阿玲(化名)憤怒地向記者講述了她在麥當勞的低工資遭遇。阿玲告訴記者,與她有著同樣遭遇的絕不止她一人。
工作一小時能掙5.3元
2006年3月中旬,阿玲在同學的介紹下,成為了番禺市橋易發廣場麥當勞餐廳的一名兼職工。「得到被餐廳聘用的消息時,我很高興。」阿玲稱,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是國際知名企業,很多同學以能在他們那裡做工而驕傲。
阿玲說,做工前,餐廳很快和她籤訂了勞務協議,並明確了基本工資是4元/每小時,加外1.3元/每小時的補貼,工作一小時能掙到5.3元。
「雖然我和餐廳籤訂了協議,但餐廳直到現在還沒有把協議給我。」阿玲稱,工作近快一年了,她除了在該家當勞餐廳準時上下班和按時領取工資外,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證明她與這家餐廳有任何關係。
兼職者至少佔員工七成
「在這裡的每個員工,每時每刻都不能停下來,連走路都要奔跑著。」阿玲告訴記者,餐廳有很多很細的規定,要求每個員工都要盡心地工作,而且要時刻不停頓地工作。
「上班時,我們每天至少要工作六七小時,有時甚至長達10小時,但給予我們的休息時間卻非常少。」阿玲稱,公司規定,只有連續工作4小時,餐廳才安排15分鐘的休息,而這段時間包括吃飯等,「就是這短暫的15分鐘,餐廳還規定那是『沒有工資的』!」
據阿玲介紹,她所工作的那家麥當勞餐廳現有100多員工,兼職的至少佔70%,大部分是附近的大學或技校的在校學生,而他們的待遇與阿玲幾無區別,「只有少數幹的時間較長表現較好的,工資才高一點,但每小時不過多一兩毛錢。」
半年之後,餐廳的經理告訴阿玲,她的工資漲了一毛錢/每小時。得到這一消息,阿玲依舊高興不起來,「一毛錢是微不足道的,餐廳最希望的是工人能多為餐廳做事。」
阿玲告訴記者,自從做了麥當勞的兼職工後,她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而往往是工作一整天下來,整個人都散了架似的,根本動彈不得,更談不上學習了。
「現在,我再也不會感覺麥當勞是好的了,因為她的工資太低,我們都有被餐廳赤裸裸剝削的感覺!」阿玲對記者如是說。
「麥當勞蔑視中國法律」
每到周末或節假日,阿玲都會到餐廳做工,她每天工作8小時,如果餐廳很忙,經理就會事先問她願不願意OT(over-time,即加班),如果願意就繼續做。
「即使做滿8小時,錢也少得可憐!」阿玲告訴記者,一天下來的工資,扣除來回車費和兩餐的飯錢,剩下的最多不到20元。
「當初我個人認為這工資待遇跟我期望值差不多,因為(和)一些快餐店的工資(比較),我覺得差不多。」阿玲告訴記者,「感覺不公平也沒辦法,因為像我一樣的大學生很難找到其它更好的賺錢辦法。」
「2007年元月1日,當得知廣州實施每小時最低7.5元的非全日制最低工資標準時,我和餐廳所有員工一樣,都曾驚喜和高興過。」阿玲稱,元旦後,他們的工資沒有絲毫改變,當他們向餐廳提出時,卻遭到斷然回應:「如果你們覺得工資低,可以不幹!」
「麥當勞作為世界知名的跨國企業,如此蔑視中國法律,著實讓我們大吃一驚,我們無法理解!」阿玲對記者憤怒地說。
看到很多人爭著湧向麥當勞求職,阿玲很迷茫,「如果不幹了,我明年的學費就成問題了!」
臥底日記1
日均工作十餘小時
時間:1月30日
地點:環市中路麥當勞寶山分店
1月30日,我下班後來到餐廳二樓的休息室。休息室很小,只能容得幾個人。我進去時碰上了戴著眼鏡,看起來挺斯文的男生許秋明。
許秋明望了我一眼,顯得很疲憊,我們聊了起來。他是花都人,在廣工讀大四,每天得花4塊錢坐公交車上下班。
他今年一月份剛剛漲了工資,每個小時從原來的5.3元增加到了5.4元。「其實這一毛錢漲不漲對我而言都沒什麼。」在他看來只有多勞才能多得。
當我追問「難道麥當勞沒有限制你們一個月的工時嗎?」他笑笑說:「上個月我很多天都上十幾個小時。」許秋明稱,有一個周六因為要進貨,他從上午一直做到凌晨,連續工作了15個小時。
「你上個月拿了多少錢,這麼賣命?」
他想了想,「拿了1600元。」
我當即算了一下,按每小時5.4元工資計算,他當月共工作了296個小時,比麥當勞規定的兼職工每月工作不超過168小時整整多做了128個小時。如果按照每月22個工作日計算,他平均每天要做13.45個小時,而這卻是國家相關規定的兼職工每天工作不超過5小時的近三倍。
臥底日記2
感冒也要上班
時間:2月1日
地點:海珠區肯德基賽博餐廳
1月31日,我感冒了。入職簡介時,領班說過:餐廳涉及食品安全,又是公共場所,感冒是一定不能上班的。我到了餐廳,發現組長春萍也感冒了。她坐在休息室裡和另一個員工聊感冒的事,感覺她們並不忌諱感冒上班,而且以前感冒了只要自己不提出請假還是可以上班的。
2月1日,我的感冒更嚴重了,不停地流鼻涕。我很擔心,上班的時候又沒有紙巾,也沒有時間,怎麼辦?守著前臺那些保溫櫃和油鍋,鼻子裡脹脹的,腦袋上箍著一頂帽子,又因為吃了太多的感冒藥,感覺昏昏欲睡的。炸食品的油混合在熱氣中,敷在皮膚上。不知道臉上是油是汗,痒痒的、膩膩的,忙的時候根本沒有洗手的時間,只好忍著了。
每天下班後,頭髮臉上都是油,劉海像狗舔似的貼在額頭上,後面的頭髮則是四面八方的亂翹,常常回家後被一群人追問「你怎麼一身薯條味?」「你最近在搞什麼啊?」
臥底日記3
女大學生清潔男廁
時間:2月2日
地點:海珠區肯德基賽博餐廳
2月2日上午9∶55,我準時到達肯德基賽博餐廳上班。
打掃完洗手池和女廁,組長春萍說男廁也要打掃。我與另一女大學生同事林慧很是驚異。
一進男廁,一股惡臭迎面撲來!我拿著夾子力圖把地上的紙巾夾到垃圾桶裡,但夾子就是不聽使喚,夾來夾去弄不去來,急得我臉上燙燙的。最可憐的是林慧,一個剛上大學的小姑娘,蹲在地上,拿著抹布踩著小便池擦著。
半個小時後,同事李琴終於來換我的「廁所班」,隨後我被派出去負責大廳衛生。
在大廳,我一直不停地忙碌到5點,然而就在我清機準備下班時,看著椅子剛想坐下,又被春萍捉住:「下班之前要做什麼?」於是,我又呼呼呼的幫前臺補充配件、打掃地面……
今天我下班比李琴早。李萍看到我時輕輕笑著說:「終於被資本主義剝削完了。」
臥底感言
倡導人性化關愛是天大諷刺
工作了半個多月,我深切地感覺到,對於千萬個在麥當勞內工作的大學生而言,這絕對是「血汗工廠」,一座有著乾淨漂亮色彩斑斕外衣包裝的「血汗工廠」,麥當勞超低的工資讓人心酸!
在麥當勞「金色拱門」光輝下隱藏的是高壓、重複性勞動。麥當勞的高強度低工資使得其僱員周轉率非一般的高。因此,麥當勞常常需要招收新員工(兼職為主),離職手續也是極其簡單——將工作服交換上去即可,有的麥當勞還需要一封辭職信。
麥當勞員工組成分為兼職與全職兩部分,其中兼職佔主要比例,大約為80%,視各家麥當勞具體運營情況而定。而兼職和全職的工資是一樣的,都為4元/小時,另加1.3元的膳食補貼。
據我觀察在工時方面,麥當勞的僱員常常連續工作長達10個小時。佔主體部分的兼職情況也一樣,嚴重違反國家規定的兼職不得超過5個小時。麥當勞倡導人性化關愛的工作環境,其實不然。在麥當勞裡,單調性的重複勞動不但機械、枯燥,而且強度非常高。
一個麥當勞女職員曾對我說,在麥當勞裡工作的人腿是要比一般人的粗。在麥當勞裡像螺旋般連續旋轉上八九個小時,中間半小時是不帶薪的休息時間。這點時間只能勉強讓你往肚子裡塞些食物以保證有精力繼續接下來的工作。
快餐巨頭用工四大問題
幹一小時的收入還買不到一杯可樂;久久拿不到本該拿到的勞動協議;工作4小時才能無薪休息15分鐘……這一幕幕不可思議地發生在國際知名的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
兩個多月來,本報多名記者和實習生「臥底」麥當勞、肯德基和必勝客,發現這些快餐店在用工方面涉嫌違反中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工資水平遠遠低於政府規定的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問題一
兼職工資遠低最低標準
1月19日起,本報記者和實習生分別來到位於石牌天河購物中心麥當勞分店、環市中路麥當勞寶山分店、海珠區肯德基賽博餐廳及崗頂必勝客等多家國際知名快餐店應聘,並很快成為了快餐店的兼職工。
天河購物中心麥當勞是麥當勞集團在廣州開設的第十九家分店,編號為1019。本報女實習生阿詩(化名)從這家分店的負責人那裡了解到,這家麥當勞有十年的歷史,是廣州唯一一家十年來一直保持日銷售額在6萬元以上的餐廳,輝煌時期甚至排在廣州麥當勞銷售榜第三名。
阿詩應聘時,該餐廳的副經理陳偉伸出四個手指說:「你們的工資是每個小時4元錢,同時還有每小時1.3元的補助。」
這就是說,阿詩每工作一小時,將會得到5.3元的報酬。
「這就是全部工資嗎?」阿詩問。
「這是整個廣州統一的兼職工的工資。」陳偉面對阿詩的疑問,斬釘截鐵地說,「除這些工資外,餐廳不會負責兼職員工保險、福利等。」
陳偉還說,餐廳會按照公司規定每半年對員工進行考核,並根據考核情況適當增加員工的工資,「但最多的是每小時加兩毛錢!」隨後,記者在對另外十多家麥當勞餐廳暗訪時,均得到上述同樣的答案:兼職工資每小時只有4元,外加每小時1.3元的補助。
記者在「臥底」肯德基和必勝客時了解到,肯德基兼職工合同上的工資是4.7元/小時,每天連續工作4小時或4小時以上加0.8元補助/小時。必勝客兼職工合同上的工資是5.8元/小時,無任何補助。
然而,廣東首個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卻明文規定,廣州作為一類地區,非全日制職工的每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7.5元。按照這一標準,麥當勞所支付兼職工的工資標準竟少了3.5元,而肯德基也明顯少了2.8元、必勝客少了1.7元。
1月27日記者一行來到東莞東城風情步行街麥當勞餐廳暗訪時,該店副經理韋洪秀女士很爽快地告訴記者:「加上補助是每小時5.1元。」而在多家肯德基餐廳,餐廳的相關負責人只模糊地告訴記者:「5塊(元)多!」
而這一切,也都與廣東省規定的兼職工最低標準的二類區的6.6元/小時相差甚遠。
在深圳,記者了解到,麥當勞、肯德基兩個餐廳的兼職工工資標準也只有5元多/小時。
問題二
兼職工多當全日制工用
在長達兩個月對廣州、深圳、東莞等數十家麥當勞、肯德基餐廳員工的調查中,記者發現,兼職員工大約佔了餐廳全部員工的80%,兼職員工的大部分是大中院校的在校學生。為了能賺更多的錢,這些學生總是千方百計地多抽時間工作。
本報實習生阿彥在廣州海珠區肯德基賽博餐廳工作時調查得知,在該餐廳工作的兼職工中,在今年元月份,就有至少8名兼職學生的工時超過了150小時。在環市中路麥當勞寶山分店做兼職工的廣東工業大學大四學生許秋明告訴記者,他去年12月份的工作時間達300多個小時,以一個月工作21天來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竟達13個多小時。
"其實,很多在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中做兼職工的人,與正常的全日制工人在工作時間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得到的卻是兼職工的待遇,因為兼職工是沒有任何福利和保障的!"一名在麥當勞做兼職工多年的女士對記者稱,"其實,這就是快餐店違規剝削我們的一種手段。"
記者了解到,按照相關規定,兼職工在同一用人單位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5小時,累計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0小時。如工作時間超出該條件,用人單位就必須按全日制用工形式與職工確定勞動關係,並承擔相應責任。但是,記者在麥當勞、肯德基等餐廳看到大量兼職工超時工作。
問題三
遲遲不給兼職工協議書
「我在那家肯德基分店工作1年多了,目前還沒拿到餐廳應給我的協議或合同!」廣東某學院大四學生吳娟(化名)無奈地對記者說。
吳娟告訴記者,她於2005年11月開始在番禺市橋大北路一家肯德基餐廳做兼職工。入職時,餐廳只給了她一份空白的勞務協議書,在告知工資後,就讓她在協議的下方籤字。
「當時整個協議除了自己的名字外,其餘的地方都是空白的。」吳娟說,「我很需要這份工作,我沒有勇氣向他們要回本應屬於自己的那份雙方協議。」
據記者調查,與吳娟類似的情況在廣州的麥當勞、肯德基等餐廳並不少見,12名曾經或正在這些餐廳做兼職工的人都對記者表示:「協議是籤了,但手中沒有協議。」
一個月前,天河購物中心麥當勞分店和海珠區肯德基賽博餐廳分別與本報實習生籤訂勞務協議。在苦等近10天後仍未拿到餐廳應給的相關協議書,實習生多次反覆催要,一直到辭職,仍未拿到相關協議。在必勝客天河百腦匯餐廳,本該甲乙兩方各執一份的協議卻要統統交由餐廳持有,理由是「離職時這份協議必須交回公司,為了怕你們不慎弄丟,兩份協議都由公司保管」。
問題四
只招兼職協議不填薪資
本報記者在必勝客應聘時,負責招聘的負責人見記者已經畢業,馬上表示不錄用,稱只招在校的大學生。在記者反覆求情下,該負責人終於勉強同意,但要記者偽造一個學生證才能籤約。
記者迫不得已拿出一個特別假的「學生證」後,終於與天河百腦匯餐廳籤訂了「計時員工勞務協議」。記者發現這份協議中明確規定乙方為「在外單位下崗、內退、已經退休人員或在校學生」。
記者仔細閱讀該協議發現,在解除協議方面,公司和員工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協議中規定,在協議期限內,甲乙雙方均有權提前七天通知對方解除協議。如果公司認為員工違紀,可隨時解除協議,但員工只有在公司沒有按照「本協議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或勞動報酬」時才可以自行解除協議,而對於公司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侵犯員工合法權益的情況沒有作出規定。
記者注意到,跟記者一道籤訂協議的阿珊卻絲毫沒有注意這些問題。按照負責人員的指示,她迅速在一式兩份協議上填上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並在協議上簽名,而協議中本該公司填寫的協議期限、小時薪資還是一片空白。
(溫建敏 新快報記者 王華平 周繼堅 實習生 胡舒彥 張苗苗 高曉詩)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肯德基"優秀員工"曝濾油粉內幕 稱油最長用13天
2007年3月9日消息,「肯德基違規添加濾油粉,反覆使用煎炸油」一事一經曝光,立即在網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3月8日,肯德基向媒體回復稱:「濾油粉」是一種商品名稱,其化學名稱為「三矽酸鎂」,目的是通過過濾和物理吸附,有效去除烹飪油中的食物殘渣,確保烹飪油的品質,而「三矽酸鎂」是一種國家允許用作食品加工助劑。【閱讀全文】
麥當勞首次向媒體承認亦涉入「濾油粉」事件
麥當勞於3月15日首次向媒體承認亦涉入「濾油門」案,稱麥當勞也使用濾油粉。並且,麥當勞強調,該公司並非簡單地添加濾油粉,而是配合其他設備對油品進行清潔,比如使用了比較先進的濾油板。麥當勞也表示,不清楚衛生部是否就麥當勞濾油粉進行過安全檢測,並稱衛生部如覺得需要的話一定會檢測。【閱讀全文】
責編: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