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中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在全亞洲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馬雲在阿里轉型期時,三次遠赴日本拜訪稻盛和夫,從中學習到高貴的管理經驗。任正非常常翻閱稻盛和夫的書籍,將他的思想深深印在腦海裡,曾感慨道:自己還不如他!
國學大師季羨林對稻盛和夫有一句準確的評價,稱其「是一位將哲學家和企業家都做到極致的人」。
稻盛和夫有一套著名的「賣紙袋」思維,當你沒錢沒人脈時,這種思維能給你啟迪。
稻盛和夫出身在一個普通家庭,為了改善家庭貧窮的情況。初中時,他和父親做起了「賣紙袋」的生意。父親負責生產,自己負責銷售。剛開始沒有經驗,就和其他小販一樣,騎著自行車滿大街吆喝,到店鋪裡推銷自己的紙袋,後來效果不佳,紙袋沒賣出幾個,白眼到收到不少。
自尊心受挫的他決定改變策略,他將家鄉鹿兒島分為7大區域,每天按照順序逐個區域推銷,指導找到精準有效的客戶。
一個月後,他發現有一個黑市,裡面的人看起來兇神惡煞,實際接觸起來很和善。一來二往,稻盛和夫和裡面的叔叔阿姨關係很好,他們不僅買走了自己剩下的紙袋,還幫自己做中間人,向其他人介紹自己的紙袋。
就這樣,稻盛和夫有了自己固定的消費者和市場,還有了更廣的銷路,他的紙袋也被傳到其他區域,稻盛和夫家的紙袋名聲算是打出去了。
稻盛和夫看到自己家的紙袋越傳越廣,心裡很開心,但他並沒有滿足,而是認真思考了其他的銷售方法。
他找了很多的小賣鋪、水果店、批發商等,將自己的紙袋批發賣給他,讓他們搭配自己的商品銷售,這樣能吸引更多的客源。
一開始,只有一位賣糕點的大嬸看小孩也不容易,就同意買他的紙袋,和自己的商品搭配銷售。
稻盛和夫很開心,就給大嬸打折銷售。很快,這次合作取得了很大的反響,客戶願意買這種方便攜帶的商品,很多商店、批發商看中潛在商機,附近的商家紛紛找稻盛和夫訂購紙袋,稻盛和夫的生意越做越大,為家裡帶來很大的一筆收入。
稻盛和夫一直將這段經歷記在心裡,他從「賣紙袋」的經歷中總結出一套經營哲學:做生意要找到對的市場和合作夥伴,最重要的是開拓思維,結合當下趨勢,尋找新的商機。
他很感謝那些幫助過他的人,讓他明白一個人「埋頭苦幹」是成不了大事的,必須和其他人合作,與人打好交道,才能成就大事。
他提出「敬天愛人」和「利他」思想,認為企業管理者要將員工的幸福放在首位,要儘自己所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78歲時,他還臨危受命,幫助日航走出危機。拯救了眾多員工的飯碗和與日航相關的經濟鏈。
他的思想也一直影響至今,目前在全亞洲超過9000多家的「盛和塾」,專門學習稻盛和夫的管理思想和哲學。軟硬董事長孫正義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
晚年,稻盛和夫將自己的工作經驗、管理哲學和人生智慧寫進《心法》、《活法》、《幹法》三本書中,希望能影響到更多有夢想的人。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整合了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和「時間管理法則」,關於職業選擇、人生意義、人格魅力的提升等多方面,是職場人和創業者的福音。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