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城(左五)工作照
楊城,漢口學院2017屆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畢業生。2011年,楊城在學校周邊開了第一家長沙臭豆腐店,開啟了路邊攤的創業之路。之後作為企業法人,致力於為都市白領提供工作用餐解決方案,在武漢、長沙成立了兩家湘式快餐企業,利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升級經營模式,不斷精進打造鮮生活智慧快餐,先後榮獲第三屆中國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銅獎、第三屆中國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賽金獎、第五屆中國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賽銀獎、武漢市大學生創業先鋒稱號、礄口區大學生創業先鋒稱號、武漢市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中國飯店協會青年委員會青年委員、湖北省餐協會青餐委副會長單位等多項榮譽。
創業啟程路,青年風採顯
2011
2011年10月,楊城拿著自己積攢的生活費和找同學借的錢,總共1萬元在學校周邊開了第一家長沙臭豆腐店,開啟了路邊攤的創業之路。說起開攤賣臭豆腐的起因,楊誠直言:「在武漢沒吃到正宗的湖南臭豆腐。」2010年10月,楊誠回長沙考察多家臭豆腐店後,選擇加盟了一家品牌店,並在該店當了1個月的學徒。回漢後,他和同學龍新海共同出資4萬餘元在學校附近的小吃街租了一個攤位,開始了創業生涯。學藝術設計的楊誠,把專長運用到店面的Logo製作及宣傳方面,同年12月,他在學校旁設了一家分店,月入萬元。
休學中創業,歷舉步維艱
2013
2013年,就在臭豆腐攤開得風生水起時,楊城選擇休學創辦豆製品廠,打造屬於自己的臭豆腐品牌。成立「武漢中廷漢府飲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始從事豆製品連鎖經營,並成功註冊「漢婆婆」品牌,至當年年底,「漢婆婆」連鎖門店及攤位發展至16家,遍及湖北、湖南、江西、廣州、海南、等地。工廠剛開工時,為了能讓商家選擇自己生產的臭豆腐,楊城每天帶著豆腐「試用裝」,一家一家地推銷,讓商家先試賣,「五六十塊臭豆腐不到十分鐘就賣完了,這麼好的銷量擺在眼前,老闆自然會選擇我的臭豆腐。」也有「不買帳」的,武昌一家臭豆腐連鎖店的老闆,不是嫌色澤不好,就是嫌價格比別人貴,但楊城依然耐著性子和老闆協商,前後一共去了7次,最終用真誠打動了老闆。不僅如此,他還竭力為顧客服務,提供增值服務。
夢想心中燃,人生貴自強
2014
直至2014年中,「楊城臭豆腐」在全國已有147家加盟店。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武漢中廷漢府飲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4年年底,楊城認為純粹走加盟模式,已經陷入瓶頸期。果不其然,2015年一整年,147家加盟店超九成退出,實際還在繼續營業的只有20餘家。2015年,經過半年的籌備,楊城和自己的合伙人婁斌,在漢口西北湖新世界國貿店負一樓開了家名為「一顆滷蛋」的快餐店,將「武漢中廷漢府飲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更名為「武漢中廷漢府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並註冊「一顆滷蛋」湘式快餐品牌,開始湘式快餐連鎖門店經營。7月,第一家門店成功開出,日營業額突破萬元。2016年公司完成天使輪投資,投資額400萬人民幣。目前運營門店數為15家,創造就業崗位115個,年銷售額4500多萬元。在獲得絕味鴨脖400萬元融資後,不斷有投資商聯繫楊城,這其中甚至有來自美國、紐西蘭等國家的客商。
事與學併兼,初心永不負
大一階段
在大一階段,雖然生意好,但楊誠卻從來沒有落下一堂課。因為周一晚上有課,他寧可放棄周一的生意不做。每天選擇下午5點出攤,也是考慮到儘量不耽誤白天上課。自楊城開第一家店後,僅長江商報就先後6次報導他的創業故事。由於處於休學創業狀態,創業的楊城沒有時間進行全日制學習,學校和楊城個人也特別關注如何完成學業。學校根據他的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為他提供線上課程,在線上學滿本專業的課程,獲得相應的學分。2017年,楊城修完學分,順利畢業。
創業天不負,立志事竟成
2018
2018年起,楊城和他的團隊致力於利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升級經營模式,專注於網際網路信息系統、自動化中式快餐製作設備以及線下標準化的融合,實現技術升級和標準化再造,成功完成自動炒菜機應用、料理包研發、營運網際網路改造、經營模式升級等突破,進入高盈利發展的階段。以科技成果快速應用為壁壘,把「一顆滷蛋」打造成「快餐屆小米」。就在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餐飲行業帶來了巨大影響,在積極面對企業生存困難的同時,楊城依然不忘企業人的社會責任,先後前往湖北仙桃縣、江西進賢縣、泰國曼谷等地為長沙衛計委、湖北南漳縣人民醫院籌集醫用口罩10萬個,醫用消毒約酒精3噸,體現了青年創業者應有的勇氣和擔當。
來源:漢口學院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
來源:創業就業指導處 編輯:楊 晶 校審:羅梓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