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8 14:1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馮潔娜
項目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城市強。今年以來,上虞經濟開發區(曹娥街道)牢牢把握區委區政府「聚焦項目、大抓落實」工作基調,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可視化,持續上演著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邁出了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
進入第四季度,區(街)進一步強化「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理念,保持定力、精準發力、凝聚合力,緊緊抓住第四季度項目建設黃金時間,向困難攻堅,與時間賽跑,全力把項目引進來、建設好。
產業升級步伐加快
昨天上午,記者走進臥龍新能源汽車電機生產車間,一批工業機器人正忙碌著,機械手精準快速裝配,AGV無人搬運車沿既定線路運送零部件和成品,車間屏幕上動態顯示訂單生產情況。
公司副總經理楊勇介紹,這是臥龍打造新能源汽車電機智能製造項目,借力數位化車間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車間員工只需在電腦前輸入當天需要生產的產品序列號,倉庫便會自動完成配料,還可實現產品的自動檢測、大數據分析。
目前,新能源汽車電機車間已正式投入使用,月產能最大可達到2萬臺,主要供應北汽、廣汽、長江、上海大郡等新能源汽車企業。
楊勇向記者羅列了一組數據,流水單元線上的人工從16人縮減到6人,電機生產周期從5天縮減到8小時;正常量產後,勞動生產率將同比提高88%以上,這是智能製造帶來的效益變革。
「數位化車間及自動化生產線建設,不僅能夠提高公司產業自動化水平,實現降本增效,同時也將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轉型升級,引領並服務於行業高質量發展。」臥龍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將以本次智能製造示範項目為基礎,持續加大投入,搭建隊伍,在智能製造解決方案領域不斷深入,積蓄釋放更多新的動能。
不僅是臥龍集團,一波以智能製造引領產業大升級的發展熱潮,正為區(街)實現跨越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1至10月份,區(街)實現財政收入18.2億元;引進內資60億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的303%;工業總產值305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52.78億元,佔比達到51%。
「智能化發展是全球製造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加快以數位化轉型為重點的改造提升,能夠有效推動企業的提質發展。」陽光照明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年產3000萬套智能LED照明產品智能工廠項目正抓緊建設,將通過智能化生產設備配合PLM、MES等系統,實現產品智能化製造,預計2020年投產。
「擁江西進」全力推進
抓高質量投資就是抓高質量發展,已成為上虞經濟開發區(曹娥街道)大抓項目的共識。在全區上下「聚焦項目、大抓落實」的火熱氛圍中,區(街)聚焦產業,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把項目儲備、入庫、開工和建設作為全年工作重點,主動協調解難,引進落地了一大批優質項目。
總投資10億元的華孚時尚網鏈總部項目,已完成土地收儲工作,項目地塊出讓方案已通過紹興市經營性用地聯席會議審議,準備近期掛牌出讓。該項目集網鏈總部辦公區、電商產業及時尚產業園區,配套商業服務、人才公寓等功能,形成集樣品設計、時尚展示和品牌體驗為一體的全新時尚生態圈。
今年10月,區(街)順利籤下了總投資10億元的上虞環普國際產業園項目,普洛斯是中國最大現代產業園的提供商和服務商,而環普則是旗下現代綜合產業園投資運營的領導者,將成為國內外大型生產、研發類客戶提供定製化、標準化的工業平臺服務。
同時區(街)注重以人才引進促項目落地。目前,國千人才陳功祥的POCT微流控晶片高精度醫用耗材及儀器項目和紹興「海內外英才計劃」的林宇騰博士的水處理膜材料及高端環保裝備等產業化項目已落戶開發區。
此外,區(街)主動對接紹興市科創走廊規劃,圍繞重點產業和領域的發展趨勢,提前謀劃未來3年高端智造集聚區的整體產業規劃布局和招商思路。
11月23日,晶盛機電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式開工,標誌著經濟開發區高端智造集聚區建設工作邁入了快車道,將有力帶動全區創新型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晶盛機電總裁何俊介紹,項目建成後將極大鞏固晶盛機電在半導體設備、智能製造和工業大數據等領域的領先地位。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上虞校區是我區成功引進的與建築產業高度融合的應用型大學,也是上虞實施城市「擁江西進」戰略的重要項目,總投資12億元,計劃在2020年9月開學。
今年以來,區(街)力抓產教融合項目落地,浙建院項目已正式開工,杭電、計量大學、南華大學研究院項目抓緊入駐過渡性辦公空間,加快深化產教融合創新園方案設計。
在浙建院上虞校區開工儀式上,區(街)主要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各參建單位要高標準完成好建設任務,把浙建院上虞校區項目建設成為質量一流的樣板工程、百年高校的精品之作。也希望各有關部門秉承「店小二」式的服務理念,主動為工程建設排憂解難,保駕護航。
品質新城形象初顯
今年以來,區(街)狠抓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6個「擁江西進」重點建設項目均已全部開工,投資完成率103%,3個「三個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浙建院項目已實質性啟動,青春公寓項目已掛牌出讓,科教園區配套道路已完成一期施工圖審查,正進行預算編制和監理招標,預計12月底施工。
接下去,區(街)將著重抓好項目的督促落實,對於浙建院、青春公寓、城市公園、開發區內道路兩側綠化景觀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掛牌督戰,倒排工期,切實加強過程跟蹤和節點管控。對於科教園區配套道路、人民西路、永興路等重點道路建設,按計劃穩步推進,早趕進度、早出形象。
長期以來,違章建築嚴重影響城市建設的規劃實施,成為打造優質發展環境的「絆腳石」。今年以來,區(街)按照「應拆盡拆、處置到位」的工作要求,堅決打好拆違控違攻堅戰。1至10月,區(街)共拆除違建1510處、建築面積達20餘萬平方米。
拆是為了更好地建,近日原本雜亂的娥二新村拆違地塊迎來了新生。不久後,轉角遇見綠色「口袋公園」的街邊驚喜,將在娥二新村的違建拆除地塊呈現。
11月22日上午,記者在娥二新村濱江公園附近看到,施工人員正進行石塊清理工作。「等清理完後,我們將進行綠化覆蓋等工程。」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今年4月,區(街)聯合多部門集中對該區塊的違建進行強制拆除。通過精心設計,這些拆除地塊將建成一個個「口袋公園」。
進入第四季度,區(街)進一步明確拆違「作戰圖」,亮出時間表,建立落實「戶情分析精準、違建拆除強勢」制度,細化任務分工,強化責任落實。
11月22日上午9點多,104國道旁,蒿東村一處連片違建被順利拆除,全面打響區(街)違建拆除工作攻堅戰。記者了解到,由於蒿東村內違建大多以出租房為主,拆除違建直接撬動了一部分居民的經濟利益。為此,區(街)提前部署「作戰圖」:排查摸底、宣傳發動、責令整改、集中拆除。通過重拳出擊,拆違行動初戰告捷。
「拆只是手段,讓老百姓住得舒適、安心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區(街)相關負責人坦言,經過拆後利用,茅家村的危房違建成了村史公園,金村村新添了許多大型停車場,新沙居委寬闊的進村大道正式通車,轄區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接下去,區(街)將以這些村莊改造提升為模板,帶動蒿壩、漳汀、麗樟等其他村風貌改造提升,全域打造鄉村大花園,為經濟發展添後勁。
15433858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