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真正的「老大」是誰?

2021-01-17 弋說歷史

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寫道:優秀的君主要有獅子和狐狸的雙重性格。

在中國各方割據勢力混亂的古代,出現的君主數量眾多,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是合適當君主的「料」。而什麼人適合作為君主,馬基雅維利說的很清楚,就是需要有獅子的狠惡以及狐狸的狡詐。

沒有了獅子那種霸氣的狠惡的君主,難以勝任其地位。若是一位君主被認為軟弱的話,那麼容易被推翻。而若是沒有狐狸的狡詐的話,又無法掌控好自己的部下,因此擁有兩者才能稱之為合格的君主。

相反,擁有這兩個特點的人也容易成為領導者,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特點去察覺一個團隊中的領導者所在。

而在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有一個簡單卻又複雜的問題存在,那就是,梁山的真正老大是誰呢?

一、梁山真正老大並非明面所指

相信《水滸傳》是很多書迷們的心頭之愛,書中的梁山好漢反抗欺壓,讓我們看到了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而最後受宋朝招安為宋朝徵戰,也讓我們看到了朝廷的腐敗,更看到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

前期的故事,讓讀者們對於各位好漢感情深厚,而最後的悲慘結局,卻讓人為其痛心不已。而一個集團由壯大到悲劇收場,其領導者必然是有無可推卸的責任了。然而這有引申出一個問題,究竟誰才是梁山的領導人。

明面上,最初的領導人是晁蓋,而他早早去世了,此後上任的是及時雨宋江,此外還有有資格繼承寨主之位的盧俊義。普遍來說,讀者們會認為宋江是梁山好漢的核心。但是,一直到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想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是誰!

宋江與盧俊義不是,早早去世甚至連108好漢都沒有排進去的晁蓋也不會是,只懂得作戰,此外一竅不通的林衝等武將更不會去是。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非吳用莫屬。

二、吳用才是梁山真正老大

實際上,在梁山發展的幾個階段之中,吳用一直都是梁山毋庸置疑的背後決策者之一,並且還有相當大的分量,甚至超過了明面上的寨主。這樣的說法並非胡謅,而是有根有據的,從各位領導人與吳用的關係就可以看出來。

首先,最早成為梁山寨主的晁蓋是義薄雲天,與梁山的眾兄弟同甘共苦、共結情義,晁蓋的想法,是要與那皇帝對抗,讓梁山成為一個獨居世外的地方。表面上看上去,晁蓋在梁山上威望極好,得眾人推崇,然而也只是尊敬而已。

作為晁蓋集團的核心成員晁蓋集團的核心成員,吳用是晁蓋決策的重要依仗,可以說晁蓋的決策是跟著吳用走的。因此,在晁蓋為首的時期,吳用實際上是背後主導者。

此後,宋江上山,他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讓晁蓋這個寨主基本上被架空,沒有了實權,而這一切自然是在吳用的支持之下才可能實現得。換句話說,吳用想讓誰當寨主,那麼誰就能夠當上寨主。

並且,在宋江正式成為寨主之後,吳用的地位幾乎沒有任何的影響,宋江對他仍是百般信任,由此可見吳用的能力。

而吳用對於梁山寨主可以起主導作用也可以從盧俊義身上看出來。在晁蓋死前曾定下遺囑,誰為他報仇便由誰接替寨主之位。當時的宋江已經上位,而盧俊義後幫晁蓋報仇,此時的宋江只好說退位讓賢,但是實際上在吳用的操作下,寨主仍由他支持的宋江穩坐,並且不引起一絲麻煩,由此可見吳用在梁山中是予取予求,他就如執棋一般設置好最適合當將的棋子,而自己則在背後操縱。

因此,真正推動梁山的老大只能是吳用。無論在梁山的哪個階段,他都是實際上的主導者,因此梁山會走向招安,也可以說是吳用一手推動的,這才給梁山帶來了悲慘的結局。

然而,對此可能還有人有所疑問,為何吳用不自己坐寨主之位呢?

三、吳用為何不自己當梁山老大

就如文章開頭所說,並非所有人都是一個合適的領導者。毫無疑問吳用擁有狐狸的狡詐,但是獅子的狠惡他卻並不具備。他是有制定謀略的智慧的人,但是並不具備執行命令的勇氣。

在當二把手的時候,他可以清楚看清局勢,而若是當領導者的話,可能會因為害怕失敗而優柔寡斷。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也並非沒有。

此外,晁蓋是讓眾好漢有了容身之地的人,並且他義薄雲天,深得好漢們敬重。而宋江是個很有人緣的江湖豪傑,不論誰都對其交口稱讚。另外的盧俊義武力過人不說,達到了晁蓋立的遺囑,也是有成為寨主的資格的,因此其威望也不低。而吳用並沒有身為領導任的威望,甚至於他還可能受到眾好漢的仇視。

為了讓一些人上山,吳用的手段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通過讓他們家破人亡走投無路,將其逼上梁山,這樣的做法,怎能不讓人心生恨意。所以想要跳出來當領導者的話,哪怕非常困難。

四、計劃失敗,吳用最終於宋江墳前自殺

最終,我們也知道經過徵戰後,梁山眾好漢死傷眾多,已經不再被朝廷所懼怕了。而此時的朝廷便對梁山眾人實行打擊報復,首當其衝便是明面上的領導者宋江以及盧俊義了。

而心中仍對朝廷懷有幻想的宋江,可憐的不願意讓好漢們為自己報仇而毀掉自己的名聲,因此他選擇讓最可能為自己報仇的李逵一同赴死,著實可悲。

而在宋江和盧俊義死去後,不管是明面還是暗地裡,能夠帶領眾好漢重新崛起的人,除吳用之外無其他人選了。

然而,最終吳用卻和花榮一起,夢見了宋江後在其墓前相聚,並雙雙自殺。

或許,吳用是在贖罪吧。身為背後的領導者,是他讓眾好漢有如此悲慘的結局,即便他人沒有看出,吳用也要自我贖罪。並且,吳用已經看不到重新崛起的希望了,所以就這樣自殺的話,至少也不用落得被謀害的下場,還能留下忠義之名,這或許是吳用最後的精明了吧。

小結

在宋江死後,或許吳用也意識到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已。

吳用當年曾用自己的計謀以及智慧,成就了梁山的輝煌,而卻又幫助了宋江架空晁蓋,不顧眾兄弟反對,幫助宋江走向招安之路,結果讓梁山的眾多好漢為那聽信奸臣讒言的天子,斷送了一眾好漢的性命,也斷送了梁山的美好前景。

這或許並非吳用的本意。身為謀士的他,需要做的便是讓這個集團朝著更好的一面發展,而吳用更是在這一方面深有心得,只是他始終無法做到盡善盡美,為了自己不能為官的不甘,為了大展宏圖的心願,吳用或許早就知道了招安可能帶來的後果,但是欲望讓他迷失了自己,讓他甘願拿著眾弟兄們的性命去冒險。

最後的結果,無比的悲慘。而作為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吳用又有何面目再見那些活著的兄弟們呢?

一直以來,梁山的命運實際就掌握在吳用得手中,晁蓋也好,宋江也罷。不過都只是他私念的代言人罷了。最後他不僅利用了宋江,而且還利用了聚義廳前的好兄弟,但卻然沒有能夠達到他夢寐以求的高官厚祿。

當他佇立在宋江墳山,他知道大勢已去,心中也許是悔恨,也許是愧疚,還可能是矛盾。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他清楚自己已經沒有了前程可言,所謂哀莫大於心死。最終自縊而死,結束了他的一生。

而有多少人一直等到吳用在宋江墳前自盡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般的發現,原來這梁山上的老大,一直以來都是吳用啊。

參考資料:《君主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直到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說起梁山好漢,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水泊梁山108將,個個都是英雄好漢,快意恩仇,替天行道,直到今日仍然令眾人稱羨。而說起梁山的老大,很多人自然反應那必是宋江,及時雨宋公明的名聲,那可是人人盡知啊,招安的這條路,基本都是宋江帶領著走出來的。
  • 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談到梁山好漢,大家都很熟悉,水泊梁山108將,人人都是英雄,快意恩仇,替天行道,至今仍為世人稱頌。而且說到梁山的老大,很多人自然反應那就是宋江,及時雨宋公明的名聲,那就是人人都知道的啊,招安這條路,基本上都是宋江領著走出來的。
  • 吳用臨死前終於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在《水滸傳》中大部分英雄好漢都是逼上梁山的,他們落草為寇後便開始反抗朝廷,雖然梁山好漢有勇有謀,但是最終還是結局悽慘,作為梁山的軍師,吳用親眼看著梁山從巔峰到覆滅,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梁山真正的老大並不是宋江,而當他意識到真相的時候便絕望自盡了。
  • 少數派很難當老大:梁山上真正反對招安的頭領共有多少?
    有些人更是認為詔安違背了梁山的利益,遭到多數頭領的反對。那麼梁山上真正反對招安的頭領共有多少呢? 根據小說的描寫,大部分梁山頭領從來沒有真正考慮過招安的問題,基本聽宋江的。這些頭領雖然不會積極推動或主張詔安,但也不反對詔安。
  • 玉麒麟盧俊義、為什麼做不了梁山的老大?
    本來李固和盧俊義的妻子賈氏就有私情,再加上盧俊義如果上了梁山,那盧俊義的一大筆財產不就都成了賈氏和他了嗎!所以李固很樂意盧俊義留在梁山上這個事實,恰好也是中了吳用的計,一切都在吳用的預料之中了。在這裡我們看看這件事都誰是受益者誰是受害者。首先梁山是現在算是個背後主使人。李固、賈氏是受益者;受害者呢?盧俊義和燕青對吧。我們接著往下看,這三者的關係是什麼呢?
  • 他對梁山覆滅,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到死才發現梁山老大並不是宋江
    因為他在後方步步謀劃,才有梁山當日的盛況。說他聰明他倒是真為梁山做了不少的事,但說他蠢笨也是真的蠢笨,窮其一生他也沒有看清梁山的真正老大究竟是誰。直到到了梁山之上大家才真正發現了吳用這人的智慧和手段,先前當一個普通的私塾先生,都是埋沒了他的才華,他堪稱真正的軍師,胸有城府必成大器。
  • 如果林衝做了梁山老大,梁山的命運會怎麼樣?
    首先,我認為林衝根本不可能當上梁山首領。如果林衝真的陰差陽錯的當上了梁山老大,那麼梁山只會很快的就土崩瓦解。魯智深是林衝唯一的摯友林衝無意做梁山老大林衝就是被逼上梁山的,上梁山也就是為了一個容身之所。即便王倫容得下林衝,林衝可能也就是終日在梁山借酒消愁而已。
  • 如果魯智深當上梁山老大,梁山結果又會怎樣?
    但換個角度來看,梁山如果不招安,或者梁山換一個領導人,不推動招安,結果又會怎樣呢?下場就一定比招安要好嗎?這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小編都有寫過。不招安,短時間內梁山可能還會成為一方霸主,朝廷內憂外患,暫時顧不上梁山,但是一旦情況有所緩解,必然會集全部力量來對付梁山。
  • 吳用臨死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蓋
    事實上梁山真正意義的領導者並不是宋江,而是吳用。其實直到吳用自殺前才知道自己才是梁山上的老大,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吳用一直都是梁山上的決策者,當時晁蓋還在的時候,什麼事情都是聽吳用的。當時的吳用就是梁山上決策的主要人物,晁蓋只能算是發號施令的人。晁蓋死後,吳用又投入到了宋江的懷抱中。宋江比起吳用來說,他更加的沒有自己的主見,在梁山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吳用在出謀劃策。當初梁山上招安這麼大的事情,也是吳用在其中幫忙策劃的。
  • 直到吳用上吊自殺之前,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但晁蓋並不止步於此,又繼續吸納了不少英雄好漢,水泊梁山寨也建立起了一定規模。但梁山真正壯大起來還是在宋江的帶領下,宋江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收攏了一大批人才,至此梁山才集合了一百零八將,形成了規模和發展出的實力,甚至驚動了朝廷。宋江原本只是山東鄆城縣衙的一個小官吏,雖然為人仗義、樂於助人,卻只想為國效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安穩度日。
  • 梁山徵兵中有一個細節,暴露出梁山真正的掌權者從來不是宋江!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梁山徵兵中的一個細節,揭秘梁山真正的掌權者從來不是宋江。其實,宋江當初並不是梁山的老大,而是佔了便宜。梁山老大三人,一個是梁山開國的修士王倫,但這個人嫉妒心強,心胸小,寬容。二是古典,此人比前任厲害多了,有情有義,武功高強!第三個是我們熟知的宋江。他是第三任,而不是最後一任。宋江手中的梁山,經歷了繁榮,也迎來了衰落。
  • 直到宋江喝下毒酒,眾人才恍然大悟,梁山老大既非宋江,也非晁蓋
    但也正是宋江喝下了毒酒後,大家才反應過來,這梁山真正的老大還真從來都不是宋江。那是誰?是「智多星」吳用。兩方面的原因,首先他太過陰毒,甭管梁山那些好漢是不是動輒殺人放火,但不論什麼人,對於那種陰險狠毒之人都是不屑的,宋江至少有表面上偽裝出來的霸氣。
  • 吳用自殺前一刻才幡然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絕非宋江,而是他
    這個時候他就想和朝廷對著幹,後來在高人的指導之下,學習周易和兵書,偶然之間結識了晁蓋,選擇走向梁山落草為寇。在梁山之上,吳用遇到了人生的曙光宋江。宋江原本只是一個小吏,平時也非常仗義,多次幫助梁山上面的人脫離困境。所以在江湖當中,大家也叫他及時雨。
  • 吳用臨終才幡然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非晁蓋,而是他
    他在上山之前曾是一位教師先生,飽讀詩書,擅長謀略,後來被宋江重用成為梁山謀臣。在梁山的地位如同《三國演義》的中諸葛亮。當然,他的才智遠遠是比不上諸葛亮的。而梁山好漢更不用說都是些舞刀弄槍的勇士,所以吳用成為《水滸傳》中第一軍師。梁山好漢招安之後吳用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這裡雖然不是實權的官位,但是他常年為宋江獻計陪伴左右,宋江很多事情都會經過他的手,即便是沒有實權,但是也一個威望極高的人物。
  • 梁山真正「智多星」是誰?吳用自盡前才醒悟,自己一生富貴全靠他
    但是,即使是他們也不敢說自己是真正的梁山「智多星」,而吳用所謂的「智多星」,只是眾人抬舉他所稱。而吳用也覺得自己是「智多星」,但是直到他知道了宋江被毒害,自己前去弔唁,回想這一生,才發現梁山上真正的智多星,從來都不是自己!而是梁山的老大——宋江!
  • 宋江為當上梁山老大做了哪3件事?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老謀深算
    在江湖當中要想稱王稱霸,武力固然重要,但關鍵還得靠智慧和計謀,宋江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一個相貌平平,武功平平,卻能成為江湖中人人敬佩的「及時雨」和梁山的老大。為成功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宋江主要做了3件事。
  • 水滸傳:除了宋江他最有能力當梁山老大,最終卻去了泰國當了國王
    除了宋江,誰最有能力在梁山當老大?有人說是魯智深,因為他為人非常真誠,講義氣,再加上之前他是二龍山的老大,是三山系當中最有影響力的人。也有人說是林衝,因為他是上梁山最早的人之一,他的資歷很重要。並且他也有知名度,實力也不容小覷,他更是火併了王倫,所以說林衝也是有機會也有能力成為梁山老大的。可能有人會說花榮、盧俊義等這些人也有實力當梁山老大的。因為光一件事兒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能夠得出不一樣的結果。我我認為梁山上最有實力當老大的是混江龍李俊。第一,李俊武功強,敢於捨命,有發展的眼光,他對事情的發展趨勢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是有戰略眼光的。
  • 紅塵品水滸:林衝火併掉王倫之後,是否有機會做梁山老大?
    而一個幫派組織的老大——比如說梁山的大寨主之位,雖然遠不能和帝王寶座相提並論,但同樣也是一方豪強,手底下成千上萬人的命運都會由你來主宰,因此價值也是極大,不知道有多少人覬覦,而這三任寨主的換位過程中,同樣充滿了血腥。
  • 盧俊義抓住了史文恭,為何卻沒當上梁山老大?答案就在這四個字中
    文 / 莊生曉夢眾所周知,晁蓋這個梁山老大,自從宋江上了梁山後就被慢慢地架空,連出山的機會都沒有。後來,好不容易撈著一個攻打曾家寨的任務,卻被暗地裡的一支飛箭射中臉頰而重傷。臨死之前,不甘心的他留下了「但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揀是誰,便為梁山泊之主」的遺言後,一命嗚呼。而為了完成晁蓋的這一夙願,宋江和吳用又特地請來了玉麒麟盧俊義,美其名曰「為了給晁天王復仇」,可是在上了山後卻無動於衷,直到有一日梁山的馬匹再次被曾家寨搶走,宋江好像才想起還有報仇這麼一回事。
  • 吳用直到臨死才突然想通: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更不是晁蓋
    這是《水滸傳》對梁山軍師吳用的一段描寫,提起「羽扇綸巾」這4個字,大家腦海裡應該已經浮現出一個足智多謀的形象,不得不說施耐庵很懂刻畫人物外表。 但奇怪的是,施耐庵在文中明明說吳用很聰明,是梁山的「全勝軍師」,卻非給他安了個「吳用(無用)」的名字,看起來好像很矛盾。最初吳用這個形象出現的時候叫吳加亮,後來改吳學究,到了施耐庵這徹底變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