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大惡龐太師?龐公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
你可能沒聽過龐籍的名字,但說起龐太公你一定聽過。可能你不只聽過,還會一聽到這三個字就恨得牙痒痒。龐太公是誰?少年包青天裡的賣國賊,楊家將裡處處和楊家作對的大奸臣,女兒妖妃禍世,兒子作奸犯科,在諸多文學作品中都是一個大反派的形象。事實真的如此嗎?
龐太師名為龐籍,山東人。龐籍自幼聰穎,寒窗苦讀,二十來歲就中了進士。想想那些五六十歲還在參加科舉的書生們,龐籍絕對算得上是才華橫溢。龐籍從政五十來年,讓我們看看他都做過什麼,到底是不是像電視劇演的那樣壞事做盡呢?
真宗還在位時,他任參軍,不僅差事辦的一件不差,還在災年解決了許多難題,當時的知州贊他有宰相之才,不久就升了判官。龐籍這人,絕對算得上是上天的寵兒,多少名臣宦海沉浮,官途坎坷,可他這人,不僅年少高中,而且這一路升遷升的是順順利利,四十出頭就進了三司,沒五六年,西夏進犯,人家去邊境打仗了。你以為這是得罪了人或是終於老天爺看不過眼這一帆風順讓他遭人嫉妒排擠了?不,人家在邊境管著兩個州,陝西總都管,同時還是經略招討使,轉運使,軍政一把抓,西邊的土皇帝。沒兩年,西夏就老實了,龐籍拍拍屁股回京,直接進了樞密院。你以為這就結束了?樞密院啊,多少人奮鬥一輩子都沒進去啊!結果人家不止如此,不出幾年就當上了樞密使。實在是不服不行。就這樣一路升上來,等他去世的時候已經官拜宰相了。
他這輩子做過出名的事還不少。仁宗剛即位的時候,太后垂簾聽政。這個太后呢,是嫡母,她去世前留下了懿旨,讓西宮太后接著垂簾聽政。這個太后就是仁宗的親媽了。龐籍當時還只是個御史,當時就跳出來反對。要只是反對呢也不至於一直到今天還拿出來說。人家不只是反對,人家當堂就把《內東門議制》給燒了。要問《內東門議制》是什麼?那可是可是明文寫著垂簾聽政制度的。所以說,真正的勇士,就得敢於直懟皇帝親媽。當然,這其中不乏有仁宗早就想親政,借著他的手得逞了的意思。反正他燒就燒了,啥事沒有,皇帝連句斥責都沒有就高高興興親了政,他還得了一個剛正不阿的好名聲。
後來,他先是批評現在官員結黨營私,升官全靠關係,晉升制度不完善,緊接著就出了晉升的條文,明明確確寫了如何按政績和評定升官。要說,自古敢幹這種事的,一般都是要惹怒一大票人的,幾個權臣集團怎麼說都會得罪個遍。可是他這麼幹,朝野上下贊聲一片,更是被仁宗親封了「天子御史」。不服不行。
這樣看來,龐籍此人不僅有些才幹,還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要不然也不會混的這麼如魚得水。那眾多電視劇中說的勾連西夏賣國是否真有其事呢?
當時西夏進犯,龐籍算得上是臨危受命去西北打仗。他到了當地,得知西北大旱,百姓貧困。立馬上書陳情,不止請求減免賦稅,撥款賑災,還批評了宮中用度奢靡,應該節省財力犒賞三軍。立即贏得了當地軍民的擁戴。後來戰時,他還頗通兵法,識破西夏詭計,助宋軍打了好幾次大勝仗。他還裁減老弱兵士,安排他們務農,解決生計,有節省軍費,得到了朝野上下一片讚賞。大名鼎鼎的愛國將軍狄青是他保舉上位,才有了後來的成就。可以說他為了西夏做出了諸多貢獻,功勳卓著。
說了這麼多,足以看出來龐籍這人不僅沒有賣國求榮,還是愛國忠臣;不僅沒有阿諛奉承,還是一個剛正不阿之人。這樣一個愛國愛民的忠貞之臣,他要是知道自己現如今淪為了文學作品中人人唾罵的奸臣反派,怕是要從棺材裡跳出來了吧。所以說,電視劇什麼的,看過笑笑就算了,要是真的追著罵,龐公的棺材板就要壓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