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市道047線
沁陽市道047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邵可強文通訊員謝丁攝影
一條金雲路將散落的古村串珠成鏈,為山區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記者在修武縣西村鄉金嶺坡村看到,寬5米的金雲路蜿蜒通向雲臺山鎮兵盤村,路不長,卻把幾個「山頭說話聽得見、要想見面難上難」的古村連成線,打開了深山村通往外界的一扇門。作為修武縣精品民宿樣板工程,「雲上的院子」共流轉農戶廢棄石屋245間,接納周邊100餘名群眾就業,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戶脫貧增收。這只是焦作「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樣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公路通、百業興。近年來焦作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轄區內農村越來越美,農民越來越富,農村越來越興旺。
現象
產業背後是「四好農村路+N」模式
修武縣郇封鎮後雁門村一朵冰菊「開」出一個冰菊小鎮,特色產業帶動旅遊觀光,去年日接待遊客最高超過1萬人次,而路窄彎多的進村道路成為鄉村旅遊發展的瓶頸。通過「四好農村路」建設,後雁門村進村的狹窄水泥路變成寬闊的柏油馬路,該村黨支部書記薛勝利高興地說:「千畝雲臺冰菊迎嘉賓,剛剛通車的『冰菊大道』為鄉村旅遊發展插上了翅膀。」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帶動農村地區發展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保障。焦作市積極探索的「四好農村路+N」模式,讓轄區農村逐步「換新顏」。
沁陽市、博愛縣突出「四好農村路+產業」,沁陽市利用「四好農村路」創建,將哈密瓜、食用菌農副產品種植基地,禽畜養殖基地,美妝頭飾、玻璃鋼等工業生產基地,牡丹、玫瑰小鎮等花草種植基地串聯起來,形成了8個產業集群;博愛縣積極構建縣域西南快速交通網絡,不僅方便沿線3個鄉鎮16個村的群眾出行,而且為沿線2萬座溫室大棚、3.5萬畝蔬菜提供了便捷通道。武陟縣突出「四好農村路+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依託「四好農村路」把萬畝懷藥、千畝果園等種植基地串聯起來,暢通了20餘萬畝四大懷藥和瓜果蔬菜銷售大通道,助推全縣35個貧困村,3874個貧困戶脫貧致富。
溫縣、修武縣突出「四好農村路+文化旅遊」,溫縣通過「四好農村路」,將陳家溝與環城水系慢行景觀帶、南水北調生態觀光帶、黃河灘區田園生活帶串聯起來,打造「功夫之鄉,太極聖地」文化旅遊符號。修武縣以金雲路為主線,將雲臺山十幾個古村落串連成線,打造了以精品民宿「雲上的院子」為中心的旅遊產業鏈,使5A級雲臺山風景區進一步享譽全國。
據統計,焦作市農村公路裡程達6782公裡,城鄉班車達800餘臺,城鄉班線達150多條。「四好農村路+N」的「N」已經覆蓋產業、旅遊、服務、健身、文化、黨建等方方面面。
背後
書記市長掛帥確保做好民生實事
據介紹,焦作市把創建「四好農村路」作為實施鄉村振興、助力扶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提升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王小平為政委,市長徐衣顯為指揮長,市委副書記劉濤,副市長武磊、閆小杏為副指揮長的創建指揮部,全市形成了「黨政主導、交通牽頭、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的良好格局,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營工作常態化、規範化,努力實現農村公路通行環境「一眼淨,全域淨」。
2018年6月至今,焦作完成精品創建任務2220公裡;路域環境整治拆除違建24.9萬平方米,過村路段牆體美化提升96.6萬平方米;修建節點遊園167個;公交港灣修建及站牌安裝527個;道路兩側綠化6.5萬畝。
2019年,焦作市繼續以創建全域「四好農村路」示範市為目標,開展「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和「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長效機制,打造網絡化、標準化、品質化的村村通客車「升級版」。2019年,焦作市擬創建「四好農村路」裡程2865公裡,其中縣道491公裡,鄉道916公裡,村道1458公裡。同時按照「一鄉一村一路一策」的思路,注重交通與沿線環境相結合,串聯「山水林田湖、城鎮鄉村景」,做到農村公路修建到哪裡,產業就落地到哪裡,旅遊項目就跟進到哪裡,綠色廊道建設就推進到哪裡。
焦作百姓說,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的是農村公路,最美的景觀是農村公路,農民滿意度最高的是農村公路,最愛護的公共設施也是農村公路。
焦作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樹人表示,今年10月1日前,將確保焦作560多個自然村全部通柏油路,1826個行政村全部通上公交車,讓老百姓出門能見路,抬腿能上車,並按照「一鄉一村一路一策」的思路,讓「四好農村路」與「四美」鄉村發展統籌兼得。將農村公路打造成高質量的黨建路、脫貧路、產業路、生態路、文化路、旅遊路、休閒路,用交通促進脫貧攻堅,支撐鄉村振興。
成效
沿路而來的好村光
鏡頭一
一路一風景如在畫中遊
站在大定南路移民大道路口向東極目遠眺,平坦的機動車道、紅絲帶般的步行道……
據介紹,2018年以來,孟州市累計投入資金1.9億元,提升改造農村公路303公裡,改造過村路段46個,建設公交站亭251座、遊園節點28處,廊道綠化1.4萬畝,完成貫穿嶺、平、灘農村公路的全面提升。
據了解,孟州市還以河南省首批「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試點縣(市)」建設為契機,先後投入2500餘萬元,購置新能源客車83輛,開通城鄉線路15條,實現了所有行政村「兩公裡」範圍內通客車。
鏡頭二
打造農村三公裡生活圈
「柏油路修到了家門口,太方便了,差不多20分鐘的路程,休閒廣場、健身設施、遊玩步道,沒事就會跟老姐妹出來轉轉,身體好,心情也好。」對於現在的生活,沁陽市紫陵鎮居民張女士一臉滿足。
據介紹,2018年以來,沁陽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綱,完成了113.3公裡的創建任務,新建50座公交港灣站,投運40輛綠色電動新能源車輛,全市329個行政村全部通客車,成功創建省級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試點縣(市)。
展望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
「四好農村路」已成為凝聚民心的德政工程,如何讓這條路更寬闊,更有帶動力?下一步,焦作市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進農村公路進一步向自然村(組)延伸,今年的目標是實施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31公裡,改建提升44公裡,實現全市所有5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全省規劃要提前兩年時間。
據了解,我省早已實現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但仍有部分自然村未通硬化路,還存在鄉村道路通達不深、通而不暢、通而不連等問題。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建設項目要儘量向進村入戶傾斜」的指示精神和補齊農村基礎設施中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的工作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交通運輸廳利用高分遙感衛星影像資料、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及統計年報,綜合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在全面分析全省自然村(組)分布現狀和通硬化路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我省交通扶貧工作情況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報請省政府同意決定實施全省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目的是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
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說,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50多個縣基本完成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任務。力爭通過3年時間,在全省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的基礎上,基本實現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同時洛陽、南陽、濮陽等也都出臺了全域創建「四好農村路」的意見,全省「四好農村公路」建設氛圍愈加濃厚,成為我省鄉村振興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