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農村路」疏通鄉村振興血脈 為村民帶來滿滿幸福感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人民網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梁野山上,萬餘畝森林間雲霧繚繞、飛瀑跌落、鳥鳴不絕。駕車穿行梁野山下的雲中村寨、客家桃源、淘寶客都、開心田園和十裡花廊,可遍覽武平好山好水。2016年起,武平通過產業培育、景區提升、道路互通等措施,將環梁野山核心區的雲寨、堯祿、東雲、東崗和園丁5個村培育成「五朵金花」。

全長20公裡的互通公路,將「五朵金花」串點成鏈。這裡成了武平鄉村「會客廳」,也是全縣推進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的示範區。2019年,武平縣接待遊客329.46萬人次,同比增長25.2%;實現旅遊收入35.41億元,同比增長30.9%。

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的武平縣,是原中央蘇區縣、純客家縣。近年來,武平縣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農村公路每年投資超1億元

農村人口佔全部人口80%的武平,高度重視改善農民出行條件,縣委、縣政府將「四好農村路」項目優先列為重點項目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十三五」以來,每年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超過1億元。

武平曾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縣委、縣政府在政策、資金上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的交通項目給予傾斜。2017年,武平在5個貧困鄉啟動了7條農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6條。2019年6月,全縣5個貧困鄉、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公路發揮了關鍵作用。

雲寨村曾是武平縣最窮的山村之一。近年來,武平交通運輸部門大力支持雲寨發展「交通+」生態、扶貧、旅遊,按三級公路標準提升改造648縣道城區至雲寨段,將其打造成全縣「四好農村路」建設典型示範。如今,各具特色的「森林人家」遍布公路沿線。2019年,雲寨村人均收入2.4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武平革命的發源地象洞鎮,近年來投資2.6億元實施暢通工程及脫貧攻堅農村公路提升工程,讓象洞雞「飛」出龍巖、「飛」向全國。

截至2019年年底,全縣列養農村公路總裡程1469公裡。百香果、象洞雞、紫靈芝、仙草、富貴籽、紅掌、芙蓉李等一大批武平特色產品,從偏遠鄉村銷到全國各地,鄉村振興路越走越寬廣。

農村客運公交化惠及七成以上居民

「四好農村路」通到了鄉親們的家門口,「抬腳上客車」的夢想成為現實。全縣整合城鄉客運資源,打造以「公交化運營+班線客運」為主,圩日班車、預約班車、周末班車等定製客運為輔的運營模式,實現了214個建制村100%通客車,客運車輛100%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並接入監控平臺。

在此基礎上,武平於2018年年底在全市率先啟動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試點,目前已完成12個鄉鎮的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惠及全縣70%以上城鄉居民。改造後的客運班車不僅準時、準點發車,票價還降低了50%,得到群眾一致好評。

客運站等基礎設施一併完善。武平投資737萬元改建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按照「一站多能」的思路,為農村客運站增加貨運倉儲、冷鏈、充電、車輛服務、農產品交易展示、文化休閒等功能,實現資源共享和深度融合。

鄉村物流有貨必運、有運必達

武平龍洲物流園中車來車往,身著各色服裝的分揀員忙著分揀快件,在全省首條縣級全自動分揀流水線上,快件正徐徐向前輸送。當地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都能暢通無阻、經濟高效。

依託骨幹運輸企業,武平整合縣域內客貨運輸場站、快遞物流、農村淘寶、郵樂購、供銷通世達等農村物流資源,建立起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創建了「信息平臺+統一配送」服務品牌。今年6月,該品牌入選全國首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項目,是福建唯一一個。

為解決鄉村物流業務量小、業務分散導致的成本高、收派難的問題,武平促成「四通一達」等11家快遞代理或加盟商實現聯盟經營,共同分撥快件、取派件、設立城鄉分支網點;搭建物流公共服務開放式集約平臺,臨時招募社會個體運力,以順帶或捎帶的形式完成終端派送與收件,降低運營成本。

在偏遠鄉鎮、建制村,武平創新設立物流公共服務站點,開通貨運班線、專線各2條,採取自營、不定時發班的方式,兜底承擔部分快遞物流企業運輸業務,實現鄉村物流有貨必運、有運必達。

相關焦點

  • 「四好農村路」疏通鄉村振興血脈 為龍巖村民帶來滿滿幸福感
    近年來,武平縣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農村公路每年投資超1億元農村人口佔全部人口80%的武平,高度重視改善農民出行條件,縣委、縣政府將「四好農村路」項目優先列為重點項目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十三五」以來,每年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超過1億元。
  • 福建武平「四好農村路」疏通鄉村振興血脈
    近年來,武平縣委、縣政府堅持把黨建引領「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農村公路每年投資超1億元農村人口佔全部人口80%的武平,高度重視改善農民出行條件,縣委、縣政府將「四好農村路」項目優先列為重點項目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十三五」以來,每年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超過1億元。
  • 瑞金:「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柏油馬路屬於「四好農村路」,自從修好以後,給當地村民出行和臍橙銷售帶來極大便利。什麼是「四好農村路「呢小編這就來科普一下四好農村路「四好」是指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 打造「四好農村路」 助力鄉村振興——鍾祥市東橋鎮創建全省「四好...
    鍾祥市東橋鎮積極推進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創建工作,舉全鎮之力,在建設上持續發力,在管理上不斷完善,在養護上強化督導,在運營上注重實效,全鎮農村公路路網結構不斷優化,農村公路建設成為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引領美麗鄉村建設、提升群眾出行品質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 河北邯鄲「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邯鄲「四好農村路」建設紀實聖福天路的冬天景色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遊覽。「十三五」期間,邯鄲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村骨幹交通網和普惠安全的農村交通基礎網。截至目前,該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實現公路通達,涉縣、邱縣還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14個縣(市、區)榮獲「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區。
  • 建好旅遊路 助推鄉村振興——西峽「四好農村路」之丹水掠影
    丹水鎮轄29個行政村,346個村民小組,41246人,總面積19.8萬畝,寧西、蒙華鐵路和滬陝高速、312國道穿鎮而過,農村公路裡程達368公裡,交通十分便利。其中三裡廟村位於丹水鎮北部,這是一個鍾靈毓秀、氣候宜人的自然村落,也是恐龍蛋的發掘地和丹水鎮的後花園。寬闊、平整、靚麗的鄉間道路上,撲鼻而來的是醉人的馨香。
  • 仁懷:「四好農村路」阡陌縱橫在鄉村 鋪就群眾「幸福坦途」
    在仁懷廣袤的大地上,從城市到鄉村、從幹線公路到偏遠村道,一條條「四好農村路」阡陌縱橫在鄉村,一輛輛城鄉客車穿梭往來在鄉間道路,與美麗鄉村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近年來,仁懷市把「四好農村路」建設當作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服務鄉村振興的「先手棋」,當作破解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的關鍵,著力打通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最後一公裡」。
  • 重點工作攻堅看行動丨「四好農村路」為鄉村振興「開路」
    「十三五」以來,山東新改建農村公路近7萬公裡,累計完成投資超1000億元  「四好農村路」為鄉村振興「開路」  該路位於全國黃金儲量最大的「生態型金山」羅山腳下,兩側坐落著以中國黃金實景苑和淘金小鎮為代表的中國黃金文化特色旅遊度假區,一路景觀怡人,旅遊公交通達。  「歐邱線一條路串起了沿線的鄉村、企業和旅遊項目,對沿線村莊的鄉村振興起到了有力拉動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幸福路、連心路、致富路。」招遠市市長吳有進說。
  • 鄉村振興舉什麼旗走什麼路
    山東省汶上縣義橋鎮唐莊村村民周長科這樣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作了全面部署,億萬農民充滿新期待。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新時代推進「三農」工作的新旗幟。
  • 馬路通到家門口 焦作「四好農村路」美了鄉村富了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公路通、百業興。近年來焦作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轄區內農村越來越美,農民越來越富,農村越來越興旺。
  • 農民豐收|福建政和鐵山鎮:「四好農村路」促進鄉村旅遊發展
    大嶺銀杏 阮倩敏 攝路建好了,鄉村變美了,來旅遊的人便也多了。每年銀杏節時期,就是鐵山鎮大嶺村村民周式美最忙碌的時候,隨著大嶺公路拓寬建設,文化旅遊節舉辦,來大嶺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楊求松、周式美夫妻倆通過辦農家樂,單是銀杏時節,他們就能賺個十多萬元。
  • 鄉村振興示範帶「帶」出村民致富路
    以斐然湖為核心區的環線24公裡、面積34平方公裡「一環一心六節點」區域的沙坪垻區鄉村振興示範帶,投資約4億元。示範帶建設將按照「一年起步,兩年成形,三年見效」目標分步推進。2020年率先啟動的改造工程則從環境提升上下功夫,主要整合斐然湖周邊的山、林、田、村、景等生態資源,串聯一條環道、豐富水岸田園、美化兩山景觀、提升村落民居。
  • 將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門口,臨安板橋「四好農村路」建設如火如荼
    這幾天,看著在家門口衝刺修路的工人們,臨安區板橋鎮上錢村的村民老單樂開了花。「要想富,先修路。」在板橋鎮,14省道牧松線貫穿全境,轄區管養13條共48.338公裡鄉道公路,45條共51.22公裡村道公路。近年來,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借著「四好農村路」建設之機,板橋鎮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道路建設。
  • 內黃縣「四好農村路」建設側記
    路好了,我們賣花生也方便多了。」朱貴平說。朱貴平生產生活的改變,源自內黃縣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該縣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為總目標,全縣農村公路的通達深度、覆蓋廣度進一步提高,路網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三農」作用進一步突出。天雖冷 幹勁足「四好農村路」建設不停歇12月2日上午,在馬上鄉的一條農村公路上,工人正在整理路肩。
  • 屈原管理區:長江經濟帶和洞庭湖發展「五結合」專項工程為鄉村振興...
    ,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先後籌資817萬元重點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啟動生態環境修復,打造村民集中居住屋場等。從3月啟動項目到11月底全部完成「五結合」建設任務。長江經濟帶和洞庭湖發展專項「五結合」集中連片示範工程,是以自然集雨區為單元,以水環境治理為核心,結合整治黑臭水體治理、小型溝渠清淤清汙、農業面源汙染治理、人居環境改善、溼地生態修復等五個方面。
  • 暢亮綠美 好一條奔小康的幸福路 宛城區奮力打造「四好農村路」
    近年來,南陽市交通扶貧取得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在確保實現交通扶貧「三個100%」(通村公路硬化率100%,通村客車率100%,通村郵政率100%)目標完成基礎上,圍繞鄉村振興戰備總要求,積極開展「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工作。其中,宛城區「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走到了全市前列,躋身首批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 鄉村振興浙江行|鄉村振興「無中生有」搞好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好「三農」問題首先要解決好「產業振興」,產業不興旺,農民兜裡沒有錢,就無法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關鍵。
  • 省莊鎮:全力打造「最美農村路」 織密鄉村振興「幸福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金文茜 通訊員 劉文泰山區省莊鎮主動順應農村公路的發展趨勢,加快推動農村公路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努力讓人民群眾出行更滿意,努力打造具有泰山特色的高質量「四好農村路」,將農村公路建設融入鄉村振興工作,助力產城融合
  • 牢記總書記的話 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如果只是把農村環境搞好了,農民生活卻沒上去,或者把農村產業搞好了,農村的精神文明卻沒提升,都不是鄉村振興。」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對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全國人大代表、米易縣普威鎮獨樹村黨總支書記王永蘭真切地感到,「五個振興,一個都不能少」。
  • 鄉村振興遷安樣板:典型引路 鄉村振興崛起「樣板群」
    通過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村環境越來越生態宜居,百姓生活越來越美、越來越富,侯臺子村僅僅是遷安市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的一個縮影。組群發展布局優勢 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侯臺子村的蝶變源於2019年遷安市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這個擁有二百多戶村民的小村莊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掀起了一場從思想到環境的大提升。「以前坑窪不平的道路、陳舊灰暗的村舍、隨意堆放的垃圾現在都被擺放整齊的花圃、氣氛濃厚的黨建文化路、粉飾一新的白牆取代了。」何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