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民國時赫赫有名的女縣長們

2020-11-05 歷史小博主

寧漢合流後,南京國民政府在法律上規定男女一律平等。在婦女解放潮流的影響下,不少女性開始涉足政壇,其中有幾位佼佼者還擔任了縣長之職。

郭鳳鳴:不知鳳鳴是女娘也

郭鳳鳴是四川人,擅長運用國語演講。時人稱之「觀眾聽縣長演講,幾乎可以忘倦」。


有一次郭鳳鳴在北平演講時,一位聽眾直言不諱地指出,女縣長演講時確實精彩,但奈何聲音太小,不適合在大會場進行活動。於是郭鳳鳴仿照唱戲人的腔調,持續進行練習大嗓門,終於取得了「不知鳳鳴是女娘也」的美稱。

據有關資料記載,郭鳳鳴一直被婦女視為求學路上的偶像,這固然有郭鳳鳴考上大學的激勵作用,但更多的還是南開校長張伯苓先生的支持。郭鳳鳴是張伯苓的得意女弟子,曾經與張伯苓赴各地參加會議,頗有一番巾幗不讓鬚眉的性情。


郭鳳鳴從政後,曾赴天津一帶督治旱災。1929年,天津靜海一帶發生蝗災,國民政府派郭鳳鳴以觀察員的身份前往視察。到達災區後,郭鳳鳴不辭辛勞,接連視察各地受災情況。通過調查,郭鳳鳴發現津縣縣長存在嚴重的瀆職行為,她立即向省政府報告,嚴懲了當地縣長。因此,津縣人民對郭鳳鳴極為感激,稱其為女青天。

王孝英:中國第一位女縣長

1927年3月26日的《北洋畫報》上記載了這樣一則軼事。女縣長王孝英由於容貌美麗,上門求婚的男子絡繹不絕。最後,王孝英提出求婚者必須登臺演講,勝出者才能去她為妻。


這樣一來,果然打消了許多人的念頭。但還有人不信邪,想要討教一下王孝英的本事,於是一名曾留學東京的職員準備登臺挑戰。當時演講者用盡竭力,希望博得女士青睞。不料才幾句話,王孝英就揚長而去,顯然是看不上這些人的「非凡學識」。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印發文件,決定禁止舞廳營業。這一禁令立馬遭到舞業人員的反對,他們決定組織千人大會呼籲國民政府取消禁令。當時,王孝英既是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又是廣州婦女運動的負責人。面對舞女聲淚俱下的控訴,王孝英勸說廣州市長分期禁舞,之後又培訓轉業舞女,使其不至於窮困潦倒。


烏靜彬:家世顯赫的蒙古王妃

烏靜彬,自幼家世顯赫,其出身於王府,又嫁入王府。烏靜彬的父親是清代札薩克世襲親王,也稱貢王,她的母親是溥儀的三姐,一家子都是頂層貴族。

1930年,剛滿16歲的烏靜彬與土爾扈特部落汗王滿楚克札布結婚,成為龐大部落的王妃。1932年,烏靜彬開始接觸政務,從此蜚聲政壇,時任稱之為王妃縣長。1937年,其夫被盛世才逮捕,面對緊張的局勢,烏靜彬一邊全面接管土爾扈特部事務,一邊積極與革命力量接觸。


1944年,烏靜彬組織代表團到重慶面見蔣介石,控訴盛世才迫害汗王的行徑,希望恢復舊土爾扈特南路烏納恩素珠克圖盟。不久,蔣介石同意烏靜彬的請求,正式恢復舊盟,烏靜彬擔任副盟長。新疆和平解放後,烏靜彬為保護大量文物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地人民也稱她為「好媽媽」。

許芳媛:貴州第一位女縣長

許芳媛,1915年出生於貴陽,就讀師範學校期間加入國民黨。1937年與貴州省銀行副總經理孫伯陶結婚,先後擔任國民黨息烽縣縣長之職。


1946年底,國民黨國大會議召開,貴州各派系密謀協商,要將谷正倫推上省主席的寶座。期間,傅啟學堅持提名許芳媛為立法委員候選人,這一消息遭到洩露,引起了許芳媛勁敵陳明仙的不滿。消息一經傳開,就激怒了貴州中上層中未得到好處的人士,時任貴州省主席楊森更是暴跳如雷。

楊森為確保鬥爭勝利,將陳明仙作為拉攏對象。最終在楊森派系的支持下,陳明仙成為新的立委候選人。到手的鴨子飛了,許芳媛自然氣急敗壞,當即表示脫離國民黨。於是,楊森為緩和派系關係,決定任命許芳媛為息烽縣縣長。1948年3月27日,許芳媛正式就任縣長之職,這對於民風彪悍的貴州來說無疑是破天荒的大事。


翻閱中國歷史,女子當皇帝者有之,如一代女皇武則天;女子當將軍者有之,如「白杆軍」統帥秦良玉。但獨掌一方當縣長者,大約從民國時期才開始,但那畢竟只是個例,實際上並不多見!


相關焦點

  • 民國時的縣長幹什麼吃的?
    手頭正好有幾冊合浦舊志,且看一下民國時期的縣太爺終日經營些什麼活計。書裡有民國36年(1925年)的統計月報,合浦為當時廣東管轄的「一等縣」:「粵中各縣,地域之廣,以合浦為最。」,人口590341人,面積7358.75平方公裡,現在的浦北縣當時也屬合浦管轄。民國時縣長的產生,由省裡的民政廳長提議,經省政府議決後任命。
  • 民國時雲南縣長考試選拔
    民國時的縣長考試選拔,雲南還是執行此較好,其他省份內軍閥混戰及抗戰興起,也就不了了之了,而雲南政局相對平穩,十七年間又一直都是龍頭老大龍雲的雲南。1928年,北伐結束,南京民國政府致力於通過考試,選拔行政管理人才,以省為單位選拔縣長的考試,制定了有關的條例和規章制度,縣長的任用、考試、登記、檢定要求用人為賢、力行考試;但由於國民黨機關腐敗黑暗,官氣之重,「徒法不能行」,與本質是分不開的。考試共分三試:第一試、注重學理之應用,第二試、注重本省實際問題及建議方案,第三試、注重應考人之經驗及才識。
  • 在民國,當個縣長有多難?
    武昌起義推翻了帝制,於是從1912年1月1日,新舊交替的民國時期開始了。上海灘不夜城裡,歌聲酒香不斷,郊區農村裡的孩子還不曾見過汽車和麵包。富豪們夜夜笙歌,黃包車夫在夜幕下等待著富豪們結束消遣。這個貧富差距極大的時代裡,過得體面一點人不是地主就是富豪,還有一部分是走仕途的官老爺們。
  • 民國時的縣長幹什麼吃的?|合浦縣|寧可風|中山公園|民國
    手頭正好有幾冊合浦舊志,且看一下民國時期的縣太爺終日經營些什麼活計。書裡有民國36年(1925年)的統計月報,合浦為當時廣東管轄的「一等縣」:「粵中各縣,地域之廣,以合浦為最。」,人口590341人,面積7358.75平方公裡,現在的浦北縣當時也屬合浦管轄。民國時縣長的產生,由省裡的民政廳長提議,經省政府議決後任命。
  • 民國縣長為何被懷念至今
    ,孔憲洛與梁仲昆,又有黃澄淵縣長,惠民甚深,可並列為本縣賢宦三公矣。 古田舊城,歿於1958年 梁氏自民國23年(1934年)蒞任縣長,浙江新昌人,時值中年,個子頗高,身著長袍,頭戴禮貌,斯文端嚴。
  • 於瀚:在民國當個縣長有多難?
    1939年,民國西康省義敦縣縣長彭勳在縣政府門前。  想要當上民國的縣長不容易  國民政府時期的縣長任用,有考試和薦舉兩種途徑。據統計,1928-1929年兩年間湖廣和東南各省先後舉行過一到三次縣長考試,共錄取1300餘名,此後直到抗戰結束,除了極少數省區舉行過一兩次外,多數省區都沒有再進行過縣長考試。因此,想要通過考試當縣長需要生逢其時才行。其次,考試競爭非常大,比如1928年廣西舉行第一次縣長考試,與試者數百,僅錄取一名。
  • 民國縣長好當嗎?不要被影視劇誤導,西北某縣38年換38任縣長
    再以民國時期西北為例,民國時期甘肅的貧困地區,軍閥割據的多,土豪土匪多。據西北民國史研究專家尚季芳曾說,民國縣長很危險,最主要危險來自軍閥。因為軍閥要生存,必然需要糧餉,而糧餉從哪裡來?當然向駐地百姓要,而縣長就充當催糧的重要人物。有的縣長收不上糧食來,逃還逃不掉,被逼無奈服毒自殺。
  • 在民國時期當縣長,會有多難?縣長:官也得要,命也得要,太難了
    導言:在民國時期當縣長,會有多難?縣長:官也得要,命也得要,太難了清帝退位,中國進入了歷史的民國時期。民國時期給我們的印象是美好的,偶像劇所描述的美好的愛情,那都是上流社會的人們的寫真。真正的民國,實則是軍閥混戰,民生凋敝的混亂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從55歲降到了35歲,戰爭中多少人家分崩離析,多少夫妻陰陽兩隔。
  • 桂北傳統村落(49)民國時赫赫有名的禁山裡
    後來從軍,先後做過營長、修仁(今屬荔浦)縣長、上海偵緝大隊部副官、師部參謀。如今健在的93歲的共產黨人唐志敬先生說:「在民國時期,全州治安最動亂的時刻,往往需要蔣餘蓀出來收場。」民國18年、19年,他先後三度擔任全縣縣長(這兩年俞作柏把李宗仁、白崇禧趕到香港,張雲逸在百色起義)。任過興、全、灌警備司令部副司令,興安縣長,後又任桂林地區民團副司令。
  • 在民國時期當縣長,會有多難?縣長:官也得要,命也得要,太難了
    導言:在民國時期當縣長,會有多難?縣長:官也得要,命也得要,太難了清帝退位,中國進入了歷史的民國時期。民國時期給我們的印象是美好的,偶像劇所描述的美好的愛情,那都是上流社會的人們的寫真。真正的民國,實則是軍閥混戰,民生凋敝的混亂時期。
  • 幾個好漢就能綁票縣長?縣長跪著要飯?民國歷史告訴你這就是真的
    《讓子彈飛》裡湯師爺一再強調縣長就是&34;,這是劇中湯師爺少有的實話。因為民國的縣長不光要飯要看豪紳的臉色,能不能做安穩還要看土匪們給不給面子。民國時期的縣長也經常是一不小心就被土匪綁了票,張麻子他們一個精幹小分隊綁票縣長在河南等地並不誇張。
  • 女副縣長當網紅是甜蜜的事業
    近日,新疆伊犁昭蘇縣女副縣長賀嬌龍「雪地策馬奔騰」的視頻熱傳,她身披紅鬥篷自由馳騁的畫面被眾多網友點讚。  網紅是時下最熱門、最流行的元素,具有強烈的宣傳效果。在數量眾多的女性網紅中,一些女副縣長由於紅得快、粉絲多、影響力較大,而顯得出類拔萃。當網紅,有的人為利,有的人圖名,有的人想名利雙收。
  • 傈僳族傳奇女縣長
    這裡介紹的,是華坪歷史上第一位女縣長(含副縣長),也是雲南第一位傈僳族女縣長,她就是賀九氏。下面,就穿過歷史雲煙,走進一個邊疆少數民族女性的平凡人生……1958年賀九氏當選華坪副縣長時照片大山深箐,白雲繚繞,山泉掛崖,狗吠山村,這說的就是華坪縣德勝村。
  • 在民國,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安徽縣長?
    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由秦始皇直接任命,主要任務是治理民眾,管理財政、司法、獄訟和兵役。縣長的權力是統治者權力的延伸,是地方與中央連接的橋梁與紐帶,縣長的賢與庸,直接關係到當地百姓的生活狀況。民國時期,縣長的基本定位與傳統政治相差無幾,而對於縣長的考核、獎懲以及任免,又有了一些新的規定。   近日,記者在安徽省檔案館發現了一份文件:《安徽省各縣縣長成績政核實施辦法》。
  • 民國時期縣長的群體構成與人事嬗遞
    自放縣長帶來兩大弊端:一是進一步削弱了中央對地方基層政權的統制能力,導致縣長唯省令是從。縣長心中「只知有省,不知有國」,地方主義意識更形助長。二是縣長任用漫無標準。在北京政府時代,縣缺成了大小軍閥們用來獎賞下屬或送人的禮品。這個時期,副官馬弁當縣長者比比皆是。縣長的地位也低落到無可低落的地位。
  • 民國全州風雲人物蔣餘蓀傳3:縣長來去似走馬燈,蔣餘蓀三任縣長
    民國18年6月5 日是「藥王菩薩生日」 ,零陵匪首羅小老三率30餘人,裝成趕圩民眾,襲黃沙河團務分局及街道,打死2人,捉去4人(後以500元光洋贖回) ,搶去團務分局步槍18支。同年5月才任職的縣長王啟華(即王竹齋,另有傳)僅上任月餘便下臺了。自此,在全縣的各種勢力較量角逐,開創了全州頻繁更換縣長的時代,來全縣就任縣長的,像走馬燈似的,換了一個又一個。
  • 一位民國縣長所見的黃河水災
    實際上,在民國時期有一位縣長曾將自己所目睹的黃河災情詳細附在日記裡。黃體潤(1896-1996),字玉山,江蘇豐縣人,是民國時期國民黨豐縣地方黨、政、軍首腦人物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曾擔任豐縣代理縣長,組織 「豐縣義勇常備大隊」,黃任副大隊長(縣長兼大隊長)。1943年,魯蘇豫皖第二挺進軍司令部委任其為九縱少將司令。1946年6月接任蕭縣縣長。後輾轉去臺灣。
  • 民國時期的四川女袍哥(上)
    民國時期,成都、重慶一帶曾經是著名的「 袍哥世界」,袍哥中絕大多數是男子,但也有不少女袍哥,最有名的,是清末四川大邑縣的王三大娘——四川保路運動興起時,她以81歲高齡率領袍哥百餘人組成同志軍攻打縣城,人稱「辛亥女豪傑」。
  • 民國遊擊司令向縣長磕頭求饒
    有了這個官職後,他的官位就要比時任高密縣長要高。所以剛剛升了「少校第二路遊擊司令」的張步雲,從濟南回到高密的時候,下了火車,就到官方旅店住下來,就想等著時任高密縣長的曹夢九來拜見他。心想:我現在官職比你大,現在看你小子怎麼看我。可就這麼一直等到了第二天,也不見曹夢九的蹤影。原來曹夢九根本不鳥他。曹夢九何許人也?
  • 民國沅江大糞事件:縣長管制公廁,引發婦女暴動
    正是由於大糞具有利用價值,舊時城鎮公廁裡的大糞,也就成了一種稀缺資源,常被農民爭相搶購。民國時期,位於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縣(今沅江市),甚至因縣長強制推行公廁統管政策,引發了一場暴動。《沅江縣誌》中稱之為「大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