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2020-12-06 騰訊網

來源:溫哥華的魚

動力系統

談到俄羅斯的坦克發動機,很多人都是非常不屑的,認為技術老舊、水平低下。不可否認俄羅斯的工業底子比西方發達國家要薄很多,前蘇聯的整個發動機、汽車工業基本上都是二戰前在美國、西歐的援助下建立起來的。以液力傳動、自動檔、1500馬力級發動機等標準來看,俄式動力系統確實要落後西方20年以上。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俄系坦克發動機就像波音737的起落架艙門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始終不改。從1939年投產的B2(500馬力 - T-34/85)開始,B-55(580馬力 - T-55)、B-46(780馬力 - T-72)到B-99(1200馬力 - T-90M),B2系列發動機(B為俄文,對應英文字母V,因而也常寫為V2系列)一直保持了4衝程、水冷、12缸V型氣缸、小缸心距、大活塞行程的技術特點,循序漸進、小步快跑。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T-72的B-46-6發動機

B2系列在60年代以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因為俄式坦克嚴格的體積限制(俄式坦克動力艙體積在3米 左右,豹2為6.9米 ,M1A2為6.8米 ),也缺乏兩級渦輪增壓、中間冷卻、旁通補燃等先進柴油機技術,逐漸被西方坦克發動機甩在了身後,1200馬力的B-99已經是它發展的極限。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動力艙體積對比

而另一支科技樹上的5DTF/6DTF系列柴油機(T-64)和GTD-1000/GTD-1200燃氣輪機(T-80)技術水平要更高一籌,但可靠性較差,而且生產廠家哈爾科夫馬雷舍夫運輸機械製造廠已歸屬烏克蘭。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T-64的6DTF水平橫置二衝程發動機

當俄羅斯開始研製新一代主戰坦克的時候,終於放棄了潛力耗盡的B2系列,另起爐灶開發了12H360 (A-85-3A) 型柴油發動機。該機由車里雅賓斯克拖拉機工廠生產(也是B2系列的主生產廠),採用了現役主戰坦克中絕無僅有的X構型,就像是把兩臺V6發動機一正一反疊加在一起,氣缸呈X型布置。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有不少媒體在介紹這臺發動機的時候都說「X型發動機並不是T-14坦克的首創,早在二戰中德國虎式坦克採用的雪米林16缸增壓柴油機就是X型的」。這個說法不知從何而來,「虎」式和「黑豹」、「虎王」採用的的都是邁巴赫HL230 P45 V12水冷汽油機,最大功率700馬力。確實有不少國家試驗過X型發動機,但還沒有成功量產的先例,T-14又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老虎的心臟:邁巴赫V12發動機,英國多塞特坦克博物館藏品

12H360的缸徑仍然是B2系列的150毫米,行程從180毫米縮短到160毫米,排量也從38.88升縮小到34.6升,但轉速提高到2000RMP,標準輸出功率1500馬力,單位功率達到31.25馬力/噸,令俄羅斯坦克終於也進入了1500馬力時代。99A的單位功率約為27馬力/噸,M1A2 SEP為23.6馬力/噸,豹2A6為24.2馬力/噸,T-14優勢明顯。

據說它的超壓最大輸出功能達到驚人的2200馬力(也有說2000馬力的),還可以調低到1200-1350馬力以延長使用壽命。(上篇就有不少讀者對文中的超高指標提出疑問,再次註明一下:因為關於「阿瑪塔」的消息大部分都來自俄羅斯媒體和廠家宣傳,並非官方發布,俄羅斯的輿論環境可信度也不是特別高,所以就產生了很多據說。我只是引述俄方的數據,並不是要證實或者支持其的觀點,大家可以自行分析判斷)

12H360在1500馬力時的使用壽命為2000小時,降低到1200馬力後則高達1萬小時(M1系列的AGT 1500燃氣輪機改進後的壽命為1400小時)。該發動機曾搭載於T95上在2010年就通過了高海拔、非標準燃料等多項測試。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12H360的側面,一排3個氣缸使其長度比一排6個氣缸的V12發動機短了一半,機體表面處理、管線布置都還顯得相當粗糙

採用獨特的X構型令發動機結構非常緊湊,動力艙容積僅為3米 ,和T-90基本相同,發動機功率卻增大了50%。T-14乘員艙在車體內,車體高度本來就比較大,增加的發動機高度並不影響整體布局,這樣的設計還是非常成功的。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從俄羅斯媒體拍攝的發動機安裝場景可以看出T-14的發動機是縱置布局,2側的紅色箱體是空氣過濾器。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當然X型發動機也有一定的缺陷,一是結構複雜,維護勤務性變差;二是活塞頂和燃燒室熱負荷過大,散熱不好的情況下發動機殼體和缸套容易開裂。全新的動力和傳動結構對坦克兵的操縱、維修和培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紅場閱兵式之前的彩排上,T-14就曾掉鏈子在紅場上當眾拋錨,不得不調坦克搶修車來拖帶,結果780馬力的BREM-1型裝甲搶救車居然沒拖動。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於是任勞任怨的伏爾加縴夫只好再次出場(上一次拖的是冒黑煙的「庫茲涅佐夫」號):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事後調查發現是駕駛員培訓不足,換檔裝置操作失誤造成的,15分鐘後該坦克自行發動駛離現場。

和發動機相比,俄羅斯坦克更落後的是傳動裝置,直到T-90仍然採用陳舊的雙側行星變速箱。T-14終於為X型發動機配備了綜合液力機械自動變速箱,擁有12個檔位!!(老毛子想幹嗎,飆坦克?F1賽車也不過10檔)可以實現零半徑原地轉圈。整個動力傳動系統採用一體化動力包設計,可以整體吊裝,在1小時內完成發動機的更換,可維護性得到了極大提高。相比之下,T-80的燃氣輪機需4小時,T-90和T-72的老式柴油發動機更是長達6-8小時,而豹2更換動力包僅需35分鐘。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整體吊裝中的豹2A6動力包

因為車體很長,T-14在俄式坦克中少見地配備了7對負重輪,直徑700毫米,外觀非常西化。液氣、扭杆混合的半主動懸掛系統除了常規的扭杆外,在第1、2、7對負重輪上還裝有液氣減震器。據說該半主動懸掛系統可以掃描車輛前方,根據道路起伏情況自動調整懸掛的設定,有效減少高速越野時的顛簸。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憑藉1500馬力發動機、液力傳動和半主動懸掛系統,俄羅斯聲稱48噸重的T-14最大公路速度可達90公裡/時,最大越野速度70公裡/時,作戰行程500公裡,機動性在當代主戰坦克中可謂出類拔萃。

同樣配備1500馬力150HB-2型發動機、CH-1000型液力機械綜合自動傳動裝置、重58噸的99A主戰坦克,最大公路速度80公裡/時,越野速度60公裡/時,作戰行程600公裡。62噸的豹2A6最大公路速度只有68公裡/小時,越野速度40公裡/時。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東西方坦克設計的理念不同,俄式坦克就是戰爭消耗品,不追求過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而是把單位功率推到了極致。俄羅斯設計師在工業基礎薄弱的條件下設計出油耗低、尺寸小、扭矩高的坦克發動機,讓俄式坦克滿場飛,機動性絲毫不弱於西方坦克。B2系列的巔峰B-92S2F已足以在屈指可數的世界頂尖坦克發動機中佔據一席之地了,仍顯神秘的12H360發動機則真正達到了一流水平(至少在指標上看),並且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會飛的T-90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信息化系統

T-14採用無人遙控炮塔,觀瞄、武器裝置都和乘員分離隔絕,所有光學、紅外圖像都要轉換為電子信號由電纜傳輸到乘員艙內的中央計算機,這對全車的信息管理系統提出了遠超常規坦克的高要求。另一方面,觀瞄設備的安裝位置不受炮塔內乘員坐席和光路的限制,可以布置在最優化的位置。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T-14炮塔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大的車長周視鏡。周視鏡本身的體積和主流坦克上的差不多,高度主要來自底下的遙控武器站的基座。T-14炮塔前部是厚厚的反應裝甲塊,以增強正面和頂部的防護,車長周視鏡轉塔被布置在炮塔右後側,為了保證足夠的前向視野,只好把它加高一層。站得高看得遠,這樣的布置客觀上也擴大了車長的觀察範圍。

在第一篇淺析「阿瑪塔」主戰坦克(1)- 總體布局開頭貼出的兩張豹2A7和M1A2 SEPV3的照片,可以看到新增加的遙控武器站上也裝有大型光學觀瞄設備,高度也增加了很多。這已經成為新型坦克的一股潮流,適當放寬高度限制以獲取更好的戰場事態感知能力,力爭先敵發現、先敵開火。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車長周視鏡的光學窗口等分為左右兩部分,分別是白光/雷射測距和熱成像通道。埋在炮塔正面凹穴內的炮長主瞄準鏡和車長周視鏡的配置幾乎一樣,只是增加了光學直瞄通道和雷射指示器,用於發射炮射飛彈。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而目前廣泛裝備T-72B3和T-90S/M的SOSNA-U炮長瞄準鏡左右兩個光學通道是不一樣寬的,右側的熱像儀要佔到寬度的2/3,而且外面的護罩玻璃是平面的,沒有凸起的折角。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有消息說T-14配備的是全新的第四代觀瞄設備,對坦克大小目標的發現距離,可見光晝間為7500米,熱成像夜間約3500米。核心的熱像儀非常類似法國泰利斯研製的Catherine-XP - 俄羅斯曾在2007年向法國進口了100臺上一代的Catherine-FC熱像儀裝備T-90A,2012年兩國籤署協議在俄羅斯組裝Catherine-XP。所以不要再嘲笑俄式熱像儀落後,它可是帶有法蘭西血統的,至少能達到挑戰者2和勒克萊爾的水平。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俄羅斯展出的熱像儀,左側綠色的用於「迴旋鏢」、「庫爾幹」人等裝甲車輛,右側白色的熱像儀外觀和Catherine-XP相似度很高,展板上註明用於「阿瑪塔」

下面來看一看大家最感好奇的乘員艙,也就是這些觀瞄信號最終呈現的地方。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從外部正面看,車長在右側,有一扇向右翻起的艙門,艙門座圈上配有3具潛望鏡;炮長在中線稍偏右的位置,沒有自己的艙門,只在頭頂上有一具潛望鏡;駕駛員在左側,有一扇水平旋轉打開的艙門。首上裝甲中部裝有駕駛員前視紅外夜視儀,光學窗口有裝甲口蓋防護。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換個角度俯視,根據圖中潛望鏡的位置可以看出「排排坐」的三名乘員在車內的坐姿並不在一條直線上:車長和炮長並排,駕駛員的4具固定式潛望鏡位於艙門後面,閉艙駕駛時駕駛員將向後躺倒相當大的角度和距離。T-14的車體寬度為3.5米,粗略測量換算一下,乘員艙的寬度約1.97米,塞進3個坦克兵還是相當擠的,每個乘員之間也就一個拳頭的距離。

進乘員艙內部看一看,下圖是在車長席用廣角鏡頭拍攝的全景,正面並排4具多功能顯示屏:左邊1具由炮長操作,中間1具(底下帶一排白色按鈕)為車長、炮長共用,右邊2具由車長操作。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車長可以通過分布在車身四周的4臺全景攝像機得到360°環視視場,類似F-35的EODAS光電系統(當然沒有那頂40萬美金的頭盔顯示器,參見細品F-35A)。這可不少自家轎車上那種簡單的倒車攝像頭,它的精度很高,功能強大。下圖是坦克車尾攝像頭的動態圖像截屏,紅圈圈出的4個光標顯示系統檢測出了麵包車旁那位女性的頭部運動,籃圈則檢測出了前面男性的腳部運動,可謂是明察秋毫。藉助高科技光電探測系統,T-14的戰場感知能力比傳統有人炮塔坦克更強大。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在傳統布局的坦克中,車組乘員各自待在幽閉狹小的獨立空間內操作,互不接觸。而T-14的3名車組並肩作戰,每個乘員的操作動作、身體狀況、精神狀態都一目了然,就像F-111和蘇-34的並列座艙一樣,相互之間的支持、照應與鼓勵對提高團隊士氣非常重要。尤其是車長和炮長之間交流與協作非常方便,關鍵時刻一個默契的眼神或手勢都可以大幅度提高作戰效率。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從炮長席向右看車長席(2個屏幕下方的控制盒尚未安裝),座椅向前翻起後車長可以踩在椅背上探身出車外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炮長席控制面板特寫(左側屏幕下方的控制盒尚未安裝)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駕駛員坐席

T-14沒有使用常規的駕駛杆或者方向盤,而是類似於摩託的2隻握把,既可以左右推動又可以沿軸向旋轉握把,形式新穎。駕駛儀表全部數位化,沒有常規的機械備份儀表。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在顯示器上方有空調出風口,再也看不到俄式坦克內部常見的膠皮小風扇了。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坐滿3人時從駕駛員坐席向右看的情形,身材高大的技術和媒體人員坐在裡面稍顯壓抑

閉艙操作艙內顯得相當科幻(星球大戰既視感),四塊大尺寸多功能屏幕全部都是彩色觸控螢幕,虛擬按鈕尺寸很大,圖標顯示直觀,操作方便。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換上身材較矮的專業坦克車組後,乘員頭部還留下一個拳頭的空間

車長和炮長面前各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控制盒,兩側安裝有控制手柄,可左右旋轉控制盒、上下轉動手柄進行操炮,調整方位角和高低角、放大縮小畫面、鎖定目標、射擊等功能全都集成在這個控制盒上,類似於戰鬥機的「手不離杆」操作,傳統坦克戰電影中高喊命令、緊張旋轉各種開關、搖柄的作戰方式變成了打電子遊戲般的輕觸屏幕、按動手柄。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總的來說T-14的這個玻璃化乘員艙布局合理、整潔幹練、人機工效很高,一改過去俄式坦克內部雜亂逼仄的氛圍,讓人耳目一新。

不過西方觀察家質疑得最多的也正是炮塔無人化之後帶來的觀瞄、火控問題。過去坦克車長和炮長都坐在炮塔吊籃內,通過觀瞄儀器的光學目鏡直接搜索、跟蹤、瞄準。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美國第11海軍陸戰遠徵隊所屬陸戰1師第2登陸營坦克排M1A1的車長(上)和炮長(下)各自用瞄準具觀察目標

而乘員坐在封閉的乘員艙內也就切斷了這樣的光學鏈路,對外觀察完全依賴電子線路傳輸、顯示器顯示,是否會產生圖像延遲、抖動等問題,精度是否能達到直接光學觀察的水平呢?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俄羅斯電視臺拍攝的T-14火炮試射的畫面

其實這個問題西方自己就可以回答。M1A2加裝的車長周視鏡,因為炮塔布局的限制,只能裝在左側裝填手前方的預留位置,其熱成像紅外圖像被轉換為數位訊號傳輸到車長席的CITV - 車長獨立熱成像顯示器上,也不是直接的光學通道。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下圖M1A2的車長席相比T-14就要雜亂很多,是CITV車長獨立熱成像顯示器,是戰術顯示器(C4I終端,顯示數字地圖和敵我態勢),是車長光學瞄準鏡,可以超越炮長直接瞄準射擊。經過3代改進從基型升級到SEPV3,屏幕越來越大,顯示的信息越來越豐富、直觀。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M1A2是1990年投產的,近30年後的今天俄羅斯早已在T-72B3、T-90M、蘇-35、蘇-57上應用了類似的光電傳感技術,所以對T-14來說並不存在任何技術難題。

按照俄羅斯的宣傳,T-14是世界上首輛完全按照「網絡中心戰」思想設計的主戰坦克。這似乎有點時空錯亂的感覺啊,「網絡中心戰」不是美國三軍最愛喊的口號嗎?美國陸軍早在2000年就開始對M1A2、「布萊德雷」步兵戰車、M-109A6自行火炮等冷戰時代研製的主戰裝備進行數位化改造,但從全世界範圍看在研發階段就把網絡戰思維融入整體設計中的主戰坦克,T-14確實是第一位,誰讓它的對手都生得太早呢。

通過車際數據鏈,一個戰術集群內所有「阿瑪塔」平臺的作戰車輛(包括T-14坦克、T-15步兵戰車、2S35「聯盟-SV」自行火炮等)以及配屬的武裝直升機都能實時獲取各個車輛節點提供的作戰態勢信息,自動為火控系統計算彈道數據,協調一致發起攻擊。

T-14的主動相控陣雷達和熱像儀除了為其自身提供來襲預警和戰場偵察,還可以發揮多重功效,包括:

炮兵校射 - 前沿部署時,T-14的相控陣雷達可以測定10公裡範圍內的炮彈落點,車長周視鏡上的熱像儀也可以標定高精度的目標方位,向本方炮兵提供校射。

反炮兵偵察 - 相控陣雷達同樣也可以像炮兵偵察雷達一樣探測敵方來襲炮彈的軌跡,自動計算出敵方坦克、火炮陣地的坐標,自動分發給己方火力迅速對其實施還擊。

防空 - 向己方輕型野戰防空系統提供低速飛機和直升機目標的精確角坐標,也可以向重型的「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提供目標指示,令後者在雷達關機的情況下攻擊空中目標。

協同交戰 - 向作戰群內的T-90MS提供雷達目標指示,由後者通過自身的熱像儀完成瞄準射擊。類似於美國海軍的CEC協調交戰,由高價值的T-14發現目標,裝備數量更多的T-90MS發動打擊,提高多目標交戰能力。

同樣裝備毫米波雷達,以色列和美國的類似系統僅僅為坦克自身的主動防禦系統服務,T-14則將其整合到作戰系統和整個作戰網絡中,立意自然要高出很多,今後也可以像手機作業系統下的APP一樣增加更多的應用場景。

網絡中心戰的基礎是數據傳輸,T-14據說採用了受到嚴密保護的多重通信手段,除了無線電體制的數據鏈外,還有車際紅外通信系統,以紅外光波作為載波傳輸加密的數位訊號,聯通T-14坦克群和各通信節點。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與99A上的全向雷射通信/敵我識別系統類似,採用不可見光通信體制可以避免電磁幹擾,保密程度高,通信容量大。不同的是該通信系統不是全向的,具有指向性,安裝在炮塔尾部外觀就像2盞紅外探照燈,平時朝向後方,從結構上看應該能夠旋轉,但前向視野會受到車長周視鏡和旋轉發射塔的阻擋。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如何評價T-14

寫了4篇T-14,大家可能有這樣一個疑問,我是不是把T-14誇得太好了,真的有俄方說的這麼猛嗎?積弱多時的俄羅斯坦克怎麼可能一夜之間就彎道超車了?它到底算不算第一種四代坦克。

以西方標準來看,T-14無論是火炮、裝甲、動力還是火控,每個子系統上都沒有跨代的突破,公布的性能數據可能比歐美坦克高出一點,但是按多年來俄羅斯宣傳的誇大習慣打個折扣之後,最多也就達到M1A2 SEP和豹2A6的水平。大家認知中四代坦克將採用的全電驅動、電磁炮或者電熱化學炮、電裝甲、2人制車組等新概念全都看不到蹤影,因此它只是個如同蘇-57那樣的偽四代。

從俄羅斯的角度看,T-14完全跳出了過去俄式坦克發展的桎梏,立足現有科技,大膽創新,作戰效能提高幅度之大可謂是跨越式的發展,因此稱之為俄式四代坦克。

但是俄羅斯並未大規模生產T-14,過去曾經宣布從2020年開始採購2300輛全面換裝,2016年調整為僅試生產100輛,2018年7月俄國防部籤署合同購買32輛T-14和100輛T-15,頭12輛將在今年底交付完畢。採購數量被砍剩下一個零頭,有可能是技術尚未完善,更多的則是經濟問題。據說目前版本的T-14單價超過2.5億盧布,約386萬美元,T-90MS的國際報價則是425萬美元,還要高出一截,但俄羅斯持續採購的卻是T-72B3和T-90MS。目前的T-14可能還是閱兵工程樣車,完整版的實際採購價格或許會貴很多。

我個人的觀點,在坦克與反坦克技術發展都進入一個瓶頸階段,矛和盾勢均力敵的今天,T-14在整體布局、火力、防護、機動性、人機工效、信息化等各個方面都帶來很多新意。姑且不論這些技術是否已經實用化,也不論是否誇大了它們的效能,單是俄羅斯坦克設計師採用這些獨具見解的創造性設計,就可以看出俄國對坦克發展的深刻洞見,是當今江河日下的坦克業界中的一股清流。以輕10-15噸的車重實現M1A2 SEP、豹2A6、99A三巨頭的作戰效能,這本身就是一種超越。

T-14可以說是一輛披著科幻外殼、擁有下一代架構、採用現有技術的準四代坦克。它的思路是網絡中心戰,骨架是無人炮塔的全新布局,這兩點都是所有坦克設計師在思考規劃下一代坦克的時候夢寐以求的軟、硬體基礎架構。

現在的T-14或許確實像很多人所說不過如此,但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前文多次強調的潛力:無人炮塔的大空間提供了升級到152毫米坦克炮的潛力,豎式自動裝彈機提供了更大長徑比分裝彈藥的潛力,超壓輸出功率達到2200馬力的發動機提供了大功率電力供應的潛力,整合式主動防禦系統提供了免疫未來出現的新式反坦克彈藥的潛力,巨大的車體空間提供了將來升級裝甲或者全電設備的潛力,主動相控陣雷達為主的新型觀瞄設備提供了戰場單向透明的潛力……

烏拉爾設計局聲稱按照「網絡中心戰」思想設計的T-14下一階段將把乘員減少到2人,最終將實現無人化,完全沒有乘員。坦克遙控操作員下達概略的戰術任務,人工智慧化的無人T-14自主作戰。其實目前採用全自動遙控炮塔、所有觀瞄信號數位化傳輸的T-14理論上已經可以由乘員在車外遙控作戰。

或許目前俄羅斯的科技和工業水平還不能把這些潛力全部發揮出來,但憑藉這樣一個極具前瞻性的系統架構,今後升級將非常方便。而其它現役主戰坦克要進行上述任何一項改進,要麼在現有基礎上打補丁,要麼就得進行脫胎換骨式地大手術。

換一個說法,讓美國、中國、德國的坦克設計師全新設計一輛下一代坦克,他們設計出來的基礎架構很可能和T-14非常相似,因為這已經接近理想狀態。或者把T-14交到他們手上,換上各國最先進的火炮、彈藥和電子設備,「攢」出來的雜交產品整體性能將遠超任何現役或者正在升級的主戰坦克,這就是潛力。

如果說1979年服役的豹2定義了第三代坦克,那麼自2009年美國取消FCS「未來戰鬥系統」後,未來主戰坦克的發展道路已經變得模糊不清,大多數陸軍大國都選擇了觀望和改進現有裝備。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M1曾經的後繼者 - XM1202 MCS (Mounted Combat System - 騎乘戰鬥系統),大幅減低車重,採用2人制車組,搭載輕量化120毫米滑膛炮,可提供直射和曲射火力

T-14的出現給坦克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示,也給西方陸軍帶來了很大壓力。德國迅速推出130毫米炮,德法聯合研製歐洲主戰坦克EMBT,美國加速部署M1A2 SEPV3,研發新式戰場偵察設備,在東歐部署更多重裝部隊,以抵消T-14的「技術威脅」。

淺析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 動力與信息化系統

> 豹2A7底盤 + 勒克萊爾炮塔的EMBT樣車,今後將換裝萊茵金屬130毫米炮

相關焦點

  • 阿瑪塔並不能滿足俄羅斯 全新T16坦克機密曝光
    而俄羅斯的阿瑪塔系列主站坦克也在俄羅斯紅場閱兵時一展雄風。據報導,俄羅斯向世界展示了T-14主戰坦克和T-15步兵戰車,但是有關俄羅斯新型T-16主戰坦克的具體信息並未從俄軍方得到權威說法。阿瑪塔主戰坦克是俄羅斯陸軍主戰坦克,前期代號為T-14,已於2015年5月正式亮相。
  • 「阿瑪塔」t14 俄新一代主戰坦克亮相
    配備無人操控的炮塔系統可發射制導飛彈和炮彈「阿瑪塔」主戰坦克配備無人操控的炮塔系統和125毫米口徑的滑膛炮,可以發射制導飛彈和炮彈。「阿瑪塔」的底盤可作為搭載其他武器系統的平臺,可以「變成一輛完全自動化的作戰車輛」。相對俄現有坦克而言,「阿瑪塔」的雙人乘員能得到更好保護,他們將位於遠離主炮的加固艙內。
  • 俞碩:中國99式能不能打敗俄羅斯新坦克「阿瑪塔」
    而當中國新一代坦克成型之後,中國肯定會將其用於對外出口,屆時俄羅斯坦克在國際市場上的空間會進一步受到擠壓。由此可見「阿瑪塔」坦克對於俄羅斯軍方和軍工行業的意義非常重要。 俄羅斯人如此警惕,中國坦克及其行業現狀究竟怎樣呢?「和平使命2014」聯合軍演中,一大波國產99A主戰坦克的集團衝鋒讓人印象深刻。中國在經過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之後,終於擁有了一款與世界頂尖水平同步的新式主戰坦克。
  • 被擊毀不可能,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坦克家族最後的希望
    而這條新聞的主角,是俄羅斯陸軍希望,被稱為未來40年俄羅斯坦克主力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5月2日引述敘利亞國內的消息稱,最近在敘利亞西北部爆發的一次戰鬥中,俄羅斯派往敘利亞用於測試的1輛T-14型坦克被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發射反坦克飛彈摧毀。據稱在交火中,除一輛俄軍最新型的T-14坦克被擊毀外,還有2輛俄軍坦克被擊傷。
  • 細品俄「阿瑪塔」主戰坦克細節
    近段時間來,俄羅斯新型「阿瑪塔」主戰坦克正在為5月9日的大閱兵緊張彩排,不過昨天之前,它的「頭」上一直都戴著「蓋頭」,全世界的軍事觀察家都只能看著這種神秘坦克猜測它的真面目。昨夜,參加閱兵式的俄軍裝甲車輛第一次在紅場「帶妝彩排」,全部戰車安裝了全套的附加部件,威風凜凜的通過紅場。「阿瑪塔」也終於掀開「蓋頭」,讓我們得以一睹尊容。
  • T-14「阿瑪塔」性能先進,能重振俄式坦克雄風嗎?
    蘇聯曾經憑藉鋼鐵洪流,令敵人聞風喪膽,也從此打響了俄式坦克的威名。雖然在信息化戰爭時代俄式坦克表現得很糟糕,特別是近些年發生的幾場局部戰爭中,T-72等坦克面對RPG等武器很容易變成待宰的羔羊,但其憑藉一貫的廉價且皮實耐用的特性,還是不缺少擁躉。
  • 俞碩:俄羅斯四代坦克「阿瑪塔」分析
    多年來,俄羅斯即將裝備新坦克的消息在網絡中廣為流傳,其曝出的頻度就像中國「航母八月上船臺」一樣,年復一年。消息中所提及的型號從T-95到「艦隊」,最後變為「阿瑪塔」。2015年2月,據外電報導「阿瑪塔」坦克將參加5月的勝利日閱兵。
  • 印度網民:我們要買T-14阿瑪塔主戰坦克了,真香
    【話說軍世】在國際軍購市場上,印度一直都是比較「豪爽」的,也是少數可以同時在美國、俄羅斯和歐洲都購買武器裝備的國家,尤其是在2013-2017年的5年中,印度都是世界武器採購最多的國家,自己就佔了全球軍火市場12%的進口份額,如今在俄羅斯舉行閱兵式的節點,有印度媒體報導,印度準備購買俄羅斯最新的主戰坦克
  • 美國下一代主戰坦克什麼樣子?官媒曝中國第四代坦克正在研發
    根據專家評估,未來中國的第四代主戰坦克,其性能相比三代坦克,將是一個全方位的提升。其中包括雙成員布局,更大口徑主炮和火控系統、更先進的一體化信息系統和更強的裝甲等系統防護能力。在中國與美國的第四代主戰坦克正在研發階段的時候,俄羅斯卻向世界宣稱,其已經研發了自己的第四代主戰坦克,這就是這幾年大家比較熟悉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雖然這款坦克一直處於試驗階段,但是已經多次參加了俄羅斯勝利日閱兵了。
  • 全球第一款自帶廁所的坦克——俄羅斯的T-14「阿瑪塔」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俄羅斯的T-14「阿瑪塔」新一代主戰坦克成為世界上第一款自帶廁所的坦克,這樣坦克乘員們就無需使用專用的「便便罐」解決問題了。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報導稱,造價高達300萬英鎊的俄羅斯「阿瑪塔」坦克裝備有衝水式的車載廁所,這是世界首款自帶廁所的坦克。搭載3名成員的T-14「阿瑪塔」坦克被俄羅斯稱為是世界最先進的坦克,裝備廁所後將解決坦克成員在車內大小便的難題。士兵們可能需要連續執勤數日,這意味著他們需要找到一個更人性化的廁所解決方案。
  • T72坦克的深度升級版本,阿瑪塔坦克服役前的過渡,已成經典絕唱
    環球軍事網4月13日報導了一則消息,"魔改版"T90來了,俄軍正式列裝T90M主戰坦克。俄羅斯西部軍區新聞處日前發布消息稱,俄羅斯軍隊4月已經接裝首批改進型T90M"突破"坦克。在這則消息中提到的T90M坦克,是俄羅斯最新型的主戰坦克。
  • 全球十大最強主戰坦克
    美國陸軍現階段最終的目標是將所有的M1系列坦克改進成為M1A2SEP型。 SEP是系統組件的英文縮寫,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在火力方面在火炮防盾上加裝了1挺12.7毫米機槍,配備M829E3加強型穿甲彈,主要武器為120毫米滑膛炮,最大速度68公裡/小時。
  • 美國艾布拉姆斯坦克兵對俄羅斯下一代主戰坦克看法:呵呵
    2011年,普京宣布花20億用10年時間更新俄羅斯武器庫,下一代T14阿瑪塔主戰坦克是此次計劃主角之一。如今,T14阿瑪塔主戰坦克正在量產中已出廠20輛。俄羅斯方面對T-14阿瑪塔主戰坦克評價很高,認為在搭載全新設計125毫米2A82型滑膛炮,並和T-15步兵戰車、BM-2火箭炮、2S35自行火炮組成阿瑪塔重型履帶通用平臺後,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可以完勝其他各國現役主戰坦克,包括美國M1艾布拉姆斯坦克在內。俄羅斯更是在去年揚言,T14阿瑪塔坦克可以在火星上作戰。因為他們擁有新式超級冷凝器,可讓坦克發動機在零下58華氏度環境中啟動。
  • 說好的T-14阿瑪塔呢?俄軍裝備新型T-90M坦克
    T-90主戰坦克最早在1994年就開始小批量生產裝備俄羅斯陸軍,此次俄軍收到的改進型T-90M,使用了炮盾更小的炮塔設計,使用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並具有坦克之間交換數據信息的能力。簡單來說,更大的車體結構,有利於安裝更多的裝備和動力系統,畢竟坦克內部空間就那麼大,T-14阿瑪塔的車體比T-90的車體大上許多,與傳統蘇系坦克儘量縮小車身,減少被彈面積的設計相悖,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 俄羅斯T-14「阿瑪塔」坦克進入量產 世界僅有三款第四代主戰坦克之一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馬巖】據《軍事觀察雜誌》網站8月4日報導,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長丹尼斯曼圖羅夫的一份聲明顯示,該國的T-14「阿瑪塔」新一代坦克已經進入量產。他表示,坦克的發動機和熱成像儀的問題都已解決,前線坦克部隊的測試工作已按計劃進行。T-14坦克於2015年首次亮相,是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開發的第一款全新設計的坦克,它採用無人炮塔、先進火控系統、隔艙化設計,可在晝夜及各種氣象條件下作戰。
  • 俄羅斯T14阿瑪塔是否是第四代主戰坦克?有一個問題拖累了它
    去年俄羅斯公布了其全新一代主戰坦克T-14阿瑪塔坦克,並自豪的宣布該款坦克是世界上首款第四代坦克,而且其也是世界上首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炮塔坦克,這裡可能會有人說約旦的獵鷹坦克,獵鷹的兩名成員還是在炮塔吊籃裡,本質上還是有人炮塔。那麼俄羅斯的T14阿瑪塔坦克是否真的是第四代坦克呢?其性能怎麼樣?
  • 美軍的M1A2主戰坦克用了幾十年,為什麼不開發新的坦克?
    那麼為什麼美軍抱著老舊的M1A2主戰坦克一直使用了幾十年,不開發新一代的坦克呢? 一:沒有需求 需求是發展的根本動力,美軍之所以遲遲沒有推出新一代主戰坦克就是因為沒有需求
  • 國產第四代主戰坦克在研!性能超越99A,與俄羅斯T14比之如何?
    我國的最先進主戰坦克是99A,很多軍迷小夥伴都這麼認為,當然目前來說也確實事實如此。不過在一檔的我國官曝軍工科技視頻當中,卻意外提到了比99A更先進的我國第四代主戰坦克已經在研的消息。作為我國未來裝甲兵中堅力量的第四代主戰坦克性能怎樣?超越99A的基礎上比之俄羅斯的第四代T14主戰坦克又是如何?
  • 席亞洲:圖文細品「阿瑪塔」坦克
    近段時間來,俄羅斯新型「阿瑪塔」主戰坦克正在為5月9日的大閱兵緊張彩排。不過昨天之前,它的炮塔上一直戴著「蓋頭」,全世界的軍事觀察家都只能看著若隱若現的神秘外形,猜測它的真面目。昨夜,參加閱兵式的俄軍裝甲車輛第一次在紅場「帶妝彩排」,全部戰車安裝了全套附加部件,威風凜凜地通過紅場。「阿瑪塔」也終於掀起「蓋頭」,讓我們得以一睹尊容。
  • 日本10式主戰坦克 「減肥」後更專注於本土機動防禦
    「應該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10式主戰坦克的使用頻率。保養好不好,關鍵還是看內在機械系統和信息化系統的維護,不能僅從外觀評判。」方長安介紹,10式主戰坦克的現代化主要體現在火控系統、指控系統等車載信息化之上。  能否成未來「陸戰之王」需實踐檢驗  但即便如此,也有不少人稱10式主戰坦克還達不到四代坦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