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來,俄羅斯新型「阿瑪塔」主戰坦克正在為5月9日的大閱兵緊張彩排。不過昨天之前,它的炮塔上一直戴著「蓋頭」,全世界的軍事觀察家都只能看著若隱若現的神秘外形,猜測它的真面目。昨夜,參加閱兵式的俄軍裝甲車輛第一次在紅場「帶妝彩排」,全部戰車安裝了全套附加部件,威風凜凜地通過紅場。「阿瑪塔」也終於掀起「蓋頭」,讓我們得以一睹尊容。那麼這種坦克的炮塔究竟有何玄機,我們下面通過圖文略加分析。
圖文細品「阿瑪塔」
在此前的彩排中,T-14坦克通過紅場時戴著「蓋頭」,反而激起觀察家們更大的好奇
掀起蓋頭的T-14「阿瑪塔」首次公開亮相
「阿瑪塔」炮塔外形看起來相當別致。此前曾有說法稱這種坦克的戰鬥全重達到65噸,但在T-14掀開蓋頭後,明顯可以判斷這種說法純屬臆想。多數西方媒體認為「阿瑪塔」戰鬥全重為55噸,而國內坦克專家俞碩則推測其全重約52噸。至於它的動力系統,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採用了最大功率1500馬力的新型發動機,但為避免過熱,其實際可用功率被限制為1200馬力。如果按照1200馬力的數據來計算,單位功率為23馬力/噸,比T-90A略好,與西方和中國三代半坦克稍有差距。
從頂部照片可以看到,由於採用了無人炮塔,因此整個炮塔比較細長。
阿瑪塔坦克炮塔後部的尾艙尺寸很小,應該是為平衡主炮重量而設計的。它的自動裝填機可能與T-72類似,是裝在炮塔下方的盤型。值得注意的是,該坦克的車長周視鏡和遙控機槍塔合二為一,看起來比較龐大,實際上車長周視鏡的尺寸並不大。相比之下,T-14的前身,195工程坦克的無人炮塔上安裝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光電轉塔。此外,一個令人感興趣的亮點是,它在炮塔頂端兩側安裝了可以360度旋轉的煙幕彈發射器,同時還安裝了專門向上發射的煙幕彈。坦克專家俞碩對觀察者網說,這可能是專門用來對抗攻頂彈藥的煙幕彈。此外,這張圖中還可以看出坦克乘員的布置方式,三人都在車體前部的駕駛室內,其中右側為車長,左側前方為駕駛員,駕駛員身後是炮長。
T-14「阿瑪塔」坦克炮塔設備分布示意圖
俄羅斯媒體此前所稱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坦克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就是安裝在炮塔側面的四個天線,可以覆蓋坦克360度範圍。至於這種雷達的作用,目前比較合理的猜測是用於控制主動防護系統。最近在坦克上安裝毫米波雷達已經成了一種新「時尚」,中國的99A坦克也在火炮根部安裝了毫米波雷達,用途猜測是炮口測速,也可能用於戰場探測。
T-14「阿瑪塔」坦克右側炮塔設備分布示意圖
T-14「阿瑪塔」坦克正前方炮塔設備分布示意圖
T-14「阿瑪塔」坦克上方設備分布示意圖,坦克專家俞碩認為,其頂部看起來分割成很多塊的並非爆炸反應裝甲,只是一塊護板。同樣,車體上方的也是
2011年被俄羅斯放棄的195工程樣車,該車與「阿瑪塔」有一定的血緣關係,它的炮塔側面裝有一門30毫米機關炮,車體上方的車長周視鏡看起來非常龐大,此外它的主炮為152毫米口徑
與T-14「阿瑪塔」採用同樣底盤的「阿瑪塔」重型步兵戰車裝備分布圖,該型裝甲車的車體側面安裝了大量的爆炸反應裝甲,同時裝有和坦克一樣的10個主動防護系統攔截彈
「阿瑪塔」坦克的「高正無」照片集
「阿瑪塔」坦克正面圖,其炮盾看起來像是類似西方的外防盾,但實際上仍是內防盾,只是外面安裝了硬質外罩,而不是以前俄羅斯坦克上那樣的一塊帆布
「阿瑪塔」坦克的尾艙,可見其實際體積很小,可能容納部分設備,主要用途是平衡主炮的重量
這張圖片中可以清晰看到「阿瑪塔」坦克炮塔下方側面的主動防禦裝置攔截彈發射器
「阿瑪塔」坦克側面圖
「阿瑪塔」坦克側面圖,車體前部塗飾了「聖喬治絲帶」
俄軍新型裝甲車輛縱隊駛向紅場
這張圖中「阿瑪塔」後方有2S19自行火炮和「聯盟SV」自行火炮
「阿瑪塔」前傳
「阿瑪塔」坦克最初公開的模型,看起來具有雷達隱身設計,但實際露面的「阿瑪塔」並沒有如此「科幻」
俄羅斯T-80UM3「黑鷹」坦克,它的炮塔尾艙非常大,因為採用了尾艙式自動裝彈機
195工程坦克,與「阿瑪塔」一樣為7對負重輪
俄羅斯在T-80U底盤上試驗安裝152毫米主炮的292工程坦克驗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