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給600萬傳統小賣部一個新活法。
天下網商記者 李丹超
杭州湘湖景區有一家小賣部,5月1日迎來了本年度的第一個「高光時刻」:儘管天氣陣雨不斷,但從早上8點開門起,小賣部幾乎裡裡外外都是人,老闆為此招了3位兼職店員。下午3點,收銀臺顯示,收到當日付款250多筆。
實際上,小賣部從去年開始就陸續上了不少短視頻平臺,成為當地一個網紅打卡地。
這是它現在的樣子。直面270度超廣角湘湖湖景,鮮花環繞、科技加持,來過的人習慣稱它「最美天貓小店」。
小賣部成名以後,來這的男女老少,有專門來拍抖音的,有專門來做直播的,也有專門來找老闆的。
以前的老闆是誰,不詳。現在的老闆,就是上圖裡的男人。他叫金錫華,杭州蕭山人,是不是土豪也不詳。沒事的時候,他確實喜歡這樣捯飭自己。
估摸著五六十歲的人都有極深的故土情懷,尤其像老金這種在國外待了好多年的。4月29日我見到他那天,他又穿上了心愛的大地色漢服,站在時尚feel的天貓小店裡,確實很颯。
中年男人很颯的結果就是,像這樣被合影的次數會很多、很多、很多……
不過放到兩年前,老金可就沒那麼颯了。
老金屬龍,今年56歲,外號不叫金哥、也不叫龍哥,而是「部長」。
為啥叫「部長」,因為老金開了10年景區小賣部,風頭最旺的時候,從西湖到湘湖,總共開了10家。
兩年前,他接手了這家小賣部,「被迫」開始了一次改造。
這是小賣部兩年前的樣子。
和中國景區大部分的小賣部一樣,兩年前,它靠著「三件套」艱難度日:飲料、泡麵、紀念品。
直到,小賣部的生計陷入了史無前例的糟糕:每年虧損15萬。
這當中有歷史原因,湘湖景區有了二區三區,老主顧們都奔那裡去了,身在一區的小賣部自然生意也就落了空,但更多的,是因為千篇一律的生意思路。
老金雖是60後,腦子卻很活絡,接下這個燙手山芋時,身為「部長」的他想到了「新零售」。
新零售和小賣部的一個典型案例,是浙大玉泉校區後門的維軍超市。2017年8月28日,它作為第一家「天貓小店」亮相,給出了數位化小賣部的樣本。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曾說,像維軍超市這樣的小店,中國有600萬家,然而在過去的十年裡,他們成功地錯過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機會,天貓小店是一次彎道超車。
現在,全國已經有130多萬家小店接入阿里巴巴生態,你隨便在街頭看到的一個由七旬老人經營的雜貨店,可能已經擁抱新零售。
老金決定把這裡也變成一家「天貓小店」。2019年初,他找了專門的機構幫忙設計了圖紙,結果改造動靜太大,方案就被pass掉了。
實在沒辦法了,景區方面要求他大年初一前改造出家新店來,老金硬著頭皮自己畫了圖紙,結果還是被pass掉。還好那時候有個景區的朋友替他作保,這才通過了圖紙。
20天後,老金改出了一家新店。
這是小賣部現在的樣子。我跟老金說,不管當初是不是「被迫」,結果總是令人滿意的。
改造費用不小,去年一年算下來賺的錢就不是很多,但變化卻是巨大的。
就說小賣部前後兩扇門,花花草草兩組排開,這個季節紅的、紫的、黃的,開得真是極美。門頭上一個黑色的天貓頭像,悠哉遊哉地長在這處風水寶地。
以前進貨得去蕭山商貿城,10家店的貨盤一盤再去進貨,那簡直要命,每天老金都在店員的各種「催命」電話中度過。
現在不一樣了,除了一些小朋友玩具,老金手下的4家店,全部通過零售通下單。貨送到店,不需要他總是去跑腿進貨了。關鍵是,店裡什麼東西好賣,零售通掌握得比他還清楚,可以及時補貨,也少了囤多過期的風險。
零售通和小店上遊的120家品牌和經銷商一起,向小店提供了免息賒購和「過期賠」、「滯銷賠」等服務。而這些品牌大部分是國貨,通過為小賣部量身定製商品等,國貨品牌也找回線下運營的陣地。
這點老金感觸很深。他最早在供銷社工作,經歷了柴米油鹽、鐮刀化肥計劃供應的年代,又去了俄羅斯做貿易生意虧本回國,他明白,如今做生意不靠數據說話是不行了。
小賣部配備的如意POS,可以共享阿里巴巴經濟體大數據,根據淘系、高德、餓了麼等消費數據,通過對小店周邊消費者進行畫像,為小店推薦周邊消費者喜歡的商品,也能幫小店推薦可能存在的爆款商品。
小賣部門口的天貓爆款貨架如今擺滿了百草味、三隻松鼠等網紅商品。
4月28日,林小海宣布對六百萬小店的數位化幫扶方案,包括高德地圖為小店引流、一鍵接入餓了麼、大數據產品「零」元購等,街坊小店將接入阿里巴巴春雷計劃,共享阿里經濟體大數據資源。
老金的小賣部因為所在的景點叫湘浦觀魚,所以取名「湘浦小憩」,就是圖中有紅色遮陽傘的地方。但它所在的位置,在湘湖景區裡其實不算很好。大部分來湘湖玩的人,會去景點、配套更完善的二區和三區,一區雖然風景好,但能玩的東西卻是不多。
這或許註定了湘浦小憩要和其他景區小賣部有所不同。
來這裡的人沒那麼多反而顯得清淨,銷售清單裡,賣的最好的不是泡麵、瓶裝飲料,而是各類鮮食、現做茶飲。
店長國芳現在做得一手好咖啡。店裡設置了室外餐飲區,除了過往遊客,周圍小區的人晚上也會來店裡坐坐喝點東西,有些老同學聚會能在這裡待上整整一天。
有個數據說,中國8成以上的便利店毛利不到30%,有62%的便利店直營淨利潤率不到2%。而鮮食類商品的利潤可以達到40%以上。
在旅遊業中,還會講一個遊客停留時間的概念,遊客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越久,對當地的消費貢獻也就越大。
鮮食+吸引人長時間停留,讓湘浦小憩一直有不錯的營業額。對比老金同在湘湖但位置更好的其他三家店,這家店的平均營業額幾乎是其他店鋪的10倍。
作為店裡的長期「店員」,老金表示這隻烏龜最大的功能就是「引流+留住客」,目前看來效果很不錯。
湘浦小憩的改變,印證了林小海對於天貓小店最初的期待:「我們並不是要讓所有的店變成一家店,而是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老金不得不選擇在節假日招募更多大學生來兼職幫忙。特別是這個五一,疫情期間小賣部關門了兩個多月,直到清明以後小賣部才恢復了人氣,這次他猜測「報復性旅遊」的可能性很大,「遊客的體驗很重要,所以人手一定要多一點」。
老金的老婆和女兒有時候也會來幫忙。老婆和女兒學的英文,老金學的俄文,經常有人帶著外國友人來店裡求三人做翻譯。他偷偷告訴我自己也有私心,因為女兒並不感興趣小賣部的生意,但「部長」想改變女兒的看法:小賣部不土。
現在,老金還在湘湖景區裡添置了6臺自動售貨機,他因此需要每天忙到凌晨一點:去4家店裡輪番轉悠、給店員送飯、檢查每臺自動售貨機的使用情況。掐著時間,他才能偶爾來湘湖小憩穿上心愛的大地色漢服過過癮。
編輯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