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小編也懷揣過開小賣部的偉大夢想。
裸辭是一場較量
2019年4月,小張辭去了大城市的工作,在老家縣城開了一家小賣部。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裸辭創業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壓力,也是經濟上的壓力,一切都將從0開始。
第一次創業真的是毫無經驗,在各種問題上都是手忙腳亂,租賃門店、風格裝修;到貨品挑選定價、進貨補貨;再到找尋長期靠譜的供應商等等,都是小張一個人忙前忙後在捯飭,也踩過不少的坑。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小張的創業大計就在這個小賣部。
「縣城裡很多小商店,競爭太激烈,賣不出去東西庫存堆積,小本生意虧的撐不住了就倒閉」。小張常常覺得,自己的小賣部要想活下去,一定要跟得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和人們需求的轉變。
你要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沒有人逛街不代表沒有人購物。如果想開小商店,要記得你開的不是商店,你是在為大家提供一種便利的生活方式,畢竟在縣城開小商店的首要因素是便民。」小張認為,創業的第一步,你得清楚,你自己將要去做的事情是什麼。
雖然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感覺到生意不好做,便利店、連鎖超市搶佔零售市場,但事實是這些雜牌軍也有他們的商業實力。如今的小超市、小商店不能僅僅停留在賣貨階段。小賣部能不能開好,一部分在於市場環境,另一部則取決於你的運營能力。
縣城裡隨處可見的零售雜牌軍
如果城市裡的便利店和連鎖超市比作正規軍,那些小賣部、小超市就只能算是零售雜牌軍。
「我們傳統印象裡的小賣部,大多是不太起眼的門店,五花八門的名字,門口一定要有一個排滿煙盒的玻璃櫃檯以及塞滿冰棍的冰櫃,昏暗的貨架上擺滿琳琅滿目的零食飲料、生活日用品等等。小小的門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張還說,新的社會環境下,門面的布局、商品的陳列其實十分重要。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超市的布局還是很老套,整體的燈光、氣味等搭配混亂,無法引起顧客購物慾望。
在他看來,創業的過程是不斷去打破傳統思維模式,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好比網際網路時代消費結構升級,小賣部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賣部。小張的小賣部結合了小程序線上銷售送貨上門,微信建群社群宣傳活動促銷等等新零售的銷售方式,更具時代的特點才能走的更遠。
創業之路處處是故事
「創業之路有多困難?即便是小到像我這樣縣城裡開一個小賣部,都覺得困難重重。我也看到過太多創業者成功故事,但我不相信故事,因為創業路上最不缺故事。」
小張的創業心得
1、創業≠工作自由
創業是個體力活,更是腦力活,搞清楚自己是真想創業還是逃避工作。
2、保持學習狀態
不管什麼行業,想賺錢,就一定得掌握知識。
辦法一般有兩種,一個是自己摸索,一個是學習。
3、一定要專注
你只有專注的去做一個項目上,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開小賣部就不要想著開酒店。
4、要有執行力
想好下一步,就要趕緊執行,3天不行動就開始有惰性。
5、會算帳
基礎創業,最重要的就是財務核算能力。任何生意啟動之前,一定要算清楚你需要投多少錢,可以賺多少錢。
6、堅持下去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他說,很多人會問我,年紀輕輕的小城市裡開小賣部,不覺得浪費人生嗎?
事業無大小,多數人連自己想要做什麼都不清楚,你有你的清晰目標,並且專心致志去研究、去實踐,那就是你的偉大事業,與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無關,與你做什麼事情也無關。但創業成功的案例太多,可複製性卻有限,需要自己看的透徹,不要自我麻痺。
創業路上或許你我都是開小賣部的小張、小李、小王,而這座小城裡的小賣部,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會伴隨著每天的太陽經營的熱氣騰騰。那麼你的「小賣部」開的怎麼樣了?
更多小微企業內容可以微信搜索關注「財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