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1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俗話說「春分到、蛋兒俏」,民間有著「春分立蛋」的習俗,究竟春分這一天雞蛋真的更容易豎起來嗎?還是有著別樣的寓意呢?今天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官家會舉行種種迎春的慶祝活動,以慶祝春天的到來。民間認為,春分這一天是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豎蛋。究竟春分日豎雞蛋是不是成功率更高呢?採訪中,有市民就忍不住與記者一同嘗試。
在試驗中,雖然成功了幾次,但更多的還是以失敗告終。據陽江職院附屬實驗學校的老師介紹,其實豎蛋這樣的事情,只要找準方法,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都成。選擇春分立蛋,更多的是寄託了人們一種美好的祝願。
據了解,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雞」與「吉」諧音,意寓吉祥,而「立」又和「利」諧音。所以把雞蛋立起來,又意味著大吉大利。在萬物復甦的春天,正是一年的開始,也是人們對一年美好生活的希冀。
文字:許盈盈
攝像:馮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