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億人戴眼鏡,行業規模850億,開個眼鏡店到底是掙扎還是躺賺?

2020-12-05 富豐財經

在中國,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戴眼鏡。在代表未來的學生群體中,眼鏡似乎成為了如同中性筆一樣的標配,小學生群體的近視率為百分之30,中學生的近視率更是高達百分之80。甚至在幼兒園裡都有孩子早早掛上了眼鏡。數據顯示,我國近視總人數已經超過4億5千萬。除近視鏡外,太陽鏡、隱形眼鏡、老年眼鏡以及眼鏡護理工具正在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周圍,看看身邊的朋友你就能感覺到,這是一個規模如此龐大的行業,業內預測,到2020年,我國眼鏡行業的規模將達到850億元之巨。

由於個人配鏡需要測量近視度數、瞳距、臉型等多項數據,這讓個人配鏡擁有了半定製屬性。也就是說,為了獲得最好的配鏡服務和佩戴體驗,線下門店在目前來看是很難被線上電商所取代的。這也造成了眼鏡行業雖然毛利率高,但實際利潤率卻不到百分之10的尷尬處境。外界盛傳,一副中端眼鏡,其成本往往不足100元,但在面向消費者的零售中卻能賣出500元以上的高價。人們藉此批評眼鏡行業是吸血鬼,應該納入醫療器械,控制廠商逐利。

那麼開一家眼鏡店賺錢嗎?

其實眼鏡本身的成本僅佔整個產業成本的百分之13.7,僅對比眼鏡成本就說利潤高其實是不合理的。在線下連鎖眼鏡店鋪中,人工成本和店鋪租金合計吃掉了超過5成的成本。開一家眼鏡店還需要一次性投資購買專業設備,在目前的市場上,一套二手中端設備也需要至少10萬元才能採購下來,專業的驗光師不僅工資高還不好找。在二線城市加盟一家連鎖眼鏡店需要一次性投入大約30萬,除此之外,還會有更高的運營成本,再除去稅費,行業平均的淨利潤僅為百分之9.1。

目前,我國眼鏡門店數量已超過31000家,各品牌依然處於激烈的競爭狀態,據統計,排名前十的眼鏡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合計為兩成左右,行業內依然沒有形成特別優勢的企業和品牌,各家都在積極探索,發力爭取市場。

對於大部分中小眼鏡廠商來說,如何滲透自己的銷售網絡一直是一個難題。其中的核心原因在於,門店開設成本高。由於學生是近視眼鏡的主要銷售群體,眼鏡店不得不儘量分布在校園周圍。但眾所周知,學校附近的商鋪租金普遍較高,還有一些隱形的準入門檻,同時,競爭也會更為激烈。而眼鏡的其他品類比如太陽鏡、隱形眼鏡等已經具備了一些個人裝飾的屬性,有越來越多品牌選擇把店面開到商場裡,如此一來,店鋪成本又上了一個臺階,人員成本和運營成本也伴隨著水漲船高。

而對於大型連鎖眼鏡品牌而言,也有自己的難處。由於眼鏡特殊的店鋪經營模式,在門店內,配鏡師通常會在一定程度上居於主導地位。多數消費者都會在配鏡師的指導下完成購買,這就對配鏡師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怎樣避免以次充好等不誠信的經營行為,成了連鎖品牌品質控制的突出問題。

國內頭部品牌也在面臨著國際大型品牌的不斷衝擊。2005年,國際品牌先後進入中國,比如北美品牌亮視點作價2.9億元收購北京雪亮眼鏡,收購經營網點278個,隨後,法國的依視路,德國羅敦司得、日本豪雅也相繼進入中國。客觀上講,國際眼鏡品牌對於國內品牌起到了示範學習的作用,但也加劇了整個市場的競爭。

從發展趨勢上來說,即使受限於半定製的銷售模式,但眼鏡行業從來沒有放棄對於電商銷售渠道的探索。不同的品牌對於電商的運用方式也不盡相同。以近視鏡為例,很多品牌採用了線上購買,線下加工的方式。消費者從電商平臺選擇自己心儀的框架和鏡片,再去到實體店由專業的驗光師進行驗光和眼鏡的加工製作。購買和加工正在一步步呈現分離的趨勢。對於實體店來說,也省去了一部分眼鏡採購壓貨的成本。

未來,我國的眼鏡行業將進一步整合,行業內將產生龍頭企業,形成品牌優勢。營銷上也將越來越多的表現出個性化,針對不同人群將更加細分眼鏡品類,目前來看,產品調性、科技元素、時尚表現力將成為區分品牌的重要指標。眼鏡行業的未來依然充滿想像力,數據顯示,2011年眼鏡行業完成營業收入175億,2016年該數據增長為330億,預計到2022年,整個行業的營收將達到547億元。

相關焦點

  • 開家眼鏡店,能賺錢嗎?
    但是每年市場規模也僅30億人民幣左右,較之1000億的整體市場規模,也僅佔3%左右的市場。而上市公司博士眼鏡,一年約5億的銷售收入,佔據整體市場規模僅0.5%左右。綜上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眼鏡零售市場是一個極度分散的狀況,沒有絕對的寡頭引領行業的發展。
  • 眼鏡店加盟利潤大嗎?
    隨看科技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眼鏡店的需求量變得龐大,不僅有對近視眼鏡、老花鏡隱形眼鏡的需求,還有對流行款式眼鏡的需求等。在這裡面一些有眼光的創業者看到這一市場前景後紛紛涉足投資開眼鏡店,然而內心深處的最大疑問就是開眼鏡店利潤大嗎?開家眼鏡店到底每月能賺多少錢呢?
  • 億歐網:是另闢蹊徑還是回歸本質?千億眼鏡產業的新生與破壁
    是另闢蹊徑還是回歸本質?站在分叉口的眼鏡行業,前路迷霧重重。   「我們這個學校裡,有哪個班近視的人數沒超過20人,我提頭來見。」深圳一小學保安王叔對筆者說道:「早上上學的時候,學校門口那一片片黑鏡框、重書包,現在的孩子可讓人心疼了。」
  • 《辛丑條約》4.5億賠款,對應中國4.5億人,恥辱因誰而生
    賠款屬於「懲戒」的一種,它涉及條約第6款,要求中國對各國列強賠款4.5億兩白銀,年息4釐,價息合計超過9.8億兩白銀,這還不包括地方政府的2000萬兩賠款。清政府的賠款由各國列強分配,其中俄國賠款1.3億兩、德國賠款9000萬兩、法國賠款7000萬兩、英國賠款5000萬兩、日本賠款3480萬兩、美國賠款3200萬兩、義大利賠款3200萬兩、比利時賠款850萬兩、奧地利賠款400萬兩、荷蘭賠款78萬兩,至於剩下的40多萬兩,則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國分配。
  • 上海灘首富周正毅:入獄前花1.5億買豪宅,在牢裡仍躺賺30億
    不少人覺得周正毅雖然犯罪,但是他能從一個窮小子最後成為上海首富實屬不易,更多人覺得他違反法律賺錢,賺的也是昧著良心的錢,受到法律的嚴懲是罪有應得。在打工期間,周正毅知道僅靠給被人打零工是賺不到多少錢的,錢大多被老闆賺去了,所以後來就決定做生意。
  • 眼鏡行業沉浮路
    是另闢蹊徑還是回歸本質,眼鏡行業這條路仍然是迷霧蒙蒙。 「我們這個學校裡,有哪個班近視的人數沒超過20人,我提頭來見。」據保守估計,到2020年我國近視患病人口接近7億人。龐大的需求使得中國眼鏡行業市場巨大。 於半年前,億歐曾採訪伊視可創始人馬金同。他認為,雖然官方數據顯示眼鏡市場規模在800億左右,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增長,但是業內人士都知道真實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千億元。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放在患近視的人身上就變成了眼鏡。
  • 每年造3億鏡片,這個小城的眼鏡佔全球一半,20元眼鏡賣200是人情
    官方數據顯示,當地有5萬多人從事眼鏡相關行業,年產鏡架近2億副,佔全國總量的1/3;年產光學鏡片和玻璃鏡片3億副,佔國內總量的75%,世界總量的50%。「全世界每兩個人戴的眼鏡中,就有一個人的鏡片產自丹陽。」在當地人口中,這已經是丹陽眼鏡的「行業佳話」。
  • 範曾賣畫,到底賺了多少錢?1年繳稅1個億,10年捐款5.3億
    範曾賣畫,到底賺了多少錢?1年繳稅1個億,10年捐款5.3億範曾是我國著名的畫家,但凡有畫家範曾的名字,那簡直就是流量的擔當,這種流量的號召力,在文化界與於丹有一拼。都說畫家掙錢,人們對於畫家能夠掙多少錢,估計大傢伙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 戴眼鏡還是不戴眼鏡?5位動漫中的眼鏡娘,摘下眼鏡即解除封印?
    你是眼鏡控嗎?許多動漫中妹子都會戴著一副大大的眼鏡,給人內向文靜的感覺,但是當她們摘下眼鏡會有什麼變化呢?你還愛她們嗎?曉美焰剛出場時留著兩條大大的麻花辮,戴著紅色粗框眼鏡,整個人看起來柔弱不起眼。但是摘了眼鏡之後,她的顏值簡直一路開掛,「惡魔焰」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也是動漫中的第二女主角。3、羽川翼《物語》吹爆班長羽川翼!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可以說我國眼鏡行業的市場份額非常巨大,中國人口就算是14億,一半就是7億人,這麼龐大的市場份額誰不「心動」?眼鏡行業一直被人們稱為「暴利」行業,很多人都知道是市面上,售價幾百元的眼鏡,可能成本只有幾十元。甚至有些商家,會將成本幾十的眼鏡賣出上千元的「天價」。
  • ...至少有1個讓眼鏡店耽誤了 批發價38元一副的名牌鏡片,眼鏡店一...
    「在我們醫院,每10個來驗光配鏡的患者中,至少有1個曾經到眼鏡店配過眼鏡,但戴著不合適,近視度數進一步加深了。」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說,日常接診中,遇到過很多因為配鏡不當導致視力進一步受損的病例。  眼鏡是否合適,怎麼來確定?面對街頭遍地開花的眼鏡店,您是否有些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家?您配戴的眼鏡,是否真的適合您的眼睛?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眼鏡的人都很吃虧。」剛畢業的90後職場人馬力告訴新芽Newseed記者。起因是馬力想換副新眼鏡,看中一副2000元的眼鏡,雖然喜歡但無奈價格太貴,只能悻悻而歸,「結果過了幾天發現淘寶上才400。」
  • 靠8分錢利潤年賺2.6億:你看不起的行業,往往最賺錢!
    來源:快馬商機網(ID:kmway6)  作者:快馬君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有哪些不起眼,但是很賺錢的行業?  排名第一的回答接近10000贊,作者@維小維 說了自己在廈門中山路看到的一家賣魷魚的店。  這家店生意非常火爆,長時間保持20人排隊,1分鐘可以賣出2份烤魷魚。
  • 7億中國人近視,8成被忽悠過!眼鏡貓膩太多,別配瞎了
    讀大學時候,班裡一位同學家裡開眼鏡店,每個假期結束,他都會換一副眼鏡回校。每次同學們打趣問他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他都諱莫如深地笑笑,不說話!後來知道北京有個潘家園,配眼鏡聖地,光眼鏡城就四五個,加上街邊的獨立眼鏡店,整個潘家園該有幾百家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眼鏡店,絕對能挑花眼。
  • 一夜「躺賺」112億,馬雲或將迎來危機?
    最近這些年中國出現了很多知名的富豪,其中最受人關注的有馬雲、馬化騰、王健林等等,其實還有一些知名的網際網路領域的大佬也逐漸冒出頭來,比如王興、黃錚、劉強東等等。最近一段時間劉強東雖然沒有什麼大消息,但依舊被人們時刻關注著,有相關報導稱劉強東又「賭」對了?一夜「躺賺」112億,馬雲或將迎來危機?
  • 八部門發文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 我國近視患病人數超4.5億(附眼鏡...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介紹,我國近視患病人數超過4.5億人,已居世界首位。近年來,兒童青少年的近視問題日益嚴重且低齡趨勢明顯,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已成為我國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近年發展趨勢來看,小學生因為學習姿勢的不規範以及過早接觸電子產品使得近視的風險在逐漸增大,從小便戴上了眼鏡。
  • 2020眼鏡行業分類排行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眼鏡成鏡產量8.18億副,規模以上企業營收352.2億元,眼鏡產業市場規模超800億元。 近視人群的不斷增加是眼鏡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的一個原因,我國2019年近視人數達6.3億,其中青少年近視人數超2億。學生驗光配鏡的需求旺盛,林立的眼鏡店成為了我國眼鏡產業的基本表象。
  • 賺1個億到底難不難?
    前段時間有經濟學家說:在中國想要實現財富自由至少需要1個億!賺1個億到底難不難?其實只需要滿足3個條件:1、機遇第1個,我研究過很多白手起家成為億萬富翁的人,他們統統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抓住了寥寥可數的機遇,無一例外!
  • 曾年賺70億,1年開7000家店的正新雞排,如今很冷清,網友:活該
    許多人都能想到正新雞排,相信很多人有這種感覺,仿佛一夜之間,一個叫正新雞排的門店在大街小巷突然冒了出來,火爆異常,之前可能根本沒聽過。曾年賺70億,1年開7000家店的正新雞排,如今很冷清,網友:活該!
  • 真的躺著也能賺錢:甲骨文創始人埃裡森一隻股票躺賺了6億美元
    有這樣一隻股票,讓這位大佬躺賺了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41億元)。據外媒報導,甲骨文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拉裡-埃裡森(Larry Ellison)在2018年12月加入特斯拉董事會之前購買了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公司300萬股股票。這些股份在當時價值10億美元,現在的價值則超過1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