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那邊的逃亡者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1961年8月,一個沉悶的夏天。對於大量東德人經柏林逃往西方已經忍無可忍的東德人和蘇聯人搞了一個漂亮的偷襲。8月12日凌晨1點,2萬多軍隊突然開到東西柏林邊境,立刻開始了修築柏林圍牆的工程。應該說,這個以我國長城命名的工程,準備還是很充分的,絕對不是豆腐渣,僅僅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整個東西柏林被鐵絲網全部分割,再加路障。柏林圍牆正式樹立了起來。

然而上帝實在會開玩笑,就在柏林圍牆的修築過程中,東德人就開始了翻越柏林圍牆,逃亡西德的"柏林圍牆傳說"。東德人的爭分奪秒,只爭朝夕的精神,給柏林圍牆的歷史研究留下了千古之迷,到底是先有柏林圍牆,再有翻越行動,還是未等牆樹起來,就已經開始了翻越,竟然永遠無法得到一個答案了。

歷史記載,柏林圍牆初步完成,即東西柏林正式分割,在13日中午12點37分,最後一個路口宣布封鎖為標誌。但就在13日,最早明白過來的東德人已經開始用生命搏擊柏林圍牆,當天,一位技工跨過正在樹立的鐵絲網跳進了西柏林,有人跳進運河遊到了西柏林。然而,天意弄人,誰也沒想到記錄他們踏上西德領土的時間。13日上午,西德人湧向柏林圍牆,向牆那邊的同胞投擲自己的通行證,身份證件。到蘇聯軍隊能夠阻止這一舉動前,數以千計的證件已經被扔到了東德同胞的手裡。大批東德人藉機混在返回西柏林的西德人中間偷渡逾越了柏林圍牆。

下面就介紹幾個逃過柏林圍牆,爭取自由的人!

天意弄人

13日下午,柏林圍牆樹立以後,第一個逾越柏林圍牆的人出現了。一個青年在光天化日之下,用百米衝刺的速度飛奔向鐵絲網。但是,三名警察追上了他,將他打倒在地,誰也沒有想到,被打倒的他竟奇蹟般又站了起來,奪過警察的槍,一邊與警察對峙一邊繼續向西柏林飛奔。警察是盡職的,他們不顧這個年輕人的槍,衝上去和他又一次扭打成一團,並且一刀刺進青年人的膝蓋。這次這個年輕人失去了奔跑的能力,面對三個警察,結局已經註定。然而,上天決心要給大家看一幕喜劇而不是悲劇。就在此刻,西柏林群眾雷鳴般的怒吼驚醒了三名警察,他們已經越過了柏林圍牆,現在是在西德的土地上,他們不再是警察,而成了違法者。他們扔下青年跑回柏林圍牆的另一側。這個青年拖著殘廢的腿,一邊拼命呼救一邊爬到了西柏林。

事後證明,這是一個大大的誤會。事實上柏林圍牆並不是沿東德西德的邊境修築的,而是偏東德一側,這是為了保證,即使你越過了柏林圍牆,你仍然在東德土地上,警察和軍隊仍然有權力和能力開槍將你擊斃。當時那三位警察並沒有越界,他們大可以合法將那個青年綁回東德。然而,面對這柏林圍牆上的第一次交鋒,他們誤會了,害怕了,那個青年簡直是奇蹟般的竟然這樣逃脫了已經籠罩住了自己的厄運。

幽默的逃亡

要說最可愛的逃亡者,頗有幾個競爭者,首先是兩位大情聖,一個是阿根廷人,一個是澳大利亞人。大家看看他們逃亡的手段就可以知道,也就是他們能做出來,死腦筋的德國人就是再有幾百萬人逃亡,也做不出這麼幽默的計劃來。

柏林圍牆邊的死窗戶。街道在西方,樓房屬於東方。樓房上的窗口就是著名的''死窗戶",被砌死以阻止人民逃跑到西柏林。柏林圍牆並不是鐵板一塊,總有那麼幾個門,幾個交通站。於是情人被困在東柏林的兩位就打起了交通站的主意。經調查研究,交通站是靠欄杆來封鎖交通的,雖然欄杆結實,撞不斷,但是欄杆比較高,如果汽車足夠矮,可以從欄杆底下直接鑽過去。於是計劃誕生了,把自己的親愛的放在行李箱裡,趁警察不注意,開足馬力,一下從欄杆下面鑽到西柏林就行了。說幹就幹,澳大利亞人就這麼把自己的新娘子接到了西柏林。如果故事到此為止,那就不存在什麼幽默了。但是這時候,阿根廷人出場了,他充分表現了南美人民的熱血沸騰,但不愛動腦子的特點,他認為這個計劃不錯,決定自己也照辦煮碗。所謂照辦,真的是照辦,他居然連車子都是直接找澳大利亞人借的同一輛車!說起來也是,這麼矮的車本來就不好找。

問題是,他一點偽裝都沒有做,連車牌都不換,就這麼開了去。阿根廷人開著這輛已經被報紙報導得詳細得不能再詳細的車,大搖大擺開進東柏林。東德警察一看,這車怎麼這麼眼熟,但是誰也猜不到天下還真有這麼大膽的人。警察問"這車,以前是不是來過東德?"阿根廷人臉不紅心不跳的回答,"當然沒有啦"。警察自己也糊塗了,大手一揮,放行了!結果是,在一個星期以後,同一輛車,把另一對情侶,用同樣的方式帶到了西柏林。在他們舉行婚禮之際,悲憤的東德警察把欄杆下面裝了無數垂直的鐵條,別說是車,就是條蛇也休想從欄杆下面再鑽出去!

地道冒險

五歲的小男孩。他家經過地道從柏林圍牆的下面鑽到了西柏林。這個地道挖了整整6個月。而且因為東柏林警察便衣密布,地道不得不從西柏林挖掘。要求是絕對不許做地面測量,還必須正好挖到被接應者的廁所裡。為了不被地面人員發現,地道深入地下12米!

這樣龐大的工程,這樣長的時間,真不知道逃亡者是如何承受這樣的心理壓力如此之久的。但這個孩子什麼也不知道。當他從地道口出現在西柏林的時候,面對記者和救援者人群發表感想如下:"這個大洞洞怪嚇人的,不過沒有野獸"

功敗垂成

1961年,18歲的彼得。菲西特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已經爬到了柏林圍牆的頂部,只需要再加最後一把勁,就可以達成目標,就在這個時候,槍聲響了……

彼得滑落回柏林圍牆東側。悲劇還沒有完,身中數彈的彼得倒在柏林圍牆下,血流如注,我不知道東德的警察是一時不敢承擔責任,跑去請示上級,還是真的就已經下了殺心。彼得就這樣在牆下躺了50分鐘,沒有一個東德警察前來管他。彼得的呼喊聲一點一點的低下去了,低下去了。西柏林的人群爆發出憤怒的抗議聲:「你們是殺人犯」「你們是法西斯!」上千群眾怒吼著。西德的警察冒險跑到柏林圍牆邊(前面已經說過,這是極其危險的,柏林圍牆西側依然是東德的土地,警察已經"越界",完全可能被槍擊)把急救包扔向彼得。但是太晚了,彼得已經失去了自救的能力。彼得終於停止了呼吸。他的血已經流盡了,在他藍眼睛裡最後映出的,依然是東柏林。50分鐘以後,東德警察抬走了他的屍體。

夢想的力量

如果說彼得最大的不幸在於他最終沒有成功,我不知道下面這個最後"成功"的例子,是不是算幸運。在柏林圍牆剛完成的那一年,由於牆還不是很堅固,有人就想出了辦法,開重型車輛直接撞牆!直接衝開柏林圍牆進入西德。1961年,這類事件多達14起。

逃亡者要面對的絕不僅僅是堅固的高牆,還有來自軍隊和警察的密集射擊。有軍事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對於穿透力極強的子彈,民用的車壁,車門根本就是nothing,香港電影裡躲到小轎車後面就可以逃開對方射擊的鏡頭完全是搞笑。所以,用這個辦法衝擊柏林圍牆的人,實際上等於完全不設防的穿行在槍林彈雨中,去爭取一次嚴重交通事故的機會!

布魯希克和他的同夥同樣是利用大客車衝擊柏林圍牆,但是他們的行動從一開始就被發現了。軍隊和警察從多個方向向客車密集射擊,客車起火燃燒,彈痕累累!還好,客車質量過硬,不但沒有熄火,還在布魯希克良好的駕駛下奮勇加速,一聲巨響,柏林圍牆被撞開了一個大缺口,整個客車衝進了西柏林!歡呼的人群擁上來迎接,卻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駕駛座上的布魯希克身中19彈,他是用生命的最後意志堅持加速,衝向柏林圍牆的。當客車衝進西柏林的那一刻,布魯希克停止了呼吸。柏林人展開了一場爭論,布魯希克究竟有沒有看到他夢想看到的西柏林?最後是一個現場鏡頭寬慰了大家,從鏡頭上看,客車駕駛座位於西柏林之後,布魯希克還有一個抬頭的動作。是的,那時候他還活著!他的眼睛最後映出的,是他夢想中的迦南西柏林!他是一個成功者。

「潛水艇」逃亡

1968年,一位東德青年利用河流潛水到達西德。大家心目中的潛水是什麼樣的?潛水服?潛水鏡?總之他一個人能有多大本事,還一切都必須自己造,最多是一點粗糙的個人潛水工具罷?這位青年自己造的是潛艇!他用的是摩託車馬達,配上自己組裝的鋼板,還有導航,壓縮氣體等系統。硬是在家造出了一個個人用的小潛水艇。質量如何?我看可以通過ISO9002國際認證。這潛水艇在水下航行了超過5個小時,才從西德那邊冒出來,其中沒有發生任何事故。有同學說了,5個小時是不是太長了一點,那是沒辦法的事情,你試試拿個小摩託的馬達去潛水看。這小潛水艇當然是一個奇蹟,該青年的逃亡過程使他立刻在西德找到了工作,各大機械公司競相聘用該青年為設計師。聽說後來他還真在機械設計上大有成就。

象徵自由的熱氣球

1979年某夜晚,從東德一個家庭的後院升起了一個巨大的熱氣球。氣球下面的吊籃裡裝著兩個家庭--兩對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孩子。這個氣球完全由這兩個家庭手工製成,花了數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兩個家庭自學成才,從材料學,工程學,氣體動力學,氣象學……一直到建立家庭實驗室,最後成功的在家庭的後院裡製作完成了這個高達28米的熱氣球!經調查,此熱氣球是歐洲歷史上最大的熱氣球,被記入吉尼斯世界記錄!這個熱氣球在通過柏林圍牆的時候,被警察發現了。警察目瞪口呆之餘,還算記得開槍射擊。這一射擊,該氣球良好的工藝水準就發揮了出來。逃亡者操縱熱氣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不但槍打不到,連探照燈都照不到!警察只好緊急呼叫空軍支援,尋找一個熱氣球,把它打下來。蘇聯空軍"蘇","米"戰機立刻出動,但是熱氣球在28分鐘的飛行以後,已經完成了使命,安全落地。問題是,當氣球被發現以後,兩家人決定立刻降落,以避免被戰機擊落。這一"緊急降落",就誰也摸不準方向了,降落的地點無法確定。到底是已經到了西德,還是被迫降在東德,誰也不知道。面對未知的前景,8個人都失去了驗證的勇氣。他們根本不敢走出這個氣球,就這樣躲在吊籃裡長達24小時之久。他們已經沒有勇氣親自揭曉自己的命運了。他們唯一能作的,就是祈禱。降落整整24小時以後,軍人來了,揭開了氣球。他們對這8個逃亡者說出了他們盼望了多少年的話。"你們自由了,這裡是西德領土。"

譚不

相關焦點

  • 東德士兵越柏林圍牆逃亡的珍貴鏡頭
    東德士兵越柏林圍牆逃亡的珍貴鏡頭 2008-03-19 eNet&
  • 柏林,牆
    作為專業展示前東德生活的私人博物館,紀念品商店裡赫然擺著一排排施普雷牌醃黃瓜。當然,誰都心知肚明,其實這是用社會主義的瓶子裝資本主義的瓜,賣的就是個鄉愁。施普雷河上發生過太多逃亡者的故事。1961年,前東德最高領導人貢布裡希指示埃裡希·昂納克發起「玫瑰行動」,為的是防止人口日益流失,而當鐵絲網和柵欄樹起來之後,天然的分割線施普雷河也成了逃亡者展示「才華」的生死場。
  • 翻牆:柏林圍牆裡牆外28年
    從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開始算起,至今已過31年,但曾經柏林圍牆隔開兩個世界的歷史,已經成為一道永遠無法抹去的歷史疤痕。 時間回到1945年2月,隨著二戰接近尾聲,「三巨頭」在雅爾達會議上約定,由被解放國家的人民自己選舉民主政府,盟國不得強行幹涉 。
  • 外國人也翻牆 柏林圍牆與汽車的故事
    由於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團聚的渴望,自柏林圍牆豎立之日起,以各種方式演繹的翻牆逃亡故事就從來沒有中斷過,但這些故事都是偉大的東德人用自己的鮮血和淚水書寫而成的。造價不菲並經過了數次技術升級的柏林圍牆長度超過155公裡,一般可設置15~16層防線之多。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圖表來簡單了解鼎盛時期柏林圍牆的基本結構。從邊境隔離牆的角度來看,柏林圍牆真的屬於超豪華型。
  • 德國「柏林圍牆」之旅:柏林圍牆倉促的倒了,但總感覺還有無形的牆
    而跟著「牆」發生的故事每一件都驚心動魄。1961年8月12日的傍晚,在東德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夏布利希的郊區別墅裡,建牆以「玫瑰行動」這樣優雅的名字通告給了到場的東歐領導人。在這時候,還有六萬東柏林人每天過關去西柏林工作,此前的逃亡從1945年起,從沒有間斷過,到1961年,已經有超過兩百萬東德人成了西德人。
  • 外國人也翻牆 柏林圍牆與汽車的故事(三)
    由於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團聚的渴望,自柏林圍牆豎立之日起,以各種方式演繹的翻牆逃亡故事就從來沒有中斷過,但這些故事都是偉大的東德人用自己的鮮血和淚水書寫而成的。造價不菲並經過了數次技術升級的柏林圍牆長度超過155公裡,一般可設置15~16層防線之多。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圖表來簡單了解鼎盛時期柏林圍牆的基本結構。從邊境隔離牆的角度來看,柏林圍牆真的屬於超豪華型。
  • 為了跨越柏林圍牆,東德人發明了這些極端方法偷渡到西德
    在這28年中,有無數東柏林人用盡各種方法、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偷越柏林圍牆去到西邊,釀成了一幕幕的悲喜劇。1、跳窗柏林圍牆剛建起來的時候還是很好翻的,因為東柏林有房子臨著西柏林,人們從窗戶爬到另一面就好了。東柏林當局豈能容忍?
  • 柏林圍牆建起之前,拖家帶口逃向西德的都是高素質群體
    關於柏林圍牆,大家對其政治背景都再熟悉不過。這道冷戰之牆在幾十年間隔絕了兩大陣營,它的倒塌更被視為上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東西柏林的分界,在二戰後逐步形成,但實體柏林圍牆的設立,始於1961年8月13日。  在如今柏林的波茨坦廣場上,有七塊從別處搬來的柏林圍牆遺蹟。
  • 柏林圍牆,德國心臟上的一道疤痕
    幾年前我曾遊蕩在烈日下的柏林城,沿著柏林圍牆牆根把每幅宣洩的塗鴉一幅一幅看完,在已經夷為平地的分界線處自由穿梭。柏林圍牆折射的東西,有著比我們從歷史教科書上冷漠的表述更動人心魄的含義。柏林圍牆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不羈、反叛,甚至有點詭譎的。
  • 東德人的花式逃亡:為了翻越柏林圍牆,挖隧道造潛艇無所不用其極
    柏林圍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民主德國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真實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居民逃往西柏林。由於東西德的物質水平和文化的差異,大批民主德國公民經西柏林前往聯邦德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造成大量技術人員和勞動力的外流。
  • 柏林圍牆倒了,真是「西方民主自由」的勝利?
    柏林圍牆(資料圖/視覺中國)這道聞名世界的「柏林圍牆」高達5.3米至4.2米,寬50公分,全長近166公裡,其中水泥牆114.5公裡,鐵絲網55公裡(主要架設在以河流為邊界的水面上);「柏林圍牆」沿線還建有290個瞭望塔,137個地堡暗堡、274個警犬樁;防汽車壕溝和防坦克路障共計108公裡;還裝有數千個電子眼,投入警犬250
  • 為什麼要紀念柏林圍牆?
    正是那一個一個不甘被禁錮的生命,讓甘迺迪站在柏林圍牆前說:「自由有許多困難,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們從未建造一堵牆把我們的人民關在裡面……」正是那一個又一個逝去的生命,讓美國總統裡根公開呼籲:「戈巴契夫先生,拆掉這堵牆!」他們也是那些西德人。當東德的同胞翻越柏林圍牆,到達東德的時候,他們給予他們熱情的歡迎。
  • 穿越柏林圍牆:東德人的西逃之路
    Ida Siekmann,就這樣成為柏林圍牆的第一個遇難者。1961年至1989年間,成千上萬的東德人冒險越境。其中約5000人冒著巨大的個人風險越過柏林圍牆,他們有的人準備悄悄地逃跑,而有的人則選擇近乎自殺的方式。
  • 幫助孩子翻閱柏林圍牆的士兵 1961年
    一位東德士兵幫助孩子翻閱柏林圍牆與家人柏林圍牆,兩種社會形態角逐的產物,一個親人隔牆相望卻無法相守的一道切割口分割了政權、思想以及無數平民百姓的生活。林根州邊界處,後方的軍事基地 1950年但是在此時1950年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柏林圍牆並不是這一時代,雖然東德政府已經封鎖並且修建了一系列的防禦工事,但是臭名昭著的柏林圍牆工事卻遲遲都沒有開工
  • 柏林圍牆事件回顧:蘇美坦克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甘迺迪鼓動東德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大批逃亡西德,平均每天1500餘人,使東德經濟面臨嚴重威脅。一夜之間修起了柏林圍牆赫魯雪夫決定在1961年8月踩美國人的腳。他和東德領導人昂納克磋商後,8月13日讓東德政府命令上萬名東德工人戰鬥隊員,與蘇聯、東德軍隊一起行動,在一夜之間修起了一座柏林圍牆。
  • 一夜之間建起了阻隔幾百萬德國人的柏林圍牆
    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圍牆。 現在柏林圍牆原址擁有柏林圍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柏林圍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柏林輕軌北火車站和柏林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東邊畫廊位於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圍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
  • 德國統一之前 最後一名因為翻越柏林圍牆而被射殺的東德青年
    為了防止人口的外流,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柏林的邊防系統,命名為「反法西斯防衛牆」,這就是在國際鼎鼎有名的柏林圍牆,這道牆不但是德國民族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時期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該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裡。
  • 柏林圍牆的建立和倒塌
    但當時,東德官方將其稱之為「反法西斯防衛牆」,西柏林市政府則認為這是限制行動自由的「恥辱之牆」。 從1961年建造到1989年倒塌,柏林圍牆存續了28年。連同更長的「兩德邊界」,它們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
  • 柏林圍牆倒下前,沒有人相信它會倒下
    而這些搬離的人大部分是知識分子和有能力的手工業者。為了防止人才的外流和資本主義侵蝕,1961年8月13日的午夜,民主德國連夜修建了一個以鐵絲網為牆基的隔離牆,徹底地切斷了東德和西德之間的自由往來。而在修建完柏林圍牆之後,東德最高領導人命令如果發現有人向聯邦德國逃跑,就開槍射擊逃跑者。柏林圍牆佇立的這些年裡,雖然客觀上地減少了東德的人員流失。但是依然有非常多的東德人想盡各種辦假證,挖地道,跳樓的辦法穿過柏林圍牆,甚至有些波蘭和捷克民眾開車撞牆視死如歸。
  • 拆「柏林圍牆」容易 拆心牆難
    邱吉爾在二戰硝煙未盡時描寫的「那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在冷戰的最前沿東西柏林之間實實在在地落了下來。從此,政治術語中多了「反法西斯防衛牆」這一詞彙概念,世上則又多了一道血淚交加的「隔離牆」。世易時移,事過境遷。當年「柏林圍牆」的水泥隔板不是分送世界各地當作警世碑,就是留在原處以供紀念和憑弔;當年恐怖的「死亡線」如今已被車水馬龍和高樓綠帶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