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56元 增速跑贏經濟增長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2019年,北京市實現市場總消費額27318.9億元,比上年增長7.5%。 北京統計部門供圖 攝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杜燕)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56元,比上年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跑贏經濟增速。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卞晶分析了居民收入平穩增長的原因以及消費新特色。

卞晶在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居民收入平穩增長主要得益於三方面因素:

就業穩定促進增收

2019年北京市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城鎮調查失業率處於較低水平,為居民工資性收入平穩增長提供基本支撐。

卞晶介紹,2019年北京城鎮新增就業35萬餘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這一方面得益於2019年北京推出「降返補」等一系列就業幫扶措施,也得益於平臺經濟為擴大就業注入新動力,共享經濟平臺從業人員人數迅速增長,新形態為就業人口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城鎮靈活就業人口佔比較2018年有所提高。

他說,北京還通過開展畢業生就業服務月、金秋招聘月、職業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安置等一系列就業幫扶措施,有效幫助畢業生、困難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實現就業。

他指出,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4.1萬元,同比增長9.4%,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六成,居四項收入的首位,為居民增收發揮了「穩定器」作用。

個稅減免釋放紅利

卞晶表示,2019年北京市實施個人所得稅6項專項附加扣除,加上2018年10月份開始實行的個稅起徵點上調、低稅率級距擴大等個稅改革政策有效帶動了全市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

測算結果顯示,個稅改革對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拉動約1個百分點,為居民增收再添新動力。

社保政策惠及民生

2019年北京市發布各項社會保障標準上調政策文件,推進城鄉醫療並軌,推動居民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有效拉動居民轉移淨收入增長。

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1.4萬元,同比增長9.5%,增速居四項收入首位,是居民收入的第二大來源,為居民收入平穩增長提供有力保障。其中,居民人均養老金或離退休金16302元,人均報銷醫療費1608元,分別拉動轉移淨收入增長7.8個和2.6個百分點。

「在基數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收入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3%,成績來之不易。」卞晶表示。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十三五」以來最高值

卞晶表示,在居民收入穩步提高的帶動下,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超4.3萬元,同比增長8.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達到「十三五」以來的最高值。

他分析,服務性消費潛力不斷釋放。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9.6%,比商品性消費支出高3.5個百分點,佔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5.7%,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在外飲食、文化娛樂服務等消費增速不斷加快,居民服務性消費向個性化、多元化轉變。

網際網路經濟開闢消費新領域。隨著智能終端、電子支付手段以及快遞物流業快速發展,網購已成為消費常態,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通過網際網路購買的商品或服務支出1644元,同比增長13.5%,佔消費支出的比重近4%,比重比上年提高約0.2個百分點。

此外,北京市特色消費持續升溫。隨著「90後」等年輕消費主力軍的崛起,追求生活品質,「顏值經濟」等新興消費熱點不斷湧現。2019年北京市居民個人護理用品支出同比增長10.3%,其中購買化妝品的人均消費支出由降轉增。同時,創意消費激發活力,特色文創產品深受大眾喜愛,消費熱情不斷提升。(完)

相關焦點

  • 上半年居民收入榜出爐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
    北京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9元,位居次席。上海和北京也是上半年全國僅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大關的地區。  緊隨其後的是浙江和天津,其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147元和20986元,是上半年居民收入「2萬元俱樂部」僅有的兩個成員。
  • 山東農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5元 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本報訊 記者今天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775元,較2015年增長37.5%,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 31省份2019年居民收入榜來了!吉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31省份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上海以69442元高居榜首,逼近7萬元大關。北京以67756元位居第二名。上海人、北京人能掙能花,其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超過4萬元,同樣位居前兩名。吉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63元。31省份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中國居民收入增速跑不贏GDP 佔GDP比重不斷下降
    原標題:中國居民收入增速跑不贏GDP 佔GDP比重不斷下降   居民收入增速跑不贏GDP 南北省份差異明顯   [ 目前國內很多地方居民收入佔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而發達國家一般都達到了55% ]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報告稱,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年均增長
  • 10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2019年你賺多少?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2日電(馮方)2019年全國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終於出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共有9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贏全國平均水平,上海市居於全國首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萬元,北京市緊隨其後。
  • 31省份2019年居民收入榜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萬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1日電(記者李金磊)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31省份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上海以69442元高居榜首,逼近7萬元大關。北京以67756元位居第二名。上海人、北京人能掙能花,其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超過4萬元,同樣位居前兩名。
  • 北京公布上半年經濟"成績單":人均可支配收入33860元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董兆瑞)今天下午,北京市發布了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上半年北京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1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
  • 北京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萬!在全球屬於什麼水平?
    2018年各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從各省份的情況來看,上海、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遙遙領先,位列前兩位,分別為64183元和62361元。排名三至五位的依次是浙江(45840元)、天津(39506元)、江蘇(38096元)。
  • 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貴州最快
    中新社貴陽2月28日電 (周燕玲 蒲文思)一項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上,貴州以10.3%的增速位居中國第一,已經達到了兩位數增長。貴州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0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3%。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2元,名義增長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6元,名義增長9.6%。與全國相比,貴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10.3%的增速位居中國第一。貴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
  •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比上年增長8.6%,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2%。
  • 鷹潭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2萬元
    2013年,我市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 同比增長8.7%
    一、居民收入情況2019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3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
  • 讓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 重在防止兩極分化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除了山西、寧夏、新疆、西藏及東北三省外,其餘省區市全都已經公布了上半年居民收入數據。北京、上海、浙江等12個省區市的城鎮居民收入跑贏了GDP。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
  •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萬 在國際上屬什麼水平?
    它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
  • 前三季度 貴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52元
    記者 26 日從貴州省統計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貴州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652 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 6.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 0.9 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速(3.9%)快 2.9 個百分點。
  •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 增長8.6%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8日訊 今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增長8.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比上年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
  •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全年GDP同比增長6.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
    九、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繼續縮小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
  • 2018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61元 同比增長9.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1日訊 據北京統計局消息,2018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61元,同比增長9.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90元,同比增長8.9%。
  • 前三季度重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299元
    前三季度重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2元 增1299元   華龍網訊(首席記者羅恆)昨日,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公布了前三季度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情況今年1~9月,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2元,同比多掙了1299元;人均開銷9933元,同比多花了903元。就收入來看,炒股、租房掙來的錢增長得最快。
  • 60年來西藏阿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城鎮
    資料圖 江飛波 攝中新網拉薩12月31日電 (趙朗 易雪萍)西藏官方31日發布,西藏民主改革60年來,阿里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868元(人民幣,下同),是1970年的92倍,增速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