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變臉亮相亞洲文化嘉年華 熊貓臉譜驚豔盛會

2020-12-04 四川發布

昨晚,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重要活動之一──「亞洲文化嘉年華」亮相國家體育場「鳥巢」。在大型京劇表演《盛世梨園》中,四川省川劇院和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帶來的川劇變臉表演,也驚豔亮相。

舞臺上,12位川劇變臉演員集體登臺,齊刷刷的連續變臉,一展深厚戲曲功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演員們在傳統戲曲臉譜之外,變出了一張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臉譜,引來現場陣陣尖叫。

來源:央視網

想獲取更多政務新聞及服務資訊,請下載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政務客戶端──四川發布。

相關焦點

  • 戲曲 川劇臉譜變臉
    臉譜變臉川劇臉譜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龔思全-川劇臉譜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合川位於川渝交通要道,物產豐富,其民間文化發達繁榮,清末民初,當地劇團和外地劇團雲集,好角眾多、好戲眾多。合川川劇院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龔先生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生存,民間豐厚的文化底蘊滋養了他。他窮畢生之力,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就收集繪製川劇臉譜,所繪臉譜曾達2000多種。可惜,"文革"期間大部分臉譜毀於一旦。
  • 四川南充4歲萌娃學川劇變臉 5分鐘變4個臉譜
    1月11日下午,在四川廣安舉行的某教育集團的一場匯報演出上,5個萌娃身穿白、藍、紅、黑、黃色的川劇服裝,踩著小碎步登臺,一亮相,就引起現場一片歡呼。這是南充一家幼兒園的匯報演出節目《川劇傳承》。5個表演川劇變臉的萌娃,來自幼兒園中班、大班。
  • 川劇的變臉,你都了解多少?
    小編認為,川劇是成都的特色之一,就連粵劇大佬羅家英,都曾來成都參觀學習。演員們兢兢業業,日復一日的出演著那些經典的故事,弘揚著專屬於中國的文化信息。在川劇劇臺上,能一次次利落瀟灑,通透至極的展現出熟練動作和聲音,是通過數十幾年一次次咬牙堅持到底的「修煉」才能做到的。其中有多少苦,也只有川劇人才知道。
  • 亞洲文化嘉年華上演萬人大合唱《我們的亞細亞》 亞洲文明之花絢麗...
    萬人合唱《我們的亞細亞》,亞洲文明「各美其美」此次亞洲文化嘉年華的演出,在交響互動大合唱《我們的亞細亞》中拉開序幕。《我們的亞細亞》由中國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以及來自亞洲眾多國家的樂手組成的亞洲聯合樂團合奏。作為「亞洲文化嘉年華」的主題曲,該歌曲已於5月8日發布。
  • 看過不少川劇變臉,你是否了解每一張臉譜的故事?
    不管你是否了解川劇,對川劇臉譜一定不陌生。畢竟,川劇變臉這項絕活兒風靡大街小巷,不管是晚會節目的正式表演,還是四川火鍋店的助興之舉,都能瞬間點燃現場。  「  腦殼一轉 面孔說變就變  眼睛一眨 不過瞬息之間  名揚四海 讚嘆川劇變臉  絕妙精彩 根底它全在四川  」  川劇變臉,就是借臉譜的瞬間變化,
  • 川劇變臉在臺有了傳承人
    「臺灣人將川劇變臉當作一門特殊技藝,我要讓它在臺灣傳承發展下去。」她說。1996年,成都川劇院演員陶秀華為愛嫁來臺灣。按照臺灣地區相關規定,大陸配偶沒有拿到身份證前,是不能工作的。所以來臺後,陶秀華不僅需要適應新環境,還要適應無工作、無表演的生活。好強的她從未放棄舞臺夢,在臺灣拿到身份證後,馬上重新站上舞臺。
  • 內江5歲小女孩學川劇變臉 尋了10多家才定製到臉譜
    因為,為了此次藝術節,鄧婷玉自告奮勇學起了川劇變臉,排練約1個月時間便能較熟練地變4張臉譜,她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不知道的是,為了學習變臉,鄧婷玉不僅每個周末從早練到晚上,家人還帶著她尋找了10多個臉譜製作人,才在成都定製到了4張臉譜。
  • 大熊貓+川劇臉譜,2018成都國際馬拉松獎牌出爐!
    其中本屆成馬獎牌為可旋轉式獎牌,分為全馬、半馬和歡樂跑三種,結合了大熊貓、太陽神鳥和川劇臉譜等元素,別具匠心地體現了成都特色。據完賽獎牌設計師介紹,大熊貓、川劇臉譜從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角度讓成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而此次成馬的完賽獎牌設計靈感正是來源於這兩大符號。
  • 走進神秘的川劇變臉
    今有川劇變臉千變萬化,神秘莫測。巴蜀四川,向來兵家必爭之地,地勢險峻,氣候溼熱,因此也是奇珍異獸經常出沒之地。傳說最初,人們是為了嚇跑野獸,用顏料塗抹面部,扮作猙獰之態用來防身。隨著風俗的潛移默化逐漸演變成了富有紀念意義的臉譜,每逢豐收佳節便以此為儀式慶祝民間節日。
  • 川劇變臉:變臉在全國各地的飯館流行,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川劇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的臉譜,是川劇表演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變臉就是表演者在變換自己的臉譜。相比於吐火、藏刀,變臉更適合在飯店演出,既沒有危險還比較有趣,最重要的是,觀眾們不需要去了解川劇,光看變臉也能圖個樂呵。
  • 川劇變臉連張含韻都會了 將在電視上露面
    7年前,劉德華拜師學習川劇變臉,引發一場軒然大波,他至今未敢公開表演這一絕活。沒想到繼他之後,張含韻居然也學會了變臉。儘管只突擊學習了5天,並且只會變一張臉譜,她的表演卻很快就將在電視上露面。7月31日,張含韻在她的博客裡披露了這一喜訊,她的經紀人徐丹昨(2)日也證實此事,並表示如果張含韻以後推專輯,並不排除在MV裡嘗試變臉。據了解,張含韻這次有緣學習變臉,是應央視少兒頻道之邀擔任嘉賓,與節目挑選的學生一起參加「追夢行動」,而他們的夢想就是親自嘗試神秘的川劇變臉。
  • 中國範兒|川劇變臉:喜怒哀樂一張臉
    中國範兒 | 川劇變臉:喜怒哀樂一張臉成都,自先秦(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21年)以來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文化重鎮。川劇,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而其中的一項絕技「變臉」,更是讓許多人為之讚嘆。在遍地的戲園裡、茶館裡,喝著蓋碗茶,聽川戲,看變臉,是成都人品味文化的獨特方式。相傳,「變臉」最初出現,是古代人類為了生存想出來的辦法。面對野獸,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嚇唬這些兇猛的入侵者。後來,川劇把「變臉」搬上舞臺,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 中國神奇的傳統藝術:川劇變臉
    我們了解過中國的傳統的京劇臉譜藝術,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比臉譜更神奇的中國傳統藝術,川劇變臉。川劇是中國的傳統戲劇之一,流行於民間,深受人們喜愛的表演之一。如果你現在去四川的話,依然可以看到這項民間藝術。
  • 兒童畫教程|中國神奇的傳統藝術《川劇變臉》
    情景描述變臉藝術是川劇藝術中最常見、最有印象的表演形式之一,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舞臺上有的演員頭戴鳳冠,有的身披龍袍,有的手拿扇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你瞧!左邊的大師開始變臉了!變臉藝術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瑰寶,我們一定要加以保護、傳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動手畫一畫吧!
  • 吉林一大學生宿舍上演川劇變臉,室友:同寢三年還藏這手
    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歷史起源變臉之於川劇,有如噴火之於秦腔,皆屬招牌路數、看家絕技!
  • 你知道川劇變臉怎麼變的嗎?我知道!
    噴火是秦腔的絕招,變臉是川劇的絕技。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卻各有各的美。說起變臉的來源,就要先從川劇的來源說起了!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如今的四川,廟堂裡都會搭起戲臺演川戲,也就是現在的川劇。川劇的變臉主要還是在二十世紀形成的,由於戲劇人物需要表現情感波動,內心戲碼,揭示角色內心感情的手法,所以採用變臉這一手法來展現情節的表現力。還有相傳「變臉」的臉譜,是無法驅逐野獸在臉上勾畫不同的圖案,打算以此來嚇退野獸,不用的部落也有著不同的圖案。
  • 金子涵表演川劇變臉,原本驚豔全場,但得知戲服在哪借的我笑噴了
    而在預告中,金子涵也在舞臺上展現了自己的「絕活」川劇變臉,可能THE9的成員已經對此習以為常,但金子涵的表演還是把在場的嘉賓都驚豔到了呢!連和老師都非常好奇,不過原本驚豔的畫面,在得知金子涵的戲劇服是在哪裡借的時候,我笑噴了。
  • 川劇:臉譜顏色的變化小談
    臉譜作為我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之一,普遍受到了國人的喜愛,而臉譜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川劇臉譜,川劇臉譜以其鮮明的色彩、強烈的誇張、奇特而帶神秘的象徵構圖,形成的起獨特的特色,尤其是變臉,成為了川劇非常鮮明的特點。以至於很長時間,我們都把川劇=變臉當做常識(儘管這是不對的),所以今天我嗯就來看一下川劇中的臉譜顏色。
  • 川劇人對變臉洩密「變臉」(視線)(圖)
    越來越多的川劇行外人會變臉,已是不爭的事實。不久前,一位外地川劇愛好者給四川省川劇院發去一份報紙傳真,上面的消息令幾位負責人大吃一驚:當地一家小學剛舉行了千人變臉活動,學校還準備因此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變臉「洩密」成事實  這則消息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變臉絕技的保衛戰」。
  • 金子涵表演川劇變臉,驚豔全場,知道她衣服從哪借的,觀眾都笑她
    金子涵是樂華娛樂的藝人,參加了《青春有你2》的選秀節目,雖然很遺憾沒有出道,但她的人氣是比較高的,喜歡她的觀眾很多,呆萌可愛的個性非常討人喜歡,是比較溫柔的小姐姐,雖然她沒有成團出道,但她的才華和實力被大家看在眼裡,尤其是她的川劇變臉的才藝,是讓觀眾都很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