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公結婚以後我們就是跟公婆一起住的,其實也並不是我們不想有自己單獨的空間,不想過二人世界。主要是我們兩個工資都不高,而且還要負擔小孩子,所以買房對我們來說的確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另一方面,公婆他們始終認為一家人住到一起熱熱鬧鬧的,平時遇到個什麼事情,大家也好相互有個幫助。所以,在買房這件事上,寄希望於他們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這些年來,儘管我們每天都跟公婆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是好在我們大家都相安無事,彼此的相處也還算得上融洽。之前我是一修完產假就回去學校上課了,每天面對的都是繁重的課程任務。
再加上作為班主任還得做好班級的學生管理工作,所以每天下班回到家感覺整個人都像是被掏空了一樣,完全在沒有別的心思去做其他的事情了。不過,還好婆婆體諒我,能夠幫我盡心地照顧好寶寶。儘管偶爾會因為一些細小的事情起爭執,但總的來說對於他們,我是感激多於埋怨。
我以為我們這個大家庭會一直這樣過下去,雖然算不上是大富大貴,但至少簡簡單單,不會有太大的波瀾。我以為他們真的是把我們當成了這個家庭的一分子,但是事實證明,我錯了,或者是我可能真的期望太高了。
我老公家裡還有個妹妹,這是我跟他談戀愛的時候就知道了的。由於小姑子從小就嘴甜會逗人開心,所以婆婆一直都是特別地喜歡小姑子的。甚至於,在五年前小姑子結婚的時候婆婆還給了她六萬塊錢的嫁妝,說是希望她們小倆口剛剛結婚以後,希望他們能夠好好地過日子。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結婚之後的小姑子依然還是沒有改掉自己以前做姑娘時候的脾氣,還是那麼地任性。隔三差五就跟她老公鬧脾氣,又或者是因為一些小事情跟婆婆起衝突。
每次這個時候,娘家似乎就成為了她的避風港,一旦吵架了,不開心了,就第一時間想著跑回自己的娘家。剛開始的時候,我也覺得挺能理解的,畢竟女人剛結婚到婆家生活陌生的環境,的確也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適應的。
所以,剛開始那段時間,每次小姑子一回來,我們大家都是好吃好喝地待著,每次也都有勸她兩個人過日子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一定要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並且多看看對方的優點,而不是一直去牢牢記著對方的缺點。
不然的話,生活是很難繼續下去的。但除此之外,也真的沒有別的責怪的意思,也從來沒有講過任何的重話。
不過,我們一次次的體諒似乎給小姑子在婆家更加肆無忌憚找到了強大的精神支撐。依然還是一有點小的矛盾,就動不動地往娘家跑。一開始有時候她老公會過來接她並給她小心翼翼地賠禮道歉,有時候她自己在娘家待個幾天覺得可能想明白了吧,自己也就回去了。
所以儘管她隔三差五地就會回娘家,但也算不上常住,再加上我白天都要上班,所以也沒給我帶來太大的困擾。
沒想到的是,這次小姑子竟然把自己正在讀幼兒園的兒子也一起帶回娘家了。到家之後,也不跟我們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只是一個勁兒地說自己在那邊沒法兒在繼續生活下去了。
因為想到我婆婆她們這邊離她兒子的幼兒園比較近,所以就想著先住這邊一段時間了。原來,看樣子這是要在這邊長住了。可是,這個家本來就只有三個臥室,婆婆他們一家,我們跟孩子擠一間。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剩下的那間臥室,目前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就要屬於小姑子跟她兒子了嗎?原本這個家住幾代人就已經顯得很擁擠了,再加上小姑子跟她兒子的話,那今後的生活就要更加地不方便了。
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去跟婆婆談談,跟她說目前家裡人太多了確實不是特別方便,再加上小姑子早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她應該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也應該獨立了。
誰知道婆婆聽了我的一番話後,就發火了。還說:「她是我的女兒,我不管她,誰管?你要是看不慣的話,你也可以回你的娘家去。」
聽完婆婆的話後,我的心瞬間就涼了一大半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開始明白親疏有別。原來不管我怎麼做,在他們的心中,我也始終只是個外人而已。
所以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小姑子長時間住在娘家,婆婆呢還一個勁兒地幫著小姑子說話。我該回去娘家嗎,還是可以有什麼別的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