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聖」本來是姜子牙,為何後來變成了關二爺?專家:資本的力量

2020-12-10 騰訊網

在現代社會中被家喻戶曉的古代人物,一定包括孔子和關公,這二位分別是我國的「文聖人」和「武聖人」。在中華文化的體系中,「聖人」指知行完備的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換言之「才德全盡謂之聖人」。作為影響力貫穿整個封建社會的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夫子以自己的學術思想和文治之功,受到了歷代帝王的尊崇。即便是元、清這類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對孔夫子推崇備至。也正因如此,孔夫子憑藉自身絕對的影響力,被一步步推上「文聖人」的地位,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

和「文」相對的就是「武」,只有「文聖人」不能沒有「武聖人」,於是關二爺便成了「武聖」。毫無疑問,在漢末三國的亂世當中,劉備帳下的關羽是當時的一流武將。拋開《三國演義》中的藝術成分不談,就正史而言,關羽也擔得起一個「忠」字。但是將這位名將與前後的諸多名將放在一起,會發現關二爺的戰績,其實並不具備絕對的優勢成為「武聖」。橫掃天下的韓信、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直搗黃龍的嶽飛,他們的戰功似乎都不輸關二爺。那麼關二爺是如何成為「武聖」的呢?專家:資本的力量。

事實上,早在關二爺之前,我國古代就已經確立了「武聖人」的人選——西周開國功臣姜子牙。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繁榮富強的唐王朝開始建設文化事業,尊姜子牙為武成王,祭典與孔子相同,並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武廟自此誕生。在文廟中,以文宣王孔子為「聖王」、孟子為「亞聖」;同樣的在武廟中,以武成王姜太公為「聖王」、張良為「亞聖」。此外,文武二廟都設有「十哲」和「七十二子」,關二爺也和張三爺一起,位列武廟「七十二子」當中。

唐朝構建的這一套文廟、武廟體系,一直延續到了明朝初年,宋、元兩朝只在配享的人數上做了變動。直到朱元璋洪武年間,明朝才廢除了武廟信仰,只保留了文廟信仰。此後的三百多年裡,中國都是沒有官方認證的「武聖」存在的,直到清雍正八年(1730年),才正式確立關羽為武聖,並以祭祀關羽的關帝廟為武廟,和文廟並列。也正是從此時開始,關二爺才正式坐到了和「文聖」孔子並列的位置,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第二代「武聖」。但尷尬的是,關二爺的這個「武聖」排面遠不及姜太公,從祀的只有關興與周倉二人而已。

那麼問題就來了,歷代名將這麼多,為何偏偏選定關二爺為新任「武聖」?這就得從一群商人的崛起開始說起了,他們就是清初非常活躍的晉商。明朝末年,晉商就選擇了支持後金政權,不僅利用出關通商之便利為後金運送物資,甚至還直接傳遞情報。因此後來的清朝在入關之後,也對晉商非常的支持。晉商在朝廷的支持下,將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當財富增加之後,晉商就希望有一位神仙能夠保佑自身的經營,於是同為山西人的關二爺,就成了不二之選。

晉商在全國各地都有票號、錢莊等產業,他們以關二爺為自家的「武財神」。隨著晉商影響力的日益增大,他們對關二爺的信仰也被越來越多的外地老百姓所接受,再加上成書於明代的《三國演義》的影響,所以各地也在晉商的影響下開始崇拜關二爺。由晉商創造的對關二爺的信仰,經過整個康熙年間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全國範圍內的普遍信仰了。再加上明朝廢除武廟導致的「武聖」信仰的缺失,所以關二爺成為新的官方認可的「武聖」,也就順理成章了。

事實上,早在晉商之前,對關二爺的信仰就已經漸漸出現了。比如宋徽宗追封他為「義勇武安王」,經過南宋、元、明幾代帝王的加封,至順治九年(1652年)就已經成為了「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在雍正朝被正式確立為「武聖」後,後世之君對關二爺的追封級別也越來越高,在光緒五年(1879年)已經成為了「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時至今日,關二爺也依舊是我們老百姓心中的「武聖人」和「武財神」。而他能夠獲得這麼高的後世地位,晉商團體的資本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

相關焦點

  • 被歷史「掩蓋」的武聖——姜子牙
    眼看著十一《姜子牙》要上映了,跟大家聊聊史書上和小說裡的姜子牙。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前些日子朋友準備做生意,說請了尊武聖像回去供著。我當時也是腦子沒反應過來,我說現在還有做姜子牙像的?再者說你請個關二哥回去不就行了嗎,何必請個姜子牙呢,人家也不管發財啊。
  • 從姜子牙到嶽王爺和關二哥,我國古代武聖的變遷
    唐太宗將輔佐武王、興周代商的姜尚姜子牙欽封為武成王,並立武成王廟於長安,武將都需奉祀其香火靈位,這使得姜子牙成為我國古代第一位武聖人。宋承唐制,同樣在東京汴梁立武成王廟,姜子牙身邊還立有歷代名將畫像七十二幅,宋代武舉中舉的舉子也會到此叩謝武聖恩德。
  • 關二爺和宋徽宗
    今天看見一條新聞,關二爺在荊州的那一尊巨大的塑像,因為被認定為違建,被迫走上了搬家這條路。
  • 揭秘關二爺的封神之路
    但是關羽再英勇,他也是一個人,而如今怎麼變成了「神」呢?中國歷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間共同認可的冊封和祭祀的武聖只有三個。第一任武聖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輔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王朝,立下不世之功和千年基業。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位被授予武聖的。在南宋以前姜子牙一直作為武聖被推崇。
  • 他精忠報國受冤而死為何當不了武聖?武聖備選四人為何關羽脫穎而出?
    作為文聖人的孔子當之無愧,而武聖人當初選擇的時候卻一共有四個備選人物,為何又偏偏選擇了關羽呢? 但是最具備成為武聖資格,和最被民眾信服的只有這四個人,他們分別是興周八百載的姜太公姜子牙、一夜白頭的伍子胥、單騎走千裡忠勇無雙的關羽關雲長和精忠報國的嶽飛嶽武穆。
  • 三國名將無數,為何只有關羽能取代姜子牙和嶽飛,成為武聖人?
    三國名將無數,為何只有關羽能取代姜子牙和嶽飛,成為武聖人?提起武聖,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需要思考,就能脫口而出他的名字——關羽。他在明神宗年間,被追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到了清帝的時候,正式成為武聖,都是不爭的事實。
  • 中國古代三大武聖,除了關羽和嶽飛外還有一人,做了兩千多年武聖
    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關羽的武聖的名號很響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演義和小說的渲染,關二爺成名要比嶽飛早很多,但一直沒有被拿出來作為偶像來推崇,在明末隨著小說和典故文章的興起,關二爺的故事就開始廣為流傳,加上各種評書、說故事的形式在民間迅速流傳,加上對他故事情節的渲染和美化,關二爺以明星的形象迅速走紅。
  • 中國古代三大武聖,除了關羽和嶽飛外還有一人,做了兩千多年武聖
    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關二爺成名要比嶽飛早很多,但一直沒有被拿出來作為偶像來推崇,在明末隨著小說和典故文章的興起,關二爺的故事就開始廣為流傳,加上各種評書、說故事的形式在民間迅速流傳,加上對他故事情節的渲染和美化,關二爺以明星的形象迅速走紅。
  • 我國古代有三大「武聖」,第一位任期2000多年,為何如今只剩關羽?
    我國古代其實有三大「武聖」,而武聖由誰當這個問題,說起來也和時代發展有關係,每個時代推崇流行的思想不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自然也不同,好比關羽在一部分人心中是忠義關二爺,在另一部分人心中,可能就是智謀欠缺的敗將而已。
  • 我國古代有三大「武聖」,第一位任期2000多年,為何如今只剩關羽
    我國古代其實有三大「武聖」,而武聖由誰當這個問題,說起來也和時代發展有關係,每個時代推崇流行的思想不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自然也不同,好比關羽在一部分人心中是忠義關二爺,在另一部分人心中,可能就是智謀欠缺的敗將而已。所以今天我們簡單介紹下古代的武聖發展史,第一位武聖任期之長遠勝關羽,足有2000多年,他便是周朝建立的頭號功臣姜子牙,又稱姜尚。
  • 中國歷史上的三位武聖,關羽只能排第三,第一名比神的地位還高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著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前後朝代也更迭了二十多次,所以在這部「戰爭史」上有許多英雄誕生,但是縱觀古今,能夠被稱為「武聖」的恐怕就只有三位了,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毫無疑問是三國時期的關二爺關羽,至今仍有許多人拜關羽的像,不過他在此三人中僅僅能夠排在第三的位置
  • 文聖、武聖、詩聖、茶聖、都是誰?網友:爭議很大
    那麼目前我們所認為的文聖,武聖,詩聖,茶聖,都是誰呢?在唐朝以前,甚至直到唐朝,武聖還不是關於,而是姜子牙。這裡小編覺得這個評價也有問題,歷史上誕生了很多威名赫赫的大將軍,一生徵戰沙場,取得戰爭無數,為什麼讓一個存在很多神話色彩的人擔任武聖呢?這肯定也是出於統治者目的,因為姜子牙輔助了周朝兩代君王忠心耿耿,很符合皇帝心意。在宋朝之後,嶽飛也一度被稱為武聖,但是到了清朝,由於嶽飛跟滿清民族矛盾太深,就將嶽飛拉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關二爺。
  • 全國唯一一個不讓修關帝廟的地方,更不許祭拜,關二爺:怪我嘍?
    關二爺的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更是老百姓心中的武聖。人們將對關二爺的崇拜,從一開始的流傳其事跡,到後來建造關帝廟,這一切的一切都彰顯了關二爺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也有很多人將自己的信仰變成了關二爺,甚至會在家裡將其供奉起來,來達到保家護宅的作用。
  • 歷史之謎-關二爺是不是近視眼?
    關二爺的威名在中華文化圈基本上算是家喻戶曉了,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也多有褒封,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一說起關二爺,無論男女老幼,多數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比如溫酒斬華雄(華雄:我是背景,- _ -!)、斬顏良誅文丑(顏良文丑:我倆也是- _ -!)
  • 關二爺的武器到底是什麼,專家告訴你
    專家請他講講這把刀的故事,這個年輕人聲稱他在十多年前在一個偏遠的文物市場裡的一個攤位上見過這把刀。根據老闆的描述,這把刀首先是在當地的官邸寺專用的。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關帝的廟宇消失了,但廟宇的一些物品,如香爐、銅鼎等,正流向民間。這個老闆的祖先是這個關帝廟的保管人,這把刀是從寺廟裡留下來的。
  • 神作《武聖關公》即將上映,關二爺大戰蚩尤?
    而且在歷代朝廷多有褒封,例如在清朝,他就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在即將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武聖關公》中,關二爺就將化身武聖,大戰青龍蚩尤!一說到關公大戰誰誰誰,我們最熟悉的是,自然是關公戰秦瓊!關公戰秦瓊只是一個相聲段子,關公是三國時期的名將,而秦瓊是隋末唐初的大將,兩人相隔了好幾百年,何來大戰?
  • 武聖人關二爺關羽的封聖之路~
    那關二爺又是如何從一名優秀將領演變成萬世共敬的神明的。其實關二爺就是祖先崇拜的產物。據專家考證,關二爺最早被人供奉應該是在南朝。義勇武安王到了宋代,二爺在民間的形象又從佛家護法神變成了降妖除魔的戰神和民間守護神。老百姓一遇到天災人禍就以為邪神作祟,便就跑到廟裡去請二爺顯聖大戰魑魅魍魎。
  • 三國封神記,關二爺是武聖,那麼劉備呢,原來是白帝
    唯一真正被眾人所熟知的就是關二爺被封為武聖,真正的職位是武財神。那麼劉備呢?在這裡先說一下劉備有可能是誰,然後再對比一下。首先個人認為劉備應該是白帝轉世。白帝的詳細介紹是這樣的,白帝名少昊,為五方上帝之一。他的父親是皇帝,但是有另一種說法,他的母親皇娥在天上織布的時候,疲憊的時候,總是喜歡下到凡間的一顆桑樹底下。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關二爺,為什麼中國人愛拜關公
    」誰最能吃得開,那肯定也是關二爺了,關羽死後就被封神了,文聖是孔子,武聖就是關公了,特別是在清朝,關二爺被進一步神化,目前關二爺已經進化成了「全能型保護神」什麼人都拜關二爺,特別是香港,黑白兩道都拜關二爺。
  • 武聖關羽愛兵如子,為何麥城突圍時,身邊只有數十人跟隨?
    公元194年劉備當上徐州牧,不過屁股還沒坐熱被遭到袁術與呂布的夾攻,後來劉,關,張投奔曹操。劉備深知,曹操城府之深於是假借阻擊袁術為由,逃離曹操魔掌,後來劉備趨勢擊殺徐州刺史車胄,徹底與曹操鬧翻!曹操親自引兵來攻,劉備戰敗,關羽被迫降曹,張飛走散!  公元200年,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的恩德在白馬斬殺了顏良,解了白馬之圍!而後又斬了文丑,給予袁軍重大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