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草原遼闊、風光美麗、礦產豐富,現在已經探明的有鐵、銅、煤、銀、黃金、稀土等80多種礦產,被稱為世界級礦業工程的「奧尤陶勒蓋銅金礦」已經成為蒙古國經濟的最大驅動力之一,蒙古國依靠礦產資源優勢,甚至一度成為世界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但現在蒙古國經濟發展卻有些緩慢,自2014年大宗商品低迷以來,經濟曾一度陷入困境,同時還面臨著外儲減少、財政虧空,外債高企等困境,許多蒙古國民眾更是紛紛捐獻自己的黃金、珠寶、馬,用舉國還債來形容也毫不誇張,之後,為了刺激經濟,該國實施了寬鬆的貨幣政策,結果就是在財政收入減少的背景下,導致本幣大幅貶值,更是引起物價高漲後更是導致民眾生活的不安,根據蒙古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3%。
按蒙古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解釋就是,蒙古國約50%的經濟周期波動是由全球性的外部環境衝擊引起的,據蒙古國央行和財政部稍早前公布的最新數據,截止2020年11月,該國的外部債務總額又增長了80.5億美元,增長13.1%,使得蒙古國的外債達到了309億美元。
據路透的數據,在接下去的2021年到2024年將是該國償付外部債務的高峰期,這裡面就包括成吉思、格日格和胡日樂代三家蒙古國銀行所欠的外債,蒙古國為何落得如此境地?而這背後,讀者朋友們不知道的事正在發生。
因為,此時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正盯著這些脆弱的經濟市場,準備做空,比如,過去多年以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礦產企業一直控制著蒙古國的採礦業,正是這些市場和經濟背景下,分析認為,加大向中國市場的靠近正成為蒙古國走出困境和在全球性經濟增長復甦環境下的新動力。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2020年12月23日援引俄規模最大的貨運車廂製造商的通報稱,該公司已經贏得向蒙古國交付810節大負載敞車的國際競標,以幫助蒙古國從世界上最大露天煤礦之一的塔本陶勒蓋煤田向中國運輸煤炭。
按照蒙古國國家統計委員會12月發布的評估,2020年11個月內的鐵路運輸規模同比增長了7.3%達2750萬噸,尤其是中國方向,比如,據蒙古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11月運往中國的煤炭出口激增了21%超過459萬噸。
高盛表示,預計包括煤炭、鐵及銅在內的全球大宗商品將在2021年進入結構性牛市,並預計銅是2021年的最佳金屬品種,因為銅已被用作中國市場等地經濟繁榮的代名詞,而這對高度依賴資源出口的蒙古國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道明證券表示,中國經濟的正面增長數據表明該國市場正在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動,這是新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以來從未見過的情況,大宗商品料將可能會看到中國市場持續的需求。
同時,目前,中國還正在大力帶動該國貿易,現在兩國的貿易額已佔該國貿易總額的68%,據俄媒1月1日最新消息稱,蒙古國已經加入《亞太貿易協定》,中蒙兩國於2021年1月1日起相互實施《亞太貿易協定》關稅減讓安排。
根據安排,蒙古國對包括水產品、蔬菜水果、動植物油、礦產品、化學製品、木材、棉紗、化學纖維、機械產品、運輸設備等366個稅目削減關稅,平均降稅幅度24.2%。同時,中國在《亞太貿易協定》項下的關稅減讓安排適用於蒙古國,而這也是繼蒙古國捐贈的3萬隻羊陸續交接運抵中國市場後的一個最新進展。
正是這些背景下,另一個新消息顯示,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發布消息稱,俄蒙三國的專家們將研究中俄天然氣管道經蒙古國鋪設俄對華輸氣管道的可行性,其中包括成立聯合小組,如果中俄天然氣西線管道能走蒙古國境內,天然氣的運輸效率將大大提升,成本也會降低,而也成為這一事情的最新進展。
而中俄蒙經濟走廊的激活也預示著體量巨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穿越蒙古國的輸電線路、鐵路交通和天然氣管道。對此,蒙古國官員對俄媒稱,我們期待中俄能夠在接下去幾年內把貿易額提高到2000億美元的水平,那麼這將對沒有出海口的蒙古國來說,就可能會成為亞太地區各大型市場之間的交通樞紐,而蒙古國為了發展經濟,也效仿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並在中蒙邊境最大的陸路口岸扎門烏德市,建立了自由貿易區,我們注意到,在這裡可以用人民幣進行消費。
據內蒙古二連浩特市商務局上周發布的消息稱,2020年前11個月,二連浩特口岸進口了價值4.8億元的油菜籽,增長20.7%,消息顯示,二連浩特是中蒙兩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位於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關鍵節點,在進口糧食落地加工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數據顯示,每天有7至10輛載量40噸的農產品運輸卡車從口岸通過,主要出口商品為果蔬、凍豬肉等農產品。
與此同時,BWC中文網國際財經團隊也注意到,在二連浩特,蒙古國一些民眾開著嘎斯69汽車或卡車排隊來這裡用人民幣購物掃貨,之後於閉關前滿載而歸,購買包括中國生產的電器等在內的物美價廉產品,然後再運輸到其它城市賺取利潤,因為,這裡對蒙古國民享有免籤待遇,另外,蒙古國還開始大力支持數字資產在該國的發展,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來發展數字資產,以期能抓住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