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兄弟明算帳自古以來都是如此,不管兄弟情在好一旦結婚成家了,就要分分開住,哪怕感情再好,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梁梅,在婚後本就不想與公婆同住,但當時公婆身體不便需要人照看,本打算與丈夫商量沒想到,丈夫提前給她制止了
那時的小叔子還沒有成家,在生活上有時會跟公婆有點小爭吵,都也都能一一解決,小吵小鬧很快就過去了。
直到小叔子娶回好吃懶做的弟媳之後,原本平靜的家庭開始發生變化了,丈夫與小叔子從小感情就非常好。
小叔子比丈夫小五歲,丈夫從小就帶弟弟到處跑,所以很疼愛他弟弟,小叔子上學時的費用全是丈夫給的,哪怕現在結婚了,只要弟弟需要錢,丈夫就會馬上拿給他,就算自身條件不允許,他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弟弟的需求。
一開始小叔子還心懷感激,但時間久了之後,他覺得哥哥給的都是應該的,心安理得。
因為丈夫家庭條件有限,根本就沒能力在城裡買房,梁梅和丈夫的工作也還不算穩定,所以房子一直都沒著落,目前還是跟公婆一家住老家的自建房,三城樓,公婆住一樓,兩兄弟分二樓三樓。
人多矛盾自然也多,還要一個好吃懶做的弟媳,那就更加不用說了,小叔子還沒成家時,梁梅和丈夫每個都會給公婆一千的生活費。
但在小叔子結婚後,一千塊是遠遠不夠的,公婆身體不便沒什麼能力賺錢,家裡生活困難時他們只能看想梁梅了。
梁梅一開始沒想那麼多,公婆要多少就給多少,但在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她就提出兄弟兩門一人給一半生活費,每人給一千到兩千不等
有了這兩三千的生活費,公婆也就放心了,啥好吃買啥,小叔子夫妻當時說沒問題就同意了。
到了月底之後梁梅才發現,生活費只有她在給,小叔子兩夫妻是分文不給的,梁梅覺得這網對她太不公平了,小叔子上學的時候丈供著他,這兄弟情也算給了,小叔子現在結婚了,難道她們還要養小叔子夫妻?
梁梅鬧了一會,結果弟媳卻跟她說,她沒有吃大哥大嫂的,吃的全是公婆的,這話說得讓梁梅心涼。真的讓她意想不到,啃老啃哥嫂能啃得如此心安理得,就像是我們非要養她們一樣。
梁梅想都沒想,要求分家天天吃我的不感激就算了還語言相加,她在也不想出錢養這無所事事的弟媳了,喜歡啃老那就分家,讓她啃去。
至於公婆的生活,梁梅也想好了,要麼兩兄弟一邊養一個月,要麼每個月給五百生活費。
梁梅這樣的決定得罪了全家人,大家都不同意她的做法,丈夫認為分家是不對的,不近人情的,她現在很難過,難道真的要養小叔子夫妻一輩子嗎??
寄語
兄弟之間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問題出現在婚後還同住,如果彼此懂得對方的不容易,體諒和理解對方,在生活互相幫助互相彌補,兄弟之間的感情是會得到升溫的。
但如果住一起後彼此還斤斤計較,那麼整個家庭只怕會紛爭不斷吧,人是自私的,不會有無私的付出。
所以哪怕是親兄弟也要明算帳,一旦亂起來,家庭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多,父母更是為此煩惱,對於梁梅分家的事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