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香」第三代掌門人玩豪車、買豪宅,網友:富不過三代?

2021-01-08 冷先生商業視界

提到國內的調味品大拿,莫過於南方的老乾媽和北方的十三香。這兩家企業都發跡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各自的領域從默默無聞走向熠熠生輝,至今已有了將近三十個年頭。

現如今,前者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在美國監獄當中更是成為了比香菸更搶手的「硬通貨」,被萬千不愛出門的宅男稱為當之無愧的「宅男女神」;而後者更是憑著「每包三元,八分利潤」的銷售模式開拓了調料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做到了近百億的市值。

從實業的角度來講,這兩家公司算得上是國內比較成功的典範了。

當年的王守義在繼承了家族的秘方以後,拿著一百元租下了一個小作坊,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在那個盜版泛濫的年代,王守義一邊堅持專利一邊謀求創新,憑著踏實肯幹的原則一步一步將企業做大,並將市場一點點拓展到了全國的範圍。

如今,隨著企業的不斷的發展,兩大巨頭之一的十三香已經傳到了第三代「掌門人」王太白的手裡。

古言道: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作為標準的「富三代」,十三香落到了王太白手中,會不會因此而沒落呢?

一、「富三代」王太白的商海沉浮

這位「富三代」早期的名聲並不好。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年輕人,王太白並沒有保留爺爺以及父親身上簡樸的品質,早在英國留學的時候,身為學生的王太白便開上了最新款的奧迪A8,售價高達一百多萬。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才只有幾千塊錢,擁有一輛摩託車都是十分奢侈的「大件」,而奧迪這個牌子,對大多數人而言都只活在「奧拓」哥哥的段子當中。

除了豪車以外,王太白還酷愛豪宅,生活上也是十分奢侈,在旁人看來,這樣的作風妥妥的是一名紈絝子弟。

但年輕時的王太白並不以為然,甚至還放出豪言,要在30歲之前賺下一個億!

面對這樣一位「公子哥」,外界不免議論紛紛,有不少人因此而發出感嘆,祖傳的家業怕不是要毀在他的手裡。

2003年,在王守義去世的時候,曾立下過遺囑,公司絕不允許多元化,不上市也不做房地產,固守本業踏踏實實做生產!

在老一輩的思想當中,唯有實業才是最踏實的,因此,無論是他的爺爺王守義,還是他父親的三位兄弟,從始至終都在做著調味料的生意。

王氏產業勤勤懇懇,優待員工,每袋3塊錢的十三香只賺八分錢,儘管只憑著實業,還是積攢下了深厚的家底。

但作為一名留過學的高材生,王太白家裡有資本,腦袋裡有想法,自然不甘於將這份家族產業僅僅局限於實業。

1999年,一部名為《創世紀》的香港電視劇開始熱映,成為了刺激王太白進軍房地產的催化劑。於是,初出茅廬的王太白便向父母借來了幾千萬,在英國進行房地產投資,準備搞點「大事情」。

雖然有著與王健林一樣的雄心壯志,但王太白的運氣似乎比王健林差了不少,當王太白將所有的資金一股腦的砸進英國曼切斯特的房地產當中以後,2008年的金融危機突然襲來,打了王太白一個措手不及。

一時間,王太白投入的所有資金與房產瞬間化為泡沫,沒兩年的時間便把本錢賠了個精光。由此,王太白的第一次創業正式宣布失敗。

經歷了挫折以後的王太白並沒有因此而收手,他將所有的失敗都歸結為自己的「運氣不好」。因此,王太白將自己在英國所有的房產和豪車進行了轉賣,拿上母親給他的400萬元,再一次扎入了房地產行業當中。

不過這一次他的運氣比前一次要好,隨著經濟局面的逐漸回暖,王太白第二次投入的資金很快有了成效。他通過囤積、收購房地產公司的方式在幾年內盈利了1.5個億,補上了之前4000多萬虧損的缺口。

二次創業的成功,也算是完成了他之前放出的「豪言」。

二、「爺爺傳下來的手藝,不能毀在我的手裡」

然而,老人的智慧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有賺錢的人自然也會有虧錢的人,資本家的遊戲固然酣暢淋漓,但在資本運轉的背後也自然隱藏著許多的危機。

同樣作為商人,資本玩轉的,自然賺得盆滿缽滿、名滿天下,就比如王健林;但也有些人急於求成,陷入了資本的圈套當中,最後無法收手,將家底賠了個底朝天,比如曾經的山西首富李兆會。

在功成回國以後,王太白跟自己的二伯、「十三香」前一任掌門人王銀亮爬了一次山。

在這次爬山的過程當中,他的二伯對他講了當年公司改革時遇到的諸多困難,又講了他的爺爺王守義與王太白父輩三兄弟是如何白手起家、將家族企業從一個小作坊一點點做到幾十個億的大企業的。

那天晚上,王太白與同行的另一位「富二代」討論了一夜的財富觀,討論了人生的諸多可能性。最後他的那位朋友說:

「看到你二叔,我忽然感覺追逐錢財沒什麼意義了,看淡金錢,把事情做了,反而什麼都有了。」

在商海中經歷了大起大落後,王太白的心智也逐漸成熟起來,他不再一心撲在資本遊戲上面,而是將目光放回國內,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十三香」的生產線和銷售渠道上面。

「爺爺傳下來的手藝,不能毀在我的手裡。」

曾經對「不上市」、「不融資」、「不貸款」、「不搞地產」、「不掙快錢」想法嗤之以鼻的他,也開始漸漸懂得了爺爺創辦實業的智慧。除了將爺爺的遺訓記在心中以外,他甚至賣掉了自己所有的豪車,換了一臺普通的家用雪鐵龍。

目前,十三香在全國範圍內的銷售額可達到20多億元,古老的手藝配合以現代的營銷手段,在王太白的經營下,這份祖傳的產業並沒有因他「富三代」的身份而走向沒落,反而煥發了新一輪的生機。

三、「狂」與「不狂」

作為一名留過學的「富三代」,王太白在早年留洋時接受了許多新奇的思想,有著玩轉資本的想法,這無可厚非。

在經歷了一次失敗以後,王太白其實也在資本投機當中嘗到了「甜頭」。不過,難能可貴的是,在資本利益的誘惑面前,他選擇了克制,並沒有因「賺快錢」而迷失了心智。

錢鍾書曾說過:「一個人20歲若不狂,那麼他將一事無成;如果30歲依然狂,那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廢物。」

這個世界上或許有很多個王健林,但同樣的也會有很多李兆會。

對於同樣擁有資本的王太白來講,他完全可以放手一搏,或許他會成就下一個王健林,但也同樣可能成為下一個李兆會。

誰知道呢?

但從長遠來看,無論資本市場形式怎樣扭轉,他都不必成為任何人。

他永遠是他自己,他永遠是王太白。

作者:江上酒

相關焦點

  • 老牌調料「十三香」再換掌門人,酷愛豪車的富三代,接管家族企業
    例如娃哈哈、老乾媽以十三香。作為老一輩的企業家,他們白手起家、歷經磨難,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而成功之後,也不驕不躁,可謂是所有商業中人學習的榜樣。然而,老一輩企業家身上的這些特質,到了年輕人這一輩,卻幾乎消耗殆盡。就拿十三香的創始人王守義來說,就是最典型的一個案例。王守義十三香,應該是國內調料行業中,經久不衰的老品牌。雖然價格不貴,卻深得消費者的喜愛。
  • iPhone12不香,富三代「浪子回頭」再造十三香!
    雖然新機硬體更新不少,但考慮到其與高昂價格和幾乎與上一代外觀相差甚小的設計,很多人表示「12不值得買」。令人意外的是,在不少網友刷「不買12時」,十三香也上了一回微博熱搜,美名其曰:「千萬別買iPhone 12,王守義說了十三香。」於是王守義的「十三香」自然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 富不過三代原因是什麼
    富不過三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很多人討論過,雞湯專家說是因為揮霍,我覺得這簡直是開玩笑!打個比方:富人月入一千萬,吃一頓飯1萬塊,佔收入的千分之一,窮人月入1千塊,買個兩塊錢的包子,佔收入的千分之二,這樣一對比下來,你告訴我誰比較揮霍?
  • 港媒曝吳千語三角戀,與百億富三代施伯雄未分手坐百萬豪車!
    6月16日,藝人吳千語去年就與拍拖5年的林峰正式分手,但是在分手她的感情卻一點都不愁寂寞,一度搭上身家百億的富三代施伯雄,但是當大家都以為她在甜蜜戀愛中時,吳千語卻在今年4月份公開表示自己恢復單身。直到用餐完畢準備離開時,她卻直接上了一名男子的豪車離開,然而據港媒稱,這名男子是日本名模的舊愛時裝設計師Philip Chu,當中顯露出的狀況十分奇怪,也顯得關係曖昧。並且當晚這輛豪車是直接開去何文田的豪宅,兩人隨後還逗留至深夜仍都並沒有離開,所以大家都在猜測這個是不是吳千語的新戀情。
  • 為什麼說「富不過三代」?一個小故事告訴你,這就是原因
    和電視劇中的那些渣富二代一樣,只要他想的東西都用錢買,並且認為讀書沒出息,家裡有的是錢,不讀書也無所謂,很以初中沒上幾天就輟學了。你們可能不信,他天天開著他爸爸的豪車各種玩。沒錯,你們能想到的他都玩過。大概8年前,他爸的煤礦被禁止開採了。但是他們一家人依舊過著「豪」生活。因為日子過的太舒服,就學人家去賭,還跟我們說,只有賭才能廣識朋友。結果,這兩年豪車賣了,為了生計開始養豬放羊,。
  • 洛克菲勒家族第3代掌門人,強行廢除族規,卻打破魔咒,富過6代
    「富不過三代」似乎是一個魔咒一樣,籠罩在整個世界範圍之內。然而如今卻有一個家族打破了這一個魔咒,如今繁盛了6代,依然是富豪中的典範!這個家族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門人廢除族規,卻打破魔咒,如今富過6代洛克菲勒家族繁盛到第三代的時候,也走到了「富不過三代」魔咒中,當時的戴維·洛克菲勒所做的事業也非常的成功,先是在大通銀行,之後又擔任大通曼哈頓銀行的主席,再後來將銀行的事業做到了世界上的各個角落。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第三代後人廢除,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
    都說「富不過三代」,但洛克菲勒家族經過6代,非但不見頹勢,反而財富積累的越來越多。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和權勢經久不衰的秘訣裡,有這樣一件事。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第三代後人廢除,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在這個家族裡,最富有的人並不是創始人老約翰,而是他的孫子,也就是洛克菲勒的第三代繼承人戴維·洛克菲勒。對比與他的爺爺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他也是一位非常不可多得的天才。
  • 調料大王王守義:不上市不做房地產,孫子低調接班,豪車換雪佛蘭
    可惜好景不長,沒多長時間,農村就開始「割資本主義的尾巴」,那個時候大家都不敢再經商,都去務農了,而十三香的生產也因此中斷。1984年,王守義的兒子王銀良再三勸說父親重操舊業。王守義在60歲那年,終於同意出山,把自己辛辛苦苦積攢的100元身家全部拿了出來,創辦了一個家庭式作坊,員工是他和三個兒子。
  • 爺爺造十三香王國年入20億,孫子經挫折回歸接班,行事低調樸實
    可他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三代」,更曾因痴迷豪車、地產引起社會爭論。 2003年,「香料」帝國王守義十三香創始人王守義去世後,家業曾由其二兒子王銀良接管,如今集團掌門人是第三代接班人是王守義的孫子——王太白。可他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三代」,曾因痴迷豪車、地產引起社會爭論。
  • 借iPhone12上熱搜的十三香:年賣20多億不上市,第三代接班人出局
    10月14日,因「十二不香十三香」,十三香登上微博熱搜榜。有網友用無釐頭的段子,號召大家別買iPhone 12,理由是「王守義說了十三香」。還有網友讓十三香公司出來把宣傳費結算一下。對於突然上熱搜,AI財經社致電十三香公司(全稱駐馬店市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有限公司),對方稱,這不是公司自發的行為,因此不予置評。
  • 借蘋果上熱搜的十三香:年賣20多億拒不上市,第三代接班人出局
    10月14日,因「十二不香十三香」,十三香登上微博熱搜榜。有網友用無釐頭的段子,號召大家別買iPhone 12,理由是「王守義說了十三香」。還有網友讓十三香公司出來把宣傳費結算一下。 對於突然上熱搜,財經天下周刊致電十三香公司(全稱駐馬店市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有限公司),對方稱,這不是公司自發的行為,因此不予置評。
  • 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
    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然而在美國卻有一個傳奇家族,如今已富過六代,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能破掉「富不過三代」的命運,我個人認為在於第三代掌門人的做法,其次是創始人的理念定位。
  • 這位「二代」要帶王守義十三香去往何處?
    原標題:這位「二代」要帶王守義十三香去往何處?   「別買iphone12了,因為王守義說了,13香!」
  • 富不過三代?他卻到17代!在上海有千套房,子孫都得在哈佛讀書
    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做富不過三代。也就是說,不管這個家族昔日多麼輝煌,到了家族第三代的時候往往會沒落,不過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因為在國內確實有很多富過了好幾代的富豪,就比如王守義家族,靠著一個十三香配方已經富過了多代人。
  • 富不過三代 中國古代倒黴的名人後代
    中國有一句老話,說「富不過三代」。因為流傳的太久遠,所以這話很難考證其由來。縱觀歷史,除了「富不過三代」外,官也很難世襲過三代,而且後代都會很倒黴。  《史記》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司馬遷在給那些名人立傳時,都會在結尾處提及一下這幫人的後代,你若仔細數數,基本上都沒什麼好下場。
  • 富不過三代,是一個偽命題;邱德根家族三代人,代代進步
    「富不過三代」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中國香港有許多富過三代的「老錢家族」,遠東集團邱德根家族就是其中較典型的一個。第一代邱德根白手起家,奠定基業。1924年出生於上海的邱德根,因家貧僅讀了幾個月初中就輟學了,為了生活不得不進大光明電影院當小工。1950年4月,轉輾來到香港,赤手空拳,努力奮鬥創建遠東集團。
  • 富不過三代,是一個偽命題;邱德根家族三代人,代代進步
    「富不過三代」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中國香港有許多富過三代的「老錢家族」,遠東集團邱德根家族就是其中較典型的一個。第一代邱德根白手起家,奠定基業。1924年出生於上海的邱德根,因家貧僅讀了幾個月初中就輟學了,為了生活不得不進大光明電影院當小工。
  • 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然而在美國卻有一個傳奇家族,如今已富過六代他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一代掌門人約翰·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他是全球公認的"石油大王",由他開創的標準石油公司,曾經壟斷了美國80%的石油市場。
  • 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它的含義
    導讀: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它的含義我們農村人啊,又勤勞又能幹,做什麼事情都愛琢磨,我們的祖先經過了幾千年的經驗總結出來了很多規律,他們把這些規律匯成文字就變成了我們農村人嘴裡經常說的諺語和俗語
  • 為何豪門闊不過三代,富人富不過六代?那麼窮人苦不過幾代呢?
    子曰前不久在讀《易經》時,就發現了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過了這麼久,還是對現實有著觀照作用,不可謂不經典!那麼它們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我接下來就來具體講講:1、豪不過三子曰先來解釋一下,何為「豪」?這個「豪」不是指什麼地主小紳,也不是指一般的富人,而是指古代的大家族、大豪門,祖上官至宰輔,有機會史上留名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