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文藝,男,51歲,中共黨員,是西安郵政臨潼區分公司的一名山區投遞員、自1992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二十七個年頭。他始終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在工作中率先垂範,用認真、無悔的奉獻精神抒寫出黨員的情懷。
街坊鄰裡好親人
「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身泥。下山給用戶交話費、寄包裹,上山給鄉親送郵件捎東西」是舒文藝工作的真實寫照。他投遞的是山區,服務面積約130平方公裡,再加上特快專遞、掛號信、私費訂閱戶,實際每班行程要達到180多公裡,服務區域從臨潼驪山向後延伸至仁宗、斜口街辦山區。南臨藍田縣華胥鄉,西臨灞橋區洪慶街道野雞胡村,東到代王街道,報紙用戶276戶。山區百姓居住分散,手機無信號,投遞難度非常大。他把用戶當朋友當親人,無論多麼難,都能咬牙克服,無論颳風下雨、日曬雨淋,他都堅持將每一份報紙、每一封信函及時、安全地送到鄉親們手中。
他的工作是連接山裡山外的橋梁和紐帶,不光傳遞信息、物資,傳播精神文明,更重要的是第一時間傳遞黨的暖人心政策。多年的投遞工作使他成了山裡老百姓信得過的朋友。義務為他們交話費、買電、買藥,在郵路上幫忙救援受困車輛,幫老年人挑水做農活,為山外朋友買山裡的土特產,送報到石榴園還幫用戶挑石榴…由於和用戶親人般的感情,冬天送報到用戶家,有用戶硬拉著他坐到自家的熱炕頭,暖一暖凍的麻木的手和腳,喝口熱水。他服務的區域是貧困山區。青壯年大多常年外出打工,留下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年幼的兒童。遇到留守老人的包裹他會第一時間打電話並當班及時送到。包裹裡面裝的是在外打工的兒女為父母和孩子網購的衣服和日用品。鄉親們接過包裹時,常常可以看到他們滿眼含淚的笑著,因為收到包裹的那一刻就仿佛見到了自己的兒女。
不懼困難保暢通
舒文藝是一個地道的山裡人,祖輩都是農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成長在這樣的環境裡,也煉就了他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2014年冬天大雪封山,80多斤重的報紙、信件他硬是背著步行上山,挨家挨戶的送達,越往山上走雪就越厚,晚上十點多一個人還在方圓幾公裡無人煙的驪山高峰仁宗廟附近,突然路邊樹林竄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野豬,嚇得他頭髮都要豎起來了,趕緊躲起來,點一支香菸來壯壯膽,幾分鐘停息後,野豬走遠了,他才意識到自己出了一身汗,山上很冷,驪山高峰零下十幾度的低溫,風颳到臉上像刀割了一樣,害怕、寒冷、飢餓一同襲來,那時他甚至留下過無助的眼淚......回到家已近乎晚上12點,膝蓋以下全是雪和冰殼,脫鞋襪和褲子都需要老伴來幫忙。
在山區騎摩託車投遞信件,危險是時有發生的,下雪路滑摔倒,連人帶車掉到溝裡也是很平常的事情。2016年10月17日當天郵件較多,晚上9點多他還騎行在郵路上,由於光線暗看不清,他只能以40碼的速度騎車緩慢前行,這時突然被一根大車撞掉的光纜掛住脖子,巨大的衝擊力使車頭揚起,連人帶車重重的栽倒在方圓幾公裡無人的公路上不省人事......醒來後第一時間關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郵件是否安全,並與同事協商將郵件及時準確的送至用戶手中。
平凡崗位獲肯定
投遞員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責任重大,收入還不高,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和他一塊入局幹投遞能堅持下來的也沒幾個。但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幹投遞工作20多年來,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2004年以來先後自費買了三輛摩託車用於投遞,工作中摔傷縫合是常事,但每次都是拍片子或看傷沒啥大礙就忍痛繼續騎行投遞,多年來也落下風溼,肩周炎等身體問題。他卻說:「無論怎樣鄉親們的信件不能延誤,連接外界的報刊信息不得中斷。」
他認真工作,視工作為生命的表現得到了單位和社會的認可,連年被評為「市局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最美鄉郵員」,報紙、電視臺也做了專題報導。2015年成為臨潼區群眾宣講員,講述山區郵遞員愛崗敬業,樂於助人的先進事跡。7月份被西安市委宣傳部講師團選中,被聘為西安市委理論講師團群眾宣講員。參加講師團『黨的政策暖人心』群眾宣講報告會,宣傳郵政企業,傳遞正能量,社會反響強烈。2016年5月又參加西安市委組織部和宣傳部共同主辦的「講黨性,做表率,黨員講身邊事」群眾宣講報告會,深入基層一線,面向普通黨員,在「兩學一做」學習當中應該幹好本職工作,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的宣講近百場,黨員們的感受很深。西安廣播電視臺及《西安日報》《西安晚報》也進行了跟蹤報導。
舒文藝說多年來的投遞工作讓自己深刻體會到幹任何工作都要持之以恆,無論哪一種職業,哪一個崗位都有它的職業和崗位風採,他一個普普通通的黨員、郵遞員,單位和社會給了自己這麼高的榮譽,不但提升了郵政企業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在市民中的親和力,也堅定了自己幹好本職工作,繼續為山裡百姓服務的信心,更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念和不辜負黨和人民厚愛的決心。
編輯:王晗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