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查出肺結節,有些人會擔心,是不是肺癌,要不要切除?當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處理,對醫生、患者來說,需要凝聚共識。記者今日獲悉,在12月12日-13日舉行的第八屆深圳胸外科國際論壇上,深圳市抗癌協會肺結節專委會、公益性肺結節診療會診中心正式成立,專家們將定期舉辦肺結節多學科會診和學術活動,加強國內外專家聯繫,凝聚肺結節篩查、診療共識,減少過度治療以及治療不足。
疑難病例組織專家會診不額外收費
家住羅湖區的劉先生近日體檢,拿到肺部CT報告時,發現右上肺磨玻璃結節,徑約6毫米。「這是不是肺癌啊?要不要手術治療?」拿到報告後,劉先生就找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喬坤,喬坤看了CT片後表示,無需恐慌,只需每年定期複查即可。
像劉先生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喬坤平時出門診時,總能遇到這樣的患者。隨著人們體檢意識的增強,選擇低劑量CT篩查肺癌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不少人在做CT檢查時,發現了肺部小結節,喬坤在門診發現,肺結節患者比往年增加了4成。而這些患者當中大部分都是良性結節,無需手術,只需定期複查即可。
查出肺結節後,人們往往過於恐慌,容易發生過度治療,本不需要切除的做了切除,影響了肺功能。此外,喬坤介紹,也有人查出後害怕手術,或是因為檢查方法的問題(如只做胸片)沒有篩查出肺癌,以及醫生操作因素出現了治療上的不足。過度治療和治療不足這兩種情況都是醫生不想看到的。所以,在深圳胸外科國際論壇上,由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北大深圳醫院、港大深圳醫院、南醫大深圳醫院等20多家醫院的80多位中青年醫生成立了深圳市抗癌協會肺結節專委會,喬坤當選為主任委員。
早在2015年7月,深圳市三醫院就開設了深圳市第一家肺結節專病門診,2018年11月牽頭成立深圳市肺結節聯盟,推廣肺結節門診,目前20家聯盟單位100%開展肺結節門診。「在此基礎上,本次大會又成立了深圳市抗癌協會肺結節專委會,希望在學術領域為專家們搭建專業學術平臺,引領深圳市肺結節規多學科診療和學術研究工作。」喬坤說。
「專委會成立後將做三件事情。一是將成立公益性的肺結節診療會診中心,中心設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胸外科,充分發揮專委會豐富的專家顧問學術資源,不定期邀請專委會專家和國內外知名教授對疑難病例進行會診,市民可以通過深圳市抗癌協會的肺常棒公眾號預約肺結節診療會診,由專家根據需要安排疑難病例組織專家會診,僅收取主任醫師門診掛號費,不再額外收取患者高昂的會診費用。第二是為委員們搭建一個專業學習交流的平臺,每個季度進行學術交流。」喬坤表示,「專委會成立後也希望在這個平臺上,根據深圳城市人口的特點,根據最新的影像組學進展,制定深圳患者的診療共識,來指導大家的臨床診療工作,避免肺結節的過度治療和治療不足。」
僅15%的肺癌病例在早期確診
五年前,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成立了醫院肺癌診療中心、胸部微創中心,在胸部感染性疾病、早期肺癌、手汗症等領域積極探索加速康復和日間手術應用研究。
目前,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胸外科已開展達文西機器人在肺癌、食管癌手術應用,包括支氣管袖式切除等複雜手術為深圳首例,並在國內率先開展圖像引導胸腔鏡肺結節切除手術,胸腔鏡引導胸壁結核切除等特色手術。
「達文西機器人對醫生來說,是一個革命性的操作的平臺,醫生是帶著10倍以上的放大鏡在手術,對體內解剖進入新的層次。美國南加州大學Daniel oh教授預測10年後全球70%以上的早期肺癌手術將通過機器人輔助完成。」喬坤介紹,除了達文西機器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還引進了頂級複合手術室。
在頂級複合手術室裡,除了普通手術室配備的設備外,其核心設備是一臺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這是全國首臺Discovery IGS7 OR系統,它搭載了最新的ASSIST多模態影像融合技術,也配置了全面的外科手術床系統。胸外科已順利開展20餘例相關手術,其中包括雙側多發肺結節定位切除手術。一站式進行肺結節的精準定位和切除,可以讓手術更加精準,患者創傷少、住院時間縮短,費用也減少了。
此外,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全國唯一的結核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良性肺結節大部分是肉芽腫,而肉芽腫90%以上是結核,深圳市三院作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肺結節的良惡性鑑別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喬坤說。
不過,肺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國內惡性腫瘤首位,並且呈上升趨勢,這是不容忽視的現實。「一方面45歲以上的市民要有意識地在體檢中使用低劑量CT,它可以發現早期肺癌微小病灶,是目前最為敏感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另一方面,對肺結節也不要恐慌。」喬坤表示,即便診斷出來的肺結節是早期肺癌,只要能及時發現、治療,5年生存率接近100%。等拖到了中晚期肺癌,總體5年生存率僅有15%~16%。只可惜,目前僅有15%的肺癌病例在早期能確診。而這也是此次大會成立肺結節專委會的意義所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深三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