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成立首個公益性肺結節診療會診中心

2020-12-18 廣州日報

體檢查出肺結節,有些人會擔心,是不是肺癌,要不要切除?當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處理,對醫生、患者來說,需要凝聚共識。記者今日獲悉,在12月12日-13日舉行的第八屆深圳胸外科國際論壇上,深圳市抗癌協會肺結節專委會、公益性肺結節診療會診中心正式成立,專家們將定期舉辦肺結節多學科會診和學術活動,加強國內外專家聯繫,凝聚肺結節篩查、診療共識,減少過度治療以及治療不足。

疑難病例組織專家會診不額外收費

家住羅湖區的劉先生近日體檢,拿到肺部CT報告時,發現右上肺磨玻璃結節,徑約6毫米。「這是不是肺癌啊?要不要手術治療?」拿到報告後,劉先生就找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喬坤,喬坤看了CT片後表示,無需恐慌,只需每年定期複查即可。

像劉先生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喬坤平時出門診時,總能遇到這樣的患者。隨著人們體檢意識的增強,選擇低劑量CT篩查肺癌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不少人在做CT檢查時,發現了肺部小結節,喬坤在門診發現,肺結節患者比往年增加了4成。而這些患者當中大部分都是良性結節,無需手術,只需定期複查即可。

查出肺結節後,人們往往過於恐慌,容易發生過度治療,本不需要切除的做了切除,影響了肺功能。此外,喬坤介紹,也有人查出後害怕手術,或是因為檢查方法的問題(如只做胸片)沒有篩查出肺癌,以及醫生操作因素出現了治療上的不足。過度治療和治療不足這兩種情況都是醫生不想看到的。所以,在深圳胸外科國際論壇上,由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北大深圳醫院、港大深圳醫院、南醫大深圳醫院等20多家醫院的80多位中青年醫生成立了深圳市抗癌協會肺結節專委會,喬坤當選為主任委員。

早在2015年7月,深圳市三醫院就開設了深圳市第一家肺結節專病門診,2018年11月牽頭成立深圳市肺結節聯盟,推廣肺結節門診,目前20家聯盟單位100%開展肺結節門診。「在此基礎上,本次大會又成立了深圳市抗癌協會肺結節專委會,希望在學術領域為專家們搭建專業學術平臺,引領深圳市肺結節規多學科診療和學術研究工作。」喬坤說。

「專委會成立後將做三件事情。一是將成立公益性的肺結節診療會診中心,中心設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胸外科,充分發揮專委會豐富的專家顧問學術資源,不定期邀請專委會專家和國內外知名教授對疑難病例進行會診,市民可以通過深圳市抗癌協會的肺常棒公眾號預約肺結節診療會診,由專家根據需要安排疑難病例組織專家會診,僅收取主任醫師門診掛號費,不再額外收取患者高昂的會診費用。第二是為委員們搭建一個專業學習交流的平臺,每個季度進行學術交流。」喬坤表示,「專委會成立後也希望在這個平臺上,根據深圳城市人口的特點,根據最新的影像組學進展,制定深圳患者的診療共識,來指導大家的臨床診療工作,避免肺結節的過度治療和治療不足。」

僅15%的肺癌病例在早期確診

五年前,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成立了醫院肺癌診療中心、胸部微創中心,在胸部感染性疾病、早期肺癌、手汗症等領域積極探索加速康復和日間手術應用研究。

目前,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胸外科已開展達文西機器人在肺癌、食管癌手術應用,包括支氣管袖式切除等複雜手術為深圳首例,並在國內率先開展圖像引導胸腔鏡肺結節切除手術,胸腔鏡引導胸壁結核切除等特色手術。

「達文西機器人對醫生來說,是一個革命性的操作的平臺,醫生是帶著10倍以上的放大鏡在手術,對體內解剖進入新的層次。美國南加州大學Daniel oh教授預測10年後全球70%以上的早期肺癌手術將通過機器人輔助完成。」喬坤介紹,除了達文西機器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還引進了頂級複合手術室。

在頂級複合手術室裡,除了普通手術室配備的設備外,其核心設備是一臺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這是全國首臺Discovery IGS7 OR系統,它搭載了最新的ASSIST多模態影像融合技術,也配置了全面的外科手術床系統。胸外科已順利開展20餘例相關手術,其中包括雙側多發肺結節定位切除手術。一站式進行肺結節的精準定位和切除,可以讓手術更加精準,患者創傷少、住院時間縮短,費用也減少了。

此外,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全國唯一的結核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良性肺結節大部分是肉芽腫,而肉芽腫90%以上是結核,深圳市三院作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肺結節的良惡性鑑別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喬坤說。

不過,肺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國內惡性腫瘤首位,並且呈上升趨勢,這是不容忽視的現實。「一方面45歲以上的市民要有意識地在體檢中使用低劑量CT,它可以發現早期肺癌微小病灶,是目前最為敏感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另一方面,對肺結節也不要恐慌。」喬坤表示,即便診斷出來的肺結節是早期肺癌,只要能及時發現、治療,5年生存率接近100%。等拖到了中晚期肺癌,總體5年生存率僅有15%~16%。只可惜,目前僅有15%的肺癌病例在早期能確診。而這也是此次大會成立肺結節專委會的意義所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深三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相關焦點

  • 蘇州人查出「肺結節」別慌!家門口就能得到專家會診
    去年蘇州人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排名首位,肺結節作為肺癌的「信號燈」,如果能早發現
  • 肺結節的精準診斷和治療
    50餘年來,每周三上午由副高職稱以上的專家團隊進行疑難病會診,為後來胸腔疑難疾病MDT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和借鑑,該會診平臺影響力大,輻射範圍廣,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紛紛前來要求會診。自1959年起至今從未間斷過,會診包括肺結節在內的胸腔疑難疾病數萬名。
  • 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
    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編輯:陳芳薇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 根據最新統計,中國人40歲以上的5.5億人中,肺結節患病率大約有1億人!哪些是良性結節?是否會癌變?
  • 商丘市立醫院與河南省胸科醫院聯合會診肺結節篩查陽性患者
    來源:商丘市立醫院自我院7月1日啟動肺結節免費篩查活動以來,截至7月8日,符合條件的篩查者共計160名,經我院呼吸科、腫瘤科、胸外科、影像科等多學科專家組成會診專家組,對CT影像學結果會診後,肺結節陽性者40人。
  • 佑安醫院成立重症肝病會診中心
    原標題:佑安醫院成立重症肝病會診中心   本報訊(記者 劉歡)記者昨天從北京佑安醫院獲悉,該院成立疑難重症肝病多學科會診中心,整合多學科資源和優勢,主攻不明原因的疑難重症肝病。
  • 重慶最早的肺結節專病門診,專注於肺結節精準診療五年記
    近年來,重慶新橋醫院胸外科在主任戴紀剛教授的帶領下,專注於肺結節診治,在大重慶地區最早成立肺結節專病門診,並成立「中國胸外科聯盟重慶肺結節診療中心」與「新橋醫院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擁有獨立的門診手術室、手術病房、日間病房、隨訪門診、基礎實驗室等多個臨床與科研工作平臺,其強大的醫療團隊及護理團隊能更好的為肺結節患者排憂解難。
  • 解放軍總醫院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成立 開啟診療新模式
    人民政協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 李木元)7月9日,由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腫瘤內科呼吸腫瘤及內鏡介入專科胡毅主任牽頭成立了「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即iLCC,以下簡稱中心),召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啟動會。
  • 雲南首個兒童口腔舒適化國際診療中心成立
    掌上春城訊近日,昆明億大口腔與美國休斯頓口腔醫學院專家團隊合作成立了雲南首個兒童口腔舒適化診療中心。億大口腔集團董事長田力寧、美國休斯頓口腔醫學院吳軍教授、昆明億大口腔院長熊萍等領導共同出席了揭牌儀式。
  • 深圳上醫名中醫診療中心揭牌
    為推進我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的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全面發展和提升名中醫診療服務,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重要項目——深圳上醫名中醫診療中心等深圳市首批名中醫診療中心建設通過深圳市衛計委審批正式面向市民服務。
  • 英德人醫與省醫首次遠程會診
    南方日報訊 (記者/焦瑩 通訊員/雷玉秀 朱榮敏)11月26日下午,在省醫組團式幫扶專家、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英德人醫頸胸外科副主任謝亮的積極聯絡組織下,省醫與英德人醫首次開展遠程會診,就一例肺結節患者病情診斷展開閱片、分析,在線上「面對面」交流,並作出充分診斷。
  • 12月17日哈醫大四院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成立
    本報訊(宋微 記者 劉菊)據最新統計,5.5億40歲以上的中國人中,肺結節患病人數大約有1億人!哪些是良性結節?結節是否會癌變?小結節問題逐漸成了困擾患者的心病。  近日,記者從哈醫大四院了解到,為解決患者看病奔波困擾,提高診治質量和效率,醫院將於12月17日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打破傳統就診模式,搭建多學科診療平臺、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 10個肺結節就有1個是早期肺癌
    □記者 蔡建華 實習生 姜偉 通訊員 崔冰心  12月8日,由中國肺癌防治聯盟、河南省人民醫院聯手牽頭成立的河南省肺部結節(早期腫瘤)互聯智慧診療聯盟正式啟動。該聯盟依託河南省人民醫院互聯智慧分級診療體系,在全省搭建肺結節(早期腫瘤)智慧互聯早期診治網絡,降低我省肺癌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會診中心張書元
    核心提示: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經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准成立,是一家匯聚首都皮膚科高層次專家的「中西醫結合」皮膚疑難病會診中心,張書元是會診中心副主任,不斷為會診中心做出貢獻。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科疑難病會診中心經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准成立,是一家匯聚首都皮膚科高層次專家的「中西醫結合」皮膚疑難病會診中心,張書元是會診中心副主任,不斷為會診中心做出貢獻。
  • 衡水市四院遠程會診中心讓百姓足不出市享受專家診療
    為了緩解群眾到北京、天津等上級大醫院找知名專家的困難,市四院投資20多萬元建起了最大的遠程醫療會診中心。也就是說「兩塊大屏幕,一個高清攝像頭,就可以讓市四院的患者和北京、天津等地的專家們「面對面」。
  • 小白世紀聯合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研發的肺結節影像諮詢雲平臺正式上線!
    2020年10月10日,由北京小白世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白世紀」)與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專家團隊共同研發的「國家呼吸醫學中心肺結節影像諮詢平臺」正式上線並投入使用。
  • 深圳首個心血管急症救治與質控中心投入運行
    中國深圳2014年11月3日電 /美通社/ -- 深圳市孫逸仙心血管醫院宣布,在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的關心支持下,深圳市心血管急症救治與質控中心在我院投入運行。著名心血管教授、院士陳灝珠,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女士、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鄭國彪、林漢成副主任為 「深圳心血管急症救治與質控中心」揭牌。
  • ...智慧診療!深圳「福田醫聯體5G+MEC(邊緣計算)智慧醫療項目」發布!
    歐陽繪宇表示,希望各方藉助醫聯體平臺,發揮自身行業優勢,深入挖掘群眾需求,助力福田醫療智慧升級,讓大眾就醫更便捷更舒心,全面推進福田「首善之區」建設,全力打造醫療功能更核心、民生更幸福的深圳中心城區。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劉景源工作室疑難病診療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2020年8月28日上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舉行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劉景源名醫傳承工作室分站揭牌儀式,同時還舉行了東直門醫院劉景源工作室疑難病診療中心成立儀式。國家級名中醫劉景源名醫工作室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3年設立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國家級名醫工作室,工作室秉承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宗旨,現有專家團隊300餘名,實現中醫診療疑難病的技術優勢。旨在為中醫多學科診療搭建平臺,建設疑難病診療中心、開展中西醫結合多學科會診(MDT)及非藥物多手段治療,推動多學科交流與互動,促進醫院、科室、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推動中西醫結合疑難病診療標準化。
  • 深圳首家名中醫診療中心寶安開業
    深圳晚報訊(記者 周倩) 深圳市社會辦中醫又有新突破,全市首家名中醫診療中心——和順堂寶安中醫門診部今日(6月18日)正式開業。昨日(6月17日),記者從深圳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的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首家名中醫診療中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診療中心聘請了一批知名老中醫,將為患者提供中醫特色診療、中醫理療、健康管理及個性化中醫藥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