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一次號,看多位名醫!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

2020-12-21 瀟湘名醫

掛一次號,看多位名醫!

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

編輯:陳芳薇 來源:東北網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 根據最新統計,中國人40歲以上的5.5億人中,肺結節患病率大約有1億人!哪些是良性結節?是否會癌變?小結節問題常常成了困擾患者的心病,奔波於多家醫院,輾轉於多個科室,患者挨個科室掛號,看病過程好煎熬。哈醫大四院12月17日成立的的"肺結節多學科(MDT)診療中心",打破傳統就診模式,搭建多學科診療平臺、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解決患者看病奔波困擾,提高診治質量和效率,大大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傳統模式

MDT模式劃重點!你必須了解的多學科優勢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team,MDT)綜合診療模式,是由多學科專家圍繞某一病例進行討論,在綜合各學科意見的基礎上為病人制定出優質精準的治療方案。因其鮮明的以病人為中心、個體化治療的特點,在歐美已得到普及。就疾病而言,MDT診療模式是目前對惡性腫瘤、少見疾病、疑難疾病越來越推崇的診療模式。

哈醫大四院肺結節多學科(MDT)診療中心肺結節是多學科的疾病,其診斷與治療過程往往涉及到多個專業學科,在傳統單一門診的治療過程中,容易產生治療效果不全面的情況。但在哈醫大四院MDT門診建立後,針對患者的病情,整合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學科知名專家實行快速有效的聯動機制,共同交流探討,為患者制定完善的診治方案,將治療效果最佳化,對改善病患的生命質量有著重要作用。中心設有專職的隨訪人員,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通知複診時間。凡是在我院做的影像學資料會一直儲存在醫院PACS系統裡,醫生可根據影像及數據進行前後對比,為患者提供專業化、精準化、個體化、規範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診療服務。

專家介紹:

呼吸內科車春莉:哈醫大四院呼吸內科一病房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黑龍江省知名專家、龍江名醫。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21年,擅長肺小結節-肺癌早期診斷分析,目前通過影像結果對疾病診斷分析能力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開展肺小結節惡性風險AI預警系統研究2年,研究結果臨床轉化後將會對廣大患者受益。針對北方地區慢性氣道疾病發病多、治療難、生活質量差等問題,引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呼吸疾病研究院氣道康復治療技術,幫助解決龍江百姓因慢性氣道疾病帶來的病痛。

胸外科徐進志:哈醫大四院胸外科一病房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後、博士生導師。

專業擅長:一、肺癌篩查、早期診斷:

1、本科室自主編寫的肺結節分析軟體,對肺結節精準分析對比,能發現短期CT影像及肉眼無法發現的變化。

2、纖維支氣管鏡或螢光支氣管鏡檢查,早期發現中央氣道內黏膜病變。

二、胸部微創技術:

(一)機器人(達文西系統)肺結節活檢,精準肺段切除,肺葉切除;機器人微微創縱隔腫瘤切除;機器人食管良性腫瘤精準剝除;機器人食管癌微創根治切除。

(二)胸腔鏡微創手術::3D導航微小結節微創治療,肺周圍小病灶活檢及切除;周圍型肺癌胸腔鏡根治;肺部良性腫瘤胸腔鏡下切除;胸腔鏡下肺癌術前分期等。

(三)無痛呼吸道介入治療:以無痛氣管支架植入術為主,同時開展無痛纖維支氣管鏡、氬氣刀或冷凍方法無痛氣管腫瘤腔內切除等技術,用以治療氣管食管瘻、咳血、氣管狹窄、氣管腫瘤、肺切除術後支氣管殘端瘻等疾病。

(四)肺癌綜合治療:以肺癌射頻消融、光動力治療、放射性粒子植入為主要方法的肺癌微創綜合治療。適用於不適合手術的肺癌患者,如高齡患者、晚期肺癌、心肺功能差或者不願接受手術治療者等患者,結合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其它綜合治療,與手術效果類似。 (五)開展各種常規及高難度胸外科手術:與心臟血管關係密切的縱隔腫瘤切除術、中心型肺癌心包內肺切除及支氣管袖狀切除術等。

醫學影像科張同:哈醫大四院醫學影像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20年,於2011-2012在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後研究,全面掌握全身各系統的影像診斷。特別是在心胸系統的影像表現方面做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工作,在冠心病、複雜先心病、大血管疾病、胸部腫瘤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MDT門診安排:每周四下午13:30-16:00 MDT門診地點:哈醫大四院南崗院區門診二樓B區(醫保辦旁邊) MDT門診掛號費:300元

【來源:哈醫大四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2月17日哈醫大四院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成立
    近日,記者從哈醫大四院了解到,為解決患者看病奔波困擾,提高診治質量和效率,醫院將於12月17日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打破傳統就診模式,搭建多學科診療平臺、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 哈醫大四院多學科名醫攜手「達文西」機器人舉辦大型戶外門診
    為更好地發揮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優勢,幫助廣大患者解除病痛,哈醫大四院定於6月12日8時舉辦「多學科名醫攜手達文西機器人」大型戶外門診活動。屆時,徐萬海教授、徐進志教授、趙宏輝教授、徐力善教授、陳之顯教授、王曉民教授、劉昶教授、崔鍵教授七個臨床科室八名專家將一對一對患者進行診療,從「一刀切」到「精準」醫療,根據不同患者病情精準分析找出更具針對性的診療方案,讓更多的手術患者享受到這種全新的「一站式」服務模式。
  • 哈醫大四院5員「豪華大將」壓軸義診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即將到來的教師節,由哈報集團醫衛康養工作室和黑龍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共同舉辦的「新晚報粉絲節」第五場義診活動將於10日在哈醫大四院舉行。  連日來,我們推出了粉絲點名的11位名醫,粉絲們直呼太給力了。
  • 哈醫大四院「智慧醫院」咋使用?記者幫你探探路
    C 一站式服務中心 " 讓患者少跑腿 "以往,異地醫保怎麼使用?哪裡複印病例?醫生的診斷書哪裡開?如何補打檢驗報告單?患者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哈醫大四院的 " 醫療綜合服務中心 " 都可以一下子問個明白。門診主任王立成表示,該中心將多部門的 18 項業務重新進行整合,使以前需要患者跑多趟才能辦理完的業務,現在一處就可以實現 " 零距離、無障礙、一站式 " 的解決。為了方便患者,醫院還將 " 小件寄存 "" 失物認領 " 等關懷式服務加入其中,有效地節約了患者的時間和精力,真正實現了 " 讓患者少跑腿 " 的服務目標。
  • 北京同仁醫院張洋教授工作室在哈醫大四院普外四病房成立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甲狀腺、頭頸耳鼻咽喉外科張洋教授工作室在哈醫大四院普外四(甲狀腺外科)病房正式成立。這標誌著該院甲狀腺外科與全國頂尖醫院頂級專家的醫療活動進入深層階段。張洋教授會定期來工作室出診,為我省甲狀腺疾病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 深圳成立首個公益性肺結節診療會診中心
    記者今日獲悉,在12月12日-13日舉行的第八屆深圳胸外科國際論壇上,深圳市抗癌協會肺結節專委會、公益性肺結節診療會診中心正式成立,專家們將定期舉辦肺結節多學科會診和學術活動,加強國內外專家聯繫,凝聚肺結節篩查、診療共識,減少過度治療以及治療不足。
  • 哈醫大四院完成多例手術 為患者解決難題
    近日,哈醫大四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二病房為一例風溼性心臟病患者成功實施了二尖瓣成形+主動脈瓣成形的手術治療,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患者行心臟彩超檢查見二尖瓣、主動脈瓣呈風溼性改變,交界粘連、瓣緣增厚,致使二尖瓣中-重度狹窄,主動脈瓣中度狹窄。
  • 哈醫大四院明日舉辦松花江社區愛心義診活動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訊(嶽金鳳 記者 石晶)為了進一步提高社區醫療服務水平,讓哈市居民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得到優質、便利的醫療服務,哈醫大四院將於12月4日(周五)上午舉辦「關愛居民,護佑健康」松花江社區愛心義診活動,請居民攜帶身份證件參加。
  • 全國首家慢性病醫學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推動分級診療快速發展
    會上,由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世界心臟聯盟(WHF)聯合打造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醫學中心」,全國首家中心單位落戶哈醫大二院,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接受授牌,並為省內48家醫聯體醫院授予證書。美國心臟病學會中國區總經理沈惠德為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授予全國慢性病醫學中心銅牌。
  • 哈醫大四院感染科提醒您警惕「沉默的殺手」C肝
    哈醫大四院感染科提醒您警惕「沉默的殺手」C肝2020-11-03 15:17 編輯:陳芳薇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同B肝的來勢洶洶相比,C肝卻在悄無聲息地「攻城略地」。來到哈醫大四院感染科就診後,被確診為肝硬化,進一步檢查發現體內C肝病毒活躍,排除其他引起肝臟持續損傷的病因後,確定這是C型肝炎導致的肝硬化。感染科主任於雷教授說:「李先生如果當時發現C肝就立即治療,肝臟病變很可能不會發展到這種程度。」於雷主任介紹:在感染C型肝炎病毒初期,症狀不典型,甚至沒有症狀,很多患者未出現轉氨酶異常。
  • 哈醫大四院:「五一」假期門診正常開放
    為滿足廣大患者就醫需求,結合醫院工作實際,哈醫大四院五一假期期間門診正常開放,急診、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鑑於目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提醒注意以下事項:1、哈醫大四院實行全號源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取消現場掛號,請您務必提前預約;2、發熱患者或不發熱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請預約發熱門診,篩查排除後方可預約其他專科;3、哈醫大四院僅允許患者本人進入門診看診,特殊情況下,最多限1人陪同;
  • 哈醫大四院新技術治癒多名複雜消化道瘻患者
    「內循環負壓吸引單雙腔引流管轉換裝置」是哈醫大四院微創消化道瘻治療中心負責人劉春富教授在長期消化道瘻的治療中,經過潛心研究設計所發明的,它具有內循環衝洗和負壓引流的作用,既能防止衝洗時引起感染擴散,又能通暢引流。
  • 哈醫大四院大型戶外門診210名兒童受益
    5月29日,哈醫大四院舉行的「童心同行 健康護航」大型戶外門診活動推出多項便民惠民舉措,共有210名兒童在活動中受益。  活動現場,哈醫大四院王國年副院長向記者介紹,此次戶外門診全部採取的是網上掛號預約和分時段錯時就醫,現場通過志願者和標示指導患者安全、有序就診。
  • 哈醫大四院「達文西」機器人精準切除腎癌
    近日,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團隊應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技術,為多位患者施行了保留腎臟的腫瘤切除手術。手術採用了「免阻斷」、「免縫合」的國際先進技術,可以避免患者術後腎臟萎縮,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腎功能、延長生命周期。
  • 哈醫大二院蔣傳路教授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
    人民網哈爾濱9月17日電 近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主辦的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2020年度)在線舉行,並發布了第四屆國之名醫系列榜單。哈醫大二院副院長蔣傳路教授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系黑龍江省神經外科領域唯一獲得此稱號的醫生。
  • 哈醫大四院大型戶外門診活動今日啟動 - 新晚報數字報
    可享多名專家會診  本報訊(記者 石晶)今天8時30分至11時30分,哈醫大四院在5號樓前室外廣場舉辦「感恩父親節 溫暖獻愛心」大型戶外門診活動。屆時,泌尿外科徐萬海教授領銜的10位老年男性常見疾病專家團隊將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診療及答疑。
  • 哈醫大伍連德醫院一期計劃年底投用
    8月18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與哈爾濱醫科大學全面戰略合作暨哈爾濱醫科大學新區醫學中心項目啟動,項目計劃2020年底投入使用。哈爾濱醫科大學新區醫學中心位於哈爾濱新區中源大道和規劃143路交會處,包括哈醫大附屬伍連德醫院和哈醫大科教創新園兩部分。
  • 哈醫大四院上線影像檢查預約小程序
    哈醫大四院上線影像檢查預約小程序 繼微信醫保支付解決患者排隊繳費問題後,微信小程序在哈爾濱又玩出了新花樣。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日前上線了全國首家的影像預約檢查平臺微信小程序,患者打開小程序即可預約X線、CT核磁等影像檢查。
  • 哈醫大四院成黑龍江省唯一具有變性手術資格單位
    【顯示字體:小 中 大】【列印】【關閉本頁】      哈爾濱新聞網訊(金甌 劉宇 記者 楊茉)昨天,衛生部第三類技術資格審查小組對哈醫大四院整形美容中心變性手術資格進行審查並授予其職業資格
  • 哈醫大四院急診戰鬥班「救死扶傷 生命至上」
    哈醫大四院急診戰鬥班「救死扶傷 生命至上」哈醫大四院宣傳訂閱號 今天「門診大廳有人倒地,意識不清,快來人搶救!快!快......」急診科護士韓鵬飛放下介入科溫曉斐的呼救電話後,推著平車飛速的竄了出去,這樣的情形在哈醫大四院的急診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不論多少次,所有護士反應都不曾變過。不到3分鐘,只見韓鵬飛推著一位面色蒼白的男病人衝進了搶救室,嘴裡大聲地複述著病人的基本情況:「頸動脈消失,呼吸音消失,瞳孔較大,顏面甲床紫紺,全身大汗,突發心臟呼吸驟停,快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