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長三角霸榜了!
長三角霸榜了!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的2020年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漲跌幅表單中,百城新建住宅累計漲幅TOP20城市中,長三角城市獨佔11席,遙遙領先其他城市群。長三角共覆蓋26個城市,接近一半都在榜單之中。
表:2020年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漲跌幅
當全國的投資客都在聚焦崛起中的大灣區,長三角這個老牌經濟特區的房價卻在充滿不確定性的2020年集中爆發了。
6萬人搖號創歷史紀錄
根據中指院全國百城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3.46%,漲幅較2019年擴大0.12個百分點,綜合來看,仍處近幾年同期低位。
圖:2016年以來新建住宅均價累計漲幅
而長三角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5.22%,漲幅位列主要城市群首位,累計漲幅較去年同期擴大1.45個百分點,增速遠超全國。其中,杭州、無錫、嘉興等城市累計漲幅位居前列。
圖:2019年至今百城主要城市群新建住宅價格環比變化
數據來源:CREIS中指數據
作為長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2020年新房交易市場格外搶眼。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地區共有186個新盤開盤搖號並公布開盤結果,相較於2019年的154個,同比上漲20.78%。
186個新盤共計有48542套房源,最終收穫了80371組有效認籌,年度平均認籌率達165.57%,創下3年來新高。
深圳的「萬人搖」號稱史上最難,而上海同樣不遑多讓。2020年上海「千人搖」項目高達27個,其中有兩個項目超過3000人參與。
杭州更甚。2020年5月,西溪公館一共推出900多套房源,創造了近6萬人登記搖號的紀錄。
整體來看,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長為23.1%,蘇州、蕪湖、南通、揚州等城成交金額同比增長均達20%以上。長三角樓市的火熱,非同一般。
瘋搶土地以至系統崩盤2020年初,某地產公司斥資311億元拿下徐匯區黃浦江南延伸段,一舉刷新內地土地總價紀錄。上海以至整個長三角的土拍由此拉開大幕。
據統計,上海市年內共計92宗涉宅地塊分別被66家房企分獲,平均溢價率11.86%,其中底價成交地塊共41幅;65幅純住宅用地的平均溢價率達到14.4%,僅有22幅底價成交。
根據2020年全國300城市土地收入排行榜TOP50中,上海以2952億元出讓金排名第一,成交面積1750萬平方米,排名第七位。同樣屬於長三角區域的杭州、南京、寧波、蘇州等均排名前列。
2020年全國300城市土地收入排行榜TOP50
註: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文中成交面積指建設用地面積
具體來看,房地產企業瘋狂搶地現象頻頻出現。
10月,杭州共出讓15宗地塊,含7宗涉宅地塊(1宗人才房用地)、8宗商業地塊,總出讓金321.86億元,環比9月上漲105.%,出讓總面積134.59萬方,可建面積328.72萬方。
11月,揚州市推出32宗地塊,共計20幅涉宅地塊,其中商住地塊4幅,純宅地16幅,12幅商業地塊。網上競拍歷時超過10個小時,最終成交總價達133.5億元,平均溢價率達到約33%。
12月,江蘇南京集體出讓9幅地塊中有3幅觸頂最高價。土拍過程從上午10點到下午5點,歷經7個小時。
同樣在年底,蘇州科技城地塊被157家房企瘋搶,導致系統兩次出現崩潰。
競爭激烈的土拍背後,土地溢價率水漲船高。2020年3月,大唐地產拿下江蘇海門一處商住用地,經過175輪投標後價格高達3.47億元,溢價率高達81.83%。
「長三角市場整體韌性強於全國其他地區,對於未來價格上漲空間有較高的預期,房企戰略上會繼續加大對長三角地區一二線及強三線城市的布局。」中國指數研究院上海研究總監方頏曾指出。
最具潛力都市圈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代表,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2019年相關數據顯示,長三角的經濟總量達到23.7萬億,佔全國的23.9%,是京津冀的2.8倍,是粵港澳大灣區的2倍,是成渝經濟圈的近4倍;長三角的人口總量達到2.25億,是京津冀的2倍,粵港澳大灣區3倍以上,是成渝經濟圈的近2倍。
圖:長三角城市群(城市的經濟體量越大,顏色越深)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十大名校6所來自長三角,全球十大港口三座來自長三角,中國十大經濟城市四座來自長三角,中國三大工業城市兩座來自長三角,無論經濟、工業、科技、外貿、教育長三角都位居全國第一。
長三角人才儲備豐富,研發人員數量從2010年的73.85萬人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135.35萬人,年均增長7.87%。每萬人中研發人員達85.44人,顯著高於全國47.09人的平均水平。而杭州灣新區高層人才總量9年增長近8倍。
經濟體量大,人口總量高,人才高度集中,未來發展前景好等因素,是長三角樓市最大的動力來源。
此前,根據相關機構評定,長三角「上海大都市圈」在中國十大都市圈發展潛力中排名第一。其中共包括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湖州在內的「1+7」城市,陸域面積4.9萬平方公裡,2018年常住人口6597萬,同面積5.6萬平方公裡、人口約7000萬的粵港澳大灣區規模大致相當。
2015-2018年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為29.3萬,其中七成由浙江的甬嘉湖舟4市貢獻,特別是寧波人口年均增量達12.6萬、位居第一;上海大都市圈經濟規模在全國都市圈中首屈一指,2018年GDP達9.1萬億元,高於珠三角9市的8.1萬億元;其中上海為3.3萬億元,佔36%。其中蘇州、無錫、寧波3市GDP均躋身萬億俱樂部。
據此推測,上海大都市圈或將在長三角未來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地區房地產市場具有充分活力。
表:2021年五大城市群市場趨勢預判
數據來源: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可是,基於國家「房住不炒」大背景下,以長三角為代表的房地產熱點區域也是國家調控的重點。下半年政策調控下,長三角地區交易市場及土地市場熱度在調控政策影響下,均顯現高位回落態勢,預計2021年市場將保持嚴格調控。
中指院預測,長三角城市群區域規劃、經濟產業基礎、人口吸引力與粵港澳大灣區存在較大相似度,房地產市場需求也較為旺盛,但鑑於2020年需求積極釋放,短期繼續提升空間相對有限。預計2021年長三角城市群房地產市場規模將有小幅增長,整體呈現量增價穩格局。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