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學者質疑紓困方案,民進黨若不能對症下藥,臺灣經濟恐崩盤

2020-12-11 海峽新幹線

「一兆救臺灣,一起渡難關。」是臺行政機構釋出所謂的「第二階段擴大紓困振興方案」時,負責人蘇貞昌喊出的口號。不過,這總規模達到1.05兆新臺幣的紓困新方案是否能達到蘇貞昌所強調的「雨露均沾」,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4月8日,國民黨召開記者會,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深入評析紓困方案,並提出建言。

中國文化大學全球商務系兼任副教授杜震華:我們規劃的內容,這個方案的規模太小,內容規劃不適當。

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施威全:這次的紓困方案,紓困2.0裡面,超過7000億是貸款,我要向各位官員報告,這7000億貸款來得太晚,太繁瑣,目前成效非常堪憂。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朱雲鵬:如果一個「政府」只靠被動的資訊來施政,來制定計劃,來編訂預算的話,那這個社會就完蛋了。

記者會上,島內知名學者等人紛紛針對目前紓困方案存在的問題提出質疑。其中頗受詬病的幾個地方包括:民進黨當局拿出的資源有限、各行業的薪資補貼標準厚此薄彼、有失周全,針對中小企業的幫助 「口惠而實不至」等等。專家們表示,民進黨當局若不能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藥,將很快面臨臺灣經濟「兵敗如山倒」的狀況。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朱雲鵬:地方政府知道痛苦在哪裡,因為他們是第一線面對人民的,你現在民進黨當局所有這些事都要跳過地方政府,那你是不是跟眼瞎了一樣。對不對。這就是在黑暗中摸索嘛,對不對。所以我們呼籲,新的預算裡要讓地方政府扮演角色。

國民黨方面也通過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提出具體建議,針對臺經濟部門推出的酷碰券政策,國民黨認為有行動支付的門檻,且沒有充分考慮到窮人和失業者缺錢的實際問題,應以發放現金的方式代替,才能真正普惠全臺民眾。

相關焦點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他們「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臺灣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事實上,民進黨當局吹噓的這些經濟數字背後,恰恰暴露出更多他們不想承認的真相。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然而,島內民眾對此相當無感,輿論頻頻質疑:冰冷的GDP數字一直在漲,民眾所得卻不升反降,民進黨當局所謂的經濟政績,喊得震天價響,到頭來竟是如夢一場?臺灣經濟發展到底有沒有起色,島內民眾生活到底有沒有變得更好,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幾組數據。
  • 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題: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新華社記者查文曄 黃揚 鄧倩倩盤點2020年臺灣經濟,人們有不少問號。全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突破「悶經濟」了嗎?臺灣經濟表現中,什麼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民進黨當局鼓吹「親美遠中」,在經濟領域能實現嗎?在區域經濟合作潮流中,民進黨當局正把臺灣帶向何處?
  • 民進黨吸"獨""成癮" 臺灣社會恐"噤若寒蟬"
    而回到臺灣不過幾天,王炳忠等人就被以疑涉所謂「安全法」為由搜索調查,無怪乎島內諸多觀點紛紛質疑「時間點匪夷所思」,許多評論更直接揭破謎底:這是民進黨當局整肅異己的「政治追殺」。民進黨「沉迷」於政治操弄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就是其「黨性」的一大特質。
  • 民進黨選情崩盤要怪誰?答案竟非蔡英文?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日報導,此前已表態參選臺北市長的民進黨「立委」姚文智日前斷言,臺北市若民進黨不提候選人,民進黨會崩盤。有島內網友就此問及:民進黨選情崩盤要怪誰呢?結果有人響應:「要怪民進黨的支持者」。
  • 透視民進黨執政三周年——臺灣經濟
    特約評論員 張冠華:這個打分我想實際上島內民眾和經濟表現更有說服力,那麼最近一、兩年,臺灣島內媒體各種調查都顯示,應該說島內民眾和工商界對陳水扁經濟施政滿意度是相當低的。基本上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對他的經濟施政是不滿意的,可以說從民意的調查來看,他不能說是及格的。
  • 民進黨南部鐵票倉選情遭看衰 臺學者:藍綠差距恐縮減一半
    【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上臺「執政」後,推出的政策在島內不得民心,導致其支持度頻頻下滑。隨著年底「九合一」選舉的腳步臨近,外界關注臺南、高雄兩大綠營鐵票倉是否會出現崩盤的情況。對此,臺南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副教授馮國豪直言,今年民進黨在南部的選情雖仍佔有優勢,但藍綠選票差距恐縮減一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日報導,南臺灣多年來都是民進黨大票倉,就連太陽花林飛帆都曾直白說「某個黨推個西瓜出來選舉都會當選」。日前「東森新聞雲」民調中心最新調查,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其邁支持度為32.0%,雖然領先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的30.4%,但差距僅1.6%。
  • 民進黨有「不能說的秘密」在韓國瑜手中?網友質疑「罷韓」動機
    作者:阿凡提編輯:枯木現在民進黨當局製造的"罷韓"活動,因為對國民党進行了大肆的攻擊和指責,所以受到了臺灣各界的批評,他們認為蔡英文雖然表面上看是表示尊重選民的意願,但是她也是非常願意看到韓國瑜被拉下馬的結果,因為這樣的話可以進一步摧毀國民黨在臺灣島內的力量,對於他們未來的連任道路有很大的好處,臺灣各界對民進黨當局的指責許多臺灣媒體人指出韓國瑜在高雄市長任期內沒有任何違法的行為,也沒有任何貪汙腐敗的行為,所以民進黨當局所搞的"罷韓"活動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唯一能夠說得出的理由就是他在市長任期內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
  • 騰訊和優酷即將登陸臺灣,島內某些人相當恐慌?民進黨:這是入侵
    最近,臺灣有兩件事值得注意。第一件,大陸視頻平臺騰訊和優酷即將登陸臺灣的消息,讓島內某些人相當恐慌,就像下圖這樣:第二件,臺灣當局封鎖了一個網站。什麼網站呢?是島內一個叫做「關注31條」的網站,大多關注的是大陸去年推出的惠及臺胞「31條措施」。不出意料,島內一片撻伐之聲。
  • 島內陷「五缺六失」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華夏經緯網7月9日訊:據大公報報導,島內面臨「五缺」、「六失」,臺灣經濟本已發展動力不足,再加上民進黨再次執政,破壞兩岸關係,臺灣經濟必將雪上加霜。  臺灣經濟徘徊不前,主要是島內「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六失」(政府失能、社會失序、立院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臺灣失去總體目標)日趨嚴重。
  • 民進黨局有暇「援外」卻難顧島內防疫需求
    作者:吳為近段時間,臺灣地區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島內防疫壓力不斷增大,臺灣民眾對防疫物資特別是口罩的需求持續增長。然而就在島內口罩「一片難求」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卻大肆向外「援助」口罩,大搞所謂「口罩外交」。島內民眾強烈質疑,民進黨當局究竟有沒有把民眾切身利益福祉放在心上?
  • 無法加入RCEP,國民黨批民進黨讓臺灣成「經濟邊緣人」
    (觀察者網訊)歷經8年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個成員於今日(15日)完成籤署。這標誌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 RCEP涵蓋全球30%的人口,以及27%的貿易量。然而臺灣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臺媒分析這勢必對臺商經營和島內產業造成衝擊。RCEP正式籤署的消息傳出後,島內一時間吵作一團。
  • 港媒:民進黨緣何成為島內青年團體「公敵」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上臺後過河拆橋,騙取年輕人的選票。這對臺灣年輕世代應是寶貴的一課,終於看清了民進黨政客投機取巧、玩弄民粹的嘴臉。民進黨為了選舉奪權、為了意識形態,不惜亂開政治支票,不惜誤導年輕選民。臺灣青年群體經過此次休假風波後應有所覺悟和反省。  評論摘編如下:  政治圈常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 大挖「錢坑」 民進黨不惜「債留子孫」
    「前瞻計劃」引發島內民眾質疑。  臺灣《經濟日報》分析稱,若確保「總預算」順利實施,連同「特別預算」舉債數目,民進黨當局舉借債務總額將超過4596億元,預估2021年底累計債務未償餘額將達6.13萬億元。明年債務償還尚未提上日程,今日債臺卻早已高築。
  • 臺灣無緣RCEP民進黨當局仍嘴硬 島內擔憂臺灣成「孤島」
    儘管民進黨當局故作鎮定地宣稱「損失不大」,但島內輿論憂心忡忡,也引發島內各界擔憂和對民進黨當局兩岸路線的批評。 然而蔡英文17日卻在臉書發文回應稱,關於RCEP議題,負責任的施政者必須告訴民眾國際經貿局勢的發展,為臺灣做出正確的布局。她聲稱,「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所以我們一直多方嘗試,為臺灣開拓更多機會。」
  • 民進黨拼經濟?王浩宇:夾娃娃機若倒 臺灣完了
    呂筱蟬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前陣子全臺吹起夾娃娃機臺展店熱潮,大街小巷都可見其蹤跡。然而,綠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直言,民進黨的拼經濟,只拼財團經濟,經濟果實未能給基層勞工,他說滿街夾娃娃機店就是經濟惡化警訊,「當夾娃娃機也都倒了,臺灣經濟整個完蛋了」。
  • 臺灣學者:民進黨當局施政乏善可陳 2017年前景嚴峻
    臺灣競爭力論壇5日召開「歲末年終總檢討」記者會,探討臺新當局施政情況並展望2017年前景。與會學者表示,民進黨當局施政乏善可陳,無論藍綠民眾都不滿意,原因在於其能力不足、用人不當。展望新年,若民進黨當局仍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將使臺灣前景更加嚴峻。
  • 民進黨創黨成員:兩岸若開戰 臺灣經濟恐倒退50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 付國豪】「臺海一旦爆發戰事,臺灣經濟恐怕倒退50年。」作為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的胞弟,民進黨創黨成員許國泰近日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如此提醒蔡當局。據香港中評社31日報導,許國泰在談到民進黨2020初選表示,蔡英文與臺前「立法院長」賴清德廝殺慘烈,「但這樣就能讓臺灣的民眾支持他們嗎?」他認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應該真正替老百姓解決問題。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依靠祖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復甦,臺灣經濟實現逆勢增長,但產業發展冷熱不均,致使貧富差距加速擴大,島內社會進一步撕裂。2021年,臺灣經濟基本上會延續好轉與平穩增長態勢,但仍面臨島內民生議題凸顯、全球疫情管控以及中美博弈等多方面因素疊加共振,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發展仍面臨諸多困境。
  • 政策朝令夕改引爆臺灣當局和地方大戰
    央視網消息: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經濟帶來的衝擊,民進黨當局近期推出各種紓困方案救臺灣度過難關。然而,卻因政策朝令夕改、執行方式混亂,招致民怨四起。島內媒體指出,紓困引發如此大的民怨,主要是民進黨當局與地方縣市政府的溝通沒有做好,加上申請條件複雜、文件查證困難,「為民紓困」結果變成「擾民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