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在上海海飄八年,終於等來了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但當她發現她只是梁振賢眾多不確定女友中的一個時,她毅然斷絕了和梁振賢的關係,而沒有接受他的誘惑,做他豢養的金絲雀。那場分手,尤其漂亮。
對於一個一直渴望嫁給有錢人的'撈女'來說,王漫妮捨棄了愛情的附加品物質享受,而贏得了一個'窮女孩'的尊嚴。
當她正氣凜然地站在梁振賢面前,將她身上全套的奢侈品摘下歸還,並且向他索要愛情裡應有的平等和尊嚴時,我被她強大的內在震懾。誠如她自己曾對那猥瑣的相親對象所說過的話:「我很貴,你付不起。」
當得知梁振賢根本不會為了她而放棄他一貫的風流秉性時,她很痛苦,企圖用酒精麻痺自己的神經。但這種買醉也只是暫時性的,當她清醒過來,她毅然割捨將自己從這段付出真心,存有諸多期待的愛情裡抽離。沒有猶豫,轉圜,徘徊和觀望…。她確實不是撈女。
這場愛情對她是一種考驗,也是將她歷練得越來越成熟的外部動力。種種選擇的背後,是她逐漸形成的越來越堅固的價值觀。王漫妮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她未來的人生路能走多長遠?
在和梁振賢談戀愛時,她偶遇了三年前分手的前男友姜成。三年前的姜成在上海一無所有,因為物質王漫妮選擇了和他分手。三年後再次相遇,姜成已經實現了他在上海的初步夢想,開了一間小小的咖啡館。
和梁振賢分手後,她渾渾噩噩了一段時間。那段時間,她從八年的工作崗位上辭職,一邊尋新找工作,企圖換一個環境換一個心情。另一邊,她也沒有拒絕姜成的邀約,那時候她雖然沒有立馬想要投入姜成懷抱的想法,但起碼也在等待。等待她徹底從上一段感情裡抽離,等待她尋找到更好的狀態…。
當姜成向她表露心跡的時候,她表示了拒絕。但那種沒有明確的拒絕,也還是隱晦地暗示著她的態度,她並不是不可以重新接受舊愛,只不過她的狀態還沒有調整好。
她是個骨子裡很要強的人,在愛情裡追求平等的她,又怎麼會讓自己在那種又失戀又失業,狼狽不堪的情況下輕易地就投入他人給她建造的避風港?
她在愛情裡享受著梁振賢給予的豐富的物質,但事實證明,她並不是撈女。當重遇舊愛時,她也沒有成為綠茶,無縫銜接第二段感情。
這樣的她,追求愛情的平等和尊重,頗帶點理想主義。如果她有著一顆嫁給有錢人的心,但又不願意在感情裡委屈和將就,她最終能過上她一直想要過上的生活嗎?就像她在劇中對顧佳說,你是我偶像。顧佳那樣的生活,是她在上海奮鬥和攀爬的人生理想。
2
這部劇並沒有給出她的人生歸宿的答案,倒是她的兩個閨蜜,一個離婚搬去茶山,一個成為獨立作家。一直很想做M店店長的她,在大結局,她拒絕了做M店長,而是選擇出國深造。
有人會覺得她的行為難以理解,明明她在上海奮鬥八年,最大的上升願望就是成為副店長。可是機會來臨,她卻選擇了拒絕。這是她面對工作,所作出的決定。在感情上,她的選擇也是一樣。
如果說她在回老家之前,和姜成之間還有著忽閃忽碩的曖昧不明。當她從老家重回上海之後,那種曖昧不明的關係就徹底被她斬斷。一向說話隱晦的她,這一次她很赤裸裸地對姜成說,他們之間再沒有可能。
如果細觀察她一路走來的歷程,會發現在她身上悄悄發生著變化。就像她面對Fanck的威脅說的那句,你不知道我經歷了什麼。使得人成熟的永遠不是一壺雞湯,而是一段時間拼湊起來的過程。
王漫妮經歷了三次考驗,第一次是愛情,第二次是回老家,第三次是做應收。她的這三次歷練帶給她精神上的不斷覺醒,這昭示著她未來的人生方向,縱使拒絕了誘人的工作,選擇留學的她最終也會過上她的理想人生。
愛情很浪漫甜蜜,但就像一壺鴆酒,如果沉溺於其中飲鴆止渴,那她最終會成為亦舒筆下的喜寶。那種虛無感終會將一個人毀滅。她想要在愛情裡也擁有自我,雖然心痛如絞,但還是選擇了拒絕梁振賢提出的包養誘惑。
老家複雜的人情讓她難以適應,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讓她找不到生活的激情…。當她在上海失戀又失業,逃回老家躲避時,她內心暗湧著不甘,不甘心就此結束大城市的奮鬥生涯。在老家,她才真正想清楚自己想要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當重回上海的機遇來臨,她毅然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
回到上海的她,接受了魏總提出的條件。三個月之內,如果完成了他給的任務就去做M店店長,完不成就只能到他身邊做'貼身秘書'。就如她自己所說,不就是躺著和站著兩種方式,躺著當然比站著舒服,但她選擇站著將路走完。
她一開始也只不過認為,魏總是故意刁難她,讓她完不成任務,才將她安排在應收這個最低級的崗位上。但恰恰是應收這份工作,讓她認清了自己,拓展了她的能力。結局,她拒絕做M店的店長的底氣,正是來源於這份工作。
3
王漫妮是一個寶藏女孩,她始終處於不斷地自我更新迭代。在自我更新中,她有了更大的欲望。她敢於打破一直追求的安穩,而邁向未知的新世界。這樣的她,狠得下心,也很知道自己要什麼。
在追債的過程中,她發現Fank縱容銷售作假。當面對Fank的威脅時,她也能強忍住那種巨大的壓迫感,有理有據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而不是任人捏扁搓圓。她的決心,來源於那種強烈渴望,一定要完成當初和魏總的三個月的約定。
當見過了世面之後,只會擁有一個越來越開闊的人生。
她是在一個很傳統的家庭長大,父母不斷的催婚讓她也樹立了年齡到了,就該嫁人這樣的意識。之所以一直單著,只不過是她不願意將就,所以她扛住父母的催婚壓力,一直等待著那個合乎她心意的人。八年裡,她守著奢侈品銷售這個職位,殫精竭慮地付出自己的青春。
但與此同時,大都市的浸染,也催生了她內在強大的自我意識。她有傳統的那一面,但實際上她是一個骨子裡很勇敢的人,不斷地用試錯刷新著對生活的認知,和拓展著自己能力的邊界。那些失意的日子,是促使她走向覺醒和獨立的契機。
等找到一個有錢人就嫁了,這已經不再是王漫妮的人生目標,也不是她執拗於大齡未嫁的理由。30+的她,終於相信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寄希望於他人。
歲月給成熟女人的最好禮物,就是她們不再相信誰能拯救自己的生活,帶給自己幸福,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幸福,所以執著追求本心。這世上再沒有一樣東西她想要佔有,也沒有一個人值得她羨慕。
30+的她只會越來越好,願我們都能乘風破浪,勇敢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