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丸生產過程曝光,添加劑多達20種,日本研發者稱絕不給女兒吃

2020-12-05 碧碧為食喵

肉丸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各大超市、菜市場裡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味道鮮美、口感勁爆的各式肉丸是麻辣燙、火鍋、關東煮等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

不少人十分迷戀肉丸的口感和味道,大呼這真是世間少有的美食。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肉丸之所以會那麼好吃,大部分功勞得歸功於它裡面所含的各種添加劑。

據日本一位專門從事食品添加劑的工作人員稱:你們吃在嘴裡美味無比的肉丸至少含有20種以上的各種添加劑。我自己都不會吃,也不會給女兒吃。

這位日本工作人員叫做安部司,他從事食品添加劑工作20多年,幫助很多食品加工廠用最低成本做出火爆的產品。正是因為他特別擅長做各種食品添加劑,曾被稱為日本的「食品添加劑之神」。

他曾經在自己出版的書中詳細的講述了如何把一團廉價的肉碎變成人人搶著吃的美味「肉丸」。

「食品公司會大量回購很便宜的肉,其實這種肉都不能稱之肉。因為它黏糊糊的,水分很多,人類根本不能食用,只能做成寵物的飼料。但是生廠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所以選擇了這種碎肉,他們找到我,要求把它們變廢為寶。於是我在裡面加入了大量的不再下蛋的母雞肉。這種母雞通常都是因為生產次數太多,最後導致沒辦法再繼續下蛋,它們身體健康極差,且肉質沒營養,口感也不好,最後才被食品公司低價買回來。

雞肉和原來的肉碎一起混合攪碎,這樣分量就足夠了。但我還需要在裡面繼續加入大量的大豆蛋白,大豆蛋白被稱為「人造肉」,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加肉丸的柔軟感。完成了了這些步驟後,我就開始了變魔法。

為了使肉丸的口感嫩滑,就得加入大量的廉價豬油和加工澱粉、黏著劑、乳化劑等。最重要的還是調味道,我會根據肉丸的分類加入十幾種不同味道的香精。除了這些還遠遠不夠,為了讓肉丸的顏色好看,也要加入大量的著色劑,魚丸加淺色的,牛肉丸加深色的。最後一步就加入防腐劑、PH調整劑、抗氧化劑,前兩者是用來延長肉丸的保質,後者則是為防止褪色,做完這些一顆完美的肉丸就完成了。這樣下來,一顆肉丸所含的添加劑就多達了20多種。

說實話,我做出來的肉丸連自己都不敢吃。我每次食品公司做完一個產品後,就會牢牢記住它們的名字,絕對不會在超市上買自己生產出來的肉丸的。

安部司從事著食品添加劑研發二十幾年,本以為會一直從事下去。但是一天發現的事情讓他倍感自責,最後辭職並出書揭露了肉丸製造業的黑暗。

那天因為女兒三歲生日,他提前下班回家給她慶生,卻發現女兒和幼兒園的小夥伴在家爭先恐後的吃著他做出來的肉丸。安部司知道這種肉丸不健康,於是趕緊阻止孩子們食用。雖然他在肉丸裡使用的添加劑都是嚴格遵照國家規定的劑量,但如果一次同時攝取或者長期攝取多達二三十種添加劑會發生什麼事情,他也不知道。所以所有的後果只能由消費者們自己來承受。

生產者自己和家人都不吃肉丸,看完文章的你還敢吃嗎?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面的評論區留言。

---end ---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開發肉丸的博士,當看見妻子和女兒吃肉丸時,他堅決攔住了…
    那不是別的,正是我開發的肉丸。只要是純的添加劑,即便是混在食品裡,哪怕有100多種,我也可以用舌頭一一分辨出來。  那個肉丸就是我調配的化學調味料、黏著劑、乳化劑的味道。我急忙問道:「這是怎麼回事?xx生產的嗎?」
  • 肉丸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想要放心吃,營養科專家給了六個建議
    在配料表裡還有一些我們不熟悉的成分,像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這種水分保持劑、增味劑、著色劑等,這些都是食品添加劑,為了保持肉丸的彈性、色澤、口感而添加進去的,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食品添加劑的含量都會在安全範圍內,不必過分擔心對身體的影響。
  • 一包辣條有20種添加劑 你還敢再讓孩子吃嗎?!
    近日,央視報導稱,辣條中含有過量食鹽以及大量添加劑,如果食用過多,累計攝入量大會影響孩子身高和智力發育,甚至會致癌。一種辣條含20種添加劑記者將買回來的4包辣條,前前後後看了一遍,發現這些花花綠綠的包裝後面,印有多種甜蜜素、山梨酸鉀、食品香精等添加劑成分。
  • 一種常見的8克小香腸中竟含15種添加劑
    衛生部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從4月20日正式實施到現在已有半個月時間。按照通則要求,食品中的所有添加劑都必須在包裝上明顯標註。昨日,記者走訪了荊州各大超市,發現目前超市出售的食品在配料表後面往往印著長長的一串單子,其中的添加劑少則四五種,多則十幾種甚至幾十種。有的添加劑的位置並不明顯,不仔細看很難發現。
  • 海口部分小學周邊「五毛食品」泛濫 添加劑嚴重超標
    他們買的多為5毛錢一包的小食品,吃得津津有味。這些「五毛食品」外包裝多標有「QS」認證,有廠名、廠址、聯繫電話等信息,看似「合格」的「五毛食品」到底安全嗎?南國都市報記者連日來走訪調查,發現這些「五毛食品」的批發價只要2毛多,部分「QS」認證在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根本查不到,廠家電話也打不通,其中一些「五毛食品」竟加入多達13種食品添加劑。
  • 徐福記捲入添加劑風波 糕點濫用添加劑種類最多(圖)
    就在各種年貨陸續上市時,中國糖果生產巨頭「徐福記」卻捲入了「違規添加抗氧化劑」的風波。據廣東《新快報》報導,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近日審結了一起案件,一審判決認定徐福記生產的芒果酥、芝麻香酥沙琪瑪、落花生酥心糖三款食品,含有國家規定不得在糕點糖果類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劑。  在「食品安全大過天」的當下,這無疑牽動著人們的神經。
  • 贛州美食 / 小南門這一碗肉丸,我等了20多年
    20多年前,在釣魚臺吃了第一次肉丸,在往後的日子裡,想到贛州就想到路邊那碗肉丸子。回來之後,一仔我特意去找了這家店,才知道這叫陳阿姨肉丸店。比較尷尬的是,我居然進錯了店!進來抬頭看就是菜單,「小肉丸小份10元,大份15元」「內設空調」……1切的眼淚哆哆跌滴肉丸子跟阿姨說起20多年前的肉丸,阿姨很感慨。說那個時候呀,就是挑著扁擔在釣魚臺賣肉丸,一根扁擔兩個籮筐。
  • 25克蛋糕中含17種添加劑 化學配料表引發擔憂
    可如果留心看看,也許你會萌生到底該不該吃的疑問?西安的李女士看了達利園蛋糕的包裝,發現一塊25克的蛋糕中含有17種添加劑,而且都是她不熟悉的化學名稱。  李女士說,孩子的姥姥給孩子買了一袋達利園蛋糕,在看包裝時李女士發現蛋糕的配料裡除了雞蛋、小麥粉、白砂糖精煉植物油、人造奶油、食用酒精、食用香料外,還有17種添加劑,其中包括,單硬脂酸甘油酯、丙二醇、納他黴素等拗口的化學名稱。
  • 肉丸機器的起源和發展
    肉丸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食,肉丸的類型很多,從使用的原材料分,有豬肉丸、牛肉丸、魚丸、素菜丸、豆腐丸子、獅子頭、四喜丸子等,從加工的工藝稱,有實心肉丸和包心肉丸,包心肉丸裡面包有餡料。古代人們製作各種花樣的肉丸都是用人工去拍打攪拌的,像潮汕牛肉丸用鐵棒去捶打,將肉塊打成泥之後和澱粉、調料混合再不斷拍打成肉漿,這麼一個過程大多繁瑣且效率低,產能不高。如果一個人常年如此工作,容易造成肩肘肌肉勞損。肉漿拍打攪拌好之後,一手拿勺子,一邊準備好一盆溫水,將肉漿從掌心擠出來再用勺子將丸子放至溫水中定型,表面定型完之後再撈至沸水中煮熟。
  • 神秘添加劑像大煙 吃了就上癮
    讓記者感到最震驚的是:現在已經是無菜沒有添加劑了,許多美味的炒菜、拌菜都是添加劑兌出來的,紅燒排骨不紅燒、雞湯餛飩沒雞湯,對有些飯店來說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而許多大廚,離了添加劑啥也不會做。  隨著今年6月20日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以下簡稱為《新規》)正式實施,《新規》從食品添加劑的採購、貯存到領發和使用都有嚴格規定,27類食品被明令禁止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
  • 94種毒飲料名單曝光 中國人常吃的55種毒食品盤點(組圖)
    94種毒飲料名單曝光 中國人常吃的55種毒食品盤點(組圖) 該部門統計顯示,截至27日,受事件牽連廠商近200家,使用過遭汙染原料的製造廠商多達95家。目前已確定有68家廠商的94種飲料受汙染,很多都是臺灣知名品牌,其中有些還被銷往大陸。
  • 一根小香腸含12種添加劑 市民擔心食用不安全
    記者調查了幾種知名品牌的香腸配料表發現,配料表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劑,只是食品添加劑的種類不同,最少的有7種,最多的達到了12種。市民質疑:香腸中含有這麼多食品添加劑,吃起來安全嗎? A 質疑:那麼多種食品添加劑,安全嗎?
  • 食品添加劑黑名單 敵敵畏也成了食品添加劑?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  齊魯網4月24日訊 最近食品添加劑是鬧得沸沸揚揚,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引起了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近日衛生部和農業部公布了一份黑名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你能想像我們平時吃的食物裡含有敵敵畏嗎
  • 【收藏版】食品添加劑生產通用衛生規範
    GB 31647-20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生產通用衛生規範《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簡稱《通則》)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生產過程原料採購、加工、包裝、標識、貯存和運輸等環節以及生產場所、設施、人員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準則。
  • 什麼是食品添加劑?牛肉丸真的是牛肉做的嗎?無知害死人
    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食品添加劑我們才能吃到天南地北世界各地的美食。也正是因為如此,有些人把食品添加劑用到了極致,人們為了貪圖便宜、色澤、口味等才有了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機。
  • 饕餮中國︱食品添加劑的歷史
    為此人們就發明了另一種食品添加劑——魚露。魚露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醃漬、發酵、熬煉後得到的一種味道極為鮮美的汁液,色澤呈琥珀色,味道帶有鹹味和鮮味。日本人認為魚露是超過醬油的最鮮味調味料,並向全球加以推薦。以至於現代很多地方的人都以為魚露是日本的發明。其實,早在公元前,魚露就已經被羅馬人發明出來了。
  • 日本的方便麵,中國的方便麵,好吃到冒泡的泡麵,你吃過幾種?
    日本的方便麵,中國的方便麵,好吃到冒泡的泡麵,你吃過幾種?喜歡吃方便麵的朋友非常多,有時候不知道吃什麼飯好了,感覺什麼都不想吃了,就想吃方便麵,覺得方便麵真是人間最美的味道,發明方便麵的人真是有很大的功勞,估計很多的夥伴喜歡吃方便麵,而且,吃貨們發明了很多吃方便麵方法,煮,炒,炸,總之,只要想到都可以嘗試。
  • 衛生部擬撤38種食品添加劑 著色劑禁用
    近段時間氣溫升高,不少市民在逛街時吃起了冰激凌。不過,今後冰激凌的顏色可能變得單調起來。近日,衛生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函,擬撤銷2,4-二氯苯氧乙酸等38種食品添加劑,茶黃色素、茶綠色素、柑桔黃、黑加侖紅等不少著色劑便位列其中。權威食品安全專家、湖南省疾控中心吳傳業教授表示,長期低量吃含有著色劑的食品對健康有一定影響。
  • 晉江一老闆肉丸中加硼砂 他說:「不敢多加,怕加多了會吃死人」
    ­  「我知道硼砂有毒,不敢多加,怕加多了會吃死人。」今年57歲的王某,明知道硼砂有毒,仍將硼砂加入豬肉丸、豬肉羹內,銷售給食客。日前王某因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晉江市人民法院一審判刑。­  肉丸中加硼砂全部賣給食客­  2010年3月,王某和妻子王某玉在晉江市新塘街道租了兩家店面用於經營小吃,小吃店長期銷售肉羹、肉丸等。王某稱,他平時專門負責購買原材料,加工製作豬肉丸、豬肉羹等,王某的兒子負責水煮、銷售,並僱傭服務員端盤子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