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在釣魚臺吃了第一次肉丸,在往後的日子裡,想到贛州就想到路邊那碗肉丸子。
回來之後,一仔我特意去找了這家店,才知道這叫陳阿姨肉丸店。比較尷尬的是,我居然進錯了店!問阿姨是不是陳阿姨,阿姨說,陳阿姨在隔壁……
我對不起你,隔壁的肉丸子店。
童年回憶 · 陳阿姨肉丸
就是一家,很樸素,很普通,很平常的店。
進來抬頭看就是菜單,「小肉丸小份10元,大份15元」「內設空調」……
1切的眼淚哆哆跌滴肉丸子
跟阿姨說起20多年前的肉丸,阿姨很感慨。說那個時候呀,就是挑著扁擔在釣魚臺賣肉丸,一根扁擔兩個籮筐。
在自己的小攤子周圍搭起小桌子,放幾張小板凳,就是一仔對陳阿姨最初始的印象。
正說著,叔叔挑著兩桶肉丸子進來。扁擔已經油光鋥亮,可能比壹仔的歲數都要大咯,就是這個老dia dia。
陳阿姨端上來肉丸,一仔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吃了!想念了20多年的味道。
第一口吃的,是拌了醬油辣椒的肉丸。很有味,想起家裡辣椒粉和醬油佐料。
醬油鮮度剛好,不會過鹹或者偏甜。一碗拌辣椒的肉丸,配一碗清湯,辣的話就喝清湯。肉丸比記憶中的大了不少,味道似乎還是那樣。
陳阿姨看我拍完,肉丸冷了,還特意舀了一碗清湯的給我。陳阿姨說,那個時候你們吃的是湯的吧,對吧……一仔我狂點頭。
清湯肉丸,和原來味道一模一樣。立馬想到小時候,想吃肉丸子只能靠運氣,有時候提前賣完,或者起晚了就謬得切佬。遇上雨天,也要靠運氣去看阿姨在不在。
我習慣一邊嚼肉丸,一邊喝湯,肉丸就著湯,吞下去的是逐漸清晰起來的回憶。
2簡簡單單才是真的肉丸子
一仔特意去陳阿姨操作臺看了一番,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小秘密」。
一大碗煮著的小肉丸,一碟醬料,一籃子蔥末。
佐料也就3種:辣椒、豬油、醬油。
陳阿姨肉丸製作大揭秘,沒有任何秘密,簡單才是真。
最後來個陳阿姨招牌抖一抖,拌均勻,ok!
如果是清湯的,阿姨則會用碗乘著,把肉丸和湯分開裝,這樣吃的時候,才是最佳時刻。
在給客人打包的陳阿姨。
3記憶味道PICK!
陳阿姨的店,簡單樸素。最簡單的白瓷碗,但是是放在乾淨整潔的桌子上的。
門口堆著的玻璃瓶裝維他奶。
曾經被採訪過的報導被掛在牆上。
陳阿姨指著塑料門帘跟我說,就是怕大家熱,所以才裝了空調,但是這幾天卻又剛好下起了雨。
現在陳阿姨在兒媳的幫助下,開始做了外賣,甚至有了真空包裝,如果不常回來又想念這一口了,就可以讓阿姨給寄過去。
其實一仔也問了身邊的人,有說好吃的,也有說味道變了的。而陳阿姨對我而已,就是20年前那個挑著扁擔的記憶,這一碗,我找了好久。
甚至在未來我會跟我的孩子分享說,那個時候我也在巷子口,坐在小板凳上,吃著那碗只要一塊的肉丸,但是後來那碗肉丸,讓我想念了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