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抗戰老電影《三進山城》,拍攝外景是艾山還是牙山?

2020-12-15 膠東故事會

今天是抗戰勝利74周年紀念日,本文的主題就與此有關。膠東半島是抗戰老區,這一點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尤其是一些黑白老電影裡,其中,上世紀六十年代拍攝上映的《三進山城》,是知名度較高的一部。

《三進山城》改編自軍旅作家賽時禮的文學作品,內容講述的是,抗戰期間日軍對我膠東牙山根據地進行秋季掃蕩,我軍派出一支小部隊跳到外線作戰,在當地幹群的配合掩護下,三進敵佔區的齊陽城,痛擊城內敵軍,最終牽制掃蕩敵軍撤退,贏得反掃蕩勝利。

(三進山城劇照,遠處就是艾山)

相信中年以上的膠東人,對這部電影應該很熟悉,很多人不僅兒時在自己村的「大場」上看過,上學的時候也很有可能還寫過觀後感,即便過去多年,也應該能記得影片中的經典臺詞和橋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變的是對電影的喜愛,變化的是看電影的感受。很多人小時候看的是熱鬧,年紀大了之後看的是情懷。

說到熱鬧,這部電影雖然也是抗戰主旋律電影,但編劇是根據自身戰鬥經歷改編,導演也嚴謹追求細節,並且當時距離抗戰勝利不過二十多年,場景重現起來,就顯得真實很多,尤其是戰鬥場景,恰到好處,並不誇張。受制於當時的拍攝條件,外景場面雖然略顯簡陋,但人物對手戲表演上,老演員們都入木三分。

(圖為電影中的艾山遠景)

說到情懷,因為這部戲的背景發生在膠東半島,外景的一部分也在膠東拍攝,再加上編劇作者賽時禮本身就是膠東人,使得膠東的觀眾在看電影視有很強的代入感,尤其是身在外地,再看這部電影,感覺十分親切。那下面,我們就重點介紹一下電影中的膠東元素。

(圖為從蓬萊市村裡集鎮大柱村看艾山的情景,輪廓基本一致)

首先介紹一下作者賽時禮。膠東賽姓,源於明代靖海衛,當時賽納調任靖海衛鎮撫,賽姓就此落戶。就分布而言,文登、榮成境內賽姓較多。賽時禮的老家,就在文登。

過去人們起名都有統一的輩分用字,清末民初文登賽姓定下的輩分用字是「天道時自序,宗世本恆昌」,賽時禮為「時」字輩。

明代設立靖海衛的主要目的是防禦倭寇,賽姓祖先因抗倭而來到膠東,數百年後,賽姓後人們又做起同樣的事業。抗戰期間,賽時禮投身軍旅,作戰英勇,立下不少戰功,但不幸在戰鬥中負傷,行動和視力都受到影響。不過他不屈不饒,開始投身創作,寫出很多有影響力的作品,《三進山城》就是其中之一。

(牙山風光)

除了作者之外,電影臺詞中的很多地名,都是膠東半島上真實的地方,比如牙山、煙臺和青島,只不過最主要的地名—齊陽,是從棲霞演化而來。棲霞為何化名為「齊陽」?暫時沒有見到權威的介紹,根據個人推測,齊既指代齊魯(山東),又與棲霞的棲諧音;陽要麼是借鑑了棲霞古稱陽疃鎮的首字,要麼是從萊陽、海陽中獲得的靈感,是一種組合式的化名。

還有就是電影拍攝的外景。《三進山城》中,有兩個地標建築,一個是山,一個是城。關於此二者的具體地點,膠東民間流傳很多版本的猜測,其中的山,很多人說是牙山(電影臺詞也的確說是牙山);其中的城門,有人說是老棲霞縣城,有人說是老福山縣城,還有人說是老蓬萊縣城。

(艾山風光)

實際上,這些說法都不太準確。電影中的山,的確在膠東半島,不過是艾山,而不是牙山。艾山和牙山,同樣是膠東名山,前者位於棲霞蓬萊交界處,後者位於棲霞東南部。兩者的海拔高度都超過了800米,艾山略高一些。從形狀上看,兩者的確也有相似之處,都是主峰在中間,兩側各有一處山頭,都有點像牙齒,只不過牙山的「三顆牙」更尖銳一些。在電影上匆匆一看,認錯也可理解。

艾山是棲霞和蓬萊的界山,在兩者境內的視角正好相反(兩側偏峰的順序)。從電影裡的視角來看,鏡頭是從蓬萊一側拍攝的。而相關資料也可以作為佐證,比如蓬萊史志資料和村裡集鎮的介紹資料,也都提及《三進山城》在此取過景。

山是艾山,那城門又是哪裡的呢?其實,城門取景是在遼西的興城,而非膠東。這也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山的取景在蓬萊而不在棲霞。那個年代交通不便,攝製組帶著設備在兩地之間奔波,牙山位於膠東腹地,交通不太方便,而蓬萊就在海濱,從東北乘船運送人員設備,比較方便一些。

相關焦點

  • 老電影《三進山城》換新裝 寧靜流露真實性感
    老電影《三進山城》換新裝 寧靜流露真實性感寧靜客棧老闆網易娛樂9月13日報導 由50年前家喻戶曉的經典電影《三進山城》改編的電視連續劇9月16日晚將登陸山東衛視天劇場。
  • 香港導演首次翻拍紅色經典 《三進山城》重上陣
    《三進山城》劇照網易娛樂9月13日報導 近日捲入「盜版門」的抗戰大劇《三進山城》可謂未播先火,受到眾多網友和觀眾的力挺:紅色經典翻拍,向英雄致敬!在社會上再次掀起抗戰劇的熱潮。9月16日,《三進山城》即將登陸山東衛視全國首播,網友力挺山東衛視力挺正版的呼聲愈高!而執導本劇的導演衛翰韜獻出此紅色經典劇處女作,網友大呼和他的古裝劇一樣精彩!
  • 通過老電影《地雷戰》,感受五十年前膠東農村的樣貌
    膠東半島是不少老電影的外景拍攝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上映的《地雷戰》(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距今已經五十多年)就是其中之一。《地雷戰》講述的是,抗戰時期,膠東根據地居民巧妙開展地雷戰與日偽 做鬥爭的故事。其中,煙臺海陽的趙疃,是開展地雷戰最為有名的區域,當地湧現出不少民兵英雄,電影中的主要人物,基本都有現實的原型。對於膠東人來說,《地雷戰》是一部很熟悉很親切的電影,不僅是因為電影本身講述的就是膠東故事,而且電影的取景拍攝地也是在膠東農村。對於年紀比較大的人來說,看到電影裡的場景,很容易想起自己年少時的家鄉。
  • 《三進山城》裡的「齊陽城」在這,蘋果紅了味道有點甜
    作者:王德華金秋季節,蘋果紅了,位於膠東腹地的棲霞蘋果熟了。棲霞蘋果就產於煙臺的棲霞市,它是電影《三進三村》裡的「齊陽城」原型。奔往山城棲霞市的路上,山溝裡、坡地上、路兩旁和農家房前屋後,到處是壓彎了枝頭的紅紅的大蘋果。田頭地邊,果農們正在採摘蘋果,臉上洋溢著笑容。一輛輛拖拉機和農用車,正把堆成小山的蘋果運走,路邊還有農民在擺攤叫賣。
  • 高清老電影海報:地下尖兵 三進山城,太漂亮了!
    三進山城 上映時間:1965 導演:張鳳翔 演員:梁音、石天、倪長波、宋保義、方化、王潔人、崔超明、孫敖 、張繼強 .這時,劉連長化裝成軍火商人三進山城,脅迫刁德勝把我們部分隊伍帶到城裡。劉連長在城內打,項指導員從城外進攻,內外夾攻,並在八路軍主力的幫助下,徹底殲滅了守城敵軍和秋山旅團。 ——完——
  • 膠東半島4大高峰,最高的嶗山在青島,另外3座都在煙臺!
    崑嵛山泰礴頂——小膠東第一高峰前邊說了有廣義的膠東半島只說,相對的就有狹義的膠東半島只說,指的就是煙臺和威海地區,所以崑嵛山也有膠東半島第一高峰只說。崑嵛山有「海上仙山之祖」的美譽,有「海上仙山屬蓬萊,蓬萊之祖是崑嵛」只說。
  • 《三進山城》寧靜「貪財」 王新軍「好色」
    情同兄妹  搜狐娛樂訊 由上海三元影視有限公司等投資的30集電視劇《三進山城》近日在北京關機。《三進山城》改編於50年前家喻戶曉的同名電影,不僅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原作「劉宏志三進山城鬥日寇」的故事主線,還增加了生死、愛情、諜戰、奉獻、背叛、拯救等題材,配合大量的動作戲、槍戰戲和心理智鬥,劇情曲折驚險,懸念疊出。紅色經典與時代氣息融為一體,讓人耳目一新。  13年前,電影《黃河絕戀》中,王新軍給寧靜做了大綠葉。
  • 小時候看的最多的六部戰爭題材老電影,現在年輕的你看過幾部?
    小時候看的最多的六部戰爭題材老電影,現在年輕的你看過幾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百年來我大中華第一次對外戰爭、衛國戰爭的大勝利,由此拍攝的一系列電影,在我們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小編就盤點了一下少兒時觀看最多的六部戰爭題材老電影,現在的年輕人你看過幾部。地道戰:一九六五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了電影《地道戰》!影片著力描述了冀中平原地方抗日武裝,利用地道與日寇殊死戰鬥的恢宏場面。地雷戰:《地雷戰》是一部以抗戰為題材的電影。
  • 山南是棲霞艾山地質公園,山北是蓬萊艾山森林公園,你爬過哪面?
    蓬萊艾山入口棲霞艾山海拔814米,蓬萊艾山海拔819米。可能是蓬萊地勢比棲霞低的原因吧,因為棲霞是膠東屋脊,也就是煙臺地區海拔最高處。棲霞艾山省級地質公園艾山風光艾山景區大美。艾山風光如果能在不遠的將來,煙臺市能夠統一領導,像煙臺第一山崑嵛山自然保護區那樣,成立艾山自然保護區,把兩家艾山合併成一家,重新回到一山一景區的狀態。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影展播《白求恩大夫》
    《白求恩大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人物傳記電影,由張駿祥、李舒田、高正執導,譚寧邦主演,村裡、英若誠、吳雪、楊在葆、田華等出演,於1965年完成,1977年正式上映。中外經典影視背景音樂及插曲合集懷舊經典話劇視頻、音頻合集「圖說老電影」姊妹號「圖說影院」上線,歡迎關注!
  • 紅色膠東之崢嶸歲月|抗戰烽火中的膠東兵工廠
    革命戰爭年代 發生在乳山大地上的紅色故事 是戰無不勝的精神動力 是乳山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今天為小夥伴們分享 抗戰烽火中的膠東兵工廠的故事
  • 愛情喜劇電影《情蠱》在保靖縣黃金村拍攝外景
    拍攝現場 電影《情蠱》男主角扮演者賈一平、女主角扮演者陳一諾在演出 黃金村群眾演員笑眯眯   紅網保靖站5月14日訊(分站記者 張承印)5月12日,愛情喜劇電影《情蠱》在保靖縣黃金村拍攝外景。    影片除了在保靖縣葫蘆鎮黃金村拍攝苗族鼓舞、苗歌對唱、採茶等場景,後續劇情拍攝還將在保靖縣國家級3A景區呂洞山、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酉水河沿岸等外景地取景,水墨丹青般的風景、濃鬱的少數民族風情等將成為該片的亮點。
  • 【鮮為人知的抗日故事】電影《三進山城》的素材來源
    抗戰期間,日軍在山東膠東東海區的兵力充其量不到1500人,賴以維持佔領區的主要力量是偽軍和偽政府官員、便衣、特務等各類漢奸。因為漢奸多為陰險狡詐之徒,具有隱蔽性,就個體而言,其危害較偽軍大得多。為此,東海區歷來十分重視鋤奸反特工作。
  • 根據一張照片造出的大炮:膠東軍區牙山炮
    別慌別慌,這真不是什麼抗日神劇胡編,而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膠東軍區兵工廠確實曾經僅僅通過一張日軍70毫米九二式步兵炮的畫報照片,就仿製出了它的中國遠房親戚:80毫米牙山炮。我們就先來說說這門炮的誕生過程:一、膠東軍區第二兵工廠。
  • 棲霞這座山,一峰孤秀,卓爾不群!你爬過嗎?
    蠶山,膠東名山,棲霞六大名山(分別為牙山、艾山、崮山、唐山、方山、蠶山)之一。棲霞山巒綿亙、丘陵起伏,素有「膠東屋脊」之稱。六大名山乃棲霞境內2500多座大小山頭中的精華,而蠶山又是其中唯一沒有經過開發的。它奇峰突起,峻險挺拔,好似擎天巨柱,鬼斧神工,氣勢恢宏。由於蠶山地質特殊,大多數攀山者只能望峰興嘆。
  • 崔介三進山城
    (崔介)【歷史回放】時 間:1937年10月至1938年2月地 點:山城【三進山城】第一次1937年10月,在蘭陵武裝搞起來之後,由李程九(陽穀人,徐化魯同鄉)提供的情況,說曾在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過營長的徐化魯,在博山聯莊會訓練處擔任大隊長。
  • 《三進山城》的王翻譯官竟為400多部外國片、200多部國產片配音
    長春電影製片廠一級配音、演員。1951年到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學習,1956年調到長影廠當演員。為400多部外國片、200多部國產片配音。其中《永恆的愛情》《蝴蝶夢》《兩個人的車站》均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原文錄自《電影世界》1984年第12期)
  • 盤點以新疆為外景地的知名電影
    以義大利羅馬為主要外景地拍攝營銷城市羅馬的電影《羅馬假日》,不但讓人們記住了義大利人的熱情、浪漫以及幽默,更是讓人們記住了羅馬鬥獸場以及羅馬廣場;以澳大利亞南部草場為主要外景地的電影《澳大利亞亂世情》不但讓人們感動於劇中浪漫愛情,更讓人們了解了澳大利亞濃鬱的民俗風情……國外如此,國內也不缺乏影視旅遊電影精品。
  • 「抗戰看山東」走進煙臺 重溫膠東革命年代故事
    中國山東網7月30日訊(記者 馬文文)30日上午,「崢嶸歲月 紅透齊魯——抗戰看山東」名博大V、媒體記者一行先後來到煙臺山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雷神廟戰鬥遺址紀念館,感受膠東紅色文化。   煙臺山頂矗立的抗日烈士紀念碑,碑高8米,為五角菱形,碑頂有紅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