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

2020-12-06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

文/農夫也瘋狂

現在農村很多的老人,依然習慣用農曆來記事。最為常見的就是過生日,或者是結婚、喬遷這樣的喜事選日子,其中就是依據農曆為主。而俗語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的意思是說,在農曆五月份的時候不適宜動工建房子,而到了農曆六月份的時候,就不適宜搬家了。這是為什麼呢?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

五月不起房

每年到了農曆五六月份的時候,農民都是比較忙碌的。像農曆五月份的時候,基本是芒種前後了,而這個時候需要搶收麥子、油菜等夏收農作物,同時還要及時播種夏季的農作物,比如水稻要開始插秧了,棉花要播種了等等。所以在這個期間,農民都是比較忙碌的。可是建房子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大工程,一家人是搞不定的,必須要找親朋好友們來幫忙,就算如此也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在以前農村裡幹活都是採取幫工的形式,今天你幫我幹活,下次你家有事了,我幫你幹活。在當時不像今天是收取報酬的,只要好吃好喝招待一頓就行。所以在農忙的時候去找別人來給你幫忙建房子,這樣是非常麻煩的,會讓別人為難。因為他們要去搶收麥子和播種。如果來給你幹活了,那一家人就要喝西北風。因此在農曆五月份的時候,很難請到人。同時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農曆五月份的時候,天氣已經開始炎熱了,而在炎熱的天氣如果長時間乾重體力活,那麼人的身體也容易吃不消的,這也會讓部分人就算是家中沒農活了,不願意來幫忙的,畢竟天氣太熱受不了。所以就有了「五月不起房」的說法,在過去確實五六月份動工建房子的很少,普遍都是在臘月期間,或者是春節後動工建房子。

六月不搬家

在農曆六月份的時候,該播種的已經播種好了,要收穫的還得等一陣子。按理來說,如果房子建好了,那搬家應該沒問題啊,為什麼六月不能搬家呢?那是因為這個期間的天氣是非常炎熱的。

老話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在農曆六月份的時候就是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這個期間如果搬家,人和牲畜都容易中暑的。在過去交通不方便,普通老百姓要想搬家,能花錢僱輛牛車或者是馬車就已經很不錯了。可是這樣的小車,可裝的東西實在太小了。所以就需要像螞蟻搬家一樣,一次搬一點點,不斷來回的搬。這樣炎熱的天氣搬家,人很容易中暑的,同樣也不好找人來幫忙,因為別人也會因為天氣的原因而願意來幫忙。而且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人也容易暴躁,這樣就會導致很多的東西就可能直接扔掉了。另外像一些家禽、家畜,長時間處於高溫中暴曬,也容易生病的,這樣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失。老話說「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可見搬家必然會帶來損失的。而如果選擇在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搬家,那所造成的損失會更大哦!

不過這句俗語在今天來看,已經有點過時了。因為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房子也是採用機械化了,並且也能選在外包的形式了,只要資金到位,就算是在炎熱的夏季也會有很多人來幫忙。至於搬家那就更加方便了,找搬家公司可以快速幫你解決難題。就算是自己搬家,也可以在一定之內就搞定,所以古人傳下來的這句俗語在今天已經過時了。你們說呢?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的俗語是非常多的吧,這些俗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後來因為農民的生活變好了,於是這些俗語也漸漸不被農民提起了,所以是非常可惜,但是不管怎麼樣,農民有很對俗語都是有著很大道理的。
  • 俗語:「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啥意思?建房啥要求?
    在農村,人們建設房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比較注重的,比如房子建設方位、朝向、建設房屋高低等等,這些因素都需要考慮在內,這樣建設的房子才更讓人安心。在農村當中,人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那麼對於農村建設房子,人們對此有啥要求?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老祖宗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花甲」。因此來看,這關於年齡的農村俗語確實包含著其中一些道理。但是來說,在農村裡還有一句農村俗語,說的是,「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作衣」,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又包含著何種意思呢,為什麼老祖宗又會說這些呢?李子來回答。
  • 農村建房興起,俗語「建房不建口袋房,財源進口無處藏」啥意思?
    隨著這幾年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大部分農村地區交通、通信、衛生等等基礎服務設施逐漸完善。然而人們也通過外出打工逐漸發家致富。這幾年我們農村地區也陸陸續續建起了一棟又一棟漂亮的新房。而在農村人們對於建房是比較有講究的,農村俗語「建房不建口袋房,財源進口無處藏」,這是什麼意思?
  • 農村建房講究多,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建房講究多,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啥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任何動植物都離不開水。那你可聽過「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這句俗語,其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在過去農村裡建房的講究比較多,而這句俗語則是和建房息息相關。對於這句俗語,有些人有誤解,其並不能簡單從字面來理解。有的人認為其說的是把外面的水引入到室內,那這樣就不吉利。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如果意思如此簡單,那也太小看了古人的智慧了。
  • 農村俗語『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年馬上就要到了,按照天幹地支紀年法就是辛丑年,大家從鼠年走過來,對於2021年都有很大的期望,對於二十四節氣比較熟悉的人會發現,2021沒有『立春』節氣,所以人們稱它『寡婦年』或『啞年』,關於這樣的年份有句俗語『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啥意思,有道理嗎?
  • 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這話在現代沒意義
    「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這句農村俗話都在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時間不多了。古人說這句話是容易理解的,畢竟古代人三十歲就自稱老夫了。但放在現代的話,這句話其實已經失去其道理。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呢?黑嫂說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再說一下為什麼放到現代沒有道理。
  • 俗語「4月芒種麥在前,5月芒種麥在後」啥意思?今年芒種是啥時候
    俗語「4月芒種麥在前,5月芒種麥在後」啥意思?今年芒種是啥時候?文/農夫也瘋狂小滿節氣已經到了,而下一個節氣就是芒種了。芒種是24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關於芒種在農村也有很多的俗語,比如「4月芒種麥在前,5月芒種麥在後」是什麼意思呢?那今年芒種是啥時候?這是在廣大華北地區流傳的一句俗語了,我們都知道芒種在公曆的時間比較固定,時間點在每年公曆6月5日-7日之間。每年當太陽到達了黃經75°時,也就迎來了24節氣中的芒種節氣。但是在農曆的日期則是不固定的,這是因為農曆與公曆的差別,使得節氣有時在農曆的時間有時候會提前,而有時候會推後。
  •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俗語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
  • 農村俗語「五虛令人貧,五實人富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很多,但多數都跟勞作和宅子有關係,因為在農民眼裡,衣食住行吃和住還是佔很大的比重,所以很多一俗語都跟這兩樣有關係,特別是農村建宅子的時候都有特別的講究,相關的俗語也特別多,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3句俗語,來看看它們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新房建設如火如荼,俗語「建房朝向東錢財一陣風」,啥意思?
    如今我們農村自建房越來越多,很多以前的老房子由於年久失修,有的垮的垮,爛的爛。因此很多村民通過這幾年在外打拼掙了不少錢,他們紛紛回家自己建設了一棟又一棟漂亮的房屋。而房子的建設除了本身結構的穩固以外,人們也比較看重房子其他在外因素。
  • 俗語「門為房主宅為賓,東西廂房不住人」啥意思?建房待客要知道
    導讀:俗語「門為房主宅為賓,東西廂房不住人」啥意思?建房待客要知道在農村,一直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語老話,他們涵蓋萬千,俗語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經歷過的經驗總結。而以前人們對許多事情都有很多講究,尤其是建房蓋屋,畢竟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蓋一座房子往往要花費大半生的心血,所以蓋房子的時候講究就會很多,就比如有非常多的說道,像「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門為房主宅為賓,東西廂房不住人」等等,我們一起來簡單看下這些老話中關於房子和大門,到底有何講究。 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村裡的老農,老農表示:建房待客要知道!
  • 農村老話:「50不建房,60不栽樹,70不做衣」是啥意思?
    過去,人們的生活條件更差,沒有發達的醫學和醫療條件,很多人還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平日裡還有做不完的苦活累活,所以那時人們的平均壽命沒有如今長。因此那時候人到50歲就算是步入老年了,不像現在,50歲的人大多看起來還是很年輕。
  • 民間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裁衣」,有什麼道理?
    以前民間有很多俗語,尤其是農村地區,而且大都跟天氣、運勢、風水、生死等有關,體現了樸素的勞動人民世界觀,如「男抖窮,女抖賤」、「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有錢不買河邊地,好漢不娶活人妻」、「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等等。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到底啥意思?看完就明白了
    但是對於農村住居周圍栽植樹木的問題,其實是有很多講究的,並不是你想栽啥就栽啥,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的老話,就是根據諧音和一些風俗而總結出來,不能出門就見喪(桑),也不能後門正對「扶喪棒」(柳樹是農村製作發喪時所用的扶喪棒的專用木材)。
  • 農村建房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蓋房有何講究?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家蓋新房。由於農村自然的地理條件影響,農村房子基本上都是蓋一棟一棟的。而且土地相對來說比較寬,很多農村人們在村裡都蓋了一棟漂亮的房子。然而對於蓋房而言,農村老人常說「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是什麼意思,蓋房有什麼講究?
  • 俗語「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是什麼講究?有怎樣的道理?
    俗語「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是什麼講究?有怎樣的道理?對於農村人來講,蓋房和搬家都是一大喜事,雖說會因此而花掉很多積蓄,可嶄新的事物總會給人帶來喜悅,也是人們日子好起來的象徵!辛勤勞作,勤儉節約的一生,好不容易攢些積蓄可以改善一下生活當然要從住宅條件開始改善了!
  • 「建房若落斷,落斷止三代」,農村老人常說的這句俗語,啥意思?
    然而在農村最和諧的場景是農民朋友們坐在一起閒聊,雖然在很多人看來,農村人比較粗俗,但是農村也有農村獨有的文化,比如一些老話和俗語,如果了解這些老話和俗語,就知道其中一些道理,還是非常深刻的,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了解一下農村的俗語。
  • 過去農村建房講究「房前不種樹,屋後不留窗」,是何道理嗎?
    導讀:過去農村建房講究「房前不種樹,屋後不留窗」,是何道理嗎?房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農村裡,只要手頭有點積蓄了,一般都會考慮先建一棟房子。有不少人,哪怕是花光了畢生的積蓄,也要在農村建房子。
  • 農村俗語:「做屋不留配,家敗主斷財」啥意思?有啥講究嗎?
    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鎮,房子都是人們安身立命之所,不論貧窮還是富貴,人們都離不開房屋的庇護!不過,房子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還是一個心靈的寄託。在農村建房子,講究可多著呢!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做屋不留配,家敗主斷財」這什麼意思?有啥講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