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隨風飄散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的俗語是非常多的吧,這些俗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後來因為農民的生活變好了,於是這些俗語也漸漸不被農民提起了,所以是非常可惜,但是不管怎麼樣,農民有很對俗語都是有著很大道理的。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農村的俗語,看看你們認為有沒有道理,這句俗語就是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眾所周知,在以前的時候人們的壽命都不是很長的,在古時候,一般老人在活到六十歲的時候就可以說是高壽了,但是如今有些七十歲的老人身體都是非常的硬朗,這一點是完全不可能相比的,所以在古時候,老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就開始變差了,已經沒有精力和體力去蓋房,所以蓋房只能交給下一代人去做了。
而六十不栽樹的意思是說當一顆小小的樹苗長到一顆參天大樹是需要很多年的時間的,最少也是需要十年的時間,所以對於老人來說,他們很有可能是等不起的,而且在六十歲的時候,那時候的老人手腳都是不靈活了,對於他們來說也許走路就是一件難題,所以更別說種樹了,所以他們還是安安心心待著家裡,不要去想著做些重體力的勞動了。
最後一句是說在到了七十歲的時候,很多老人的眼睛和耳朵都不行了,而農村有很多老人都過慣了艱苦的生活,所以在這個生活,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去做新衣服了,畢竟對於這時候的老人來說,穿針也許就是一個難題,而且等新衣服做好了以後,也許穿不了多久就穿不到了,所以老人完全沒有必要將時間浪費在做新衣服上。
對於這句俗語,你們有什麼想法?你們認為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說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