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50不蓋房,60不栽樹,70不做衣」,是什麼意思?你了解嗎
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了,農村也因為國家的扶持和農民自身的努力,慢慢的發展起來了,農民的日子也比以前要好很多,生活質量提升了很多,不會因為吃穿而發愁了,農村一些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生活問題,只需要好好的保養自己的身體,國家對於著一些孤寡老人都是又五保的,有了五保的保障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沒有錢,每個月都會有一定的養老金,定時還會有營養補品,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直接住到養老院,其實所有的五保戶都可以去養老院住,只不過很多的老人身體很好,就想著還是捨不得自己的家,不願意去養老院住,平時還能和鄰居聊聊天,有句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還是自己家住的安心,在農村聽著那些老人說話其實還能學到很多的東西。
有句話叫做50不蓋房,60不栽樹,70不新衣。我們一句話一句話的理解,首先看五十不蓋房,字面上就是五十歲這樣的年紀就不要去蓋房子了,就包括自己家的房子和別人家的房子,這樣都是很危險的事情,一般人到五十歲後,都是到了抱孫子安享晚年的時候了,畢竟人總是會要去世的,不要讓自己一輩子都是再忙碌中度過。五十知天命,這個年紀做什麼事情就不要去追求結果了,因為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所以也沒必要將時間花在建房子這件事上面了,建房子是一件傷身傷神還要體力好的事情,如果一沒有搞好身體還會吃不消,甚至還會帶來病痛,建房子其實就是希望自己能夠舒服一點,可是如果讓自己建房子的時候傷著了,這就得不償失了。
看看六十不栽樹,意思就是到了六十歲就不要去種樹了,就算種了一棵樹等到它長大,自己還是不會用上它,其實深層次的意思就是,已經到了六十歲了,就不要再去操心孩子的事情了,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有雙層意思,一方面不要讓自己的身體吃不消,另一方面使等樹木成材了,結果自己不在了,還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弄得一團糟,所以這是告訴我們,人的年紀到了,就要知道服老,知足常樂。
最後來說七十不做衣,這是指到了七十歲之後,就不要再去買新衣服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在這樣的社會上還能夠活到七十歲已經算是高壽了,更是相當稀少的,這是只有保護好自己並且自己的身體健康的老人才能有這樣的高壽。在農村還有這這樣一句話,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就是告訴我們,七十歲的人來家裡做客,不要強制性地留別人在家睡覺,要尊重他們的意願,八十歲的人吃不了多少東西,也不要強制性的要求別人在家吃飯,而九十歲的人到家裡來了,就隨她去,他想站一會就站一會,不要勉強別人坐。
這些老人的年紀都大了,隨時都有可能離我們而去,隨意不要勉強。古時候的這些話在當時確實是很有用,但是現在好像並不是很有用了,已經過時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還是要跟上時代的腳步。
關注小編,下期繼續為你分享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