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50不交錢,60不交言,70不留宿」什麼道理?年輕人應該看看

2020-12-19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50不交錢,60不交言,70不留宿」,80和90要怎樣?

文/農夫也瘋狂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即便是高等動物的人類也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而年紀大了,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也比較多。在農村裡有些老人們,年紀一大就不愛出門走動了,即便是走親戚也是去去就回,很少會留宿的。因為很多的老人常把「50不交錢,60不交言,70不留宿」這句俗語掛在嘴邊,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80和90歲要幹什麼呢?值得每一個年輕人看一看!

50不交錢

在農村裡,有些老人常用半截身子埋土裡來形容50歲的年紀,人到了50歲以後,身體也是開始走下坡路了,掙錢的能力遠不如從前了,而且年紀一大,各種各樣的毛病也多了,生活中需要花錢的地方也不少。因此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在50歲以後,就儘量不要和別人有金錢方面的往來了,比如把錢借給別人了,也不要插手別人金錢方面的事情。畢竟大家都需要用錢,錢借來借去很容易借成仇人。

60不交言

有些年輕人總是抱怨老人的話多,特別愛嘮叨。其實人年紀一大,是會變得嘮叨。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也害怕孤單和寂寞,也是需要關愛的。平時也總喜歡找一些年紀相仿的老人一起聊聊天,但是需要注意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還是要保留一些,不要什麼話都告訴別人。因為在60來歲,已經很難在結交到知心的朋友了!

70不留宿

老話說得好: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說人能活到70歲的,自古以來都是比較稀少的。這話確實是這樣,即便是在今天,70來歲的也不算太多。如果有年紀上了70歲的老人來你家做客了,對方不願意留宿,那就儘量不要強行違背老人的意願了。這樣不但會讓老人不高興,甚至還會有一些突發的意外事故,比如老人摔倒了,或者是一些慢性疾病復發了,這樣對老人、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這句俗語後面還有兩句,即「80不留飯,90不留坐。」意思是說有80歲以上的老人來你家做客了,對方不想留下來吃飯,那就不要挽留了。因為老人的牙口不好了,腸胃消化也不比年輕人,在別人家裡是吃不習慣的。而強留對方,只能會讓老人家挨餓。如果有90歲以上的老人想要站起來走一走,你就不要勉強讓老人家坐下來。對於老人來說,能多站一次就多站一次,以後的機會不多了。

其實,這句俗語無論是在農村裡,還是在城市裡,即便是今天依然還是實用的。因為對於老人來說,他們的年紀已經大了,更多的時候我們年輕人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不能強人所難。換言之,就是要提醒我們年輕人,多尊重一下老人,有時間多陪伴一下他們,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雖然這句俗語聽起來有點不近人情,其實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可以有效避免給別人和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對於俗語「50不交錢,60不交言,70不留宿,80不留飯,90不留坐」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理解呢?歡迎大家點評和轉發,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和轉發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俗語「60不交言,70不留宿,80不留飯」有何深意?年輕人該看看
    摘要:俗語「60不交言,70不留宿,80不留飯」有何深意?年輕人該看看文/農夫也瘋霜降節氣就要到了,天氣也是日漸寒冷了。看到他老人家年紀大了,我想給他搬一個板凳坐,他老人家就是不坐。我當時就鬱悶了,這個李大爺真奇怪,有椅子不坐,偏偏要站著。後來劉大爺解釋說「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李大爺年紀大了,不願意坐是有道理的,以後不要強求。劉大爺這麼一說,我更加迷惑了。這句老俗語說的是什麼醫生呢?有何深意呢?年輕人該看看!
  • 「50不談錢,60不交言,70不留飯」農村這句俗語什麼意思?
    很多的小夥伴都不知道這些農村俗語是從哪裡來的,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講講這些農村俗語是從哪裡來的,其實,農村的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前輩,通過身邊的人或者身邊發生的事,一點一點總結出來的,然後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一句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50不談錢,60不交言,70不留飯」這句農村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
    今天說說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02六十不交言豆上無坑無有芽,手忙刀快眼昏花。兩三點血紅誰見,六十歲人白自誇。「六十不交言」意思就是:60歲了不要和老人交流言語太較真!而年輕人還處在進取的階段,與他們交流會影響年輕人的進取心。4、這個年紀的人,剛開始進入老年人的生活,有點不適應,忌諱的事情特別多,容易得罪他們都不知道。03七十不留宿《漁家傲·七十光陰能幾日》七十光陰能幾日。大都二萬五千日。過了一日無一日。無一日。
  • 農村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飯」指的是什麼?
    這句農村俗語,是說農村人到了50歲的時候,不向家裡交出自己勞動所得的錢了,家人和外人不要與老人有什麼錢上的來往;到60歲的時候,就不能掌管家務,說這說哪的,家人和外人也沒有必要把自己為難之事一一告訴老人,避免增加老人的思想壓力;到70歲的時候,不管在哪裡做客,都是隨老人意願,不要強留老人在家裡吃飯
  • 農村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 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老話有很深的道理,它不僅教會了我們後人怎樣做人,而且也告訴我們做事方法,讓我們少有彎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比如這句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李子來說一下:俗語「六十不交言」是什麼意思:六十歲被稱為花甲之年,那麼何為花甲之年呢?老祖宗那時候用天幹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而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因此來說六十歲也叫花甲之年。
  • 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是什麼意思,看懂後受益一生!
    古人通過不斷的總結和歸納,感悟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比如有這樣一句老話說「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這句話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可尋嗎,其實看懂後,還真長了不少學問。這句看似簡單的俗語,其實是告誡人們要做到老有所樂,如果不明白這些人情世故,就會後悔莫及。
  • 農村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飯」指的是什麼?
    人生在世,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特徵,在古代的時候,因為醫療條件和當時社會生活條件的限制,所以人們的平均年齡才四十幾歲,而過了五十以上的人都屬於老年人了,所以人們根據生活中的經歷總結出一套關於老人的應該注意的俗語,告訴人們應該在某個年紀就要避免做一些不與年紀相符合的事情,五十不交錢,
  • 農村俗語和老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
    俗語的特點都簡單明了,說起來朗朗上口易於理解,因此它能代代相傳下來。人們現在聽到的許多俗語都包含著深刻的哲理,當然,它們也反映了當時的人們的思想觀念,「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是一句流傳下來的俗語,當中也蘊含一定的道理。
  • 農村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講的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多多少少都流傳著一些富有特色的俗語,在不同的地方,這些俗語在句式和表達形式上略有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卻是相似的。它們在農村被一代一代的口口相傳,富有人生哲理,是我們祖先的重大發明。充滿了我們祖先的智慧,祖先們用「話粗理不粗」的俗語教會我們人際交往、為人處世、農耕經驗等。
  • 俗話說:50莫交錢,60莫交言,70莫留坐,三個階段、三種講究
    俗話說:50莫交錢,60莫交言,70莫留坐,三個階段、三種講究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雖然說,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像孔聖人一樣取得那樣的非凡成就,但是很多人都把孔子的這句話當作是自己人生不同階段應該達到的生活狀態。一個人,在他一生的不同階段就應該做相應的事情。當然了,也有一些人並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追求的恰恰是與常人經歷的不一樣的。
  • 老話說「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有沒有道理?
    現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對於古代的一些俗語、諺語、老話,銘記於心,這樣的話語,有的可能隨著時代變化,成了不可信的東西,但是有些話,即使經歷百年,依然對人們的生活有很多的引導作用,相應的,對於改善人們身體健康,也是有益處的,其中對於「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需要大家多重視
  • 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下半句才是精華,更值得深思
    我國的傳統文化內容豐富而寬泛,可以說它是從形成並流傳至今的文化,而俗語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在農業文明時,更是發揮了它舉足輕重的作用!俗語是我們的先哲在生產,生活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精華」,一輩輩的傳承,傳承至今!
  • 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是啥意思?後面還有句說透人性的話
    這句農村俗語,是說農村人到了50歲的時候,不向家裡交出自己勞動所得的錢了,家人和外人不要與老人有什麼錢上的來往;到60歲的時候,就不能掌管家務,說這說哪的,家人和外人也沒有必要把自己為難之事一一告訴老人,避免增加老人的思想壓力;到70歲的時候,不管在哪裡做客,都是隨老人意願,不要強留老人在家裡吃飯
  • 農村俗語「50不蓋房,60不栽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摘要:農村俗語「50不蓋房,60不栽樹,70不做衣」如何理解?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民的日子也比以前要強過很多倍了。在農村裡就算是一些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也不用為吃不飽穿不暖發愁了。
  • 農村俗話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飯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這句農村俗話「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飯」,我們初看這句話時,會想當然的認為這裡的五十不交錢是五十不借錢,但假如是這樣的意思,那這個六十不交言又怎麼解釋?所以,黑嫂認為這裡的「交」,不能直接理解成借,那究竟該怎麼理解?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有沒有道理,非常實用
    導言中華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汗牛充棟的歷史文化中間,大家的老祖宗匯總了諸多蘊含生活哲理的俗語,這在其中有關院落合理布局的俗語就許多,如「樓前不種樹,屋旁不養花」「門口不栽竹,房後不種樹」「腿軟同房,自掘墳墓」「肉軟吃涼,始料不及
  • 農村老人說;「三不留、兩不交」,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在農村,老人說「三不留、兩不交」,說的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前不久,筆者回村收穫紅薯,農閒之後,特意去拜訪老劉,順便問候老劉的身體狀況,和他聊天之後,筆者也聽到了一句新的俗語,老劉說,人生在世,一定要記得「三不留、兩不交」,讀懂這句話後,就能避免很多事情,而筆者剛聽到這句老話的時候,也不理解其中的寓意,老劉分析完之後,才完完全全明白,今天筆者和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句俗語老話。
  • 老話「70不留宿,80不留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聽聽老農怎麼說
    有一些民間俗語看起來通俗易懂,但實際上卻蘊含了很深的智慧。這些民間俗語大多是老一輩人通過自己長期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知識認知,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在農村裡面經常碰到老人,閒談的時候會說一些民間俗語。比如說這句「70不留宿,80不留飯」,就是比較經典的一句民間俗語。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
  • 「40-50不談富,60-70不談言,80-90不談坐」啥意思?有道理嗎?
    再比如說在人情世故方面的俗語「人情到處趕,落雨好借傘」,就告誡人們,誰也不可能輝煌永久,誰也不可能落魄到頭,平時就要多幫助別人,當你落魄,遇到難處時,去求助你幫過的人就很容易了。而俗語在幾千年的滄桑巨變中,依然散發著燦燦金光。
  • 農村俗語:70不留宿,80不留飯,90不留坐,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70不留宿,80不留飯,90不留坐,是什麼意思?文/農夫也瘋狂世人都知道老來難,人年紀一大了,就怕給別人添麻煩,然後遭到子女及他人的嫌棄。可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都無法避免的。但當人年紀大了以後,也就不願意走親戚了,即便是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也多數是讓子女代勞了。比如在農村裡過年走親戚,以前往往都是父母領著小孩子去,可是等到父母老了以後,則是子女領著他們的小孩子去了,很少見到有老人出去給別人拜年的。這個也和古人所流傳下來的一句俗語有關:「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