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真的有道理嗎?到底有何講究呢?
文/一壺老酒談歷史
俗語,是古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總結出來的經驗,雖然聽起來並不是很高雅,但是卻充滿了智慧,如果能夠好好理解這些俗語,說不定能幫你在生活工作中少走很多彎路。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句實在的俗語,一是「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二是「狼怕一託,狗怕一摸」。那麼這兩句俗語真的有道理嗎?到底有何講究呢?
一、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
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很好理解,就字面上所說的不要在房前種樹,不要在屋子後面種花。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那是因為以前的房子都是泥土小屋,如果在房前種樹,萬一遇到自然災害,樹倒了,房子就有可能被它壓垮。還有一種說法是樹根的蔓延生長會影響到地基,在多雨時節很可能會導致房屋傾塌。
因此「房前不栽樹」這句俗語中的「樹」一般指的是大樹,所以在房前種點小果樹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其實農村人對於在家附近栽樹這件事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門前不栽鬼拍手」。這句俗語中提到了五鬼樹中的三種,人們之所以不喜歡在房子附近栽種這幾個品種的樹,要麼是因為它們的同音字不吉利,觸到了別人的黴頭;要麼是因為它們枝葉的形狀怪異。
為什麼不能在屋子後面栽花呢?這是因為栽種在房屋後面的花不能夠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也就很難生長,畢竟陽光都被房子擋住了。
二、狼怕一託,狗怕一摸
這第二句俗語想必大家一定感到很陌生,特別是前半句,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會有機會親眼見到狼這種生物。人們了解它們的渠道也僅限於電視、網絡,而且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就對狼產生興趣,然後主動去網上查閱關於它們的資料。但是古人就不一樣了,他們見到狼的機會可就多了,不然那些關於狼的成語、故事是哪裡來的呢?巖畫中的那麼多的狼形象不可能是假的吧,而且光靠想像是不能把狼的本性摸得一清二楚的。
在古代,狼經常於一些山頭上出沒,但是它們很少會下山活動,只有到了實在是沒有東西可吃的地步,它們才會下山尋覓食物。狼的警覺性很高,白天它們是不會下山的,因為行動很容易被發現,且人又是群居動物,實在是沒機會下手,也不敢冒著這麼大的風險下手。它們經常選擇在晚上行動,但是它們的心思早已被人類洞察到了,人們一般是不會在晚上出門的,如果狼偷偷跑入它們的院子中,想對家禽下手,人們也不怕。
因為你只要用雙手託起棍子,狼就會誤以為你很高大從而不敢貿然攻擊你,權衡利弊後的狼多半會選擇逃走。於是便有了「狼怕一託」這一說法。
「狗怕一摸」,並不是指狗怕被別人摸,而是指他們怕人們做一個動作。都說在農村中,看到很兇的狗時,可以做彎腰撿石頭的姿勢來嚇唬他們,他們就不敢對你狂吠了。但是這不一定適用於每一隻狗,所以看到很兇的狗,儘量還是避開為好,萬一你做出摸石頭的姿勢後,它以為你要攻擊它,然後撲過來咬你,你該怎辦?關係都是相互的,你對狗友善,它也就不會主動攻擊你。
這兩句俗語能夠一直流傳到現在,說明它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雖然有的顯得迷信,但是咱中國人有時候就是特別講究這一套,不知道大家看完以後是否贊同呢?